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答:Spring是一个分层的Java SE/EE应用一站式的轻量级开源框架
。Spring核心是IOC
和AOP
。
Spring主要优点包括:
核心模块
1.AOP模块
2.数据访问集成模块
3.Web模块
4.测试模块
1.@Component :标准一个普通的spring Bean类。
2.@Repository:标注一个DAO组件类。
3.@Service:标注一个业务逻辑组件类。
@Controller:标注一个控制器组件类。 这些都是注解在平时的开发过程中出镜率极高,@Component、@Repository、@Service、@Controller实质上4.属于同一类注解,用法相同,功能相同,区别在于标识组件的类型。 @Component可以代替5.@Repository、@Service、@Controller,因为这三个注解是被@Component标注的。
1.singleton :bean在每个Spring ioc 容器中只有一个实例。
2.prototype:一个bean的定义可以有多个实例。
3.request:每次http请求都会创建一个bean,该作用域仅在基于web的Spring ApplicationContext情形下有效。
4.session:在一个HTTP Session中,一个bean定义对应一个实例。该作用域仅在基于web的Spring ApplicationContext情形下有效。
5.global-session:在一个全局的HTTP Session中,一个bean定义对应一个实例。该作用域仅在基于web的Spring ApplicationContext情形下有效。
SpringMVC就是一个Spring内置的MVC框架。
MVC框架,它解决WEB开发中常见的问题(参数接收、文件上传、表单验证、国际化等等),而且使用简单,与Spring无缝集成。支持 RESTful风格的URL请求。
采用了松散耦合可插拔组件结构,比其他 MVC 框架更具扩展性和灵活性。
3.1.SpringMVC的作用
MVC模式(Model-View-Controller):解决页面代码和后台代码的分离
1.当用户通过浏览器发起一个HTTP请求,请求直接到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
2.前端控制器接收到请求以后调用处理器映射器HandlerMapping,处理器映射器根据请求的URL找到具体的Handler,并将它返回给前端控制器;
3.前端控制器调用处理器适配器HandlerAdapter去适配调用Handler;
4.处理器适配器会根据Handler去调用真正的处理器去处理请求,并且处理对应的业务逻辑;
5.当处理器处理完业务之后,会返回一个ModelAndView对象给处理器适配器,HandlerAdapter再将该对象返回给前端控制器;这里的Model是返回的数据对象,View是逻辑上的View。
6.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将返回的ModelAndView对象传给视图解析器ViewResolver进行解析,解析完成之后就会返回一个具体的视图View给前端控制器。(ViewResolver根据逻辑的View查找具体的View)
7.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将具体的视图进行渲染,渲染完成之后响应给用户(浏览器显示)。
实现AOP的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采用动态代理技术,利用拦截方法的方式,对该方法进行装饰,以取代原有对象行为的执行;二是采用静态织入的方法
概念:
约定优于配置,简单来说就是你所期待的配置与约定的配置一致,那么就可以不做任何配置,约定不符合期待时才需要对约定进行替换配置。
特征:
1. SpringBoot Starter:他将常用的依赖分组进行了整合,将其合并到一个依赖中,这样就可以一次性添加到项目的Maven或Gradle构建中。
2,使编码变得简单,SpringBoot采用 JavaConfig的方式对Spring进行配置,并且提供了大量的注解,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Configuration和@bean注解结合,基于@Configuration完成类扫描,基于@bean注解把返回值注入IOC容器。
3.自动配置:SpringBoot的自动配置特性利用了Spring对条件化配置的支持,合理地推测应用所需的bean并自动化配置他们。
4.使部署变得简单,SpringBoot内置了三种Servlet容器,Tomcat,Jetty,undertow.我们只需要一个Java的运行环境就可以跑SpringBoot的项目了,SpringBoot的项目可以打成一个jar包。
