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我使用过的设备包括各种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 、入侵防御系统(IPS) 、安全 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系统等。在遇到误报时,我通常会首先确认这是一个真正的 误报,而不是对系统的实际威胁。确认后,我会分析误报产生的原因,这可以包括 查看规则配置、检查硬件和软件是否存在漏洞等。然后依据我所调查分析的结果, 调整设备设置或是规则以避免在未来再发生同样的误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 要在一段时间内继续监视该设备,确认新的设置和规则是否有效。
规则配置不当、威胁情报不准确、设备漏洞或缺陷、用户正常活动、软件或服务更 新等
当安全设备产生误报时,首先,我们需要进行威胁验证,这包括分析报警的详细信 息、审计日志、流量数据等,以确认是否真的存在威胁。如果经过初步验证,确定 这是一个误报,那么我们可以根据设备产生误报的原因调整设备或规则配置,优化 设备的威胁识别能力,减少误报。如果在验证过程中,证实这是一个真实的威胁, 那么我们需要及时响应,阻止威胁的进一步发展。这可能包括隔离受影响的系统、 修复漏洞、更改账户凭证等措施,以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对于持续出现的误报, 我们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可能需要重新考虑我们的威胁模型,或者寻 求新的解决方案来改进误报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与设备供应商或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