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椭圆曲线加密算法_椭圆双曲线加密算法

椭圆双曲线加密算法

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即: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简称ECC,是基于椭圆曲线数学理论实现的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相比RSA,ECC优势是可以使用更短的密钥,来实现与RSA相当或更高的安全。据研究,160位ECC加密安全性相当于1024位RSA加密,210位ECC加密安全性相当于2048位RSA加密。

  椭圆曲线在密码学中的使用,是1985年由Neal Koblitz和Victor Miller分别独立提出的。
  

椭圆曲线

一般情况下,椭圆曲线可用下列方程式来表示,其中a,b,c,d为系数。

E:y2=ax3+ bx2+cx+d

例如,当a=1,b=0,c=-2,d=4时,所得到的椭圆曲线为:

E:y2=x3-2x+4

该椭圆曲线E的图像如图X-1所示,可以看出根本就不是椭圆形。  

image

定义椭圆曲线的运算规则

加法

过曲线上的两点A、B画一条直线,找到直线与椭圆曲线的交点,交点关于x轴对称位置的点,定义为A+B,即为加法。如下图所示:A + B = C

image

二倍运算

上述方法无法解释A + A,即两点重合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椭圆曲线在A点的切线,与椭圆曲线的交点,交点关于x轴对称位置的点,定义为A + A,即2A,即为二倍运算。

image

正负取反

将A关于x轴对称位置的点定义为-A,即椭圆曲线的正负取反运算。如下图所示:

image

无穷远点

如果将A与-A相加,过A与-A的直线平行于y轴,可以认为直线与椭圆曲线相交于无穷远点。

综上,定义了A+B、2A运算,因此给定椭圆曲线的某一点G,可以求出2G、3G(即G + 2G)、4G……。即:当给定G点时,已知x,求xG点并不困难。反之,已知xG点,求x则非常困难。此即为椭圆曲线加密算法背后的数学原理。

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运算

椭圆曲线要形成一条光滑的曲线,要求x,y取值均为实数,即实数域上的椭圆曲线。但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并非使用实数域,而是使用有限域。按数论定义,有限域GF(p)指给定某个质数p,由0、1、2……p-1共p个元素组成的整数集合中定义的加减乘除运算。

  假设椭圆曲线为y² = x³ + x + 1,其在有限域GF(23)上时,写作:
  y² ≡ x³ + x + 1 (mod 23)

  此时,椭圆曲线不再是一条光滑曲线,而是一些不连续的点,如下图所示。以点(1,7)为例,7² ≡ 1³ + 1 + 1 ≡ 3 (mod 23)。如此还有如下点:

  (0,1) (0,22)
  (1,7) (1,16)
  (3,10) (3,13)
  (4,0)
  (5,4) (5,19)
  (6,4) (6,19)
  (7,11) (7,12)
  (9,7) (9,16)
  (11,3) (11,20)
  等等。

  另外,如果P(x,y)为椭圆曲线上的点,则-P即(x,-y)也为椭圆曲线上的点。如点P(0,1),-P=(0,-1)=(0,22)也为椭圆曲线上的点。

image

计算xG

  相关公式如下:
  有限域GF(p)上的椭圆曲线y² = x³ + ax + b,若P(Xp, Yp), Q(Xq, Yq),且P≠-Q,则R(Xr,Yr) = P+Q 由如下规则确定:

  Xr = (λ² - Xp - Xq) mod p
  Yr = (λ(Xp - Xr) - Yp) mod p
  其中λ = (Yq - Yp)/(Xq - Xp) mod p(若P≠Q), λ = (3Xp² + a)/2Yp mod p(若P=Q)

  因此,有限域GF(23)上的椭圆曲线y² ≡ x³ + x + 1 (mod 23),假设以(0,1)为G点,计算2G、3G、4G…xG等等,方法如下:

