赞
踩
以下关于数据仓库与数据库的叙述中, (38)是正确的。
( 38)
A.数据仓库的数据高度结构化、复杂、适合操作计算;而数据库的数据结构比较简单,适合分析
B.数据仓库的数据是历史的、归档的、处理过的数据;数据库的数据反映当前的数据
C.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使用频率较高;数据库中的数据使用频率较低
D.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动态变化的,可以直接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是静态的,不能直接更新
试题 37 分析
操作型数据库中的数据通常是适时更新的,数据根据需要及时发生变化;而数据仓库的数据主要供企业决策分析之用,所涉及的数据操作主要是数据查询,只有少量的修改和删除操作,通常只需定期加载、刷新。
试题 37 答案
( 38) B
J2EE 规范包含一系列技术规范,其中(37)实现应用中关键的业务逻辑,创建基于构件的企业级应用程序,如进行事务管理、安全运行远程客户连接、生命周期管理和数据库连接缓冲等中间层服务的应用程序。
( 37)
A.Servlet
B.JCA
C.JSP
D.EJB
试题 36 分析
J2EE( 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是由 Sun 公司主导、各厂商共同制定并得到广泛认可的工业标准。 J2EE 为设计、开发、装配和部署企业级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基于组件的解决方案。采用了多层分布式应用程序模型。实现不同逻辑功能的应用程序被封装到不同的组件中,处于不同层次的组件被分别部署到不同的机器中。 J2EE 规范包含了一系列构件及服务技术规范,其中:
(1) Servlet:Java Servlet 是运行在服务器上的一个小程序,用于提供以构件为基础、独立于平台的 Web 应用。
(2) JSP:JSP 页面由 HTML 代码和嵌入其中的 Java 代码所组成。服务器在页面被客户端所请求以后对这些 Java 代码进行处理,然后将生成的 HTML 页面返回给客户端的浏览器。
(3) EJB:实现应用中关键的业务逻辑,创建基于构件的企业级应用程序。 EJB 在应用服务器的 EJB 容器内运行,由容器提供所有基本的中间层服务,如事务管理、安全、远程客户连接、生命周期管理和数据库连接缓冲等。
(4) JCA: J2EE 连接器架构,提供一种连接不同企业信息平台的标准接口。
试题 36 答案
( 37) D
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36)的叙述是错误的。
( 36)
A.某机房内面积为 125 平房米,共设置了三个安全出口
B.机房内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必须进行等电位联结并接地
C.机房内照明线路宜穿钢管暗腐或在吊顶内穿钢管明腐
D.为了保证通风, A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设置外窗
试题 35 分析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6.4.6 条规定, A 级和 B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主机房不宜设置外窗。当主机房设有外窗时,应采用双层固定窗,并应有良好的气密性。
另外,《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的第 6.3.2、 6.3.3、 8.3.4、 13.2.1、 13.3.1 为强制性条文,这五条强制性条文都涉及到生命安全和节能环保的内容。
第 6.3.2 条规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能低于 2 级。
第 6.3.3 条规定,当 A 级或 B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其他建筑物内时,主机房与其它部位之间应设置火极不低于 2 小时的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第 8.3.4 条规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必须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第 13.2.1 条规定,采用管网式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或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主机房,应同时设置两种火灾探测器,且火灾报警系统应与灭火系统联动。
第 13.3.1 条规定,凡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的主机房,应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试题 35 答案
( 36) D
我国颁布的《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YD/T926》标准的适用范围跨度距离不超过(35)米,办公总面积不超过 100 万平方米的布线区域。
( 35) A. 500 B. 1000 C. 2000 D. 3000
试题 34 分析
我国颁布的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YD/T926》的适用范围是跨越距离不超过 3000 米、建筑总面积不超过 100 万平方米的布线区域,区域内的人员为 50 人至 5万人。标准中的大楼是指各种商务、办公和综合性大楼等,但不包括普通住宅楼。大楼可以是单个的建筑物或包含多个建筑物的建筑群。
上述范围是从基本建设和工程管理的要求考虑的,与今后的业务管理和维护职责等的划分范围有可能不同。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具体范围应根据网络结构、设备布置和维护办法等因素来划分。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传输话音、资料和图像以及其他信息的要求,尤其是当今时代出现的智能化建筑和先进技术装备的建筑群体更是如此。
试题 34 答案
( 35) D
网络协议和设备驱动软件经常采用分层架构模式,其主要原因是(34)。
( 34)
A.可以让软件获得更高的性能
B.支持软件复用
C.让功能划分容易,便于设计实现
D.为达到低内聚、高耦合的设计目标
试题 33 分析
分层模式采用层次化的组织方式,每一层都是为上一层提供服务,并使用下一层的功能。这种模式允许将一个复杂问题逐步分层实现。层次模式中的每一层最多只能影响两层,只要给相邻层提供相同的接口,就允许每层用不同的方法实现,可以支持软件复用。分层模式典型的应用就是分层的通信协议,如 ISO/OSI 的七层网络模型。
分层模式的主要优点是:
1、有助于把复杂问题按功能分解,使整体设计更为清晰;
2、支持系统设计的逐级抽象;
3、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4、支持复用。
分层模式的缺点如下。
(1)并不是每个系统都可以很容易地划分出层次来;同时,各层功能的划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正确的抽象方法。
(2)层次的个数过多,系统性能可能会下降。
试题 33 答案
( 34) B
(33)制定了无线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 33)
A. IEEE 802.3
B. IEEE 802.11
C. IEEE802.15
D. IEEE 802.16
试题 32 分析
IEEE802 规范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802.1: 802 协议概论,其中 802.1A 规定了局域网体系结构, 802.1B 规定了寻址、网络互连与网络管理。
802.2: LLC 协议。
802.3:以太网的 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其中 802.3i 规定了 10Base-T 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802.3u 规定了 100Base-T 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802.3ab-规定了1000Base-T 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802.3z 规定了 1000Base-SX 和 1000Base-LX 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802.4:令牌总线( Token Bus)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802.5:令牌环访问控制方法。
