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想要转行的一定要看软件测试发展简史+学习路线_软件测试理论发展

软件测试理论发展

迄今为止,软件测试的发展一共经历了五个重要时期:

调试为主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刚诞生不久,只有科学家级别的人才会去编程,需求和程序本身也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复杂多变,相当于开发人员一人承担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等所有工作,当然也不会有人去区分调试和测试。然而严谨的科学家们已经在开始思考 “怎么知道程序满足了需求?”这类问题了。

证明为主

1957年,Charles Baker在他的一本书中对调试和测试进行了区分:

  • 调试(Debug):确保程序做了程序员想它做的事情。
  • 测试(Testing):确保程序解决了它该解决的问题。

这是软件测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测试终于自立门户师出有名了。

当时计算机应用的数量,成本和复杂性都大幅度提升,随之而来的经济风险也大大增加,测试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这个时期测试的主要目就是确认软件是满足需求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了该做的事情”。

破坏为主

1979年,《软件测试的艺术》 (The Art of Software Testing)第一版问世,这本书是测试界的经典之作。书中给出了软件测试的经典定义:

The process of executing a program with the intent of finding errors.
测试是为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这个观点较之前证明为主的思路,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我们不仅要证明软件做了该做的事情,也要保证它没做不该做的事情,这会使测试更加全面,更容易发现问题。

评估为主

1983年,美国国家标准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发布“Guideline for Lifecycle Validation, Verification and Testing of Computer Softwar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VV&T。VV&T提出了测试界很有名的两个名词:验证(Verification)和确认(Validation)
Verification: Are we building the product right?(我们构建的产品正确吗?主要为产品的功能可用性)
Validation: Are we building the right product?(我们构建了正确的产品吗?主要为产品符合用户预期)

人们提出了在软件生命周期中使用分析,评审,测试来评估产品的理论。软件测试工程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 出现测试经理(test manager),测试分析师(test analyst)等职称;
  • 开展正式的国际性测试会议和活动;
  • 发表大量测试刊物;
  • 发布相关国际标准;

以上种种都预示着:软件测试正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的,具有影响力的工程学发展起来了。

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是当下软件测试的主流思想之一。STEP(Systematic Test and Evaluation Process)是最早的一个以预防为主的生命周期模型,STEP认为测试与开发是并行的,整个测试的生命周期也是由计划,分析,设计,开发,执行和维护组成,也就是说,测试不是在编码完成后才开始介入,而是贯穿于整个软件生命周期。我们都知道,没有100%完美的软件,零缺陷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尽量早的介入,尽量早的发现这些明显的或隐藏的bug,发现得越早,修复起来的成本越低,产生的风险也越小。

虽然每一个发展阶段对软件测试的认识都有其局限性,但是前辈们一直在思考和总结前人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新的理论和方向,这种精神非常值得尊敬和学习。所谓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明得失。知道了从哪里来,方能更好的明白该到哪里去。

抛开疑问,只做学术探讨

这次我们抛开所有的疑惑,比如自动化测试到底有什么用?自动化真的能提升效率么?学了自动化能涨多少工资等等,以上的话题,我这次将不再论述,这几个问题也是平时讨论的比较多的问题。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做一个总结,能涨工资,能多赚钱的技术,就值得我们去学!既然自动化现如今发展的这么火,自然有它存在的价值。

小白在想什么?

想必每一个大神,都是从小白一步步走上来的。当然呢,我很能理解小白的想法,因为平时经常和一些刚入门自动化测试的同行交流,也很深入的了解到他们的一些困惑。

大部分小白想的无非是以下几点问题:

1.自动化测试好学吗?
2.不学/不写代码能做自动化测试吗?
3.怎样学习自动化测试?
4.学自动化测试要先学习哪个方向?学ui自动化?还是接口自动化?好像App自动化也比较火?要么再来个小程序自动化?
5.我没有代码基础,工作都是点点点,要不要报培训班?
6.我需要学习什么语言?java 还是 python?
...等等

我来针对以上的问题,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自动化测试,很好学!但是要记住,一定要明确学习的方向,不要剑走偏锋,白花力气。

第一,不写代码当然可以做自动化测试,但是个人建议还是学习一门语言,至于学习什么语言的话,很简单,不用纠结,第一看你是否有编程基础,没有选py,有的话选java py都可

第二需要看你们的开发用的什么语言,和开发用同一门语言能在学习自动化测试的同时,降低你和开发之间沟通的门槛,提升你在公司的话语权。

第三,学习哪个方向?我建议:web ui自动化=》接口自动化=》App自动化/小程序自动化,当然,着重学习接口自动化,ui自动化要学,但是没太大必要深究。

第四,要不要报名培训班?这个看你个人,如果你觉得自己学习理解能力很强,本身自己又很自律,同时学习的方向又很明确,那么你当然可以不报名培训,多省点钱不香么?

