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云平台计算领域知识地图:
楔子:计算虚拟化技术算是云计算技术的擎天之柱,其前两代技术的演进一直引领着云计算的发展,即便到了云原生时代,其作用依然举足轻重。
援引《虚拟化技术发展编年史》的定义:在计算机科学中,虚拟化技术(Virtualization)是一种资源管理(优化)技术,将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资源(e.g. CPU、内存以及磁盘空间、网络适配器等 I/O 设备)予以抽象、转换,然后呈现出来的一个可供分割并任意组合为一个或多个(虚拟)计算机的配置环境。虚拟化技术打破了计算机内部实体结构间不可切割的障碍,使用户能够以比原本更好的配置方式来应用这些计算机硬件资源。而这些资源的虚拟形式将不受现有架设方式、地域或物理配置所限制。虚拟化技术是一个广义的术语,根据不同的对象类型可以细分为:
本文主讲计算领域的虚拟化技术按照上述分类属于平台虚拟化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一台物理服务器的资源虚拟并组合为多台逻辑服务器(即虚拟机),虚拟机共享物理机的 CPU、内存、IO 硬件等资源,但虚拟机之间逻辑隔离,可运行不同操作系统,从而使不同应用程序能并行运行而彼此不受影响。此类物理服务器,在云计算领域一般称为宿主机(Host),宿主机中运行的虚拟机称为客户机(Guest),或者直称云主机。
此图援引自《虚拟化技术发展编年史》
虚拟化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59年,克里斯托弗 在《大型高速计算机中的时间共享》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虚拟化”的概念,还论述了什么是虚拟化技术,由此拉开了虚拟化技术发展的帷幕。
1964年,IBM 推出了著名的 System/360,其上运行的TSS(Time Sharing System, 分时共享系统),允许多个用户远程共享同一高性能计算设备的使用时间,这被认为是最原始的虚拟化技术。
1972年,IBM发布了可用于创建灵活、大型虚拟机的虚拟机技术,可以根据用户动态的应用需求来调整和支配资源,使昂贵的大型机资源可以得到尽可能的充分使用。虚拟机进入了大型机的时代。
1999年,VMware 公司在X86平台上推出可流畅运行的商业虚拟化软件VMaware Workstation,虚拟化计算从此走下大型机的神坛,向PC机领域大跨步迈进,虚拟化技术进入第一代全软件虚拟时代。
2003 年,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开发发布了开源虚拟化项目 Xen,标志着虚拟化技术进入第二代半虚拟化技术时代。
2004年,企业级虚拟化走向主流,微软发布Virtual Server 2005计划,象征了“虚拟化正在从一个小石城向主流市场转变”。此后, AMD, Oracle, Redhat, 思科,惠普等先后进军虚拟化市场。
2006 年,Intel 和 AMD 等厂商相继将对虚拟化技术的支持加入到 x86 体系结构的中央处理器中(AMD-V,Intel VT-x),使原来纯软件实现的各项虚拟化功能可以借助硬件实现提速,标志着第三代基于硬件辅助的全虚拟化技术时代的到来。
2007 年 2 月,Linux Kernel 2.6.20 合入了由以色列公司 Qumranet 开发的虚拟化内核模块 KVM(Kernel-based Virtual Machine,基于内核的虚拟机),KVM虚拟机进入大众视野,支持 KVM 的前提是 CPU 必须要支持虚拟化技术。
2014 年 6 月,Docker 发布了第一个正式版本 v1.0。同年,Redhat 和 AWS 就宣布了为 Docker 提供官方支持,容器化时代正式到来。
2015 年 7 月 21 日,Kubernetes v1.0 发布,从此云计算世界进入3.0时代——云原生时代。
特别说明:从上文约定可以看到,本文所述虚拟化技术主要指1999年起从VMare虚拟化技术演进以来的x86体系的三代虚拟化技术。