802.6:城域网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802.7:宽带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802.8: FDDI 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802.9:局域网上的语音/数据集成规范。
802.10:局域网安全互操作标准。
802.11:无线局域网(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WLAN)标准协议。
802.12: 100VG-Any 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802.14:协调混合光纤同轴网络的前端和用户站点间数据通信的协议。
802.15:无线个人网技术标准,其代表技术是蓝牙。
802.16:无线 MAN 空中接口规范。
试题 32 答案
( 33) B
在软件生存周期中,将某种形式表示的软件转换成更高抽象形式表示的软件的活动属于(32)。
( 32)
A.逆向工程
B.代码重构
C.程序结构重构
D.数据结构重构
试题 31 分析
逆向工程是分析程序,力图在比源代码更高的抽象层次上建立程序表示的过程。逆向工程是一个设计恢复的过程,其工具可以从已有的程序中抽取数据结构、体系结构和程序设计信息。
逆向工程过程及用于实现该过程的工具的抽象层次是指可从源代码中抽取出来的设计信息的精密程度。理想地,抽象层次应该尽可能高,即逆向工程过程应该能够导出过程的设计表示(一种低层的抽象)、程序和数据结构信息(稍高一点层次的抽象)、数据和控制流模型(一种相对高层的抽象),以及实体关系模型(一种高层抽象)。随着抽象层次增高,软件工程师获得更有助于理解程序的信息。
逆向工程过程的完整性是指在某抽象层次提供的细节程度。在大多数情况,随着抽象层次增高,完整性就降低。例如,给定源代码列表,得到一个完整的过程设计表示是相对容易的,简单的数据流表示也可被导出,但是,要得到数据流图或状态—变迁图的完整集合却困难得多。
软件重构是对源代码、数据进行修改,使其易于修改和维护,以适应将来的变更。通常软件重构并不修改软件体系结构,而是关注模块的细节。
代码重构。代码重构的目标是生成可提供功能相同,而质量更高的程序。由于需要重构的模块通常难以理解、测试和维护,因此,首先用重构工具分析代码,标注出需要重构的部分,然后进行重构,复审和测试重构后的代码,更新代码的内部文档。
数据重构。发生在较低的抽象层次上,是一种全局的再工程活动。数据重构通常以逆向工程活动开始,理解现存的数据结构,又称数据分析,再重新设计数据,包括数据标准化、数据命名合理、文件格式转换、数据库格式转换等。
软件重构的意义在于提高软件质量和生产率,减少维护工作量,提高软件可维护性。
试题 31 答案
( 32) A
在面向对象分析中,其分析过程的第一步是(31)。
( 31)
A.发现角色/参与者
B.发现用例
C.进行领域分析
D.建立功能模型
试题 30 分析
面向对象的分析的步骤:
(1)发现角色/参与者。
(2)发现用例。
(3)建立用例模型(use case model)。
(4)进行领域分析。
(5)建立对象•关系模型。
(6)建立对象•行为模型。
(7)建立功能模型。
试题 30 答案
( 31) A
以下关于软件测试的描述, (30)是正确的。
( 30)
A.系统测试应尽可能在实际运行使用环境下进行
B.软件测试是编码阶段完成之后进行的一项活动
C.专业测试人员通常采用白盒测试法去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用户需求
D.软件测试工作的好坏,取决于测试发现错误的数量
试题 29 分析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在将软件交付给客户之前所必须完成的步骤。目前,软件的正确性证明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软件测试仍是发现软件错误和缺陷的主要手段。软件测试的目的就是在软件投入生产性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产品(主要是指程序)中的错误和缺陷。
白盒测试法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须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验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
黑盒测试法把被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只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因此,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使用这种方法,为了做到穷尽测试,至少必须对所有输入数据的各种可能值的排列组合都进行测试。
为了保证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应力求在分析、设计等各个开发阶段结束前,对软件进行严格的技术评审。而软件测试则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根据测试的目的、阶段的不同,可以把测试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等几类,其中单元测试是在编码阶段进行的。
试题 29 答案
( 30) A
中间件是位于硬件、操作系统等平台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 (29)位于客户和服务器之间,负责负载均衡、失效恢复等任务,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 29)
A.数据库访问中间件
B.面向消息中间件
C.分布式对象中间件
D.事务中间件
试题 28 分析
中间件可以细化为以下一些种类:
通信处理(消息)中间件。在不同平台之间通信,实现分布式系统中可靠的、高效的、实时的跨平台数据传输,称为消息中间件。这是中间件中惟一不可缺少的,是需求量最大的中间件产品,目前在大部分操作系统中已包含了其部分功能。
事务处理(交易)中间件。在分布式事务处理系统中要处理大量事务,常常在系统中要同时进行上万个事务。在联机事务处理系统中,每笔事务常常要多台服务器上的程序顺序地协调完成,一旦中间发生某种故障时,不但要完成恢复工作,而且要自动切换系统,达到系统永不停机,实现高可靠性运行。同时要使大量事
务在多台应用服务器能实时并发运行,并进行负载平衡地调度,实现昂贵的可靠性机和大型计算机系统同等的功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求系统具有监视和调度整个系统的功能。一个事务处理平台,根据 X/OPEN 的参数模型规定,应由事务处理中间件、通信处理中间件,以及数据存取管理中间件三部分组成。
数据存储管理中间件。在分布式系统中,重要的数据都集中存放在数据服务器中,它们可以是关系型的、复合文档型、具有各种存放格式的多媒体型,或者是经过加密或压缩存放的,该中间件将为在网络上虚拟缓存、格式转换、解压等带来方便。
Web 服务中间件。浏览器图形用户界面已成为公认规范,然而由于它存在会话能力差、不能做数据写入、受 HTTP 协议的限制等缺陷,因此就必须进行修改和扩充,形成 Web 服务器中间件。
安全中间件。一些军事、政府和商务部门上网的最大障碍是安全保密问题,而且不能使用国外提供的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加密、认证等),必须用国产的产品。产生不安全因素是由操作系统引起的,但必须要用中间件去解决,以适应灵活多变的要求。
跨平台和构架的中间件。当前开发大型应用软件通常采用基于构架和构件技术,在分布式系统中,还需要集成各节点上的不同系统平台上的构件或新老版本的构件,由此产生了架构中间件。
专用平台中间件。为特定应用领域设计参考模式,建立相应构架,配置相应的构件库和中间件,为应用服务器开发和运行特定领域的关键任务。
其他中间件。某些专业领域如银行、电信等开发的专用中间件。另外,还有是一些更高层中间件,更多用于系统整合,包括企业应用集成中间件、工作流中间件、门户中间件等,它们是多种中间件的组合。
试题 28 答案