假如你对自动化测试或者一些编程语言毫无理解,身边又没有能带你学习的人,那么报名培训绝对是一个快速提升的途径。

盖楼之前先打好地基,首先需要学习一门语言

在上面我们也提到了,自动化要想做得好,必须要学习至少一门语言。当然至于学习语言要到什么程度了?我不可能一直学下去吧?答案是,会用就行!

掌握大部分的语法基础,已经能够满足你的自动化的日常需求了,因为我们写脚本并没有像开发那么难!

语言你需要学习,for循环,if判断,数据类型,运算符,面向对象编程等等,不管是java还是python,这些都是需要的,其实也差不多,会一门语言,其他的都类似。

语言入门后,正式踏上开始自动化成神之路,入门篇Selenium

selenium作为自动化的老祖宗,已经被玩烂了,基本上只要是做自动化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什么要先学习selenium?

它能帮助你快速理解,自动化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并且能直观的在页面上面反馈给你。咱当初也是,看着selenium的api,一点一点啃下来的,几乎每个方法都去尝试了一下。

selenium有1.0 2.0 3.0,建议你学习之前,先去了解以下它的历史,u以及它的运行原理,这样可以勾起你的学习兴趣。你学习selenium,需要去安装浏览器,强烈建议使用Chrome而不是FireFox,前者兼容的更好。

安装好Chrome,你需要去安装驱动,恭喜你,这时候你就会踩到自动化的第一个坑了!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你的驱动版本和浏览器版本对不上。等能访问百度后,这里印象很深的su和kw(具体是什么等你学了就知道了)

你会再去尝试各种selenium的方法,去操作浏览器,这时候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奥!原来自动化测试是这么个东西!真神奇!

玩腻了Selenium

等你玩了几天,或者几个星期之后,你好像对Selenium提不起什么兴趣了,脚本也写的越来越6,能写出一些线性的自动化脚本了,这个时候,有点骄傲自满,自动化不过如此,就这?

我想说的是,不要高兴的太早,你仅仅只是刚跨入自动化测试的大门,走了一小步而已。此时,你可以开始尝试,把项目中一些重复的操作,写成脚本去跑,满满的成就感有木有!自动化的成效初步形成,仿佛你开始懂得如何用自动化提升效率了。

开始接触自动化框架unittest/testNG

等你学会单元测试框架unittest/testNG,当你学会了selenium后,你会发现大部分的线性脚本,很难去管理,并且每个脚本需要去一个个run,而且还无法统计测试结果,这个时候,就需要单元测试框架登场了!

你会开始学习,单元测试框架的用法,如何创建一个测试类,如何写测试方法,如何把你的脚本写成测试用例,如何校验测试是否通过,用例的执行顺序怎么去控制,断言怎么去写,这些都是你要去探究学习的。

不满足于单元测试框架的功能

等你脚本写的很6,用例也会组织了,然后每次领导告诉你,跑一下测试,然后把测试结果发给他,要总结成测试报告的形式。

你这时候,屡次打开你的编辑器,run test,然后刷刷刷的跑完测试,一条一条的统计测试结果,累得半死,发给了领导。

第二天领导又说,下班前你再跑一下测试,给我份报告,想死的心都有了。那么你开始去逛百度,逛论坛,想要得到解决方法,那么“框架”一次就会映入眼帘。

学习自动化框架

此时,你已经开始琢磨如何写一个自动化框架出来了,那么说明你的自动化已经开始入门了,并且往着中级的方向发展,你开始研究框架的结构,发现有用例管理,日志,测试报告,邮件,基础封装类等等,还有一种框架的设计模式(经典PO模式)

你开始对你的用例进行整理,封装基类,编写页面类,封装日志,邮件模块等等,经过了几个星期的打磨,你的第一个自动化框架诞生了!