1974 年,Gerald J. Popek(杰拉尔德·J·波佩克)和 Robert P. Goldberg(罗伯特·P·戈德堡)在合作论文《可虚拟第三代架构的规范化条件》(Formal Requirements for Virtualizable Third Generation Architectures)中提出了一组称为虚拟化准则的充分条件,又称波佩克与戈德堡虚拟化需求(Popek and Goldberg virtualization requirements)即:虚拟化系统结构的三个基本条件。满足这些条件的控制程序才可以被称为虚拟机监控器(Virtual Machine Monitor,简称 VMM):
该论文尽管基于简化的假设,但上述条件仍为评判一个计算机体系结构是否能够有效支持虚拟化提供了一个便利方法,也为设计可虚拟化计算机架构给出了指导原则。同时,Gerald J. Popek 和 Robert P. Goldberg 还在论文中介绍了两种 Hypervisor 类型,分别是类型 I 和 类型 II。
VMM 运行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上,就像其他计算机程序那样运行。
主要特点:
VMM 作为应用程序运行在主操作系统环境内运行效率一般较类型 I 低。
实现案例:
这些虚拟机管理程序直接运行在宿主机的硬件上来控制硬件和管理客户机操作系统。
特点:
需要硬件支持VMM 作为主操作系统运行效率高
实现案例:
ps:这里我特意将类型 I 和 II 的顺序调转,至于为什么,从编年史案例可以看出类型 I 已然是时代的选择。
在x86架构CPU技术体系下,虚拟化技术的共同目标就是将 x86 架构转变为通用的共享硬件基础架构,使应用程序运行环境在隔离性、移动性和操作系统类型方面都有选择的空间。
CPU 为了保证程序代码执行的安全性、多用户的独立性以及保证操作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 CPU 执行状态的概念。它有效的限制了不同程序之间的数据访问能力,避免了非法的内存数据操作,同时也避免了应用程序错误操作计算机的物理设备。Intel x86架构使用了4个级别来标明不同的执行状态权限级别。最高级别R0实际就是内核态,拥有最高权限。而一般应用程序处于R3状态(即用户态)。在Linux中,还存在R1和R2两个级别,一般归属驱动程序的级别。在Windows平台则没有R1和R2两个级别,只用R0内核态和R3用户态。在权限约束上,高权限等级状态可以阅读低等级状态的数据,例如进程上下文、代码、数据等等,但是反之则不可。
所有应用程序都应该运行在用户态中。当应用程序需要访问外围硬件设备时,CPU会通过特别的接口去调用核心态的代码,以这种旁路的方式来处理应用程序对硬件设备的调用。如果用户态的应用程序直接调用硬件设备的话,就会被操作系统捕捉到并触发异常,弹出警告窗口。
由此可见,x86 架构与以往大型机不同,当时的 x86 体系结构缺乏必要的针对虚拟化的硬件支持,难以直接满足波佩克与戈德堡的虚拟化系统架构要求,所以 x86 架构天然不是一个可虚拟化的架构。具体而言,x86 架构的 CPU 中有 17 条指令成为了虚拟化最大的障碍,错误执行这些指令会导致操作系统显示警告、终止应用程序甚至完全崩溃。当时 VMware 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在虚拟机生成这些特殊的指令时将它们 “困住”,然后将它们转换成可虚拟化的安全指令,同时保证其他所有的指令不受到干扰地执行。这样就产生了一种与主机硬件匹配并保持软件完全兼容性的高性能虚拟机。这就是全虚拟化(Full virtualization)技术诞生的背景,当然此方案必须使用纯软件实现的 VMM。VMware 首创了这项技术,并以此一举稳坐虚拟化龙头老大。
一)全虚拟化和半虚拟化
1)Full-virtualization(全虚拟化)