( 29) D
在项目质量监控过程中,在完成每个模块编码工作之后就要做的必要测试,称为(28)。
( 28)
A.单元测试
B.综合测试
C.集成测试
D.系统测试
试题 27 分析
软件测试在软件生存期横跨两个阶段。通常在编写出每个模块之后,就对它做必要的测试(称为单元测试)。编码和单元测试属于软件生存期中的同一个阶段。在结束这个阶段后,对软件系统还要进行各种综合测试,这是软件生存期的另一个独立阶段,即测试阶段。
试题 27 答案
( 28) A
如果在一个课程注册系统中,定义了类 CourseSchedule 和类 Course,并且在类CourseSchedule 中 定 义 了 方 法 Add(c : Course) 和 方 法 Remove (c:Course) , 那 么 类CourseSchedule 和类 Course 之间的是一种(27)关系。
( 27)
A.包含
B.实现
C. 依赖
D.泛化
试题 26 分析
类和类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关联关系、依赖关系、泛化关系、共享聚集、组合聚集、实现关系。
( 1)关联关系( Association):描述了给定类的单独对象之间语义上的连接。关联提供了不同类之间的对象可以相互作用的连接。
( 2)泛化关系( generalization)。泛化关系描述了一般事物与该事物中的特殊种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父类与子类之间的关系。继承关系是泛化关系的反关系,也就是说子类是从父类继承的,而父类则是子类的泛化。
( 3)聚合关系( Aggregation)。聚合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关联,它是传递和反对称的。聚合表示类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例如,汽车和车轮就是聚合关系,车子坏了,车轮还还可以用;车轮坏了,可以再换一个。
( 4)组合关系( Composition)。如果聚合关系中的表示部分的类的存在与否,与表示整体的类有着紧密的关系。例如,一个公司包含多个部门,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公司一旦倒闭,也就没有部门了。
( 5)依赖关系( Dependency)。有两个元素 X、 Y,如果修改元素 X 的定义可能会引起对另一个元素 Y 的定义的修改,则称元素 Y 依赖于元素 X。
根据题意“定义了类 CourseSchedule 和类 Course,并且在类 CourseSchedule 中定义了方法 Add(c: Course)和方法 Remove (c:Course),那么类 CourseSchedule 和类 Course 之间的关系”为依赖关系,依赖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例如,一个类向另一个类发送消息、一个类是另一个类的数据成员、一个类是另一个类的某个操作参数等。
在类 CourseSchedule 中,类 Course 是类 CourseSchedule 的操作参数,这时当类 Course变化时类 CourseSchedule 也会发生变化。
试题 26 答案
( 27) C
以下(26)是 SOA 概念的一种实现。
( 26)
A. DOOM
B. J2EE
C. Web Services
D. WWW
试题 25 分析
SOA(面向服务的架构)是一种概念,其实现方式有 Web Service、 ESB(企业服务总
线)和服务注册表等。
在采用 Web Services 作为 SOA 的实现技术时,该系统应该至少分为 6 个层次:底层传输层,服务通信协议层,服务描述层,服务层、业务流程层和服务注册层。
底层传输层主要负责消息的传输机制, HTTP、 JMS 和 SMTP 都可以作为 WebServices 的消息传输协议,其中 HTTP 使用最广。
服务通信协议层的主要功能是描述并定义服务之间进行消息传递所需的技术标准,常用的标准是 SOAP协议,还有新出现的 REST (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协议。
服务描述层主要以一种统一的方式描述服务的接口与消息交换方式,相关的标准是 WSDL。
服务层的主要功能是将遗留系统进行包装,并通过发布的 WSDL 接口描述被定位和调用。
业务流程层的主要功能是支持服务发现,服务调用和点到点的服务调用,并将业务流程从 Web 服务的底层调用抽象出来。相关的标准是 WS-BPEL( Web Service- 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 Web 服务业务流程执行语言)。
服务注册层的主要功能是使得服务提供者能够通过 WSDL 发布服务定义,并支持服务请求者查找所需的服务信息。相关的标准是 UDDI。
试题 25 答案
( 26) C
下面关于数据仓库的叙述,错误的是(25)。
( 25)
A.在数据仓库的结构中,数据源是数据仓库系统的基础
B.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是整个数据仓库系统的核心
C.数据仓库前端分析工具中包括报表工具
D.数据仓库中间层 OLAP 服务器只能采用关系型 OLAP
试题 24 分析
在数据仓库的结构中,数据源是数据仓库系统的基础,通常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是整个数据仓库系统的核心。 OLAP 服务器对分析需要的数据进行有效集成,按多维模型组织,以便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并发现趋势。具体实现可以分为 ROLAP、 MOLAP 和 HOLAP。数据仓库的前端工具主要包括各种报表工具、查询工具、数据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以及各种基于数据仓库的应用开发工具。
试题 24 答案
( 25) D
(24)是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直接连接的存储模式。
( 24)
A. DAS
B. NAS
C. SAN
D. SCSI
试题 23 分析
现有的三大存储模式包括 DAS、 NAS 和 SAN。其中 DAS 是存储器与服务器的直接连接; NAS 是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如以太网)连接到一系列计算机上; SAN是采用高速的光纤通道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存储技术。
试题 23 答案
( 24) A
以下关于接入 Internet 的叙述, (23)是不正确的。
( 23)
A.以终端的方式入网,需要一个动态的 IP 地址
B.通过 PPP 拨号方式接入,可以有一个动态的 IP 地址
C.通过 LAN 接入,可以有固定的 IP 地址,也可以用动态分配的 IP 地址
D.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多个主机可以共享 1 个 IP 地址
试题 22 分析
接入 Internet 有终端方式和局域网方式,二者都可以使用固定的 IP 地址,也可以使用动态的地址。
试题 22 答案
( 23) A
某系统集成工程师在其工作站的网络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http://www.rkb.gov.cn”,发现不能访问中国计算机技术职业资格网,而在其工作站的网络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http://59.108.35.160”,发现可正常访问中国计算机技术职业资格网,这说明该工作站所处的网络中,可能存在(22)服务故障。
( 22)
A.FTP
B.Telnet
C.DNS
D.HTTP
试题 21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相关的网络应用服务。
FTP: FTP 服务主要是能在网络上提供文件的传输服务,即文件上传和下载的服务。
TELNET:是提供远程登录的服务;
DNS:提供域名到 IP 的解析服务,实现网络上主机名与 IP 地址之间的映射解析功能。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是应用层上的一种请求/响应式的协议,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信,是 WWW 发布信息的主要协议。
根据题目的说明,该网站通过 IP 地址可以访问,而通过主机名则不能访问,说明主机名到 IP 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没实现,也就是说 DNS 解析没成功,可能 DNS 服务发生故障。