  计算2G:
  λ = (3x0² + 1)/2x1 mod 23 = (1/2) mod 23 = 12
  Xr = (12² - 0 - 0) mod 23 = 6
  Yr = (12(0 - 6) - 1) mod 23 = 19
  即2G为点(6,19)

  计算3G:
  3G = G + 2G,即(0,1) + (6,19)
  λ = (19 - 1)/(6 - 0) mod 23 = 3
  Xr = (3² - 0 - 6) mod 23 = 3
  Yr = (3(0 - 3) - 1) mod 23 = 13
  即3G为点(3, 13)

  同理计算4G、5G…xG,分布如下图:
  
  [图片上传失败…(image-2d5c43-1526642990683)]
  

椭圆曲线加解密算法原理

  建立基于椭圆曲线的加密机制,需要找到类似RSA质因子分解或其他求离散对数这样的难题。而椭圆曲线上的已知G和xG求x,是非常困难的,此即为椭圆曲线上的的离散对数问题。此处x即为私钥,xG即为公钥。

  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原理如下:

  设私钥、公钥分别为k、K,即K = kG,其中G为G点。

  公钥加密:
  选择随机数r,将消息M生成密文C,该密文是一个点对,即:
  C = {rG, M+rK},其中K为公钥

  私钥解密:
  M + rK - k(rG) = M + r(kG) - k(rG) = M
  其中k、K分别为私钥、公钥。

椭圆曲线签名算法原理

  椭圆曲线签名算法,即ECDSA。
  设私钥、公钥分别为k、K,即K = kG,其中G为G点。

  私钥签名:
  1、选择随机数r,计算点rG(x, y)。
  2、根据随机数r、消息M的哈希h、私钥k,计算s = (h + kx)/r。
  3、将消息M、和签名{rG, s}发给接收方。

  公钥验证签名:
  1、接收方收到消息M、以及签名{rG=(x,y), s}。
  2、根据消息求哈希h。
  3、使用发送方公钥K计算:hG/s + xK/s,并与rG比较,如相等即验签成功。

  原理如下:
  hG/s + xK/s = hG/s + x(kG)/s = (h+xk)G/s
  = r(h+xk)G / (h+kx) = rG

代码实现:

package main
import (
    "crypto/ecdsa"
    "crypto/elliptic"
    "crypto/rand"
    "crypto/sha256"
    "math/big"
    "fmt"
)
//通过椭圆曲线完成签名和验证
func main() {
    //声明明文
    message := []byte("hello world")
    //生成私钥
    privateKey, _ := ecdsa.GenerateKey(elliptic.P256(), rand.Reader)
    //生成公钥
    pub := privateKey.PublicKey
    //将明文散列
    digest := sha256.Sum256(message)
    //签名
    r, s, _ := ecdsa.Sign(rand.Reader, privateKey, digest[:])
    //设置私钥的参数类型为曲线类型
    param := privateKey.Curve.Params()
    //获得私钥byte长度
    curveOrderByteSize := param.P.BitLen() / 8
    //获得签名返回值的字节
    rByte, sByte := r.Bytes(), s.Bytes()
    //创建数组
    signature := make([]byte, curveOrderByteSize*2)
    //通过数组保存了签名结果的返回值
    copy(signature[curveOrderByteSize-len(rByte):], rByte)
    copy(signature[curveOrderByteSize*2-len(sByte):], sByte)
    //认证
    //将明文做hash散列,为了验证的内容对比
    digest = sha256.Sum256(message)
    curveOrderByteSize = pub.Curve.Params().P.BitLen() / 8
    //创建两个整形对象
    r, s = new(big.Int), new(big.Int)
    //设置证书值
    r.SetBytes(signature[:curveOrderByteSize])
    s.SetBytes(signature[curveOrderByteSize:])


​```
//认证
e := ecdsa.Verify(&pub, digest[:], r, s)

if e == true {
    fmt.Println("OK")
} else {
    fmt.Println("failed")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转载请注明出处:【wpsshop】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