总:两者作为Spring生态中的组件,产生时间不同,spring mvc很早就诞生,例如之前最主流的企业开发框架ssm,就用到了Spring mvc。Spring Boot作为后起之秀,通过“约定大于配置”来减少许多配置,大大的提高了生产力。
spring mvc
历史:spring mvc诞生在servlet之后,将其封装,简化其开发难度,让开发人员无需处理整个HttpRequest,也无需处理IO流,只需关心业务处理。同时它也进行了切面封装,可以定义全局异常处理器。基于Servlet开发时,IO返回的即是页面显示的,而spring mvc却可以返回一个渲染后页面。
发展:spring mvc发展到现在,已经有@GetMapping, @PostMapping, @RestController等注解,进一步简化了开发。同时REST与前后端分离兴起之后,后端返回前端只需要返回数据即可。
选型:像spring mvc这样的框架,我比较了解的还有一个Jersey,这个框架在外国用的比较多,比如Spring Cloud Eureka就是依赖于Jersey进行Http请求的。
spring boot
历史:spring boot的产生主要是提供工程开发便捷。之前开发Spring工程,除了引入依赖,还需要配置许多上下文容器中的配置,例如我们数据库配置,bean的配置,mvc mapping的声明,都是十分麻烦的。在spring boot上这搭建工程仅需几分钟即可,就像它官网说的那样开箱即用,“just run”。
使用:在spring boot使用上,构建工程时,使用最多的就是引入对应组件的starter,版本交由spring boot管理,省去了解决依赖冲突的工作量。在开发过程中,结合spring以及spring boot引入的一些注解,例如@Configuration, @Bean, @ConditionalOnClass, @ConditionalOnMissingClass等注解,让我们可以更优雅的注入Bean,以及替换掉默认引入的Bean。
总:总之,现在这两个组件我们工程都在使用,搭配起来,开发十分方便。
事务必须服从ISO/IEC所制定的ACID原则。ACID是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 (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的缩写。
事务的原子性:表示事务执行过程中的任何失败都将导致事务所做的任何修改失效。
事务的一致性:表示当事务执行失败时,所有被该事务影响的数据都应该恢复到事务执行前的状态。
事务的隔离性:表示在事务执行过程中对数据的修改,在事务提交之前对其他事务不可见。
事务的持久性:表示已提交的数据在事务执行失败时,数据的状态都应该正确。
第一种隔离级别:Read uncommitted(读未提交)
如果一个事务已经开始写数据,则另外一个事务不允许同时进行写操作,但允许其他事务读此行数据,该隔离级别可以通过“排他写锁”,但是不排斥读线程实现。这样就避免了更新丢失,却可能出现脏读,也就是说事务B读取到了事务A未提交的数据
解决了更新丢失,但还是可能会出现脏读
第二种隔离级别:Read committed(读提交)
如果是一个读事务(线程),则允许其他事务读写,如果是写事务将会禁止其他事务访问该行数据,该隔离级别避免了脏读,但是可能出现不可重复读。事务A事先读取了数据,事务B紧接着更新了数据,并提交了事务,而事务A再次读取该数据时,数据已经发生了改变。
解决了更新丢失和脏读问题
第三种隔离级别: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取)
可重复读取是指在一个事务内,多次读同一个数据,在这个事务还没结束时,其他事务不能访问该数据(包括了读写),这样就可以在同一个事务内两次读到的数据是一样的,因此称为是可重复读隔离级别,读取数据的事务将会禁止写事务(但允许读事务),写事务则禁止任何其他事务(包括了读写),这样避免了不可重复读和脏读,但是有时可能会出现幻读。(读取数据的事务)可以通过“共享读镜”和“排他写锁”实现。
解决了更新丢失、脏读、不可重复读、但是还会出现幻读
第四种隔离级别:Serializable(可序化)
提供严格的事务隔离,它要求事务序列化执行,事务只能一个接着一个地执行,但不能并发执行,如果仅仅通过“行级锁”是无法实现序列化的,必须通过其他机制保证新插入的数据不会被执行查询操作的事务访问到。序列化是最高的事务隔离级别,同时代价也是最高的,性能很低,一般很少使用,在该级别下,事务顺序执行,不仅可以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还避免了幻读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