试题 21 答案
( 22) C
工作流( workflow)需要依靠(21)互来实现,其主要功能是定义、执行和管理工作流,协调工作流执行过程中工作之间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互。
( 21)
A.工作流管理系统
B.工作流引擎
C.任务管理工具
D.流程监控工具
试题 20 分析
工作流是对工作流程及其各操作步骤之间业务规则的抽象、概括、描述。工作流建模是将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如何前后组织在一起的逻辑和规则在计算机中以恰当的模型进行表示并对其实施计算。工作流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实现某个业务目标,在多个参与者之间,利用计算机,按某种预定规则自动传递文档、信息或者任务。
工作流是业务流程的全部或部分自动化,在此过程中,文档、信息或任务按照一定的过程规则流转,实现组织成员间的协同工作,以达到业务的整体目标。工作流要完成的核心功能有流程设计、流程执行、流程和线程的调度、任务的分派与通知,集成已有信息系统。工作流包括以下 4 个要素:
( 1)实体:是工作流的主体,是需要随着工作流一起流动的物件,在一个采购申请批准流程中实体就是采购申请单,在公文审批流程中实体就是公文。
( 2)参与者:是各个处理步骤中的责任人,可能是人也可能是某个职能部门,还可能是某个自动化的设备。
( 3)流程定义:是预定义的工作步骤,它规定了实体流动的路线。它可能是完全定义的,即对每种可能的情况都能完全确定下一个参与者,也可能是不完全定义的,需要参与者根据情况决定下一个参与者。
( 4)工作流引擎:是驱动实体按流程定义从一个参与者流向下一个参与者的子系统。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去定义、执行和管理工作流,协调工作流执行过程中工作之间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互。工作流需要依靠工作流管理系统来实现。所有的工作流管理系统都提供了 3 个功能:
( 1)建立阶段的功能:主要考虑工作流过程和相关活动的定义和建模功能。
( 2)运行阶段的控制功能:执行工作流过程,并完成每个过程中活动的调控功能。
( 3)运行阶段的人机交互功能:实现各种活动执行过程中用户与 IT 应用工具之间的交互。
试题 20 答案
( 21) A
面向对象中的(19)机制是对现实世界中遗传现象的模拟。通过该机制,基类的属性和方法被遗传给派生类; (20)是指把数据以及操作数据的相关方法组合在同一单元中,使我们可以把类作为软件复用中的基本单元,提高内聚度,降低耦合度。
( 19) A.复用 B.消息 C.继承 D.变异
( 20) A.多态 B.封装 C.抽象 D.接口
试题 19 分析
继承是使用已存在的定义作为基础建立新定义的技术,是面向对象方法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新类的定义可以是现存类所声明的数据、定义与新类所增加的声明的组合。
新类复用现存类的定义,而不要求修改现存类。现存类可当作父类(泛化类、基类或超类)来引用,则新类相应地可当作子类(特化类、子女类或派生类)来引用。
封装是对象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有两层含义:
第一,对象是其全部属性和全部服务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对象是一个不透明的黑盒子,表示对象状态的数据和实现操作的代码都被封装在黑盒子里面。
使用一个对象的时候,只需知道它向外界提供的接口形式,无须知道它的数据结构细节和实现操作的算法。从外面看不见,也就更不可能从外面直接修改对象的私有属性了。
试题 19 答案
( 19) C ( 20) B
关于 UML,错误的说法是(18)。
( 18)
A. UML 是一种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
B. UML 不是过程,也不是方法,但允许任何一种过程和方法使用
C. UML 简单且可扩展
D. UML 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一种标准表示
试题 18 分析
UML 是一个通用的可视化建模语言,它是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一种标准化表示,用于对软件进行描述、可视化处理、构造和建立软件系统的文档。 UML 具有如下语言特征:
UML 不是一种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而是一种可视化的建模语言。
UML 是一种建模语言规范说明,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一种标准表示。
UML 不是过程,也不是方法,但允许任何一种过程和方法使用它。
简单并且可扩展,具有扩展和专有化机制,便于扩展,无须对核心概念进行修改。
为面向对象的设计与开发中涌现出的高级概念(如协作、框架、模式和组件)提高支持,强调在软件开发中对架构、框架、模式和组件的重用。
与最好的软件工程实践经验集成。
试题 18 答案
( 18) A
CORBA 是由 OMG 组织为解决分布式处理环境中软硬件系统互连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已经逐渐成为分布计算技术的标准。 CORBA 标准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其中规定业务对象有效协作所需的协议规则的层次是(17)。
( 17)
A.对象请求代理
B.公共对象服务
C.公共语言规范
D.公共设施
试题 17 分析
CORBA(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代理架构)是由OMG 组织制订的一种标准的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体系规范。
OMG 组织成立后不久就制订了对象管理架构(Object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OMA)参考模型,该模型描述了 OMG 规范所遵循的概念化的基础结构。 OMA 由对象请求代理ORB、对象服务、公共设施、域接口和应用接口这几个部分组成,其核心部分是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 ORB)。
CORBA 标准由 OMG 设立并进行控制。 CORBA 分布计算技术,是由绝大多数分布计算平台厂商所支持和遵循的系统规范技术,具有模型完整、先进,独立于系统平台和开发语言,被支持程度广泛的特点,已逐渐成为分布计算技术的标准。 COBRA 标准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对象请求代理、公共对象服务和公共设施。最底层是对象请求代理 ORB,规定了分布对象的定义(接口)和语言映射,实现对象间的通讯和互操作,是分布对象系统中的“软总线”;在 ORB 之上定义了很多公共服务,可以提供诸如并发服务、名字服务、事务(交易)服务、安全服务等各种各样的服务;最上层的公共设施则定义了组件框架,提供可直接为业务对象使用的服务,规定业务对象有效协作所需的协定规则。
试题 17 答案
( 17) D
常用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中,不包括(16)。
( 16)
A.结构化方法
B.关系方法
C.原型法
D.面向对象方法
试题 16 分析
信息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机系统,它不仅包含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其他的工程技术,而且它还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还需要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人们在长期的工程理论与实践探索中逐步总结出了一些开发的方法,主要有结构化方法、原型法和面向对象方法。