全虚拟化为客户机提供了完整的虚拟X86平台, 包括处理器、 内存和外设, 支持运行任何理论上可在真实物理平台上运行的操作系统, 为虚拟机的配置提供了最大程度的灵活性。不需要对客户机操作系统做任何修改即可正常运行任何非虚拟化环境中已存在基于X86平台的操作系统和软件,这也是全虚拟化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全虚拟化情况下,虚拟机并不知道自己运行在虚拟化环境下,是无感知的,安装使用时跟在物理机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这种完全虚拟化中间需要软件做支撑的,需要软件去模拟提供所有的硬件资源,至少是这个CPU的特权指令需要用软件去模拟的,因为你要让各Guest并不知道自己运行在虚拟环境中,那么你就必须要提供一个带有特权指令的CPU。
在虚拟化环境中,通常虚拟跟模拟是两个概念,VMWare的动态二进制翻译技术(BT)是虚拟的而QEMU软件技术是模拟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模拟通过软件实现时需要模拟CPU ring 0-3,也就是需要转换CPU ring 0-3所有的指令,而虚拟只需要转换CPU ring 0特权指令即可。
当然不管上面说到的BT技术还是QEMU还是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都属于完全虚拟化技术,都是需要指令转换的,都是需要复杂的步骤才能完成的,如果我们能够精简这其中的步骤那么虚拟机的性能一定会有提升的。那么怎么精简呢?这就是下面会展开说的第二代半虚拟化技术以及第三代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
2)Para-virtualization(半虚拟化)
软件全虚拟化可以在缺乏硬件虚拟化支持的平台上完全通过VMM软件来实现对各个虚拟机的监控,以保证它们之间彼此独立和隔离。 但是付出的代价是软件复杂度的增加和性能上的巨大损失。一种优化方案就是修改Guest操作系统,使它知道自己运行在虚拟环境下,从而使其能够与虚拟机监控机协同工作,这种技术就叫半虚拟化(para-virtualization)技术。
虚拟机内核明确知道自己是运行在虚拟化之上的,对于硬件资源的使用不再需要BT而是自己直接向VMM申请使用,如对于内存或CPU的使用就是直接向VMM申请使用,而非BT翻译。就算对于I/O设备的使用,它也可以通过Hyper Call(Hypervisor提供的系统调用)直接跟硬件打交道,减少中间的翻译步骤提升性能。据说这种半虚拟化方式能够让虚拟化达到物理机90%的性能。
本质上,半虚拟化弱化了对虚拟机特殊指令的被动截获要求,将其转化成客户机操作系统的主动通知。但是,半虚拟化需要修改客户机操作系统的源代码来实现主动通知。Xen是开源半虚拟化技术应用非常成功的一个项目,操作系统作为虚拟服务器在Xen Hypervisor上运行之前,它必须在内核层面进行某些改造。也因此,Xen仅适用于BSD、Linux、Solaris及其他开源操作系统,但不适合像Windows这类专有闭源操作系统——因为其不公开源代码,无法改造其内核。
3)总结
因其相较于软件全虚拟化技术的性能优势,Xen项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深受开源市场的欢迎。然而,随着硬件辅助虚拟化的出现,使得完全虚拟化路线在性能上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并且相比半虚拟化而言,完全虚拟化使用上更加简单,虚拟过程对于Guest完全透明,并能支持闭源操作系统,所以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在Intel VT-x与AMD-V等CPU硬件虚拟化技术出现后,完全虚拟化方案又重新成为市场主流选择,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比如后面会提到的KVM虚拟机。
二)软件虚拟化和硬件虚拟化
VMare第一代全虚拟化技术方案与半虚拟化方案均是典型的软件虚拟化方案,而随着CPU厂商对虚拟机技术的支持,硬件辅助虚拟化方案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1)纯软件虚拟化方案
