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读书笔记:《世说新语》_把批评作为一种信息而不是一种评价来看待

把批评作为一种信息而不是一种评价来看待

把批评当做一种信息对待

在精益创业中,拿出最小可行化产品还远远不够,这只是开始,之后的进程就是不断地获取反馈并在反馈中获得优化。如何处理外界的反馈也是一门艺术。

不喜欢听批评恐怕是人的一种天性。批评本身(很有可能)包含了有价值的信息,所以批评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帮助。所以对待批评的合理态度是,把批评作为一种“信息”而不是一种“评价”来看待。当然“接收”并不等于“接受”,因为所有输入的信息都需要慎重的审视,只不过不要一开始就情绪化的加以排斥。很多时候,别人的批评并不正确,但思考和辨析这些批评本身对我们也是有益的。

本能的抗拒批评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反对批评是两回事,后者往往意味着更成熟的心智和更坚定的信念。

成熟心智的一个特点就是,他能不偏不倚的、公正的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意见,即不固步自封也不附和盲从。

把光芒留给别人

要知道,这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人,甚至已经入社会很久的老鸟,还不懂得怎么把光芒留给别人,结果他明明是去捧场、去帮忙,甚至去牺牲奉献,到头来卻得罪人,甚至掉了脑袋。

确实掉了脑袋唷!妳知道以前将军在前線打仗,眼看要攻下敌人的城池,听说皇帝要亲自出征,就非得停下攻击,等皇帝来吗?

这一停可能让濒临瓦解的敌营喘口气,因此变得难攻许多,甚至得因此多死不少兄弟。将军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把城攻下,再等皇帝驾临,给皇帝一个惊喜呢?

错了!各位要想想,皇帝明明知道马上攻下了,他为什么还要御驾亲征,他是要来抢头香,显示他是英主啊!你这将军不等皇上驾到,自己先攻了,不是抢功,抢主子的功吗?

这也叫功高震主,你能不丟官、坐冷板凳,搞不好被砍头吗?

帮老板档电话的技巧

叮铃,电话响了,秘书接起来:”凤凰公司,请问您是哪一位?”

“我是老张啊!”

“张先生,我老板不在!” 碰上当天老张情绪不好,搞不好会说:”他真的不在吗?还是因为听说是我,就说他不在?”

相反的,如果那秘书把说话顺序换成:叮铃,电话响,接起来:”凤凰公司,请问您找哪一位?……真对不起!他不在耶!请问您是(我是老张)喔!是张总啊!我是不是留下您的电话,我老板回来好跟您连络?”

因为这秘书还没问对方名字,先说老板不在,对方就比较不会多心了。

还有一个技巧,是如果你老板在旁边,或不远的地方,当对方说”我是老张!”你可以立刻大声重复一遍:”喔!张总经理啊!”

而且一边说一边看你老板,老板如果立刻点头、伸手,意思是接。你就马上改口,说:”啊!张总,真巧,我老板正好进门,您稍等啊!”

跟着,老板把电话接起来:”喂!老张啊!”

请问那老张会怎么想?他可能早猜到接电话的副手原先是为老板挡电话,只怕他还会高兴呢:”因为显然你重视我,所以挡别人,却不挡我老张。”搞得好,原来作不成的生意还作成了。

所以,以后如果你为人挡电话,最好不要在问清楚对方是谁之后,才说老板不在。而要”先说”不在。

问题是有些人很有电话礼貌,他打电话会先报自己名字:”喂!某某公司吗?我是老张,请问王总在不在?”

这时候,你又要用另一种方式答了。譬如:”对不起!他正在开会!能不能留下您的电话,等会完打回去给您。”再不然你说:”对不起!他现在不太方便接听电话,能不能让我留下您的电话……”。

还有个办法是:”对不起!他不在位子上,我帮您看看,对不起!您稍等啊!”

以上每种办法,都可以让你有时间去偷偷问你老板:”是某某人打来的,接不接?”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没有撒什么谎,就算对方接着就进来了,也没问题。

说到这儿,我要问各位,如果你家里有答录机,你录的是:”对不起,我不在家。”还是”对不起,我现在不能接听您的电话。”

常常你都是在家,只是不想接,你有必要叫你的机器也撒谎,说你不在家吗?就说”你不方便接听”或”你不能接”,不是既没撒谎,又达到同样效果了吗?

不要喧宾夺主

聪明人尤其要避免爱出锋头和快人快语的毛病,有时候为了把光芒让给人,聪明人甚至得大智若愚,装笨!