此时你可以去各个技术群去炫耀了,自动写出了一个自动化框架,很多小白也开始吹捧你,叫你大神了。

初始接口测试

以上结束了UI自动化的学习,那么下面到接口这边。一般公司用的都是http接口,那么你就从http协议开始学习了,了解它的结构,请求头,请求参数,请求地址,请求方式等等等,尝试学习一些抓包工具

如fiddler,chales,wireshark或者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等等,去抓包获取一些接口,慢慢的观察它的请求构造,但是这时候还是云里雾里,对接口一知半解。于是下载了一个接口测试工具,尝试把参数录入到工具中,手动发起调用。

当工具返回200 code时,奥,原来是这么回事。好像就是和服务端来传递和接受数据的,然后前端页面会把数据展示到前台!

尝试学习Request/HttpClient库发起请求

在用完postman后,就会想到,那么我怎么用代码去发起一个请求呢?这时候就需要去学习这两个东西。pip install & import requests后,就开始了你的接口自动化之旅。

你尝试也是把之前ui自动化的增删改查,用接口来实现,你把抓包的请求参数拿过来,一个一个方法的调用,然后一键运行!一绿三红!为什么?然后发现接口返回了401,无权限!奥!我没有登入啊,那么怎么才能登入呢??

抱着很多的疑惑开始研究,这时候你需要去了解cookie和token的工作机制,再配合你的代码,去缓存cookie,达到登入。等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接口还是报错了啊,删除接口提示我没有这条数据!

查来查去,原来是我那条数据已经用掉了,那么怎么可以保证我每次录入的参数都是新的呢?这时候就需要去了解接口关联,如何把参数从上个接口的响应提取出来,给下个接口用。

request/HttpClient结合unittest/testNG+allure

一样的,等你学会了 request/HttpClient,自然也会想到用单元测试框架把他们集成起来,然后又发现了一个高大上的allure测试报告,再结合一些日志模块打印参数,轻车熟路的这么一个接口框架就出来了,和之前的差不多!小意思。

尝试用yaml/Excel管理测试用例

等你拿自己的框架,重复枯燥的写着测试用例,这时候你想了,我为啥每次都要request.post,方法都是一样的,只是数据不一样,为什么我要一直写代码呢,很累啊!为什么不用一些文件来读取测试数据,做参数化呢?

这时候你开始研究读写excel/yaml了,你想把所有的测试用例都放在文件里管理,就不用每次去写代码了,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那么我在文件里如何去处理关联数据呢?如何去缓存cookie呢?如何做断言呢?如果做一些动态的输入呢?

以上问题就留给你们自己去想了。

高级货?git?jenkins?docker容器?分布式?

走到这一步,你已经写过好几个框架了,并且基于自己的框架做了优化,那么你此时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的代码居然只能在我本地运行,如果要给别人用,还需要去别人电脑上配置环境,copy代码给他。

那么为什么不用一些代码管理工具去管理我的脚本呢?那么就会需要去学习git,了解如何add commit push推送我的代码到公司的gitlab,这样别人也可以使用,那么有了gitlab,我想做一些定时任务,让它自动执行呢?

学jenkins。再更多,要是我想多个用例一起跑呢?学习selenium grid,docker等等。。

自动化顶端之测试平台/工具开发

等你搭建好公司的自动化生态,你还是不满足,我为什么不把这些东西可视化管理呢?做个平台?管理用例,管理任务,管理测试报告?我还可以把公司的一些部署任务也集成过来?

想法很好!此时的你已经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自动化工程师了,已经迈向了测试开发的道路!开始学习,了解了测试框架httprunner,开发框架django/flask/springboot,懂得了接口开发的流程,了解了mybatis,shiro,quartz等等,开始学习前端

vue/react,懂得了什么是组件开发,父子组件传值,开始了解很多东西,甚至运维方面的知识,开始了解k8s docker,微服务。。那么你越来越往着大神的方向去了,希望你还没有秃头,此时的你可以骄傲的称自己为一名合格的测试开发,或者叫全栈开发了有木有!到此告一段落。

PS: 以上就是我个人,也相信是大部分学习和喜欢自动化测试的一个学习路线,当然本次没提到一些App端/小程序端的自动化测试,其实也都大致类似。希望各位看完本文章点个赞!祝大家少走弯路

因此我建立了一个软件测试开发自学团,正在学习测试的小伙伴可以通过点击下面的小卡片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转载请注明出处:【wpsshop博客】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