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产品经理分化为三类岗位:
信息复制分发的低边际成本
进入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变化——连接让信息以byte(字节)为单位快速交互传递。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复制分发的边际成本非常低,效率非常高。互联网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产品类别:在线信息产品。
大用户量
只要产品确实有用户价值,在线信息产品很容易呈爆发性增长,很多产品都能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就达到用户数过亿,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当用户量一大,产品就会变得或多或少具有平台属性,这时候就要重点权衡、考虑产品生态了,这种情况在以前也是少有的。
快速迭代
在线信息产品是能快速迭代的:通过在线方式收集市场反馈的过程很快;更新代码和交互的新版产品生产起来也很快;分发更是远远快于消费品和光盘,有连接就能即时触达。
社会科学的重点是实证性,产品也是。产品获得市场验证是重点,现在的创业术语把这叫作PMF(product marketing fit,产品市场匹配)。
数据和AB测试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快速分发能力,让产品经理可以进行更快速的迭代,不断对产品进行完善。同时,又因为信息的可交互性,这些迭代又可以获取大量的反馈数据和信息,帮助产品经理进行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互联网产品完成一个迭代的完整路径可能只需要几天的时间,且可以收集到大规模的反馈数据。于是,在互联网时代,AB测试这种经典科学工具,因为可以快速得到结果,且实验方法相对科学,成为最常用的产品工具。AB测试可以用来测试某一个变量的两个不同版本的效果差异。一般是让A和B只有某一变量不同,其他部分尽量一致,再测试用户对A和B的反应差异,再判断A和B哪个更好。通过AB测试可以实现更大规模和更快速的迭代,让产品设计和决策都更加科学合理。
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的影响力这么大,是因为需求、体验碰撞到一起,形成了双击效应(double-killing effect)。
怎么让用户选择某一个产品呢?
极致的用户体验开始有了价值。好的体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交易成本,并不是产品的全部。
需求(定义产品)
需求来自用户,很难被凭空创造。作为产品经理,首先要思考的就是产品到底满足用户的什么需求。只有面向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结果。
了解用户需求的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调研和洞察、需求分析、试错型判断、新业务决策。决定生死的新业务决策通常是公司首席执行官级别的人做的,也是最关键的。
生产
当明确需求之后,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合理的产品设计,并有效率地把产品生产出来。生产的产品可能是实体产品、软件产品,又或是一项服务。
从产品经理的视角来看,写文档、画原型、交互提升、策略优化、功能演进、复杂业务形态和组织关系下的方案梳理都只是日常的工作内容。
销售
销售本质上是要和用户完成交易,产品经理需要考虑如何把产品卖给用户,达成市场结果。不光是软件、传统产品需要销售,在线服务也是要销售的。只不过互联网产品通常通过市场运作、活动、运营、增长这些方式,让用户用上产品,来实现销售。只要让用户用上,就是完成了销售动作,不是一定要用户付钱,不是一定要传递某个物品。从供应到渠道的设计和维护,其实销售和生产有重叠的地方,没法明确划分。
在销售过程中,具体的工作可能会包括市场宣传、运营活动、做增长、售后服务等。
协调
协调也是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之一,在公司内部不同职能分工日益明显的趋势下,产品经理通过协调不同职能的人员甚至部门,使其通力协作,获取最后的结果。工作内容从简单的沟通推进,到复杂的跨部门组织协调和推动都有可能。
从某个角度,我们可以把人类知识体系大致分为四类。
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是由物质、生命、意识组成的,产品经理研究的更多集中在意识层面。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需要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意识层面,意识背后是用户。产品经理不但要研究行为,更多的是要研究行为背后的意识,从而预判不同的产品对用户未来行为产生的影响。并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中,获得一个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
