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_代码的艺术 章淼

代码的艺术 章淼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背景

  • 首次接触这本书是听章淼老师做的《代码的艺术》分享,他在分享结束后推荐的书中提及到《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听完分享的第二天就在商城购买了
  • 零零散散的看了很长时间,很有感触!有些章节反反复复看了多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体会;有时也会因为各种事情没有坚持去看书,就是因为中间间隔了,才感觉之前读过的内容又需要读一遍;不如每次有什么感悟及时记录下来
  • 不同阶段不同背景不同感悟
    • 2018月02日 ~ 至今:我——正在努力从一名开发工程师向Project Manager 转型的过程中;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却找不到答案,无人可以请教,领导只是说机会都给你了,每天都是各种各样应接不暇的问题,时间完全不够用。

目的

  • 通篇读完,每一段都有感触,但是还是想着读完整章,整章读完之后就忘了之前的感想了,所以每读完一部分就记录一下当时的感想,以备以后查看
  • 对自己的建议:读书不要一次读太多,贪多嚼不烂,一小时读一本,量多而质量低;每次读一段,消化吸收后再读新的内容。

做时间的管理者

  • 详细记录自己每天做的事情,精确到每个小时

    • 记录方式

    2018-11-17
    书中没有提及具体的记录方式
    我偶然间看到同事在使用Windows自带的OneNote,感觉很适合自己的平时的做事风格;
    1.添加笔记:可以建立工作内容、学习内容、日常记录等笔记内容
    2.添加分区:可以建立子内容,如:工作内容中建立项目需求分区
    3.添加页面:建立具体的页面,如:项目需求分区中添加具体的功能开发需求页面
    4.添加内容:页面中支持复选框方式,可以建立待做事宜的记录,勾选已完成事情;页面中支持快速建立表格;页面中的内容直接复制是一张图片,如果需要转为文字,需要在TXT工具中粘贴一下再重新复制

    • 记录内容

    2018-11-17
    进度跟踪:从一个代码开发人员向项目经理转换的过程中,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待开发的项目需求需要跟进、已开发的内容代码需要审核、测试中的项目要协调资源、领导交代的需要学习的知识、需要整理的系统间的关系、定期做培训分享、生产环境突发事件处理、每时每刻都会有相关同事过来咨询问题;反正焦头烂额,感觉没有一点时间是自己的,疲于应对各种事情;但如果有一件事情没有做到位,又会被领导批评;于是我就想把每件事情大致记录一下,每件事情的起因——为什么要做,谁要求做的,期望的结果——想做成什么样式,实现过程——我认为的实现过程,应该分多少步骤,每步前面都有复选框,做完一步勾选一步,对每件事情的进展都了然于胸;
    每日工作:按照表格的形式记录,建立三列——时间节点(09:00)、工作内容(具体做了什么)、新增任务(每天都有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就记录到这里);按项目或事情紧急程度对未做事情排序
    会议纪要:参加过的会议、参与人、地点、会议结论都要记录;因为参加会议是最浪费时间的;特别是在没有组织性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不会提前看会议需要讨论的内容、会议没有讨论的重点、各种争执、浪费时间且没有结论
    处理过程:生成环境异常或开发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及时记录,问题的原因及如何避免
    学习内容:着急解决问题而没有仔细研究的知识点,记录下来,有空的时候研究一下;

  • 每周每月定期回顾工作记录,对比时间使用;找到浪费时间的地方


要事优先

  • 要事优先(first things first)

  • 一次只做好一件事(do one things at a time)

    • 善于集中精力

    集中精力:每天需要面对的事情很多,难免分散精力,同时处理十件事情,十件都做不好;需要将事情按照优先级别排序,每次只做一件事情,等一件事情做完之后再做另外一件事情;避免三心二意,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 摆脱昨天

    • 摆脱不再有价值的过去

      • 任何计划如果无法证明其确属有效及需要,便该立即放弃
      • 现在这件事情继续做下去是否有意义,如果没有,立即停止,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及时止损

      记得一个小故事:
      拿破仑当炮兵上尉时发现每个大炮后面都站立着一个士兵,于是询问为什么?下属答复按照炮兵操典规定每个大炮后面需要有一个士兵防止马匹受惊要及时拉住马;但当时已经不需要马拉大炮了,操典是过时的;要及时纠正过去的错误

      2018-11-17
      项目记录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开始时我按照时间记录,每一分钟做什么都会记录,我发现,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我并不能把一件事情做完,但此时第二件、第三件事情已经在做,因为同事突然来找或突发事件就需要停止手中的时间处理紧急事情,按照时间来记录每件事情就会错落;比如:09点我需要梳理需求,我在没有开始工作前这样记录了,但实际09:10分就会被另外一件事情打断,我又需要重新标注一件事件,把上一件事情标记为未做;不利于整件事情的跟踪,于是我改为按照每件项目或事件按照步骤记录,我能清洗知道每件事情我做到哪个步骤了

  • 时间评估

    • 他们低估了完成一件任务所需的时间。有效的管理者对时间需求的估计宁可有余,而不可不足
    • 一般的管理者(往往是不大有效的管理者)总喜欢赶工——而赶工的结果,总不免使进度更加落后
    • 一般的管理者喜欢同时着手几件要事,结果对每一件事,他们都无法获得足够的最低整块时间
  • 优先次序考虑

    • 根据什么决定事情优先级
      • 根据压力
        • 劣势
          • 牺牲重大要务
          • 不做任务决定:按照压力决定任务是否去做,那么按照现有能力无法去实现的任务一定会被延期,而任务事情又都是可以暂缓处理的
    • 哪些事情可以缓一缓,而不是决定哪些事情必须要做

    目的在于列举很多要做的事情,觉得每件事情都应该去做,但是每件事情又都是那么难,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于是每件事情都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只是皮毛,最终一事无成。

    • 决定次序的重要原则
      • 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 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
      • 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
      • 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 总结:

    • 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工作上,而不会再去兼办其他工作。完成一件事情之后,再根据当前情况的变化,决定下一步的优先事项
  • 相关资料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小小林熬夜学编程/article/detail/691545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