举个例子吧,某夫妻都是某大学电机系毕业的,太太在私人公司任职,丈夫在公家机构工作。有一天,丈夫陪他的主管到太太的公司参观,只见那主管一个劲地装內行,发表一知半解的高论,有时候真不懂了,才回头问下属。我那同学的丈夫明明应该都懂,却要想半天,才答出一点。

当天晚上,丈夫才进门,太太就火了,说:我原本以为今天碰上你的老本行,你会好好表现一番,让我在同事前很有面子,可你是怎么搞的?你脑袋坏了?把以前学的忘了?还是怯场?

那丈夫一笑,说:”我只是聪明。因为老板自认为是行家,我不能多表现”。果然,没过多久,那老板另有高就,推荐了她的丈夫的丈夫。又隔不久,那丈夫再到他太太的公司参观,就突然变成十足的专家了。

要知道,这世界上有多少副手,比那正手强得多,只是懂得让一步,让他的长官去表现,直到最关键的时候才出手。我们常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在这儿可以改成”不是不秀,时候未到”。各位初入社会的朋友千万要懂得这一点。

或许有人说这些都跟我无关,我只是小女生、家庭主妇。那么让我再讲几个最最平常的例子。

如果你是美女,你最要好的姊妹淘要结婚,你是伴娘的第一人选。她来请你,你接不接?接,你可能太美丽、艳光盖了她,哪个新娘子会希望自己变成配角呢?

不接,你又不够朋友。这时候就看你了,妳可以先注意观察那新娘子是基于礼貌而先请你,还是非你不可。

第二,如果你当伴娘,千万别挑太过照眼的礼服,让新娘穿得特华丽,你又穿得很保守,你这样作,新娘一定会点滴在心。

甚至在吃饭和开会的时候,你都得弄清楚主角。一定要让那当天的主客坐上位,把谈话的焦点放到主人和主客的身上。

至于开会的时候,你如果有不少好点子,不要全说是自己想的,也要照顾一下别人。譬如你可以说由于某某同事有天提到什么,使我想到可以如何如何,这都多亏他的提醒。你也可以把你前面发言的人的话带进来,附和几句,别把锋头一个人出尽了。你要想想,只得到一个长官的赞赏,却失去下面一堆同事,值不值?

聪明人常作不聪明的事,别人十目看不了一行,聪明人一目十行;别人还猜呢!聪明人早看懂了,就好像有些天才学生,考卷才发下来不久,别人还在头痛的时候,他已经把卷子写完,大摇大摆出去了。搞不好还在外面吹口哨!你说这种人是不是容易遭同学忌?

所以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愈是聪明愈要懂得韬光养晦。愈是一脸聪明像的人,愈要懂得怎么遮掩自己的聪明,免得别人由妒生恨。

祸从口出

有道是”沉默是金”,在谈怎么说话之前,我、先得谈怎么不说。因为祸从口出,常常不说要比说好得多。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有一天我跟朋友约好中午碰面,因为办公室忙,出门晚了些,对方着急了,又不知道我的手机号码,就拨电话到办公室问。电话是我秘书接的,她挺聪明,说”刘先生早出门了,应该在路上,马上就到了。”

你说,她不是答得很好吗?偏偏她画蛇添足,又加一句:”刘先生很忙的!”

我那朋友一听就火了,回一句:”他忙?我不忙吗?”跟着就看我进门了,又把那火发到我头上:”你秘书说你忙,好像你迟到有理似的,你要知道我也忙耶!”

你说我那秘书笨不笨?我又倒霉不倒霉?

事实上,我的秘书非常聪明。而在讲话的时候爱画蛇添足的人常常很聪明。

再举个大家常碰到或常犯的毛病。

你是职员,老板问你今天客户一共叫了几箱货。

常一天有一百多箱,那天特别少,只叫了十箱。你是不是很可能答:”报告老板,今天只叫了十箱耶!”

你现在想,一定觉得这样说没什么错。但我要很郑重地告诉你:如果你只是个小职员,小主管,你错了!除非你是合伙人、大主管、或老板娘,你最好不要说”今天”只”叫了十箱。”而应该讲”今天叫了十箱。

甚至我得叮嘱你,就算你是大主管,或老板娘,你最好也说:”叫了十箱。”

为什么?因为你不是老板,你应该先客观的把事实数字告诉他,下面他要跳起来,或大吼:”什么?才叫十箱?怎么搞的?”都是他的事,你没有资格用你的主观去影响他。 ? 没错!你不能影响他!