宏观背景
用户的主观认知和偏好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社会(家庭、社会、教育)共同决定的。对于企业和产品经理来说,宏观背景是指独立于产品之外的外部客观因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宏观背景可能都不相同,而不同宏观背景下的用户又会有所不同。
微观场景
微观场景是直接影响用户当前意识的环境。用户处于不同的微观场景中,意识和行为都会有所不同。
交易模型研究是指以交易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目标是建立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
我们把“掌握一个领域的用户模型”视为产品经理的合格线,而把交易模型设计视为产品经理的进阶之路。
什么是产品?企业以产品为媒介跟用户进行价值交换。做产品要强调创造用户价值,因为企业与用户交换的从来不是产品,而是价值。
产品每增加一个属性,调整一个功能,都是在调整效用组合,给用户提供不同效用,有增加,也有减少。在增加和减少效用的同时也进行了用户选择,选择了哪一类用户,哪一类情境优先,哪一类其次。因为不是所有的效用都能无限叠加,且用户体验是有成本的,有的效用叠加成本很高,一旦增加,企业可能就要亏本,甚至活不下去。企业追求的是效率,简单来说,就是考虑投入和产出。这些,就属于交易模型的范畴。
一个好产品要有三个属性:(对用户)有效用,(企业)有收益,可持续。
思维导图如下:
本章主要介绍了产品经理的定义,消费时代的产品经理和软件时代的产品经理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三大特性和产品经理的职能。深刻认识到相比于消费时代,互联网产品更新和迭代之迅速,并且产品经理要充分做好需求、生产、销售和协调工作,通过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实现产品的价值。
我们认为用户价值和企业商业价值的关系是: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达成创造商业价值的目的。而本质上,交换的不是产品这个媒介,而是产品背后的各种用户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产品是用户价值交换的媒介。(见下图)
企业、用户、产品的关系
企业通过“产品”这个关键媒介,以创造“用户价值”的方式,有选择地和用户进行价值交换。理解用户、企业、产品这三者的关系,对产品经理至关重要。
理解用户对于产品经理来说至关重要,本节将从用户的定义出发,阐述产品经理研究用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研究用户行为背后的原理去进一步理解用户。
从产品经理的视角来看,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从需求的集合来看,一个自然人可以分别是成百上千种产品的成百上千个用户,也可以是同一个公司的不同产品的多个用户。
如果一定要说产品经理是研究人的,那也是从四个维度去研究:生物的人、社会的人、认知的人、情境的人。
用户的五个属性
用户有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利性、有限理性这五个属性。
人脑思考的系统1和系统2
产品经理的核心工作是研究用户,使企业面向用户需求研发产品。
在行为发生前,用户通常会接受一个情境的刺激,这个情境的刺激会调用偏好和认知函数,产生一个主观期望效用,促使用户产生相应的行为,即追逐这个预期的效用。而行为会产生某个结果,这个结果又会成为经验,影响偏好和认知函数,从而可能对用户的下一次行为产生影响。
情境的刺激会激发感知、解读、选择集合、模拟推演、价值判断五步流程,用户行为背后的机制如图所示。
关于上图,说明如下:
我们做产品,最终目的是促成用户的一种行为(交易、使用)。所以要研究行为背后的原理,以便有的放矢。
用户价值(即主观效用)具备认知依存、情境依存、经验反馈演化三个特性。
产品经理的用户,首先是企业。产品经理与企业交换价值,所以需要先理解企业。
总体上,企业的本质,只在于两点:第一,发现市场获利机会;第二,生产效率高于市场。
发现市场获利机会的途径有三种。
所以,产品经理这个职业能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之处,就是在于“发现市场获利机会”,但不幸的是,这里往往存在类似阿罗信息悖论(在买方得到信息之前,他并不了解信息对他具有的价值,但是一旦他了解信息的价值,他事实上已经无成本地获得了这一信息)的现象,发现后的实现是个长链过程,影响因素众多,真的成功后,你也无法证明成功主要是因为你的发现,有时甚至都无法证明那是“你的”发现。
一般来说,大型的市场获利机会,一是源于市场环境和制度变化,二是源于关键新技术,三是长期关键因素——组织建设能力,抓住机会和最终实现生产效率高于市场,都相当依赖组织建设能力。
市场有交易费用,企业是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的产物,只有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的效率优于市场提供同等产品的效率,企业才可持续。
企业是用什么提高效率替代市场的?
