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为何优秀的程序员不断离开?,阿里P8架构师_阿里优秀开发程序员都走了,产品设计越来越臃肿

阿里优秀开发程序员都走了,产品设计越来越臃肿

通常,我喜欢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反省自己的动机。我认为这种反省非常好,可以确保我保持理性,不要一时冲动做出幼稚的决定。所以,在这次辞职之前,我也反省了自己,最后还是决定义无返顾。请注意,这些说在开头的话只是想解释我思索这个问题的原因,而且我想针对个人的处境总结一下我的看法,并与广大的软件开发人员分享。也就是说,我并不是想说:“我是最优秀的程序员,各位老板可以按照本文中所说的方法留住我。”我觉得我个人的编程水平与本文无关,而且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称职和高效的开发人员,对学习充满了热情,对工作充满了自豪感。我不觉得我是“明星”,而且一般来说我觉得这样的自我评价会适得其反,甚至有点愚蠢。

01 旁观者的看法

在过去几年中,我阅读了一些个人非常喜欢的有关开发人员换工作的博客文章,我觉得这些文章在这个主题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

其中一篇是Bruce Webster撰写的《湿件危机:死海效应》(http://brucefwebster.com/2008/04/11/the-wetware-crisis-the-dead-sea-effect/),文中提到了一个很好的术语,用于描述我们的下意识或潜意识隐约觉察到的一种现象。

“死海效应”描述了有些组织过于注重挽留人才,以至于他们无意中挽留了很多平庸的人才,同时迫使优秀的人才离职:

……最终的结果会迫使更有才能和效率的IT工程师离职。因为他们是最不可能忍受大公司频繁的愚蠢行为,以及忍受职场问题的人,而且他们也是最有可能获得其他工作机会的人。

最后留下的往往都是“庸才”——最缺乏才能和效率的IT工程师。他们很满足自己拥有一份工作,对管理的要求甚少。而且即便他们觉得现在的职场并不愉快,他们也不太可能在其他地方找到工作。他们更愿意巩固自己,成为关键系统的维护专家,承担其他人都不愿意承担的责任,如此一来组织就没办法裁掉他们了。

Bruce描述了一种范例:有才能的人离职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他们厌倦了没有才干却坐在高层位置上的人对他们指手画脚——频繁的愚蠢行为。组织中的人员等级常常与人才至上的法则相悖,这必然导致组织陷入异常的状况:有才能的人不肯来,或者迅速离职。

Bruce的这篇文章主要立足于组织的角度,他谈到了为什么很多组织最后只留下一群平庸的高级开发人员、主管和经理,但就有才能的人纷纷离开的原因,除了一句“太多愚蠢的行为”的评语之外,并没有讨论太多。Daily WTF的Alex Papadimoulis详细阐述了有才能的人员离职的动机:

几乎在每项工作中,都有一个员工能为公司所带来的总体价值(产出与成本的比率)的峰值,我称之为“价值顶点”。

最开始时员工的价值为零。随着该员工开始熟悉新环境,并运用他的技能和过去的经验,他的价值迅速增长。当该员工熟练地掌握业务领域,并与同事和管理层分享他的想法时,这种增长将呈指数级增长。

然而,一旦员工分享了他所有的外部知识,学习了所有与业务有关的知识,并应用了他过去的所有经验,这种增长就会停止。这时,这名员工在这个特定的工作中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因此他达到了价值顶点。

如果该员工继续从事同一份工作,他的价值将开始下降。曾经我们说“这些是我们暂时还无法实现的新创意”,而如今却变成了“这些老掉牙的无聊建议,我们永远也无法实现。”如果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前采用过,我们会说:“我们以前做过这样的项目。”或者说“五年前,我们就做过这样的项目。”这会导致员工失去自我实现的意识,最终会消磨员工积极向上的动力。

有经验的开发人员都深有体会。在到达价值顶点时,他们往往会有种“也许我该继续前进了”的感觉,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对工作产生怨恨和不耐烦的情绪。任何团队都无法缓解这种损失。

另一方面,没有经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发展曲线:价值收敛。最终他们会陷入平庸的境地,并永远在原地徘徊。他们的价值不会降低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积累和建立了大量组织特有的知识。

与人才至上相悖导致的开发人员离职相比,这更加微妙和有趣。Alex的解释表明,对于顶级的程序员来说,只有当工作能够为他们带来价值,同时他们也能为工作提供附加价值时,他们才会感到高兴。优秀和聪明的人才不仅想要成长,还要感受到他们越来越有用,越来越有价值,我相信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

几年后,Michael Lopp撰写了一篇题为“无聊的人会离职”的文章,他认为无聊是开发人员离职的前兆:

在反思为何我管理的那些人会遗憾地离职时,我才意识到究竟是什么时候他们改变了心意。可能是某个能察觉到的细微变化,也可能是抱怨无聊,不论如何,他们脸上都有一个明显的迹象,表明他们对眼前的工作不再感兴趣。我忽略了我观察到的情况。我以为这些都微不足道。我以为只是因为那天他经历了不愉快的事情,过一阵子就好了。实际上,无聊是一颗种子;“我很无聊”会生根,逐渐变成“我很无聊,为什么没人管呢?”;然后,这颗种子会发芽“我很无聊,我告诉了我的老板,但他无动于衷。”;直到最后,这颗种子开花结果:“我很无聊,而他们却不在乎,我不想在这样的地方工作。”

我觉得无聊是一个时钟。当团队中的某个人感到无聊的那一秒开始,这个时钟就开始一秒一秒地向前转动。在走过一定的秒数后(每个人的秒数因人而异),他们会看看时间,然后举起手臂,说他们决定辞职。

Alex的这个有关动机的主题更注重“为员工提供的价值”,而非“员工提供的价值”,但当然可以说该主题概括了两者。无聊意味着开发人员几乎没有完成任何任务,他或她提供的价值很低。除了“价值顶点”的考虑因素之外,无聊的开发人员还有普遍的问题——他们无法参与或享受每天的工作。

02 共通的原因

在这里,我不打算讨论一些明显的离职原因,比如恶劣的工作环境、低于市场的工资、削减福利/薪水等等,以及那些没有脑子的人故意逼迫有才华的开发人员离职。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一些文章提出了很有说服力的观点,概括起来离职的动机大致有三种:

不肯重用人才,导致员工失望(“组织的愚蠢行为”);

员工和组织之间因工作带来的相互价值回报的减少;

仅仅是因为无聊。

我想在这个列表上添加一些上述文章中隐含的内容,以及我个人的经历或从同事那里听到的内容:

认识到当前的项目注定徒劳无功将走向失败,而组织却无力阻止;

缺乏导师或可以大量学习的人;

组织中论资排辈,而不是按照贡献的价值晋升;

没有明显的晋升渠道;

害怕陷入没有市场价值的技术;

组织官僚主义的繁文缛节导致任何人都无法产生积极的影响;

缺乏创造性自由和创造性控制(又名“微观管理”);

与大多数同事的三观不符。

这个列表中的有些项是Bruce、Alex和Michael提出的要点的具体实例,所以不一定会有助于本文的主题,但是你可能会赞同这些观点,并给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如果你想提一些自己的意见,那么请在下方留言。)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几乎上述所有列举项,包括链接文章中都没有提到大家对自主性、精通技能或实现目标的渴望。有关这方面的背景,请查看来自RSA Animate的这个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6XAPnuFjJc)。这个视频很精彩,主要说明了人类在经济上没有自我实现的动力(人们普遍这样认为),但会受到这三个激励因素的驱动:渴望控制自己的工作、渴望精通某项技能、渴望在工作中为实现某个目标而努力(除了每周工作40个小时坐等发薪水外)。

人们对组织的愚蠢行为感到失望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员工缺乏自主权,或感觉没有明显的目标。如果达到Alex的价值顶点,那么员工精通技能和实现目标的动机就会减弱,而对工作的厌倦必然是缺乏满足RSA的三个需求而导致的。但是,我不打算在这里通过这三个激励因素来总结员工辞职的症结,我想将所有因素融为一体。如果你想留住优秀的开发人员,那么就必须确保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潜在承诺。

03 潜在承诺

难道这样就够了吗?不,远远不够!

提前多熟悉阿里往年的面试题肯定是对面试有很大的帮助的,但是作为技术性职业,手里有实打实的技术才是你面对面试官最有用的利器,这是从内在散发出来的自信。

备战阿里时我花的最多的时间就是在学习技术上,占了我所有学习计划中的百分之70,这是一些我学习期间觉得还是很不错的一些学习笔记

CodeChina开源项目:【一线大厂Java面试题解析+核心总结学习笔记+最新讲解视频】

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其实我觉得学习是不能停下脚步的,在网络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讨论,不单单可以遇到更多一样的人,还可以扩大自己的眼界,学习到更多的技术,我还会在csdn、博客、掘金等网站上分享技术,这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关注,以后会分享更多的干货给大家!

阿里一面就落马,恶补完这份“阿里面试宝典”后,上岸蚂蚁金服

阿里一面就落马,恶补完这份“阿里面试宝典”后,上岸蚂蚁金服

image.png

分享更多的干货给大家!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qD3gesAt-1631093356703)]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A81Hq9Y1-1631093356704)]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vMsuQyJL-1631093356705)]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我家自动化/article/detail/76969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