在心理学上有个实验──给许多人看一段车祸的影片,然后一个一个分开问他们那车祸的情況。当问的人用:”请您回忆一下那意外的情況。”或”请您回忆一下那车祸的情況。”又或者”请您回忆一下那惨剧的情況。”因为使用”意外”、”车祸”、”惨剧”的词的不同,会造成那些答话的人很不一样的形容。

连小孩都一样!我们都认为小孩最诚实了吧!但是据实验,如果你让一个陌生人在幼稚园教室里走一圈就出去。然后问小朋友对刚才那个”好可爱的叔叔”,或刚才那个”怪叔叔”的印象的时候,可能得到很不一样的答案。为什么?因为你给了引导。

同样的道理,当老板问你情況,你要先冷靜地、客观地答事情,不能先加入自己的好恶意见。平常客户一叫货就是一百箱,今天叫十箱,跳不跳起来,冒不冒火,或要不要哭,要不要开会检讨,是老板的事,你要交给老板去思考。

或许你说你就是老板,也有这样的职员,你不觉得不好,甚至觉得职员这么说,是跟公司一个鼻孔出气,是荣辱与共。

对不起!你错了。要知道,当小职员说”某某讨厌的客户今天来过。”或”某某分店今天才卖了三样东西”的时候,他显然是帮你这个老板反应,甚至要指导你反应,好像说完就要看你露出厌恶的表情或火冒三丈。

对一个有纪律的公司,对一个领道者,或对一个需要作出正确判断的领道阶层,作下属的都应该先提供客观的事实。

知道了这一些,如果你是职员、小主管,下次你老板问你情況,我建议你先冷靜地告诉他实情,千万别添油加醋,甚至火还没起,你就先加油。相对的,如果你是老板,碰上这种爱添油加醋的职员,你也要纠正,说”今天叫货叫的是多还是少,由我来判断,请你们以后不要添加这些形容词。

沉默是金

沉默,不出声音,有时候对讲话的人,要比你跟他辩论,来得更有压力。因为他抓不住你,不知道你怎么想,他好像一颗颗石子儿往洞里扔,下去,连一点回音都没有,他能不紧张吗?

当你听说一个人深沉的时候,眼前很可能浮现一个”惜话如金、莫测高深”的画面。 “莫测高深”,正是你不说话的好处。当别人说,你只冷冷地听,除非你是听长官训话。假使两个人平等,你不讲话,就显得莫测高深,成了”他在明处,你在暗处。”

一个会说话的人,先要懂得什么时候不说,尤其当你没把握的时候,可以让对方先说,从对方的话里探虚实,甚至用这个方法偷偷学。

对!偷偷学!举个例子,你要买老式的家具,半窍不通,卻又怕吃亏,你可以去家具店集中的地方,先到第一家店,一样一样看。老板过来,问你对哪种感兴趣,你只笑笑。于是那老板不得不主动介绍了:”您瞧瞧,这明式的如何?”
接着你进另一家,进去绕绕,老板问你对什么感兴趣,你说”明式的吧!” 老板立刻把你带到明式家具的那区,你再一样样看,不吭声。这时候老板看你正端详其中一样,说”喔!您要买明式的圈椅?”

你跟着又出来了,进下一家店,才进门就问”有没有明式的圈椅?”老板赶快带你过去,一样样介绍,看你正摸其中一把,就说”这可是海南的黄花梨,还有,您瞧!这里有瘿子,多漂亮!” ?

好!接着你又出来了,进下一家,而且这次进门就问”有没有明式圈椅,要海南黄花梨。最好带瘿子装饰的……”

老板一听,喝!来了行家。这时候,如果你问价钱,而且说:”我可是比价,你开,我不还价,但是如果贵了,我转身就走。”

请问,他能不开低一点吗?事实证明,你在行!最起码你看过不少,真是比价。

于是你可以拿着他开出的价钱,作比较,再去别家,甚至回你看过的前面那几家。

相反的,如果你当初嘴巴大,进店门先说”我要中国式的、老式的,比较古典的椅子,木料要好一点。”那老板能不立刻看穿,你是外行。碰上奸商又能不狠狠敲你吗?所以说,你可以用沉默的方式去学习。学会了,再开口。

废话少说

千万别在应该听别人说话或专心做事的时候,在旁边啰啰嗦嗦。要知道,当你啰嗦的时候,很可能影响别人的判断,失去听别人意见的机会,或造成对方的错误。结果损失的是自己。

这里要强调一点,就是有些东西你可以说,但不必先说。譬如你要装修房子,找来设计师。既然他是专家,你应该先听他怎么说,而不是自己先讲:我觉得这个门可以改到那边,这里加个屏风,床头上面像旅馆一样,加几盏石英灯,地上用拋光的石英砖……。

你这一说,设计师还能发挥他的创意吗?你怎不想想,因为他是专家,能提出你完全想不到的好点子,比你原先的构想好得多呢?如果再碰上个图省事的设计师,你怎么说,他怎么办,办得不好,反正是你的意思,你也不好不接。到头来,请问,是他作设计师,还是你作设计师?如果都由你作了,连材料都自己想好了,你又何必付那么多设计费?

