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结构化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把思维方式从杂乱无逻辑性的无序状况,转化为系统概括的、有层次有步骤的有序状况。
那么为什么需要结构化思维呢?举个例子。
丈夫:“我想去买份报纸,你有什么要我带的东西吗?” 妻子在他走向衣架拿外套时说:“太好了,看到电视上那么多葡萄的广告,我现在特想吃葡萄,也许你还可以再买袋牛奶。” 丈夫从衣架上拿下外套,妻子走进了厨房。 “我看看咱们家的土豆够不够。哎,对了,我想起来了,咱们已经没有鸡蛋了。嗯,我看看,对,是该买一些土豆了。” 丈夫穿上外套向门口走去。 “再买些胡萝卜,也可以再买些橘子。” 丈夫打开房门。 “哦,还有咸鸡蛋” 丈夫开始按电梯。 “苹果……” 丈夫走进电梯。 “再买些酸奶。” “还有吗?” “没有了,就这些了。” |
好的,问题来了,丈夫需要买什么?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把东西完整地买回来。而一个有经验的妻子会把要买的东西列了个清单:
葡萄、牛奶、鸡蛋、土豆、胡萝卜、橘子、咸鸭蛋、苹果、酸奶 |
她把清单交给总是遗忘的丈夫,这样比之前好多了。但这还不够,还可以更进一步,一位生活井井有条,做事有条不紊的妻子会交给丈夫这样一份清单。
蛋奶产品:牛奶、鸡蛋、咸鸭蛋、酸奶 水果:葡萄、橘子、苹果 蔬菜:土豆、胡萝卜 |
拿到清单的丈夫很快就规划好了自己的购物路线,报刊亭->蛋奶店->水果摊->蔬菜摊。
这就是结构化思维的好处之一,把原本复杂无序的事务简单化,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高效地理解和记忆事务。
再比如,我们汇报工作的时候,会列举一些工作内容,比如:
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1、做好一级界面和二级界面的优化和功能跳转实现。 2、完成新增页面和功能的融合和运行。 3、添加新的接口。 4、实现首页面附属业务的功能以及美化。 5、调试软件中出现的大小bug。 6、使用新的跨平台技术实现模块跨平台复用。 7、提升下单模块性能。 |
工作内容饱和,可是却让人感觉条理不清楚,而且让人感觉你对工作整体缺乏规划。如果对工作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那么列出的工作内容清单可以是这样的:
下一年度工作内容: 架构升级: 1、使用新的跨平台技术实现模块跨平台复用。 性能优化: 1、做好一级界面和二级界面的优化和功能跳转实现。 2、调试软件中出现的大小bug。 3、提升下单模块性能。 业务需求 1、实现首页面附属业务的功能以及美化。 2、完成新增页面和功能的融合和运行。 3、添加新的接口。 |
这样的工作内容展现方式,不仅能让被汇报人快速、清晰、完整地了解你的工作内容,而且能表现出你对工作是有一个全局、较高层次的认知,这样才可以表明你具备了更高层次工作的能力,而这个能力甚至比你完成清单上的所有工作的能力更重要。
结构化思维的好处总结下来,具体的好处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清晰:能够快速完成方案,而且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2、周密:因为着眼于全局,不容易遗漏,更有利于制作出周密的方案;
3、简化: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化,有利于条不紊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
4、高效:能够有效地安排和实施计划,有助于高效地工作。
结构化思维(Structured Thinking)是指以事物的结构为思考对象,来引导思维、表达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考方法。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有一些零碎的想法,这些想法往往表现得不具有逻辑依赖关系,使得现状更加复杂和难以掌控,结构化思维就是将这些零碎的想法进行重新解构和组合,转化为具有结构化的思维过程。
