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Flink系列四:Flink中并行度、算子链、任务槽详解_flink的并行度

flink的并行度

一、并行度(Parallelism)

1、并行子任务和并行度

       当要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大时,我们可以把一个算子操作,“复制”多份到多个节点,数据来了之后就可以到其中任意一个执行。这样一来,一个算子任务就被拆分成了多个并行的“子任务”(subtasks),再将它们分发到不同节点,就真正实现了并行计算。

在Flink执行过程中,每一个算子(operator)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子任务(operator subtask),这些子任务在不同的线程、不同的物理机或不同的容器中完全独立地执行。

        一个特定算子的子任务(subtask)的个数被称之为其并行度(parallelism)。这样,包含并行子任务的数据流,就是并行数据流,它需要多个分区(stream partition)来分配并行任务。一般情况下,一个流程序的并行度,可以认为就是其所有算子中最大的并行度。一个程序中,不同的算子可能具有不同的并行度。

        例如:如上图所示,当前数据流中有source、map、window、sink四个算子,其中sink算子的并行度为1,其他算子的并行度都为2。所以这段流处理程序的并行度就是2。

2、并行度的设置

2.1  代码中设置

2.1.1 算子单独设置并行度

stream.map(word -> Tuple2.of(word, 1L)).setParallelism(2);

这种方式设置的并行度,只针对当前算子有效

2.1.2 全局设定并行度

直接调用执行环境的setParallelism()方法

env.setParallelism(2);

这样代码中所有算子,默认的并行度就都为2了。我们一般不会在程序中设置全局并行度,因为如果在程序中对全局并行度进行硬编码,会导致无法动态扩容。

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keyBy不是算子,所以无法对keyBy设置并行度。

2.2  命令行提交时设置

在使用flink run命令提交应用时,可以增加-p参数来指定当前应用程序执行的并行度,它的作用类似于执行环境的全局设置。

以在yarn的会话模式为例:

flink run -t yarn-session -p 3 -Dyarn.application.id=application_1717039073374_0009  -c com.shujia.flink.state.Demo5ExactlyOnceSInkKafka flink-1.0.jar

如果我们直接在Web UI上提交作业,也可以在对应输入框中直接添加并行度。

2.3 配置文件中设置

直接在集群的配置文件flink-conf.yaml中直接更改默认并行度:

parallelism.default: 2

在没有指定并行度的时候,就会采用配置文件中的集群默认并行度1

3、并行度的优先级

优先级:算子后指定>env(全局指定)>命令行指定>配置文件指定

如果不指定并行度,默认并行度就是当前机器的CPU核心数。

二、 算子链(Operator Chain)

1、算子间的数据传输

一个数据流在算子之间传输数据的形式可以是一对一(one-to-one)的直通(forwarding)模式,也可以是打乱的重分区(redistributing)模式,具体是哪一种形式,取决于算子的种类。

1)一对一(One-to-one,forwarding)

         这种模式下,数据流维护着分区以及元素的顺序。比如图中的source和map算子,source算子读取数据之后,可以直接发送给map算子做处理,它们之间不需要重新分区,也不需要调整数据的顺序。这就意味着map 算子的子任务,看到的元素个数和顺序跟source 算子的子任务产生的完全一样,保证着“一对一”的关系。map、filter、flatMap等算子都是这种one-to-one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类似于Spark中的窄依赖

2)重分区(Redistributing)

        在这种模式下,数据流的分区会发生改变。比如图中的map和后面的keyBy/window算子之间,以及keyBy/window算子和Sink算子之间,都是这样的关系。每一个算子的子任务,会根据数据传输的策略把数据发送到不同的下游目标任务。这些传输方式都会引起重分区的过程,这一过程类似于Spark中的shuffle

2、合并算子链

2.1 算子链理解

        在Flink中,并行度相同的一对一(one to one)算子操作,可以直接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任务(task),这样原来的算子就成为了真正任务里的一部分,如下图所示。每个task会被一个线程执行。这样的技术被称为“算子链”(Operator Chain)。

上图中Source和map之间满足了算子链的要求,所以可以直接合并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任务;因为并行度为2,所以合并后的任务也有两个并行子任务。这样,这个数据流图所表示的作业最终会有5个任务,由5个线程并行执行。

将算子链接成task是非常有效的优化:可以减少线程之间的切换和基于缓存区的数据交换,在减少时延的同时提升吞吐量。

 2.2 算子链的设置

Flink默认会按照算子链的原则进行链接合并,如果我们想要禁止合并或者自行定义,也可以在代码中对算子做一些特定的设置:

// 禁用算子链

.map(word -> Tuple2.of(word, 1L)).disableChaining()

// 从当前算子开始新链

.map(word -> Tuple2.of(word, 1L)).startNewChain()

三、任务槽(Task Slots)

1、概念

Flink中每一个TaskManager都是一个JVM进程,它可以启动多个独立的线程,来并行执行多个子任务(subtask)。

很显然,TaskManager的计算资源是有限的,并行的任务越多,每个线程的资源就会越少。那一个TaskManager到底能并行处理多少个任务呢?为了控制并发量,我们需要在TaskManager上对每个任务运行所占用的资源做出明确的划分,这就是所谓的任务槽(task slots)。

每个任务槽(task slot)其实表示了TaskManager拥有计算资源的一个固定大小的子集。这些资源就是用来独立执行一个子任务的。

2、图解

3、任务槽数量的设置

可以在flink-conf.yaml中设置任务槽数量,默认是1个slot

taskmanager.numberOfTaskSlots: 3

4、共享任务槽

在同一个作业中,对于不同任务节点(算子)的并行子任务,就可以放到同一个slot上执行

5、slot共享组

Flink默认是允许slot共享的,如果希望某个算子对应的任务完全独占一个slot,或者只有某一部分算子共享slot,我们也可以通过设置“slot共享组”手动指定:

.map(word -> Tuple2.of(word, 1L)).slotSharingGroup("1");

这样,只有属于同一个slot共享组的子任务,才会开启slot共享;不同组之间的任务是完全隔离的,必须分配到不同的slot上。在这种场景下,总共需要的slot数量,就是各个slot共享组最大并行度的总和。

四、总结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正经夜光杯/article/detail/860263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