不必说的时候先说,是人们的通病,你可能知道当人数钞票的时候,千万别去打扰,却可能在银行职员给你填表格,或医生给你开药单的时候,一个劲的跟他说话,如果金额弄错了、帐号写错了、药开错了,你要怪谁?

所以无论看病、装修、上银行、找律师,都要懂得有些话得先憋着。

不是不说,而是等该说的时候才说。

给人好印象的接电话技巧

人很聪明,每个人都会用各种资讯来组合,譬如你认识个新朋友,留他家的地址,他说住在某高级地区大厦的四十楼。

你心里很可能就浮现他家的画面,猜他家很富有。

又譬如,你打电话给朋友,发现那边非常吵,你会一边讲电话,一边猜:是宴会?电视?地铁车站?还是夜总会的嘈杂声?

好!不谈这么多,讲个最简单的–如果你拨电话,铃还没响,对方就接了,你是不是可能问他:”您在等谁的电话吗?”

所以别以为打电话是”只有一线牵”,其实在还没说”喂”之前,可能已经传达了一些消息。 先从”电话铃几乎没响,就接电话”这件事来说吧!

如果才响半声就接,人家以为你正急着等别人的电话。如果响一声就接,表示你一定不忙。如果响了三声再接,对方八成猜你在忙,或是由别的地方赶过来接。

第一印象真是太重要了。相信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你打电话去某某公司或某单位,那接线小姐的声音既甜美又有礼貌,让你听着就舒服。

相反的,如果你打电话,接电话的声音懒洋洋、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你是不是先有不悦。如果那是个大公司,你会不会想:”这个公司是不是太老化、太老大了。”如果那是某人的秘书,你是不是会想:”这长官为什么会用那么差的秘书?会不会物以类聚,长官更差!”

所以你要知道,有些公司会把最漂亮,甚至学历非常高,外文好极了的人,安排在门口的柜台。

我甚至发现有个朋友,经常把他的特别助理放在公司的接待处。那朋友说得很妙,他说:”你知道我的特别助理唬了多少客户吗?尤其是海外来的,进门到柜台,说英语,当别家公司的人吓得不知如何应付。我那特别助理,英文棒极了!对答如流,带着客户往里走,还一路以英语介绍。有时候外国客户好奇,问她外语为什么那样好,我助理说她是国外名校研究所的。”

那外国客户一听!天哪!名校的硕士,居然坐在门口当接待,可见这家公司水准有多高。立刻就对我公司刮目相看了!结果,还没见面,生意先做成了一半!

听我举了这么多例子,你说,接电话重不重要?如果你是大老板,该不该好好想想,你用的人够不够好?如果你正是负责接线或接待的,你是不是该检讨一下,自己并没有代表公司,给人美好的第一印象?

令人惊艳的说话技巧

会说话的人,都要懂得创造高潮。他先在前面慢慢营造气氛,把听众一点点带进去,再在大家情绪的高潮,把最精彩的呈现。

譬如一个晚会的节目主持人要介绍下一位歌星出场,她不直接说那歌星的名字,而用娓娓道来的方法说:

有一个女孩,从小就长得很甜美,尤其歌喉,才十岁,就参加黄梅调的歌唱比赛得了第一名,十四岁出了第一张唱片;十五岁上了电视;二十一岁开始在日本走红,一九八六年创下日本的三连霸纪录,每年除夕的红白大赛都有她。她的歌声更陶醉了整个华人世界。现在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国际巨星──邓丽君小姐。 由于主持人一步步把现场的情绪炒热,像海浪般一波波带向高潮,可以想见邓丽君三个字说出来的时候,那掌声会有多响!

相反的,如果那主持人不懂这说话的技巧,一开始就说:

“现在让我们欢迎邓丽君小姐!”效果一定差得多。就算她接下来把邓小姐再介绍一番,也会有再而衰、三而竭的感觉。甚至大家急着听邓丽君唱歌,反而会嫌主持人太啰唆,赶主持人下场呢!