结构化方法是由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组成的一种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之一。由于它是假定被开发的系统是一个结构化的系统,因此,其基本思想是将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等阶段。结构化方法遵循系统工程原理,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和步骤,使用一定的开发工具,完成规定的文档,在结构化和模块化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结构化方法的开发过程一般是先把系统的功能看成是一个大的模块,再根据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要求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模块分解或组合。
快速原型法是一种根据用户需求,利用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地建立一个系统模型并展示给用户,在此基础上与用户交流,最终实现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快速开发的方法。应用快速原型法开发过程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初步设计、系统调试、系统检测等阶段。用户仅需在系统分析与系统初步设计阶段完成对应用系统的简单描述,开发者在获取一组基本需求定义后,利用开发工具生成应用系统原型,快速建立一个目标应用系统的最初版本,并把它提交给用户试用、评价,根据用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补充,从而形成新的版本,再返回给用户。通过这样多次反复,使得系统不断地细化和扩充,直到生成一个用户满意的解决方案为止。快速原型法具有开发周期短、见效快、与业务人员交流方便的优点,特别适用于那些用户需求模糊,结构性比较差的信息系统的开发。
面向对象方法把客观世界从概念上看成是一个由许多相互配合而协作的对象所组成的系统。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是利用面向对象的信息建模概念,如实体、关系、属性等,同时运用封装、继承、多态等机制来构造模拟现实系统的方法。传统的结构化设计方法的基本点是面向过程,系统被分解成若干个过程,而面向对象的方法是采用构造模型的观点,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 各个步骤的共同的目标是建造一个问题域的模型。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中,初始元素是对象,然后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归纳成类,组织类之间的等级关系,从而构造出类库。在应用时,就可直接在类库中选择已有的类,从而达到复用的目的。
试题 16 答案
( 16) B
下列测试方法中, (15)均属于白盒测试的方法。
( 15)
A.语句覆盖法和边界值分析法
B.条件覆盖法和基本路径测试法
C.边界值分析法和代码检查法
D.等价类划分和错误推测法
试题 15 分析
本题考查软件测试的基本类型。
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因果图。
常见的白盒测试方法包括:代码检查法、静态结构分析法、静态质量度量法、逻辑覆盖法(包括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基本路径测试法、域测试、符号测试、 Z 路径覆盖、程序变异。
试题 15 答案
( 15) B
某一 MIS 系统项目的实施过程如下: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那么该项目最有可能采用的是(14)。
( 14)
A.瀑布模型
B.迭代模型
C. V 模型
D.螺旋模型
试题 14 分析
V 模型示意图如图 3-4 所示, V 模型的左边下降的是开发过程各阶段,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 V 模型的右边上升的是测试过程的各个阶段,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V 模型的价值在于它非常明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单元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编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例如,用户输入验证过程中的边界值错误。
集成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详细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检查各单元与其他程序部分之间的接口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系统测试主要针对概要设计,检查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是否有效地得到运行。例如,在产品设置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高性能。
验收测试通常由业务专家或用户进行,以确认产品能真正符合用户业务上的需要。
试题 14 答案
( 14) C
Web 服务( Web Service)定义了一种松散的、粗粒度的分布式计算模式。 Web 服务的提供者利用①描述 Web 服务, Web 服务的使用者通过②来发现服务,两者之间的通信采用③协议。以上①②③处依次应是(13)。
( 13)
A.①SOAP ②UDDI ③WSDL
B.①UML ②UDDI ③SMTP
C.①WSDL ②UDDI ③SOAP
D.①UML ②UDDI ③WSDL
试题 13 分析
随着 Internet 应用逐渐成为一个 B2B 应用平台,应用集成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各种构件之间的“战争”、各种编程语言之间的“战争”、防火墙的阻挡、互操作协议的不一致等。 Web Services 定义了一种松散的、粗粒度的分布计算模式,使用标准的 HTTP( S)协议传送 XML 表示及封装的内容。 Web Services 的典型技术包括:
用于传递信息的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SOAP)、
用于描述服务的 Web Services 描述语言( WSDL)、
用于 Web Services 的注册的统一描述、发现及集成( UDDI)、
用于数据交换的 XML。
( 1) UDDI。 UDDI( 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提供了一种服务发布、查找和定位的方法,是服务的信息注册规范,以便被需要该服务的用户发现和使用它。 UDDI 规范描述了服务的概念,同时也定义了一种编程接口。通过 UDDI 提供的标准接口,企业可以发布自己的服务供其他企业查询和调用,也可以查询特定服务的描述信息,并动态绑定到该服务上。在 UDDI 技术
规范中,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
数据模型:UDDI 数据模型是一个用于描述业务组织和服务的 XML Schema。
API:UDDI API是一组用于查找或发布 UDDI数据的方法,UDDI API基于 SOAP。
注册服务:UDDI 注册服务是 SOA 中的一种基础设施,对应着服务注册中心的角色。
( 2) WSDL。 WSDL( 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 Web 服务描述语言)是对服务进行描述的语言,它有一套基于 XML 的语法定义。WSDL 描述的重点是服务,它包含服务实现定义和服务接口定义。采用抽象接口定义对于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很有帮助。服务接口定义就是一种抽象的、可重用的定义,行业标准组织可以使用这种抽象的定义来规定一些标准的服务类型,服务实现者可以根据这些标准定义来实现具体的服务。服务实现定义描述了给定服务提供者如何实现特定的服务接口。服务实现定义中包含服务和端口描述。一个服务往往会包含多个服务访问入口,而每个访问入口都会使用一个端口元素来描述,端口描述的是一个服务访问入口的部署细节,例如,通过哪个地址来访问,应当使用怎样的消息调用模式来访问等。