纯软件虚拟化, 顾名思义, 就是用纯软件的方法在现有的物理平台上(往往并不支持硬件虚拟化) 实现对物理平台访问的截获和模拟。常见的软件虚拟机例如QEMU,它是通过纯软件来仿真X86平台处理器的取指、解码和执行,客户机的指令并不在物理平台上直接执行。由于所有的指令都是软件模拟的,因此性能往往比较差,但是可以在同一平台上模拟不同架构平台的虚拟机。
VMWare的软件虚拟化则使用了动态二进制翻译(BT)的技术,与QEMU这种模拟的方式不同,BT是一种加速虚拟化的方案(另一种常见的虚拟化加速方案就是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BT就是在VMM可控制的范围内,允许客户机的指令在物理平台上直接运行。但是,客户机指令在运行前会被VMM扫描,其中突破VMM限制的指令会被动态替换为可以在物理平台上直接运行的安全指令,或者替换为对VMM的软件调用。这样做的好处是比纯软件模拟技术在性能上有大幅的提升, 但是也同时失去了跨平台虚拟化的能力。
有了BT技术后,Guest的用户空间运行在CPU Ring 3上,而Guest的内核空间运行在了CPU Ring 1上,Host的内核空间运行在CPU Ring 0上。BT就监控在CPU Ring 1上,随时将Guest内核的调用给转换为特权指令调用。当然CPU Ring 1并没有被使用,BT这种技术让虚拟化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但是BT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无法跨平台,使用QEMU这种模拟器则不管底层硬件是什么,均能模拟各种CPU架构平台,如PowerPC、ARM等,但是BT无法做到这点,BT强烈依赖底层架构,比如底层是X86的那么只能创建X86 CPU的虚拟机。
在纯软件虚拟化解决方案中,VMM在软件套件中的位置是传统意义上操作系统所处的位置,而Guest操作系统的位置是传统意义上应用程序所处的位置, 这种转换必然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软件堆栈的复杂性增加意味着——这些环境更难于管理,因而会加大确保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困难。
核心技术原理: vCPU机制
vCPU调度机制
对虚拟机来说,不直接感知物理CPU,虚拟机的计算单元通过vCPU对象来呈现。虚拟机只看到VMM呈现给它的vCPU。在VMM中,每个vCPU对应一个VMCS(Virtual-Machine Control Structure)结构,当vcpu被从物理CPU上切换下来的时候,其运行上下文会被保存在其对应的VMCS结构中;当vcpu被切换到pcpu上运行时,其运行上下文会从对应的VMCS结构中导入到物理CPU上。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各vCPU之间的独立运行。
从虚拟机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划分可以看出,客户操作系统与虚拟机监视器共同构成了虚拟机系统的两级调度框架,如图所示是一个多核环境下虚拟机系统的两级调度框架。客户操作系统负责第2 级调度,即线程或进程在vCPU 上的调度(将核心线程映射到相应的虚拟CPU上)。虚拟机监视器负责第1 级调度, 即vCPU在物理处理单元上的调度。两级调度的调度策略和机制不存在依赖关系。vCPU调度器负责物理处理器资源在各个虚拟机之间的分配与调度,本质上即把各个虚拟机中的vCPU按照一定的策略和机制调度在物理处理单元上可以采用任意的策略来分配物理资源, 满足虚拟机的不同需求。vCPU可以调度在一个或多个物理处理单元执行(分时复用或空间复用物理处理单元), 也可以与物理处理单元建立一对一固定的映射关系(限制访问指定的物理处理单元)。
2)硬件辅助虚拟化方案
硬件辅助虚拟化(HVM)技术,简而言之,就是物理平台本身提供了对特殊指令的截获和重定向的硬件支持,甚至,新的硬件会提供额外的资源来帮助软件实现对关键硬件资源的虚拟化,从而提升性能。