结构化过程1
结构化过程2
结构化实际是多种思维的集合,包括金字塔思维、逻辑思维等,如下图所示。
思维导图又叫作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同时又很高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一般在头脑风暴中、记录总结、梳理思路中常用到。如笔者在编写文章之前会先绘制思维导图构建文章的大纲。
本篇文章的思维导图大纲
金字塔思维是现在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化思维,甚至很多文章认为结构化思维就是金字塔思维。金字塔思维源于麦肯锡,是一项层次性、结构化的思考、沟通技术,可以用于结构化的写作过程,现在已经风靡世界,成为职场最为提倡的表达方式。
金字塔原则一般具有以下一些步骤:
(1) 搭建金字塔;
(2) 在SCQ框架内结构化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
(3) 撰写引人入胜的概要与要目。
SCQ: S-Situation:用一段话描述公司当前处于何种状况,如在什么市场,做得怎么样,未来预计会如何? C-Complication:未来公司利润增长的限制因素有什么?也用一段话来描述出来? Q-Key Question: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金字塔原则可以做到:
(1) 创造性地思考、清晰地辨析、准确地表述观点。
(2) 定义复杂问题,建立清晰的写作目标。
(3) 评估文章所要表达的各层思想及其相对重要程度。
(4) 使推理结构化,使论述更为连贯、透明。
(5) 分析、确定论据的效用。
演绎思维是经典地对事务进行演绎推理的方法,常用的方式叫做三段论,即: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举个例子:
大前提:人都要呼吸空气 小前提:我是人 结论:我要呼吸空气 |
演绎推理过程逻辑缜密,具有很强的可信性,然而实际工作中往往并不具备演绎推理的条件,比如晋升过程中,我们要向评委证明我们具备了晋升的条件,但我们却很难使用三段论的方式来进行推理,困难在于难以列出可信的小前提。
比如公司的晋升说明里表明了某级别的要求:
* 能够整体负责中大型项目的开发,同时具备较强的项目规划、执行和管理能力。 * 具备深厚的实践经验,能迅速定位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建和建议。 * 能够通过技术或者业务的优化或创新,用较低成本实现复杂的业务需求。 |
这个要求可以作为一个大前提,按照三段论的要求,我们只需要给出小前提:
我具备了以上要求的所有能力。 |
那么自然就可以得出结论,我符合了更高职级的能力要求。然而能够给出令人信服的小前提并不容易,为此,我们需要用到另一种常用的方法,归纳法。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由特殊具体的事例推导出一般原理、原则的解释方法。归纳法具体又可分为完全法和不完全法,日常工作中常用的是后者。
举个例子:
个别前提: (1) 我独立完成了系统的架构优化; (2) 我优化了核心功能的性能,提升20%以上; (3) 我完成了业务经理的各项需求,保证0事故; (4) 我具有更高级别的技术视野。 |
得出一般结论:
我可以胜任更高级别职务。 |
显然,归纳思维得出的结论过程并不像逻辑思维过程那样严密推理,归纳法得出结论往往具有一定的概率性。这或许更符合整个世界的本质,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性。
以终为始也是做事情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对于这点“I can't agree with it any more.”