( 3) SOAP。 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定义了服务请求者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消息传输规范。SOAP用 XML来格式化消息,用 HTTP来承载消息。通过 SOAP,应用程序可以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和远程过程调用( Remote Procedure Call, RPC)。 SOAP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封装:SOAP 封装定义了一个整体框架,用来表示消息中包含什么内容,谁来处理这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是可选的还是必须的。
编码规则:SOAP 编码规则定义了一种序列化的机制,用于交换系统所定义的数据类型的实例。
RPC 表示:SOAP RPC 表示定义了一个用来表示远程过程调用和应答的协议。
绑定:SOAP 绑定定义了一个使用底层传输协议来完成在节点之间交换 SOAP 封装的约定。
SOAP 消息基本上是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单向传输,但它们常常结合起来执行类似于请求/应答的模式。所有的 SOAP 消息都使用 XML 进行编码。 SOAP 消息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封装(信封) :封装的元素名是 Envelope,在表示消息的 XML 文档中,封装是顶层元素,在 SOAP 消息中必须出现。
SOAP头:SOAP头的元素名是 Header,提供了向 SOAP消息中添加关于这条 SOAP消息的某些要素的机制。 SOAP 定义了少量的属性用来表明这项要素是否可选以及由谁来处理。 SOAP 头在 SOAP 消息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如果出现的话,必须是 SOAP 封装元素的第一个直接子元素。
SOAP 体:SOAP 体的元素名是 Body,是包含消息的最终接收者想要的信息的容器。 SOAP 体在 SOAP 消息中必须出现且必须是 SOAP 封装元素的直接子元素。如果有头元素,则 SOAP 体必须直接跟在 SOAP 头元素之后;如果没有头元素,则 SOAP体必须是 SOAP 封装元素的第一个直接子元素。
( 4) REST。 REST(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状态转移)是一种只使用 HTTP 和 XML 进行基于 Web 通信的技术,可以降低开发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它的简单性和缺少严格配置文件的特性,使它与 SOAP 很好地隔离开来,REST 从根本上来说只支持几个操作( POST、 GET、 PUT 和 DELETE),这些操作适用于所有的消息。 REST 提出了如下一些设计概念和准则:
网络上的所有事物都被抽象为资源。
每个资源对应一个唯一的资源标识。
通过通用的连接件接口对资源进行操作。
对资源的各种操作不会改变资源标识。
所有的操作都是无状态的。
试题 13 答案
( 13) C
(12)不是光纤接口类型。
( 12 )
A. SC
B. ST
C. LC
D. LH
试题 12 分析
常见的光纤接口有:
FC:圆型带螺纹(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ST:卡接式圆型
SC:卡接式方型(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LC:接头与 SC 接头形状相似,较 SC 接头小一些,(路由器常用)。
试题 12 答案
( 14) D
TCP/IP 协议族中的(11)协议支持离线邮件处理,电子邮件客户端可利用该协议下
载所有未阅读的电子邮件。
( 11)
A. FTP
B. POP3
C. Telnet
D. SNMP
试题 11 分析
本题考查常见的网络协议。
FTP ( File Transport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是网络上两台计算机传送文件的协议,运行在 TCP 之上,是通过 Internet 将文件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的一种途径。 FTP 的传输模式包括 Bin(二进制)和 ASCII(文本文件)两种,除了文本文件之外,都应该使用二进制模式传输。 FTP 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需建立两条 TCP 连接,一条用于传送控制信息(使用 21 号端口),另一条用于传送文件内容(使用 20 号端口)。
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3)即邮局协议的第 3 个版本,它是规定个人计算机如何连接到互联网上的邮件服务器进行收发邮件的协议。它是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第一个离线协议标准, POP3 协议允许用户从服务器上把邮件存储到本地主机(即自己的计算机)上,同时根据客户端的操作删除或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而 POP3 服务器则是遵循 POP3 协议的接收邮件服务器,用来接收电子邮件的。POP3 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由 RFC 1939 定义。本协议主要用于支持使用客户端远程管理在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是登录和仿真程序,建立在 TCP 之上,它的基本功能是允许用户登录进入远程计算机系统。以前, Telnet 是一个将所有用户输入送到远程计算机进行处理的简单的终端程序。目前,它的一些较新的版本是在本地执行更多的处理,可以提供更好的响应,并且减少了通过链路发送到远程计算机的信息数量。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为了解决Internet 上的路由器管理问题而提出的,它可以在 IP、 IPX、 AppleTalk 和其他传输协议上使用。 SNMP 是指一系列网络管理规范的集合,包括协议本身、数据结构的定义和一些相关概念。目前, SNMP 已成为网络管理领域中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并被广泛支持和应用,大多数网络管理系统和平台都是基于 SNMP 的。
试题 11 答案
( 11) B
在. net 架构中,为开发人员提供统一的、面向对象的、层次化的、可扩展的编程接口,使开发人员能够高效、快速地构建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网络应用的是(12)。
( 10 )
A.统一语言运行环境
B.基础类库
C.数据库访问技术
D.网络开发技术
试题 10 分析
微软的.NET 是基于一组开放的互联网协议而推出的一系列的产品、技术和服服务。 .NET 开发框架在通用语言运行环境基础上,给开发人员提供了完善的基础类库、数据库访问技术及网络开发技术,开发者可以使用多种语言快速构建网络应用。它由通用语言运行环境、基础类库、 ADO.NET、 ASP.NET 和 Windows 应用、通用语言规范、高级编程语言(如 VB、 C#)等组成。
1、通用语言运行环境(Common Language Runtime)处于.NET 开发框架的最低层,是该框架的基础,它为多种语言提供了统一的运行环境、统一的编程模型,大大简化了应用程序的发布和升级、多种语言之间的交互、内存和资源的自动管理, 等等。
2、基础类库( Base Class Library)给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面向对象的、层次化的、可扩展的编程接口,使开发人员能够高效、快速地构建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网络应用。
3、 ADO. NET 技术用于访问数据库,提供了一组用来连接到数据库、运行命令、返回记录集的类库。
4、 ASP.NET 是.NET 中的网络编程结构,可以方便、高效地构建、运行和发布网络应用。
5、 .NET 支持使用多种语言进行开发,目前已经支持 VB、 C++、 C#和 JScript 等语言以及它们之间的深层次交互。 .NET 还支持第三方的.NET 编译器和开发工具,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市场上的编程语言都有可能应用于微软的.NET 开发框架。
试题 10 答案
( 10) B
依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2008),机房内通道的宽度及门的尺寸应满足设备和材料的运输要求,建筑入口至主机房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9)。