知道了这一点,就算你主持公司的同乐会甚至只是股东会、庆生会、欢送会,都要学习这种一步步炒热场子的效果。

譬如你可以说:”有个人怎么看怎么没情调,但是怎么挑也挑不出他毛病,平时他虽然不太说话,但是有他在,大家就觉得踏实。因为他老实、敦厚、沉稳,我们过去有多少大风大浪,也都因为有他,而平平安安地过来了。今天,他要走,我们怎么能舍得?怎么能不掉眼泪,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将退休的老张、张老师,再给大家一次精彩的讲话。”

接着掌声雷动,老张出场,那气氛多好!多感性啊!老张又会多感动,觉得多有面子啊!因为这一番话,把平凡的老张硬是说得不平凡。

有一个人,命好像很苦,四个孩子,早死了三个;二十一岁经商失败,二十二岁竞选州议员又失败;二十六岁失恋,二十七岁精神崩溃;三十四岁竞选众议员,又败;再选,还败。四十五岁改选参议员,又没选上。直到五十二岁,他终于成功了。你们猜,他是谁? 他是美国的第十六任总统──亚柏拉罕·林肯。

精彩吧!一点一点把你的心带上去,用一连串的失败,到最后对比出林肯的成功!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

识破障眼法

继续谈说话技巧中的怎么”不说”,但是这个不说,除了借机会听、借机会学,更重要的是你要借机会分析那个说话的人,尤其是当你不说,他却一直说个不停,甚至抢你话的时候,你更得小心,因为他说话很可能是障眼法,把你的注意力分散,免得你发现他的弱点,甚至弊端。

房地产掮客小姐的技巧很简单,她一方面掠过房子的弱点,根本不提;一方面不断说话,把你的注意力带开。

知道了这一点,以后你买自己不熟悉的东西,除了少说话、多听、多比较,而且要在对方指东的时候,除了往东看,也好好往相反的西边看看;当他指着天花板滔滔不绝的时候,你千万小心地上。

而且无论买什么东西都如此。当你看上一块玉,那卖家指着那玉上的优点、特点,说得天花乱坠的时候,你千万小心,只怕优点之外,全是缺点,等你买回家才发现好多裂璺。上古董铺更得小心,如果他的光线特别昏暗,别以为古董铺因为古,所以应该点古董油灯,而要想想,会不会有些东西是见不得光的,光线一亮,他就露马腳了。

至于在办公室里。如果你是主管,当你叫一个职员进来问话,他不直接答,或答一半,忽然把话题岔开,好像另有急事向你报告,譬如你问他今天一共收了多少钱、出了几箱货的时候,他刚答一半,说收了五千多呢……突然话题一转,说:”对了!今天老王来找您……”这时候你也得小心,会不会因为那人心里有鬼,怕你发觉,于是主动把话题带开。

在心理学上早发现人们会这样表现,连你的子女或另一半,当他们突然多话,而且常常抢着说,或一进门就主动找话题的时候,都有可能是声东击西。

至于当你自己是小职员的时候,更得以此为戒。你千万要避免在主管的话题之外找话题。尤其不能抢话,把话题带开。就算你能干、口才好,又有事情急着想报告,也要懂得忍,等主管的问话告一段落,或会议讨论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再说,否则不但会显得你毛躁,而且令人起疑,你言词闪烁是不是有什么心虚的事。

就算你心里没鬼,也不能喋喋不休。你想嘛,“喋喋不休,言不及义”怎么比得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谁要你多那一句嘴

常常下面人多半句嘴,能整垮一整个公司。

不信我说个故事──

我有个朋友跟他合作厂商的负责人约好了吃饭。我的朋友先到,等了半天,另一人还没到。朋友就打电话去那人公司问,是员工接的,说看到老板匆匆忙忙赶到工厂去了。 我朋友心想:约吃饭的时间到了,除非有急事,不可能跑去工厂,会不会是为我生产的工厂啊?

生意人,多敏感!立刻拨电话去工厂,问某某老板是不是在那儿。

工厂老板也笨,居然答:”他刚走,问题已经解決了。”

就这么几句话,我那朋友硬是挖出了內幕,知道工厂做的东西出了问题。虽然能补救,毕竟有过毛病,于是狠狠扣了一笔钱。

请问,这下面人一句话,是不是捅了大楼子?

再举个很普通,却可能造成尴尬的例子。

你打电话给朋友,手机不通,拨去办公室,秘书说他去打高尔夫球了。你再拨手机,总算通了。于是你问他能不能碰面。对方回答:”对不起耶!我整个下午都开会。”

如果你当场拆穿,说:”您是开会吗?在高尔夫球场开会?”他尴不尴尬?

