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摘要_水量数据的采取主要包括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采集 拓扑数据一般在已有的集合

水量数据的采取主要包括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采集 拓扑数据一般在已有的集合

地理信息系统要点总结

根据华一新《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总结而来,涵盖绝大部分要点知识,可供突击复习参考。

一、绪论

1、  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

GIS的对象是地理实体;

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混合数据结构和有效的数据集成、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创造和可视化表达手段,以及地理过程的演化模拟和空间决策支持功能等;

GIS与地理学和测绘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2、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系统硬件包括:GIS主机,GIS外部设备,GIS网络设备

系统软件包括:GIS专业软件,数据库软件,系统管理软件

空间数据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3、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和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拓扑叠加,缓冲区建立,数字地形分析,空间集合分析),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和编程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功能: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

4、  当代GIS发展:面向对象技术与GIS的结合,真三维GIS和时空GISGIS应用模型的发展,InternetGIS的结合,GIS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的结合,GIS与虚拟现实的结合。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结构和数据库

5、  地理实体的特征(属性,空间,时间),地理实体数据的类型(属性数据,几何数据,关系数据),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逻辑结构):基于矢量的数据结构和基于栅格的数据结构。

6、  矢量数据结构是通过坐标值来精确表示点,线,面等地理实体的,其输出质量好,精度高,但是不能有效支持影像代数运算;矢量数据域DEM的交互视是通过等高线来实现的,不能与DEM直接进行联合空间分析。

7、  栅格数据是以规则的像元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或现象的分布的数据结构,其阵列中的每个数据表示地物或现象的属性特征。较高的精度是数据量的极大增加,难以获取空间实体的拓扑信息,难以进行网络分析等操作。

8、  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将矢量方法表示的线状地物用元子空间填充表达。三个约定和细分格网法。

9、  GIS的数据模型:数据库的三个基本部分(数据集,物理存储介质,数据库软件),数据库的主要特征(数据集中控制,数据独立,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数据结构化,统一的数据保护功能),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概念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10、              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为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表具有固定的列数和任意的行数,在数学上称为“关系”。二维表是同类实体的各种属性的集合,每个实体对应于表中的一行,在关系中称为元组,相当于通常的一个记录;表中的列表表示属性,称为域,相当于通常记录中的一个数据项。若二维表中有n个域,则每一行叫做一个n元组,这样的关系称为n度(元)关系。满足一定条件的规范化关系的集合,就构成了关系模型。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的操作是通过关系代数实现。

11、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核心技术:分类,概括,聚集,联合。

12、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核心工具:继承,传播。

13、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是指在现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空间数据库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结构设计和数据层设计三部分。

三、空间数据的采集和质量控制

14、GIS的数据源:地图,遥感数据,文本资料,统计资料,实测数据,多媒体数据,已有系统的数据。

15、空间数据采集的任务是将现有的地图,外业观测成果,航空像片,遥感图像,文本资料等转换成GIS可以处理与接收的数字形式,通常要经过验证,修改,编辑等处理。

16、我国常用地图投影: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除1:100万外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作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木道寻08/article/detail/999433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