( 9)
A. 1.2 米
B. 1.5 米
C. 1.8 米
D. 2.0 米
试题 9 分析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2008)第 4.3.4 主机房内和设备间的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搬运设备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 1.5m。
2.面对面布置的机柜或机架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1.2m;
3.背对背布置的机柜或机架背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lm;
4.当需要在机柜侧面维修测试时,机柜与机柜、机柜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1.2m。
5 成行排列的机柜,其长度超过 6m 时,两端应设有出口通道;当两个出口通道之间的距离超过 15m 时,在两个出口通道之间还应增加出口通道;出口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m,局部可为 0.8m。
6.2.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通道的宽度及门的尺寸应满足设备和材料运输要求,建筑的入口至主机房应设通道,通道净宽不应小于 1.5m。
试题 9 答案
( 9) B
ZigBee 是(8)网络的标准之一。
( 8 )
A.WLAN
B.WMAN
C.WPAN
D.WWAN
试题 8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几种无线网络。
WLAN:无线局域网,利用无线技术在空中传输数据、话音和视频信号。采用的标准为 IEEE802.11 系列标准,如 IEEE802.11a、 IEEE802.11b、 IEEE802.11g。
WMAN:无线城域网(WMAN)主要用于解决城域网的接入问题,覆盖范围为几千米到几十千米,除提供固定的无线接入外,还提供具有移动性的接入能力。采用 IEEE 802.16系列标准,如 802. 16-2001(即通常所说的 802.16 标准) 、 802.16a 、 802.16c、 802.16d 与802.16e 。
WPAN:( WPA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无线个人局域网( WPAN)是一种采用无线连接的个人局域网。它被用在诸如电话、计算机、附属设备以及小范围(个人局域网的工作范围一般是在 10 米以内)内的数字助理设备之间的通讯。支持无线个人局域网的技术包括:蓝牙、 ZigBee、超频波段( UWB)、 IrDA、 HomeRF等,其中蓝牙技术在无线个人局域网中使用的最广泛。美国电子与电器工程师协会( IEEE)802.15 工作组是对无线个人局域网做出定义说明的机构。除了基于蓝牙技术的 802.15 之外, IEEE 还推荐了其他两个类型:低频率的 802.15.4( TG4,也被称为 ZigBee)和高频率的 802.15.3( TG3,也被称为超波段或 UWB)。 TG4 ZigBee 针对低电压和低成本家庭控制方案提供 20 Kbps 或 250 Kbps 的数据传输速度,而 TG3 UWB 则支持用于多媒体的介于 20
Mbps 和 1Gbps 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
WWAN:即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无线广域网。 WWAN 技术是使得笔记本电脑或者其他的设备装置在蜂窝网络覆盖范围内可以在任何地方连接到互联网。主要的无线服务提供商(Verizon Wireless, Sprint Nextel 等等)提供宽带 WWAN 服务,其下载速度可以与 DSL 相媲美。
试题 8 答案
( 8) C
依照通信综合布线规范,以下对水平子系统布线距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7)。
( 7)
A.水平电缆最大长度为 80 米,配线架跳接至交换机、信息插座跳接至计算机总长度不超过 20 米,通信通道总长度不超过 100 米
B.水平电缆最大长度为 90 米,配线架跳接至交换机、信息插座跳接至计算机总长度不超过 10 米,通信通道总长度不超过 100 米
C.水平电缆最大长度为 80 米,配线架跳接至交换机、信息插座跳接至计算机总长度不超过 10 米,通信通道总长度不超过 90 米
D.水平电缆最大长度为 90 米,配线架跳接至交换机、信息插座跳接至计算机总长度不超过 20 米,通信通道总长度不超过 110 米
试题 7 分析
根据《大楼综合布线系统-第 1 部分(总规范)》 YDT926.2-2001,从楼层配线架到各通信引出端属于水平布线子系统。该子系统包括通信引出端、水平电缆、水平光缆及其在楼层配线架上的机械终端、接插软线和跳线。
水平子系统中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设备电缆、设备光缆和接插软线或跳线的总长度<= 1 0 米,水平电缆最大长度为 90 米,线缆总长度不超过 100 米。
试题 7 答案
( 7) B
为了实现高速共享存储以及块级数据访问,采用高速的光纤通道作为传输介质,实现存储系统网络化的网络存储模式是(6)。
( 6)
A. DAS
B. NAS
C. SAN
D. SNA
试题 6 分析
网络存储模式有:
( 1) 直接连接存储(Direct Attached Storage, DAS)
DAS 是存储器与服务器的直接连接,一般通过标准接口,如小型机算计系统接口(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SCSI)等。 DAS 产品主要包括种磁盘、磁带库和光存储等产品。
( 2) 网络连接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NAS 是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如以太网)连接到一系列计算机上。
NAS 产品包括存储器件(如磁盘阵列、磁带库等)和集成在一起的简易服务器,可用于实现涉及文件存取及管理的所有功能。 NAS 产品是真正即插即用的, NAS 设备一般支持多计算机平台,用户通过网络支持协议可进入相同的文档,因而 NAS 设备无需改造即可用于混合 UNIX/Windows NT 局域网内。 NAS 设备的物理位置也是相当灵活,可放置在工作组内,靠近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器,也可放在其他地点,通过
物理链路与网络连接起来。无需应用服务器的干预, NAS 设备允许用户在网络上存取数据,这样既可减小 CPU 的开销,也能显著改善网络的性能。
( 3) 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 SAN)
SAN 是采用高速的光纤通道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存储技术。它将存储系统网络化,实现了高速共享存储以及块级数据访问的目的。作为独立于服务器网络系统之外,它几乎拥有无限存储扩展能力。业界提倡的 Open SAN 克服了早先光纤通道仲裁环所带来的互操作和可靠性问题,提供了开放式、灵活多变的多样配置方案。总体来说, SAN拥有极度的可扩展性、简化的存储管理、优化的资源和服务共享以及高度可用性。
试题 6 答案
( 6) C
UML 中的用例和用例图的主要用途是描述系统的(5)。
( 5)
A.功能需求
B.详细设计
C.体系结构
D.内部接口
试题 5 分析
用例( Use Case)是一种描述系统需求的方法,使用用例的方法来描述系统需求的过程就是用例建模。用例方法最早是由 Iva Jackboson 博士提出的,后来被综合到 UML 规范之中,成为一种标准化的需求表述体系。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想了解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设计,他们所关心的是系统所能提供的服务,也就是被开发出来的系统将是如何被使用的,这就用例方法的基本思想。
在用例图中,主要包括参与者、用例和通信关联三种元素。
( 1)参与者( Actor)。参与者是指存在于被定义系统外部并与该系统发生交互的人或其他系统,他们代表的是系统的使用者或使用环境。