如果你很有城府,不吭气,是不是更糟糕?因为你发现对方会撒谎,不老实,搞不好,原先你要找他合作,就因此放弃了。

结果,他吃了亏、失去了合作的机会,卻到头来完全不知道原因。

原因是什么?是他公司的人多嘴啊!说老板不在就成了,何必讲他去打球。

当然也怪老板自己,他说没空就成了,何必撒谎说正在开会。

知道了这一点,当有电话找你办公室的人,不在就是不在,除非绝对必要,千万别主动说那人去哪里了。

如果有人找你出去,你可以说不方便、没空,尽量不要编谎言。话说回来,除非找你的人是你长官,你没空就是没空,何必向他交代你的行程?当你对同一辈的朋友报告自己行程的时候,常常在气势上先输三分。

尤其今天这个时代,大家都有手机,如果你作主管,除非有原因,不需要在出门前对职员说你到哪儿去了,只要告诉他们有事打手机就成了。

问题是,有些人明明是大老板,却每次出门都好像小孩儿,向妈妈报告似的,一一告诉自己秘书,我先到哪儿,再到哪儿,搞不好还要秘书帮忙撒谎:”如果我老婆来电话,就说我去哪里了,就说我手机没电了……”

你这老板只要这么做,必定先矮一截,好像秘书成为你的上司,而且他知道了你的行踪,也就多一分说错话的可能性。

最后我要叮嘱: 今天这个时代,连家人、孩子都应该懂。就是当有人打电话来,爸爸妈妈不在就是不在,不必告诉对方,我爸爸去公司加班、妈妈出去打麻将这些细节。

切记!切记!小孩多说一句话,很可能害了父母,甚至害了自己、害了家!

说话的顺序

一位老板,下午去开会,才回公司,就见一个职员匆匆忙忙跑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我们的东西出问题了,因为手续少办一项,被押在海关上不了飞机。”

老板听到这儿,因为血压高,差点晕倒。

哪知道那职员继续说:”幸亏我跑去,托关系,把手续补办好,东西及时上了飞机,现在应该已经到了。

你说他可恨不可恨?如果你有这样的员工,或自己不懂说话的优先顺序,一定要改,免得造成很大的困扰。

记得我女儿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天电话响,我接起来,是女儿校长打来的。那校长没说她是校长,居然先说”没有急事!”然后讲:”我是某校长,只是要告诉你个好消息,你的女儿得奖了。”

她为什么不说:”我是校长,我要告诉你一件事,你的女儿在学校如何如何……”

因为她怕我着急,怕我吓一跳,以为孩子在学校出了事。

说话最重要的是要把握重点。对于需要引人入胜的题材,譬如形容你去旅游的经过,你可以按部就班、娓娓道来,但是对于急迫的事,则要开门见山。

知道了这一点,你开会或演讲的时候可以先说你要谈什么主题,甚至告诉大家,你要分成几点来讲。因为如果你不先说,又在演讲的时候分成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大家可能一边听,一边偷偷着急,怕你说上十几点。搞不好,你才讲第三点,已经有人看手表了。你甚至在打电话的时候,可以先说明会讲多久。

举个例子,你下午五点钟打电话,对方可能正要下班,不打算跟你谈,但是当你说只占用他三分钟时间的,他就同意了。结果你的竞争者隔天才能谈,你卻前一天已经把事情办妥。而且当你这样作的时候,会给人精确、有效率,并且为人考虑的好印象。

一喂天下白

中国话的”喂”,那么简短,却能给人打电话的第一印象,所以说的时候更要小心。

首先你要知道,声音很能够反映身体、反映情绪。举个例子,你可以从对方接电话慵懒的声音,猜他八成在睡觉。你也可以由那好像大舌头的声音,猜他可能正吃东西。你还能由他有气无力的声音,猜他可能有病或在情绪的低潮。你更能由他喘气或是气急的声音,猜他是跑过来接电话,或是正在走路、正在运动。

问题是,有些人虽然没有什么不对劲,却可能因为不会说喂,一接电话,就给人错误的联想。

举个例子,有些人深呼吸一口气,却只用最前面的一点点气,说”喂”,这个喂通常会感觉比较硬,比较不亲切。

为什么?因为当你只用一口气的前面说”喂”,表示你要用剩下来的气继续说话。

譬如你是很大牌的长官,打电话给属下:”喂!小张!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那是十足的命令句。

如果你把那句话分成两口气来说:”喂!”“小张,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感觉却柔和得多。

反过来,如果你用一口气的最后面一点力量说”喂”,因为说的时候已经快没有气了,那气一定会虚。不信你试试看,先吸一口气,再吐气,前面不出声,直到要断气了,才”喂”。是不是显得病恹恹、懒洋洋的?

