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暴力破解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系统地组合并尝试所有的可能性以破解用户的用户名、密码等敏感信息。攻击者往往借助自动化脚本工具来发动暴力破解攻击。
根据暴力破解的穷举方式,其攻击行为可以分为:
理论上,只要拥有性能足够强的计算机和足够长的时间,大多密码均可以被破解出来。
对于防御者而言,给攻击者留得时间越长,其组合出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时间在检测暴力破解攻击时很重要。
通过自动化工具发起的暴力破解攻击可以获取用户账号和密码。
last
cat /var/log/secure
port 1579
这个端口是客户端使用随机端口来连接服务器ssh服务的
top
crontab -l
history
# 查看更多操作记录
cat ~/.bash_history
record
cat /etc/hosts.deny
功能优势
相较于用户名和密码认证方式,SSH密钥对有以下优势:
使用限制
使用SSH密钥对有如下限制:
生成密钥对
登录ECS管理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网络与安全 > 密钥对。
在顶部菜单栏左上角处,选择地域。
单击创建密钥对。
在创建密钥对页面,完成以下配置。
单击确定。
导入密钥对
登录ECS管理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单击网络与安全 > 密钥对。
在顶部菜单栏左上角处,选择地域。
单击创建密钥对。
设置密钥对名称,并选择导入已有密钥对。
说明:密钥对名称不能重复。否则,控制台会提示密钥对已存在。
在公钥内容文本框中,输入要导入的公钥。
单击确定。
绑定密钥对
登录ECS管理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单击网络与安全 > 密钥对。
在顶部菜单栏左上角处,选择地域。
找到需要操作的密钥对,在操作列中,单击绑定密钥对。
在选择ECS实例栏中,选中需要绑定该密钥对的ECS实例名称,单击**>图标,移入已选择**栏中。
如果选择ECS实例栏中的ECS实例名称显示为灰色,表示该实例为Windows实例,不支持SSH密钥对。
单击确定。
如果ECS实例处于运行中(Running)状态,重启实例使操作生效:
自身安全问题
先用普通用户进入 再切换成管理员,是一个良好的习惯,主要是用于防止误操作。因为root用户具有最高权限,一些很危险的操作 如rm -Rivf 等操作是没有任何提示的删除,极有可能删掉重要的文件。
root权限可以对任何文件进行修改,万一操作错误,就可能导致系统崩溃,一般良好的操作习惯,都不用root身份。除非实在要root的时候才用。有些系统,默认也是禁止root远程登录,同样也是安全考虑。
linux一般是企业建立服务器用的,网络维护人员99%都是通过ssh远程上去对服务器进行维护的。一般服务器本身缺省设置,为了安全考虑,都屏蔽了root远程登录,管理员都是通过普通用户,远程登录上去。如果需要操作root权限的事情,才通过su编程root身份。
再比如执行某些重要脚本如全系统备份等(在业务高峰期时不应该作此操作),会对系统性能造成重大影响。
被入侵安全问题
减少系统无用账号,降低安全风险。
操作步骤
userdel <用户名>
删除不必要的账号。passwd -l <用户名>
锁定不必要的账号。passwd -u <用户名>
解锁必要的账号。检查是否存在空口令和root权限的账号。
操作步骤
awk -F: '($2=="")' /etc/shadow
查看空口令账号。awk -F: '($3==0)' /etc/passwd
查看UID为零的账号。passwd <用户名>
为空口令账号设定密码。加强口令的复杂度等,降低被猜解的可能性。
操作步骤
使用命令
vi /etc/login.defs
修改配置文件。
PASS_MAX_DAYS 90 #新建用户的密码最长使用天数
PASS_MIN_DAYS 0 #新建用户的密码最短使用天数
PASS_WARN_AGE 7 #新建用户的密码到期提前提醒天数
使用chage命令修改用户设置。
例如,chage -m 0 -M 30 -E 2000-01-01 -W 7 <用户名>
表示将此用户的密码最长使用天数设为30,最短使用天数设为0,密码2000年1月1日过期,过期前七天警告用户。
设置连续输错三次密码,账号锁定五分钟。使用命令 vi /etc/pam.d/common-auth
修改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中添加 auth required pam_tally.so onerr=fail deny=3 unlock_time=300
。
限制能su到root的用户。
操作步骤
使用命令 vi /etc/pam.d/su
修改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中添加行。例如,只允许test组用户su到root,则添加 auth required pam_wheel.so group=test
。
限制root用户直接登录。
操作步骤
vi /etc/ssh/sshd_config
修改配置文件将PermitRootLogin的值改成no,并保存,然后使用service sshd restart
重启服务。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如普通服务和xinetd服务),降低风险。
操作步骤
使用命令systemctl disable <服务名>
设置服务在开机时不自动启动。
说明: 对于部分老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如CentOS 6),可以使用命令chkconfig --level <init级别> <服务名> off
设置服务在指定init级别下开机时不自动启动。
对SSH服务进行安全加固,防止暴力破解成功。
操作步骤
使用命令 vim /etc/ssh/sshd_config
编辑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修改完成后,重启sshd服务生效。
设置默认的umask值,增强安全性。
操作步骤
使用命令 vi /etc/profile
修改配置文件,添加行 umask 027
, 即新创建的文件属主拥有读写执行权限,同组用户拥有读和执行权限,其他用户无权限。
设置系统登录后,连接超时时间,增强安全性。
操作步骤
使用命令 vi /etc/profile
修改配置文件,将以 TMOUT=
开头的行注释,设置为TMOUT=180
,即超时时间为三分钟。
启用日志功能,并配置日志记录。
操作步骤
Linux系统默认启用以下类型日志:
注意:部分系统可能使用syslog-ng日志,配置文件为:/etc/syslog-ng/syslog-ng.conf。
您可以根据需求配置详细日志。
通过脚本代码实现记录所有用户的登录操作日志,防止出现安全事件后无据可查。
操作步骤
运行 [root@xxx /]# vim /etc/profile
打开配置文件。
在配置文件中输入以下内容:
history USER=`whoami` USER_IP=`who -u am i 2>/dev/null| awk '{print $NF}'|sed -e 's/[()]//g'` if [ "$USER_IP" = "" ]; then USER_IP=`hostname` fi if [ ! -d /var/log/history ]; then mkdir /var/log/history chmod 777 /var/log/history fi if [ ! -d /var/log/history/${LOGNAME} ]; then mkdir /var/log/history/${LOGNAME} chmod 300 /var/log/history/${LOGNAME} fi export HISTSIZE=4096 DT=`date +"%Y%m%d_%H:%M:%S"` export HISTFILE="/var/log/history/${LOGNAME}/${USER}@${USER_IP}_$DT" chmod 600 /var/log/history/${LOGNAME}/*history* 2>/dev/null
运行 [root@xxx /]# source /etc/profile
加载配置生效。
注意: /var/log/history 是记录日志的存放位置,可以自定义。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在 /var/log/history 目录下以每个用户为名新建一个文件夹,每次用户退出后都会产生以用户名、登录IP、时间的日志文件,包含此用户本次的所有操作(root用户除外)。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