是权威。
企业建立科层制,通过权威来配置企业资源,组织实现更有效率的生产(提供物品或服务),效率必须高于市场。
权威,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掌握专业知识的员工,各领域、各层级都可以,企业家本人、采购人员、人力资源人员、产品经理、研发工程师、公关人员、总代理、安全监督人员、法务、运营人员、行政人员等,自上而下,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各个岗位上做出超过市场平均水准的更优决策。
这些专业知识,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它们分散在员工个人的头脑中,既包括用户、市场、行业、政策相关知识,也包括企业内部运行机制、文化价值观,以及企业内其他人的工作内容和个人能力风格偏好等属性。
这些专业知识,可以分为两种:显性知识,默会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表达或传递的知识。默会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无法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表达。
共同目标、共同理念、共同知识、运行机制,这四点都会影响组织的效率。这四个条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的。
作为一个组织,企业如果想用好权威和共同知识提高效率,那么与之相配的共同目标、共同理念、运行机制(激励、约束等)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相辅相成。
发展和生存是企业的两条腿。每当一个业务的发展走上新的台阶,就要夯实短板,满足在新高度下的生存要求。两条腿交替运动才能前行,一条腿不能行走,也不能久立。
发展是创造用户价值的游戏,从任何角度突破都可以。
生存游戏的常见要点包括:
企业做一个产品,一般有四方面产出。
(1)财务绩效。
(2)认知:该领域内的know-how(技术秘密),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积累。
(3)团队:互相磨合过的、有平台匹配度的团队,其效率远不是新组建的团队能比的。
(4)无形资产:用户和产业利益链上各方的了解和信任积累,降低了企业未来的新交易和推出新产品的交易成本,提前获得了竞争优势。
只看财务绩效的时候,投资别人做该产品和企业自己做该产品,貌似回报差不多。但自己做的话,还会收获另外三项产出,这其实是真正的企业核心资产,而且神奇的是,即使该产品失败了,这三项企业核心资产也依然是增长的,是可持续积累的。
有的公司爱投资,尤其是为了业务互补或避险,这没问题。但如果为了投资别人而放弃自己做产品,就会失去上述后三项产出的收益,而这些收益不像财务绩效一样容易被认知、被量化。
即便你向被投资企业的核心决策者追问三天三夜,他们也愿意和盘托出,你就懂这个行业、这个产品了吗?在强竞争、强用户互动的互联网服务业,这些信息不是know-how,或者最多是know-how的一部分,只有团队成员亲自一路摸爬滚打所验证和积累的知识和理解才是有效的know-how,才能为企业在该领域的未来竞争和决策提供有力帮助。
詹森生产函数
詹森提出过一个企业生产函数,是分析企业不错的视角:
Q=Fr(L,K,M,C:T)
企业创造价值,就是把从前没有的价值产生或者制造出来。
什么是价值?
创造价值的五大路径:劳动、分工、交易、新技术、制度
劳动创造价值
分工创造价值
新技术创造价值
制度创造价值
产品是企业和用户进行价值交换的媒介。用户愿意进行交易(选择该产品)是因为这个选择对他而言是价值最大化的,即用户主观预期该产品的效用大于用户的成本,且大于其他产品的效用(机会成本)。企业愿意进行交易(卖出产品)也是因为这么做最有利可图,并且企业要注意持续维护和创造用户价值,才能保证交易的“可持续性”,才能持续地获利。而企业的一切行为,也应该围绕“让交换行为更多地发生”。
思维导图如下:
这一章,主要从“价值交换”的角度,阐述了企业、产品、用户和他们与产品经理之间的关系,即产品是用户价值交换的媒介。理解用户、从用户行为和用户价值两个方面考虑,理解产品和企业,怎么样更好地用产品进行“价值交换”,用户愿意选择的前提:效用-成本>0,企业愿意生产产品的前提:收益-成本>0。
“交易”最核心的两点:对预期得到什么、付出什么的思考。
PM为什么要关注交易?
什么是效用?效用是欲望的满足程度,人通过消费物品和劳务来满足欲望。
效用的概念是丹尼尔·伯努利在1738年解释圣彼得堡悖论时提出的,目的是挑战以金额期望值作为决策的标准。
其主要包括两条原理: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下至上分别是:基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最基本的效用便是货币。
效用是多样的和无限的,包括不限于货币、时间、身体需求、心理需求、信念、情绪、认知等。
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 “ 幸福=效用÷欲望 ”。
认知的效用主要体现为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产品效用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底线需求(不能低于),够用就好(不用高于),越多越好(愿意多支付),惊喜(超过预期或参照系)。
产品是一组约束条件下的一个效用组合
分析产品的用户价值时,我们不要把产品当成一个整体来看,而是要拆成用户视角中的各种效用,然后来分析各种产品属性迭代对一个(或一组)效用可能的影响,进而分析预判这个效用变化对应的用户行为变化。
包括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
边际效用与边际效用递减
传统经济学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额外满足程度。边际的含义是额外增量。