虽然用”气头”或”气尾”说”喂”,有那么不好,但是有人可能是学长官或是耍大牌惯了,就算跟老婆孩子说话,也用气头,一副大老爷的样子。

又有人好像总不呼吸完全,或有哮喘的问题,老是用气尾。

还有一种人,虽然不在气头”耍大牌”,也不在气尾”作死相”,却用中间很短的一点点气说”喂!”

这时候或许您要问,怎样的喂最好。答案是,你如果希望给人从容的好印象,得用一整口气,去讲那”喂”一个字。

道理很简单!你明明能用一口气说一大串、讲一长句,却只说一个”喂”字,当然显示你从容。

想想:如果有人家里失火了,打电话求救,他还会好整以暇地分两句说”喂!”“我家失火了”吗?他当然是用急促的一口气说:”喂!我家失火啦!”

而当你把”喂”说得很长,给人的感觉就会特别柔和。如果你是女生,还可能显得有磁性。 很多人说日本女人会作出贤淑温柔的声音,也是这个道理。你想嘛!Hi!MoxiMoxi,她们是用一整口气打招呼啊!

还有,喂这个字的发音也有讲究–有人发二声音,说”喂(微)”!有人发四声音,说”喂(畏)”! 这两种,也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说二声的”喂(微)”,要比四声的”喂(畏)”,感觉柔和。

如果你从来只讲–”喂(畏)!”不妨试试说二声的喂。搞不好,你的老朋友会认不出你的声音。假使你再把那喂说得比较长,只怕人家会问你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心情特别好呢!

当然,你也可以利用这一个”喂”字,故意送出暗示。譬如你接电话之前,发现打来的是个你不愿意多谈的人,或是一个说话又臭又长的人,你可以用很匆忙,甚至有点喘气的声音,说”喂!”对方很可能主动问你是不是正在忙?你正好顺水推舟,说:”是啊!我正忙!”于是不用你催,对方自然长话短说了。

喂(微)!喂(畏)!喂(短音)!喂(长音)!喂(虚音)!这喂的学问有多大啊!所以我说”一喂天下白”。 一声喂,大家就明白了啊!

你怎么知道人家早下边了

有一阵子我在台北的办公室非常忙,经常加班到晚上七八点钟。有一天晚上将近八点了,我发现有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似乎可以合作,就叫助理拨电话过去。

我助理一笑,说:”刘老师,你知道现在几点了吗?人家早下班了。”

我问她:”你怎么知道人家早下班了?”

助理说:”当然,现在都八点了,只有我们还在加班。”

我又问她:”既然我们能加班,为什么别人不能加班?”然后,坚持叫她拨电话。 电话居然通了,我喜出望外,先幽默地说:”真不简单,你们还上班哪!”对方也很幽默地说:”是啊!你如果不认为我还上班,怎么可能打电话过来呢?你也在上班吗?” 结果我们发现双方都是很拼命、很讲求效率的。

接着谈合作,居然两三下就谈成了。

世界上能够异军突起,有了不得成就的,往往是那些”明知不可而为之”的人。所以西方有句谚语–”最大的冒险,是不敢冒险。”许多人失败,不败在他没能力、没经验,常败在他不敢尝试。甚至像前面我提的助理,在我要尝试之前,先很武断地说:”人家早下班了!”

相信大家都读过《 论语 》里孔子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不要臆测、不要武断、不要固执、不要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

当你该打电话的时候,你不打,还找借口,说人家一定下班了,就是臆测和武断。当你发现自己先前的看法错了,还坚持不改变,就是自以为是的固执。

要知道,很多领导人都是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化不可能为可能,才能成功的。他们看事情的态度非常积极。

有个公司以重金招聘两位创意人才。从几百位应征者当中,选出了四个人,每个人都有非常好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经验,让这公司的老板很为难。决定再跟这四个人吃饭,聊聊天,感受一下哪两个比较适合。

四个人都点了牛排。没多久,牛排端上来了,其中两个人先撒了一些盐,才开始吃。另两位则先吃了一口,才拿起盐罐撒了些盐。

就从这个撒盐的动作,老板决定了他要的人。

各位猜,是哪两个?是牛排上来,没吃,先撒盐的,还是尝一口,才撒盐的?