以Intel VT-x技术为例(AMD-V技术类似),通过引入新的指令和运行模式,使VMM和Guest OS分别运行在不同模式(ROOT模式和非ROOT模式)下,且Guest OS运行在Ring 0下。通常情况下,Guest OS的核心指令可以直接下达到计算机系统硬件执行,而不需要经过VMM,减少了VMM对I/O处理的管理,从而不但加速数据传输,且消除了大部分性能开销。当Guest OS执行到特殊指令的时候,系统会切换到VMM,让VMM来处理特殊指令。CPU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简要流程如下图:
效法IBM 大型机,VT-x提供了2 个运行环境:根(Root)环境和非根(Non-root)环境。根环境专门为VMM准备,很像原来没有VT-x 的x86,只是多了对VT-x 支持的几条指令。非根环境作为一个受限环境用来运行多个虚拟机。
如上图所示,根操作模式与非根操作模式都有相应的特权级0至特权级3。VMM运行在根模式的特权级0,GuestOS的内核运行在非根模式的特权级0,GuestOS的应用程序运行在非根模式的特权级3。运行环境之间相互转化,从根环境到非根环境叫VMEntry;从非根环境到根环境叫VMExit。VT-x定义了VMEntry操作,使CPU由根模式切换到非根模式,运行客户机操作系统指令。若在非根模式执行了敏感指令或发生了中断等,会执行VMExit操作,切换回根模式运行VMM。根模式与非根模式之问的相互转换是通过VMX操作实现的。VMM 可以通过VMXON 和VMXOFF打开或关闭VT-x。
通过以上实现,VMM会很容易将客户机置于一种受限制的模式下运行,一旦客户机试图访问物理资源,硬件会暂停客户机的运行,将控制权交回给VMM处理。VMM还可以利用硬件的虚拟化增强机制,将客户机在受限模式下对一些特定资源的访问,完全由硬件重定向到VMM指定的虚拟资源,整个过程不需要暂停客户机的运行和VMM软件的参与。
由于虚拟化硬件可提供全新的架构,支持操作系统直接在上面运行,无需进行二进制转换,减少了相关的性能开销,极大简化了VMM 设计,进而使VMM能够按通用标准进行编写, 性能更加强大。需要说明的是, 硬件虚拟化技术是一套解决方案,完整的情况下,需要CPU、主板芯片组、BIOS和软件一起支持才能真正发挥其最大优势。当然,即使只是CPU支持虚拟化技术,在配合VMM软件的情况下,也会比完全不支持虚拟化技术的系统有更好的性能。
鉴于虚拟化的巨大需求和硬件虚拟化产品的广阔前景,Intel一直都在努力完善和加强自己的硬件虚拟化产品线。自2005年末,Intel便开始在其处理器产品线中推广应用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IntelVT)虚拟化技术,发布了具有IntelVT虚拟化技术的一系列处理器产品,包括桌面的Pentium和Core系列,还有服务器的Xeon至强和Itanium安腾。Intel一直保持在每一代新的处理器架构中优化硬件虚拟化的性能和增加新的虚拟化技术。而AMD 从 2006 年也开始致力于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的研究,并已经发布了支持AMD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AMD-V)虚拟化技术的一系列处理器产品,包括Socket S1接口的Turion 64 X2系列以及Socket AM2接口的Athlon 64 X2系列和Athlon 64 FX系列等等,并且绝大多数的AMD下一代主流处理器,包括即将发布的Socket F接口的Opteron都将支持AMD VT虚拟化技术。
说完虚拟化技术中最重要的CPU虚拟化相关技术,下面再来说说计算机五大部件中的第二大部件存储器(内存)的虚拟化技术。
其实,内存的地址映射与分页机制的实现本身就有类似于虚拟化的技术实现,其通过虚拟地址对外提供服务,所有的进程都以为自己可以使用所有的物理内存。如下图提供了在非虚拟化中和虚拟化中寻址方式。
1)No Virtualation
