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为什么职场公众号最容易变现?_职场类账号怎么变现

职场类账号怎么变现
变现,对于大多数还在头痛涨粉的人来说,根本遥不可及。


  我有个百万粉丝的职场号,可就不知道该如何变现?


  原创草根个人公众号的崛起,我几乎差点以为接下来是职场号的天下了。2017年是知识付费的元年;也是个人原创公众号爆发的元年;随着微信生态对原创保护的机制扶持,以及朋友圈垃圾信息的过滤。


  基本上可以说,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在朋友圈看到唯一还有转发欲望的文章,都来自于原创个人号。而这些个人号里,我看过最多的是与个人成长,职场方法论有关的内容。


  为什么?我们都知道公众号的垂直领域,除了职场,还有太多了。却为何偏偏让个人成长类,职场类的原创号脱颖而出,占据重要内容声量?


  工作生活感情


  才是普通人最离不开的


  从内容生产成本来看,对于个人原创公众号来看,让他们持续更新类似财富、时尚、学术类的文章,这样的认知成本太高了。


  个人的时间有限,前期写公众号的,大多是孤军奋战。他们不可能每天都在毫无遗漏地追时政、时尚又或者产出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财经,创投类文章。


  但一般人每天都要做的事,就是上班,与所有的职场人连接。也即是职场经历与情感认知。其实,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一定是身边最贴近的话题,追星搞笑都是茶余饭后,升职加薪与情感问题,才是大多数人一直关心的问题。


  因此,那些对生活、工作格外留心的草根,开始用公众号输出TA对这个世界的理性感悟。


  鸡汤不再无脑,


  职场or情感经历的“高级鸡汤”


  正逐渐成为主流


  早在微信早期,朋友圈热转的图文,大多以鸡汤居多。后来大家都喝到消化不良了,才开始出现了反鸡汤派别。大家基本上对鸡汤免疫了,轻描淡写说了句,又想给我灌鸡汤?的确鸡汤故事从早期博客到app,再到公众号,故事不变,理论不变。要是成功必须努力,爱笑的女孩运气一般不会差等等。


  到中间的过渡期,毒鸡汤教主咪蒙的出现,《致前任,想想就恶心》、《原创有些年轻人,除了年轻,什么也没有》,毒鸡汤的阐述方式不再无脑,而是以一个个你生活可以脑补到的生活现象,来拍醒你,你就真的是又丑又没钱,再也找不到比你更笨的了。一句句脍炙人心的金句,让你在生活一潭死水的时候感受到堕落反思的叮咬感。“你都活得如此不堪了,还敢不痛不痒吗?”


  直至到个人原创职场成长类的号出来以示正听


  《被生活抽过耳光就知道:再苦再累,你一定要有份工作》


  《什么人最配拥有优质人生?一场同学聚会能告诉你》


  《晚进公司两年的学弟,做了我领导》


  《那个合租的大专生,现在月薪3万了》


  《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做打工者》


  《致前任:我们都成了更好的自己,却没有在一起》


  《一线城市,一半生存,一半生活》


  《TA把你推倒,却给不起未来》


  稍微认真一点,这些标题都能敲击到你的心坎里。来自职场生活的痛点,来自不满现状的共鸣情绪,来自知耻觉悟的鸡血能量,每一点都是你点开文章,并成为忠诚用户的理由。时代不能没有“鸡汤”,毕竟,大多数人还没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知识付费的浪潮


  焦虑与危机感空前的放大


  2017年是知识付费的元年,这年头,没交过智商税的人,那么恭喜你,你肯定过得逍遥自在。


  这是一个崇尚捷径的时代,很多人都希望可以通过炒房、炒股、做网红一夜暴富或者财富翻番,而知识经济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希望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快速获得知识。


  知识付费把所有人的焦虑与危机感前所未有的放大,正确来说是那些不满现状的人,怕被超越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谁在做知识付费?除了逻辑思维的得到app与李笑来的一块听听外,主要是什么类型的公众号在做呢?


  在线课堂平台类


  (千聊、三节课、馒头商学院、插坐学院(好多课)、荔枝微课)


  成长类


  阿何有话说(唯库网) 、十点课堂、剽悍一只猫、选择自己


  技能干货类


  纽约老李校长(人脉学)、王小明(投资)、财经马红漫、旁门正道(ppt)


  有没有看到,无论是哪一种形式,无论是什么内容的课程。到最后都是必须回归到个人成长类,即告诉你,学了这个,你将有机会挣更多的钱,或者有机会走上人生巅峰等。


  然而为知识付费了并学习了的你,并不能(不敢或不舍得)放弃本职工作。到最后,大家都是保守地化知识具象在能否升职加薪上罢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插座学院公众号(好多课app平台)一开始从定位教新媒体,到现在立志做职场第一充电站。他们深度意识到,新媒体人的焦虑也就那么点,而新媒体也是职场的一个小类,真正的焦虑其实一直存在工薪阶层,也就是职场。


  知识付费就像以前的杀毒软件,焦虑就像病毒,职场好比电脑网络;衍生病毒是电脑与互联网的客观发展现象,焦虑则是职场普遍存在的不安情绪;知识付费跟杀毒软件的出现,都雷同地放大了这些客观存在,并试图以救世主的光辉形象出来拯救,与网罗虔诚信徒,其实啊,一切都离不开人性。


  好,职场垂直内容有多重要,毋庸置疑了吧!那么职场人的痛点,我们必须深谙。我归纳为3个大点:


  买不起房


  通常出现在那些已经工作4-5年的职场人身上,他们当中混得好的大概一个月可以拿到两三万的工资,收入已经算是中等了,但是看不到薪水更大幅度增长的可能了,对于买房,他们表示很有压力。


  加不了薪


  这类人,是最多的。一种是没有自知之明不满现状的人(这类人一般只嫌弃工资低却不求上进的),另一种是有自知之明,但是不够自信,对于自己的能力认知不够,他想跟老板提加薪升职的事情,但是呢又觉得自己没有太大的筹码。所以很焦虑,这是他们除了初涉职场后的第二次迷茫期。


  不敢辞职


  因为辞职后不知道可以做什么,他说自身没有突出的核心竞争力,正好在这好待了好些年,然后跳槽呢,也没有拿不到自己想要的薪水,就不敢跳槽。


  大城市的机遇与小城市的安逸


  为什么去北上广?大城市无处安放身体,在小城市无处安放灵魂;


  大城市,人为了生活而奔波繁华喧嚣,紧张好累;


  小城市,人过得过着舒适安逸,简单得思想空虚。


  体制内铁饭碗与体制外的“金饭碗”


  这是世人皆知的矛盾,无须解释太多,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寡妇职位


  寡妇职位可跟寡妇没有任何联系,只是一种意指。简单说,就是你能干,但是业绩没法考量,成绩被人忽视,郁郁寡欢,心绪难平。这是典型的怀才不遇,千里马错过伯乐型。


  没错,过于职场,前面我铺垫了很多。不过我并不觉得是废话,第一我要大家深刻理解职场这趟水,第二我们总不能用“身在此山中”的角度来看问题,要看到时代的风口。


  本文主要讲的是职场公众号变现的问题。而关于公众号变现的问题,大咖们讲过不只一次了。


  回归到运营江湖粉丝提出的问题,一个百万粉丝的职场号如何变现?


  首先可以剔除流量主


  流量主是腾讯给予创作者补贴的变现窗口,很早就降低门槛了,只需要5000粉丝。这条变现渠道仅仅适合体量小的公众号,百万粉丝靠流量主变现是十分浪费的事情。


  融资


  都说公众号最高级别的变现是融资,拥兵百万,不对,是拥粉丝百万(必须是活粉),第一条寻求变现的道路,应该是拉投资。拉投资之前,必须把自己的商业化模式给摸透它,做一份融资计划书,如何组建团队,如何进一步发展,业务模型等。


  无论如何,百万粉丝公众号,10万+是家常便饭;这样的号无论干什么都吃香。为免资源浪费,需求资本进入,体量翻倍,掠夺剩余的战场流量,入局更大的分钱模式。


  (ps:那个粉丝跟我透露是百万粉丝的职场公众号,我还不清楚是早期的营销号洗白,还是原创崛起的号?)


  知识付费


  2018年,知识付费的第二年,100万职场粉丝,也就是100万个焦虑的人。对于专门卖课的平台来说,你这号价值不菲。同样有3条路可以选,自己做课程,公众号来卖,投入产出较高;自己做平台,拉老师,技术开发需先投入,再估量产出;最后是帮其他课堂平台做分销,可以精选课程“测评效果”,有选择地卖课,这个投入最少,但是佣金收益当然不能与前两种收入相比。


  原生软文广告


  公众号界主流的变现模式之一,包括咪蒙都在做。什么是原生软文广告,一般是正常输出原创文章的同时,结尾顺理成章引出广告,或者一种人生态度,让广告的出现不会太突兀,大大降低用户的抵触。保证用户阅读体验,也就是保证了文章打开率。


  搭建信息链路,整合上下游产业


  对于职场刚性需求来说,莫过于招聘。可招聘的蛋糕太大了,新生应聘,校园招聘却可以打开一些空间。就近原则,通过分析你现有粉丝的属地,把本地的校招及用人信息对接起来,做本地最大的招聘信息公众号,这种方法前期需要整合线下很多资源,需要多跑跑,见效有点慢,成规模,需要团队支撑,信息更新、商务等。


  公众号付费社群/付费会员


  其实是知识付费的延展,以社群为目的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有需要的群员解决问题。比如可以按照职业类别建立专门的群,又比如插画师精英、设计师素材群、程序代码破解群、广告行业交流等。精心筹备一些好的、绝版的教材式的视频、音频、文章,教程,都可以适当的收一点费。


  最经典的加入会员,可以享有和XXX亲密交流、参与圈子活动、商家优惠等福利。就是搞分级会员制,什么200元一年普通会员,1200元一年的铁杆会员的号,一周之内如果招到两万会员包养,4个月入账可达千万。这模式堪称粉丝经济的典范。整社群,就是做圈子,人最害怕离群或者错过什么发财的消息了。


  建商城小程序,卖职场工艺品


  俗称“电商变现”,前期可以去做选品,筛选一些性价比高,且有利于解决职场痛点的工具性产品;后期可以着手研发自己专属的工艺品,哪怕是一件做衬衫,结合职场热点如丧文化、佛系等。粉丝就是要这种仪式感,以及心理共鸣的文化。


  100万粉丝的出路其实有很多,在知彼前,首先要知己,建议你先检测一下100万粉丝的活跃情况,再细分出最主要的用户画像,方可进行变现模式的确定。


  最后,沟油哥建议,变现也好,涨粉也好,一定要建立原创内容的核心能力。即使有一天平台改变了,甚至倒闭了,你的内容和方法还在自己手中,依然可以从不断冒出的新平台分得一杯羹。


  还是那句话,醒悟的人已经上路,观望的人永远在观望,这就是差距。


  运营江湖(gouyouge)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我家小花儿/article/detail/588421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