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本周学习了QT的使用。QT身为一个图形界面的开发框架,在实际使用时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对不同界面的切换。本文中总结了自己练习使用过的三种切换界面的方式。
第一种:哪里进行界面切换就在哪里创建界面。
这种方式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当我们需要切换到下一个窗口时,创建并显示下一个窗口,同时关闭或隐藏当前窗口,即可创建成功。不过,这种方式有些缺陷,有可能发生同一个窗口被创建多次的现象。
第二种:使用信号和槽的方式实现界面切换
首先,我们新定义一个类,为了避免多次创建窗口,我们在这个类的构造函数里创建所有的窗口,但只显示主界面。
当我们点击按钮时,该界面向主界面发送一个自定义信号,主界面接受到后执行对应的槽函数,槽函数进行当前界面隐藏,下一界面显示的操作。
注:自定义信号可以有参数,槽函数也可以有参数,但槽函数的参数不能大于信号的参数,并且槽函数参数的顺序和类型需要完全匹配信号的参数。
因为信号可以有参数,所以,信号也是可以重载的。(槽函数也可以重载)。
为了能够找到重载中使用的那一个信号和槽函数,在关联的时候,我们需要手动给定信号和槽函数的参数类型。
第三种:单例模式
严格来说,单例模式是C++的设计模式,练习QT的话应当避免使用这一写法,但由于单例非常契合这种多窗口切换的状况,就顺带说一下。
单例的概念:一个类只有一个对象。
延伸出的三个条件:1.单例的构造函数在私有区。
2.单例有一个静态的数据来存放唯一的对象。
3.单例要提供一个静态的成员函数来让外界获取这个唯一对象。
我们在构造函数种创建三个窗口,
get函数,让外界获取这个唯一的对象
在使用时,我们只需要获取对象,隐藏当前界面,显示下一界面即可。因为界面只创建了一次,其它情况我们都只是获取已创建的对象,所以完全能够避免多次创建同一界面的情况。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