在非虚拟化环境中,系统把物理地址通过虚拟地址的方式(一个个页表项)提供给进程使用,每个进程都以为自己使用所有的物理内存。相应的,在CPU中有一个称为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的管理单元,当某个进程想要访问自己的虚拟线性地址中的某段数据时,此进程将虚拟地址传给CPU并发送读取数据请求。CPU通过MMU将此虚拟地址转换为对应物理地址来进行数据访问。基于此设计,一般进程所得到的虚拟内存地址空间是一个连续的地址空间,但真正的物理存储空间一般都不会是连续的地址空间。
2)In Virtualation
为了实现内存虚拟化,让客户机使用一个隔离的、从零开始且连续的内存空间,像KVM虚拟机引入一层新的地址空间,即客户机物理地址空间 (Guest Physical Address, GPA),这个地址空间并不是真正的物理地址空间,它只是宿主机虚拟地址空间在客户机地址空间的一个逻辑映射。对客户机来说,客户机物理地址空间都是从零开始的连续地址空间,但对于宿主机来说,客户机对应的实际物理地址空间并不一定是连续的,客户机物理地址空间有可能映射在若干个不连续的宿主机地址区间。
从上图我们看出,在虚拟化环境中,由于客户机物理地址不能直接用于宿主机物理MMU寻址,所以需要先把客户机虚拟地址(Guest Virtual Address, GVA)转换为虚拟机物理地址GPA,再把虚拟机物理地址转换成宿主机上的虚拟地址 (Host Virtual Address, HVA),然后运行在硬件之上的Hypervisor再将宿主机虚拟地址HVA最终映射为真正宿主机物理地址 (Host Physical Address, HPA)以供上层虚拟机使用。显然,此种映射方式,虚拟机的每次内存访问都需要Hypervisor介入,并由软件进行多次地址转换,其效率是非常低的。
因此,为了提高GVA到HPA转换的效率,目前有两种实现方式来进行客户机虚拟地址GVA到宿主机物理地址HPA的直接转换:第一种方案是基于纯软件的实现方式,也即通过影子页表(Shadow Page Table)机制来实现客户机虚拟地址到宿主机物理地址之间的直接转换(KVM虚拟机支持);第二种方案是基于硬件辅助MMU对虚拟化的支持来直接实现两者之间的转换。
其中Shadow Page Table(影子页表)方案实现非常复杂,因为每一个客户虚拟机都需要有一个Shadow Page Table,并且这种情况会出现一种非常恶劣的结果——那就是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传输后备缓冲器)很难命中,尤其是由多个虚拟主机时,因为TLB中缓存的是GVA到GPA的转换关系,所以每一次虚拟主机切换都需要清空TLB,不然主机之间就会发生数据读取错误(因为各主机间都是GVA到GPA映射)。TLB是一种内存管理单元用于改进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转换后结果的缓存机制,而这种问题会导致虚拟机性能变得十分低下。
因此便有了第二种硬件辅助支持方案,Intel的EPT(Extent Page Table) 技术和AMD的NPT(Nest Page Table) 技术都对内存虚拟化提供了硬件支持。这两种技术原理类似,都是在硬件层面上实现客户机虚拟地址到宿主机物理地址之间的直接转换,称为Virtualation MMU技术。当有了这种V-MMU虚拟化技术后,对于虚拟机进程来说还是同样把GVA通过内部MMU转换为GPA,保留了完全虚拟化的好处。但是,CPU同时会自动把GVA通过Virtualation MMU技术转换为真正的宿主机物理地址(HPA),此举显著减少了由GPA到HPA的映射转换过程时间,从而大幅提升虚拟机性能。
同时,CPU厂商还提供了TLB硬件虚拟化技术,以前的TLB只是标记GVA到GPA的映射关系,只有两个字段,现在扩充为了三个字段,增加了一个主机字段,并且由GVA到GPA的映射关系变成了GVA到HPA的对应关系,明确说明这是哪个虚拟机的GVA到HPA的映射结果。
3)总结
由此看出,内存虚拟化,如果没有硬件做支撑,就只能使用Shadow Page Table(影子页表)技术,也就意味着TLB需要不断地进行清空,性能低下而不具备商业落地可能性。而有了硬件加持的内存虚拟机技术后,虚拟机的性能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商业落地成为可能。