简单来说,假如你连续吃了6个苹果,每次多吃的一个苹果,就是边际增量。吃腻了,我们便说吃苹果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了
边际成本
认识边际成本对企业而言极为重要。
比如制造业企业,其生产的时候一开始有规模效应,边际成本是逐步降低的。但到了某一个临界点后,其边际成本反而有可能会变高。
边际利润
边际利润是指在一个给定约束条件下,再多做一笔交易,增加的额外利润。
什么是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指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
交易成本的本质是,所有用户(买方)付出的但企业(卖方)没收到的成本,以及所有企业(卖方)付出但用户(买方)没收到的成本。
具体到特定行为的交易成本,差别很大。
从产品角度,我们可以把交易成本的来源概括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确定,信息不完整和信息有成本。
所以,最能降低交易成本的手段通常是信息相关,这就是信息科技产品严重改变人们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原因,也是互联网公司市值高的原因,它们的产品极大地降低了一些交易成本。(分析一下各知名产品,很容易理解它降低了什么交易成本。尝试应用交易成本分析一下自己负责产品的一个具体功能或策略,看看它的具体影响。)
交易成本的分类
交易成本在传统上有三类:市场型交易成本(买卖交易),管理型交易成本(组织内管理交易)与政治型交易成本。产品经理只有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才能发挥较大作用,所以主要关注的是市场型交易成本。
而市场型交易成本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搜寻(商品和交易对象)成本和度量(交易对象和商品的属性)成本;
(2)寻价(议价比价)成本和决策(决策和订立契约)成本;
(3)实施成本和保障(权利、违约、意外、监督等)成本。
供需定律是描述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化的基本规律,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当需求小于供给时,价格下降。在实践中最常用的表述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需求上升。
人间第一定律: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对价格降低,需求量上升。
相对价格 =(直接成本+交易成本)÷ 效用组合
粗看此内容跟需求定律一样,表面差别只在于它强调的是“相对价格”。
思维导图如下:
用户模型与交易模型是产品经理的两个关键里程碑。
本章主要讲述了交易的具体概念、交易的类型,以及交易模型的建立。对产品经理来说,只要掌握四个概念——效用、边际、成本、供需定律,就算过了及格线。所以依次对其进行详细的展开说明。
理性决策的三要素
理性决策的三要素,按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是:理性的信念、理性的目标、理性的行动。
产品经理是做权衡的,不是做“设计”或“创意”的。
决策的目标:价值最大化
产品经理应追求新体验最大化
产品经理应将旧体验最小化
产品经理应将替换成本最小化
产品经理应根据公式去考虑产品相关的用户
数据对于做产品的价值,一般是作为做正确决策和达成共识的最低成本工具。
逻辑决策也是“讲理决策”,结论靠逻辑推导得来。但需要对方具备相应的认知水平,否则就会鸡同鸭讲。想让一个人理解和接受一个道理,是要在他的偏好和认知结构内去实现的。如果对方不具备相应的偏好和认知结构,就需要帮他补齐,但这个成本实在太高了。所以,逻辑决策的成本远高于数据决策。
主观判断决策是最难的决策,没有数据或逻辑支撑,只能用关键变量和用户模型、交易模型来模拟市场运行,并据此做出判断。此类决策往往还需要强大的个人影响力来支撑落地。
认知偏误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特定思考、行为倾向,会导致理性或判断产生系统性偏误,这些现象被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广泛研究。
三维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
一些常见的归因偏误现象如下。
类似的偏误现象还有以下几种。
不能落地实现的优质判断和决策,只对个人成长有价值,对业务的价值可能是零。能落地的决策才有价值,推动能力的强弱也是关键变量,所以协作型产品经理的概念才值得独立出来,这相当于以强推动能力交换降低的决策能力,这时的边际收益可能更大。
推动决策落地的几种方法
产品经理可以通过哪些办法来影响自己的老板、同事或下属呢?
(1)合法性:依靠你的职权,或者强调你的要求符合组织的规章制度。适用于影响同事或下属。
(2)理性说服:提出符合逻辑的观点和事实依据来证明某个请求的合理性。适用于影响老板、同事或下属。
(3)鼓舞式诉求:通过呼吁某个目标的价值观、需求、希望和渴望来引起情感认同。适用于影响下属。
(4)商议:通过让他人参与决定如何实施你的计划来增强他人对你的支持。适用于影响同事或下属。
(5)交换:通过给他人提供某些利益或好处来换取其对某项要求的遵循。适用于影响同事或下属。
(6)个人式诉求:利用友谊或忠诚来获得他人的同意。适用于影响同事。
(7)逢迎:在提出请求之前先采取吹捧、赞扬或友善行为。适用于影响同事或下属。
(8)施压:使用警告、威胁和反复要求等手段。适用于影响下属。
(9)联盟:通过寻求他人的帮助或支持来说服目标对象同意。适用于影响同事。
(以上9条引自罗宾斯《组织行为学》)
决策落地的技巧:议程设置
产品经理可能无法影响老板或决策层的想法,却可以影响老板或决策层去想什么,这是专家部门的“非正式权力”的主要来源。
参考俞军方法论
思维导图:
本章主要讲述理性决策以及常见的方法和误区。并且能落地的决策才有价值,并进行合理的方法进行描述。本节,概念比较多,需要多看多理解。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