在结构化思维或者表达的过程中,以终为始依然非常重要,具体表现就是在进行任何阐述时,结论先行,然后再摆出分析论据,不要像小青年谈恋爱似的说个话磨磨叽叽的。
举个例子:
你找到老板谈事情:“老板,我最近留意原材料的价格,发现很多钢材都涨价了,还有刚才物流公司打电话来说提价,我又比较了几家的价格,但是还是没有办法说服他不涨价,另外,其他竞争品牌最近也涨价了,我看到---;对了,广告费最近花销也比较多,如果---可能---” |
老板一定听得一头雾水,内心一直在思考,这哥们是想干嘛,是想撂挑子还是要甩锅?符合以终为始的正确沟通方式应该是:
老板,我认为我们的产品应该涨价20%,而且要超过竞争对手。因为:第一,原材料价格最近涨了30%,物流成本也上涨了;第二,竞争品牌全部都调价了10%~20%,我们应该跟进;第三,广告费超标,我们还应该拉出空间,可以做广告。老板,您觉得这个建议是否可行? |
利用问题树/逻辑树、鱼骨等模式进行内容的组织和理解,确保思维内容层次间和层次内的逻辑关系。
对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分类事务尽量达到彼此独立、完全穷尽。MECE,即Mutually Exclusive(彼此独立),Collectively Exhaustive(完全穷尽)。
对事物合理分类的能力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练习,有时候也需要和同事互相探讨,分类常见的问题就是把不属于一类的事务归在了一起。
不过我们也有一些常用的分类方法可以参考:
二分法:部门服务分为线上和线下
矩阵法:工作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
过程法:里程碑1,里程碑2,里程碑3……
要素发:市场部,研发部,行政部……
公式法:利润=收入-支出
这个魔咒在结构化思维中依然有效,要证明一个结论是,可能需要列出多个理由,要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用较多的篇幅说明,其他不重要的提到即可。
所谓STAR原则,即Situation(情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Result(结果)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STAR原则是结构化面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本着以终为始的要求,我们不妨先按照这个原则对我们要表达的工作内容进行自查,看看是否满足这些要求:
(1)S: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T:你要从事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3)A:接到任务后你怎么办?
(4)你用了多长时间获得完成该任务所必需的知识?------深层次了解员工学习能力等
(5)你在这个过程中遇见困难了吗? ------了解坚韧性,以及处理事件的灵活性
(6)R:你最后完成任务的情况如何?
第一步就很容易犯错,很多人肯定很诧异,不会吧,我写PPT难道还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中心思想吗,这还出错,我又不是小学生。
事实上这个第一步的确很容易出错,笔者也犯过这样的错误,比如在晋升答辩时,列举了大量的工作内容、项目介绍相关的材料,然而晋升答辩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员工是否具有了更层级工作的能力。前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只是一个具体落地的表现形式,评委希望从你的工作内容中体现中更高级职位所要求的能力来,而不是仅仅是看到你有多辛苦。相反,在季总或者年终总结时,需要你展现工作内容的时候,你却大幅表达自己的能力提升也是不合时宜的。
这个过程分情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下而上,一种是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如果我们只有一些散列的要点,还没有形成结论,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考方式去找结构。具体的操作方式是:
A. 尽可能列出所有思考的要点
B. 找出关系,进行分类(找出要点间的逻辑关系,利用 MECE 原则归类分组)
C. 总结概括要点,提炼观点
D. 观点补充,完善思路
先发散,后总结。用这种方式思考,不仅更容易找到逻辑结构,也更容易培养你的结构化思维。
自上而下:
当我们对结论已经很明确时候,那我们就需要对符合这些结论的所有要点进行归纳分类,归纳过程要符合以下原则:
(1)以上统下:上面的结论是下面的理由论证得来,有理由支撑才有说服力
(2)归类分组:按逻辑进行分类分组,比如:我说3点……
(3)逻辑递进:按照逻辑层次递进
(4)重要递减:最重要的要先说,次要的后说
金字塔提倡结论先行,因此会在读者心中激起疑问:为什么是这个结论?而在进行层层拆解结论并作出相应回答的过程中,不自觉读者的思路就被引导了,即便不认可最终的结论,至少也会认可论证的过程,认为作者自圆其说了,这会极大地增强结论的说服力。
结构化思维可以运用在写作、表达等各个方面,熟练地运用结构化思维不仅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表达能力,更能够提升他做事的能力。要做到以终为始,对目标有清晰地认识,进而拆分实现目标的所有关键要素,将重要因素标为优先要完成的目标……依次类推,我们就可以列出一份完整度高、层次分明、可执行性强的计划清单。
让我们在工作中多加练习结构化思维吧,让结构化思维成为我们的思维习惯,必然事半功倍!
请您关注ToCTO,持续为您带来最硬核的技术分享和最有效的管理方法!您的关注点赞和分享,是我更新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