从处理器的角度看,外设是通过一组I/O资源(端口I/O或者是MMIO)来进行访问的,所以设备的相关虚拟化被统称为I/O虚拟化,如:
1)外存设备:硬盘、光盘、U盘。
2)网络设备:网卡。
3)显示设备:VGA(显卡)。
4)键盘鼠标:PS/2、USB。
还有一些如串口设备、COM口等等设备统称IO设备,所谓IO虚拟化就是提供这些设备的虚拟化支持,其思想就是VMM截获客户操作系统对设备的访问请求,然后通过软件的方式来模拟真实设备的访问效果。基于设备类型的多样化,I/O虚拟化的方式和特点纷繁复杂,我们挑一些常用IO设备来讲。
一般IO虚拟化的实现方式有以下三种,如下图:
1)第一种模拟I/O设备
完全使用软件来模拟,这是最简单但性能最低的方式,对于IO设备来说模拟和完全虚拟化没有太大意义上的区别。VMM给Guest OS模拟出一个IO设备以及设备驱动,Guest OS要想使用IO设备需要调内核然后通过驱动访问到VMM模拟的IO设备,然后到达VMM模拟设备区域。VMM模拟了这么多设备以及VMM之上运行了那么多主机,所以VMM也提供了一个I/O Stack(多个队列)用来调度这些IO设备请求到真正的物理IO设备之上。经过多个步骤才完成一次请求。例如Qemu、VMware Workstation均是此实现思路。
2)第二种半虚拟化
半虚拟化比模拟性能要高,其通过系统调用直接使用I/O设备,跟CPU半虚拟化差不多,虚拟化明确知道自己使用的IO设备是虚拟出来的而非模拟。VMM给Guest OS提供了特定的驱动程序,在半虚拟化IO中我们也称为“前端IO驱动”。跟模拟I/O设备工作模式不同的是,Guest OS自己本身的IO设备不再需要处理IO请求,当Guest OS有IO请求时通过自身驱动直接发给VMM进行处理,而在VMM这部分的设备处理我们称之为“后端IO驱动”。典型实现例如Xen、Virtio。
3)第三种:I/O透传技术
I/O透传技术(I/O through)比模拟和半虚拟化性能都好,性能几乎等价于硬件设备直通,Guest OS直接使用物理I/O设备,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其思想就是提供多个物理I/O设备,如硬盘提供多块、网卡提供多个,然后规划好宿主机运行Guest OS的数量,通过协调VMM来达到每个Guest OS对应一个物理设备。另外,要想使用I/O透传技术,不光提供多个I/O设备还需要主板上的I/O桥提供支持透传功能,一般Intel提供的这种技术叫VT-d,是一种基于北桥芯片的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主要功能是用来提高I/O灵活性、可靠性和性能。
为什么I/O透传还需要主板支持呢?每个虚拟机直接使用一个网卡不就可以了吗?主要是因为在我们传统的X86服务器架构上,所有的IO设备通常有一个共享或集中式的DMA(直接内存访问),DMA是一种加速IO设备访问的方式。由于是集中式的,所以在VMM上管理多块网卡时其实使用的还是同一个DMA,如果让第一个Guest OS直接使用了第一块网卡,第二个Guest OS直接使用第二块网卡,但使用的DMA还是同一个,DMA就无法区分哪个Guest OS使用的是哪块网卡。而像Intel的VT-d就是用来处理这些映射问题的,以及处理各主机中断。典型实现技术Intel VT-d。
以上便是虚拟化技术的总览概述,接下来我们会详细介绍目前主流的三类虚拟化技术。
Linux内核态、用户态简介与IntelCPU特权级别--Ring0-3_weixin_30784501的博客-CSDN博客
云计算技术 — 云计算技术发展编年史_烟云的计算-CSDN博客_云计算编年史
虚拟化技术原理(CPU、内存、IO)_joneslee的博客-CSDN博客_虚拟化原理
Vmware虚拟化概念原理_曹世宏的博客-CSDN博客_vmware虚拟化
《重识云原生系列》专题索引:
第六章容器基础6.4.10.4节——StatefulSet实操案例-使用 StatefulSet 部署Cassandra
《云原生进阶之容器》专题索引: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