( 2)用例( Use Case)。用例用于表示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它定义了系统是如何被参与者所使用的,它描述的是参与者为了使用系统所提供的某一完整功能而与系统之间发生的一段对话。
( 3)通讯关联(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通讯关联用于表示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对应关系,它表示参与者使用了系统中的哪些服务(用例),或者说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用例)是被哪些参与者所使用的。
用例设计的主要目的如下:
( 1)利用交互改进用例实现。
( 2)调整对设计类的操作需求。
( 3)调整对子系统和(或)它们的接口的操作需求。
( 4)调整对封装体的操作需求。
用例方法完全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上(从系统的外部)来描述系统的功能的。在用例方法中,我们把被定义系统看作是一个黑箱,我们并不关心系统内部是如何完成它所提供的功能的。用例方法首先描述了被定义系统有哪些外部使用者(抽象成为 Actor),这些使用者与被定义系统发生交互;针对每一参与者,用例方法又描述了系统为这些参与者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抽象成为 Use Case),或者说系统是如何被这些参与者使用的。所以从用例图中,我们可以得到对于被定义系统的一个总体印象。
与传统的功能分解方式相比,用例方法完全是从外部来定义系统的功能,它把需求与设计完全分离开来。在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中,用例模型主要用于表述系统的功能性需求,系统的设计主要由对象模型来记录表述。另外,用例定义了系统功能的使用环境与上下文,每一个用例描述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服务。用例方法比传统的 SRS 更易于被用户所理解,它可以作为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针对系统需求进行沟通的一个有效手段。
试题 5 答案
( 5) A
某公司有一台 Linux 文件服务器,多台 Windows 客户端和 Linux 客户端。要求任意一个客户端都可以共享服务器上的文件,并且能够直接存取服务器上的文件。客户端和服务器间应该使用(4)协议。
( 4)
A. NFS
B. Samba
C. FTP
D. iSCSI
试题 4 分析
NFS:即网络文件系统。网络文件系统是 FreeBSD 支持的文件系统中的一种。允许一个系统在网络上与他人共享目录和文件。通过使用 NFS,可以达到 Unix 与 Linux之间的文件共享。
Samba:是在 Linux 和 UNIX 系统上实现 SMB 协议的一个免费软件,由服务器及客户端程序构成。通过该协议,可以实现 Windows、 Linux、 Unix 之间的文件共享。
FTP:文件传输协议。用于 Internet 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同时,它也是一个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它把自己的 PC 机与世界各地所有运行 FTP 协议的服务器相连,访问服务器上的大量程序和信息。 FTP 的主要作用,就是让用户连接上一个远程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上运行着 FTP 服务器程序)察看远程计算机有哪些文件,然后把文件从远程计算机上拷到本地计算机,或把本地计算机的文件送到远程计算机去。FTP其实也是可以进行文件共享的,但 FTP 的文件共享,不是直接存取服务器上的文件,而是先把文件下载下来,修改好以后,再上传。
iSCSI: iSCSI 技术是一种由 IBM 公司研究开发的,是一个供硬件设备使用的可以在 IP 协议的上层运行的 SCSI 指令集,这种指令集合可以实现在 IP 网络上运行 SCSI协议,使其能够在诸如高速千兆以太网上进行路由选择。 iSCSI 技术是一种新储存技术,该技术是将现有 SCSI 接口与以太网络技术结合,使服务器可与使用 IP 网络的储存装置互相交换资料。
试题 4 答案
( 4) B
软件设计包括软件架构设计和软件详细设计。架构设计属于高层设计,主要描述软件的结构和组织,标识各种不同的组件。由此可知,在信息系统开发中, (3)属于软件架构设计师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之一。
( 3)
A.软件复用
B.模式设计
C.需求获取
D.需求分配
试题 3 分析
软件架构是一个描述软件系统的子系统和组件,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软件架构设计处于传统的需求分析之后,软件设计之前,他是需求分析与软件设计之间的桥梁。
由于软件架构设计处于这么一个衔接的位置,所以他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将需求阶段的成果,即已确定要实现的需求,分配到软件架构的各个部分,或是各个层次中去。
试题 3 答案
( 3) D
软件架构模式描述了如何将各个模块和子系统有效地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诸如Word 和 Excel 这类图形界面应用软件所采用的架构模式是(2)。
( 2 )
A.分层模式
B.知识库模式
C.面向对象模式
D.事件驱动模式
试题 2 分析
事件驱动模式的基本原理是构件并不直接调用过程,而是触发一个或多个事件。系统中的其他构件可以注册相关的事件,触发一个事件时,系统会自动调用注册了该事件的构件过程,即触发事件会导致另一构件中过程的调用。
事件驱动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事件的触发者并不知道哪些构件会受到事件的影响,且不能假定构件的处理顺序,甚至不知道会调用哪些过程,使用事件驱动模式的典型系统包括各种图形界面工具,比如 WORD, EXCEL 程序。
试题 2 答案
( 2) D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是从客户和用户的需求出发,将硬件、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网络、数据库及相应的应用软件集成为实用的信息系统的过程,其生命周期包括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保障等。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1)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①管理②商务③技术④软件⑤独立的应用软件
( 1 )
A.①④
B.①②
C.③④⑤
D.④⑤
试题 1 分析
这个题目主要是考查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和特点。信息系统集成是近年来国际信息服务业中发展势头最猛的服务方式和行业之一。系统集成是指将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通信等技术和产品集成为能够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信息系统,包括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信息系统集成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信息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2)、信息系统集成不只是设备选择和供应,更重要的,它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要面向用户需求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其核心是软件。
(3)、系统集成的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的产品。
(4)、系统集成包括技术、管理和商务等各项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技术是系统集成工作的核心,管理和商务活动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试题 1 答案
( 1) B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