答案是,后者。正如老板后来说的,如果你没吃,怎么能武断地认为一定不够咸?就算你十回有八回吃到的牛排都要加盐,你也应该先试一下。我要的是有创意的人,是能在没有机会中找机会,在绝望中找希望的人,而不是自以为是,独断独行的人。

同样的道理,让我们再回到打电话的主题,如果今天你老板叫你,在怎么想对方都早已经下班的时间,打电话去。你能武断地说不吗?”明知不可而为之”是成功者的重要特质啊!

实话虚说

虚说的实话,基本上还是实话,只是说得不够精确,或者说得松散。

有朋友突然造访,十二点半,正是吃中饭的时候。你问他吃了没有,他不直说,卻绕弯子:”我今天其实起得很早,也不知为什么,瞎忙,又接到一个电话,瞎扯了半天,突然想到有个东西早该交给你,匆匆忙忙赶过来,说实话,我连早饭都没吃,可饿死了!”

他何不直接说他没吃呢?八成因为客气,扯了一堆。

如果你说话有这种毛病,一定要检讨,因为实话虚说的人,非但不干脆,而且容易显得不诚恳。

譬如你问你的部属,前天交代他的报告作好没有?

他不直接答,先说:”哎呀!报告长官,我最近是真倒楣,前天半夜下大雨,房子居然漏了,东边接水,西边接水,整夜没睡,昨天办公室又忙……”

他是不是才说三句,你已经猜到他没做好。问题是听他这么说,你特别火大。 因为他在答话之前,先找了一堆借口。

你注意,很多心里有鬼的人,都爱用这种说话的方法。

但是”实话虚说”也不是完全没用。很多人就用这种方法,既没有撒谎,说了实话,又能避免尴尬。

譬如有一位台湾政界的名人,为了选举拉票,不得不上一个很搞笑的电视节目,那主持人真够刁的,她居然问:”您都穿什么颜色的內裤啊?”

那位名人反应还真不错,一笑,说:”我都穿我太太知道的颜色。”

最有意思的是三十多年前,当梁实秋跟他后来的太太韩菁清热恋,梁先生夜里回台北,我去机场采访他,问他什么时候结婚。

梁实秋抬头看看天,笑说:”总得等天亮了吧!”

要知道,人都很聪明,听对方这么一说,知道他不愿意答,往往就不继续问了。结果,答的人没撒谎,说的是实话,却又等于没答。

实话虚说最好的就是你能不撒谎。

我记得当我二十几岁的时候,听一个画廊老板说过一段话,印象十分深刻。

那老板说:”人何必撒谎呢?我虽然作生意,但我不撒谎,当人家问我往哪个方向去的时候,我不愿意告诉他我去西边,我可以说我没去北边,也没去南边。”

同样的道理,当你乔迁,大家来贺,有人居然问:”您这房子真不错,多少钱买的啊?”

他问得很唐突,你原来想说:”对不起!不能告诉你。”但是又怕让他尴尬。

于是你可以换个方法说:”哎呀!这房子虽然称不上豪宅,但比我上一栋贵多了。”

你上一栋如果值一百万,这栋花了一百五十万、两百万,甚至三百万,你不是都能这么说吗? 再不然,如果那房子是一百五十万,你可以讲:”可花了一百多万呢!”或是说:”还好!不到两百万。”

相反的,如果你不懂这个技巧,又装阔,吹牛说一百九十万。偏偏前面有人问,你的另一半才说一百六十万。不是马上就穿帮,显示你们两口子说话不实在吗?

实话虚说还有个特色,是你可以把”语气”或”语法”掉换一下,內容没改,感觉改了。

譬如老李、老张冲突,他们都是你朋友,也都找你抱怨是对方的错。

老李对你说:”老张应该向我道歉。”

你搞不清楚情況,又不愿意偏袒任何一方,你可以附和他的话说:”如果老张有错,当然应该道歉!”

老张又来对你说:”我绝不向老李道歉。”

你还是可以顺着他的话说:”没错的人当然不必道歉。”

乍听,你两边都没得罪,而且说得理直气壮,一副仗义直言的样子,但仔细想想:”有错当然该道歉”,或”没错当然不必道歉”。你只是说了实实在在、公公正正的话。这就是”实话虚说”的妙处。

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比喻。譬如去年台湾某杂志访问一位大陆著名的企业家,问了个很辣的问题:”请问您觉得两岸的大学,哪边比较强。”

这位企业家说:”台湾的大学在理工科很强,举例说,把台湾理工大学的任何一位教授放到大陆的一流大学,表现都会非常傑出”

他虽然没有正面答,但是听的人不太会觉得。这种实话虚答,你说高不高明?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我家自动化/article/detail/938110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