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策略模式_使用策略模式做薪资计算,不同策略对应不同方案

使用策略模式做薪资计算,不同策略对应不同方案

拿《大话设计模式》里面的一个例子说事儿,某公司要开发一套工资管理系统,负责公司人员的工资统计、计算、发放。不同职位类型的工资计算方式显然不一样,比如,销售(基本工资+项目提成),行政(基本工资+绩效+全勤),经理(基本工资+项目提成+电话补+饭补+交通补+绩效+全勤+啪啪啪补),it屌丝儿(基本工资-bug扣款)等等;普通的做法是做一个工资发放类salary,根据员工编号和员工类型计算工资并返回,然后进行工资的发放(银行卡、现金?),类中有一个很长很长的if else条件判断语句,针对每一类员工设计一个函数实现工资计算。嗯,目前的需求搞定了,可以测试发布了。

一个月后公司业务拓展,增加了一个职位:技术顾问;由于之前没有这种职位的工资算法,所以要动salary类,在类里新建一个算法函数,if else 再变长一些。升级发布;一个月后,老板招了一个女秘书,负责其日常工作作息的安排,所以继续改salary类;一个月后,老板又招了一个女秘书,负责……呵呵;一个月后…………;你就改吧,salary类越来越复杂;一个月后,来了一个临时工,专门负责填坑,本想奉上级指示让他给老板的女秘书重新设定工资算法,但是他看了salary类后义愤填膺:这个公司的研发都是吃粑粑的吗?怎么挣得这么少,不行,我要给他们加工资,于是女秘书的工资算法没动,把我们的基本工资*2,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木道寻08/article/detail/913753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