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常识)
社会思想古已有之,但是作为学科的社会学迄今为止却只有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Comte)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Inkeles)指出了给社会学下定义的三条途径:
1, 历史的途径(创始人说了什么)
2, 经验的途径(当代社会学家在做什么)
3, 分析的途径(理性指示什么)
社会学家们: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传统 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
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特别是圣西门的思想
创始者们:孔德、斯宾塞(Spencer)
实际奠基者们:涂尔干(Durkheim,又译迪尔凯姆、杜尔克姆)、韦伯(Webber)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运行状况:(社会的良性运行,中性运行,恶性运行)
1966-1976年,全面恶性,原因文革。
1976-1978年,转向中性摆脱恶性,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中性运行,后重建。
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江村经济》 《乡土中国》
第二章 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两种生产:即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阐述,可概括出物质生产方式的三大基本特征: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
思考题:
1, 试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
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是广泛而深远的。就其最基本的方面而言,首先,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由此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其次,由于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而老年人本身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最后,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减缩型,由此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
6,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答: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为基本的活动,无论是个体生命的维持,还是他人生命的生产,都取决于一定的物质资料基础。
这是因为人类生产活动的特殊性。人类生产从一开始就不单个个人的活动,而是人们结成一定关系的社会活动。(生育)实际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也对作为人类社会运行基础条件的人口和资源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并通过这种影响改变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第三章 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
社会与社会系统是社会学学科的最为核心的概念,也是社会运行的主体。
社会的特点: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没有人也就没有社会可言。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的多方面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联系概括分为横向联系(同一时代人们之间的联系。社会分工越发达,这种联系的发展程度就越高)和纵向联系(历史联系,表现为人类文明前后相继的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社会的主体——人,能够主动地发现社会自身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并主动地进行调整使之实现平衡。
思考题:
2,怎样理解社会功能。
答:人类社会一经形成就要发挥作用,这种作用就称为社会功能。社会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整合的功能。“整合”或“社会整合”是社会学术语,指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
(2)交流的功能。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等,提供了互动场所,交往规范。
(3)导向的功能。社会有一套行为规范,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的方向。
(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第四章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超生物性)。指文化不是依赖生理、生物的特性而获得的。
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文化的共享性)。(群体创造)。个体、个人虽具有接受文化或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却不在个人。
3,文化具有象征性。人类信仰、信念、思想、道德、价值观以及各种社会规则的形成,都离不开象征意义的建构。
4,文化具有全括性。文化不是单一的现象,而是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社会行为或社会现象,日常生活到信仰)。
5,文化具有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文化法则或文化文法,如习俗、观念、艺术不同地区的不同结构)
6,文化的传递性与变迁性。纵向传递指人类将文化世代相传,也叫“社会化”。横向传递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之间传播。文化变迁的引发因素有自然条件的变化、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发明与发现。
文化堕距(文化滞后):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则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该理论认为,一般来说,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奥格本称“适应文化”)发展变迁,两者变化不同步,于是产生差距。
主文化与亚文化: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的类别:
(1)民族亚文化,指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2)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专门的职业术语、习惯、道德等。在中国,传统上不同职业集团有不同的祖师爷和祭祀对象。
(3)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犯罪集团的团体规范、联络暗语等。
从发展变迁角度看,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
从文化分层角度理解文化构成:
社会学从文化分层角度,将文化分为四个层次: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区域、文化模式。(人类学家威斯勒1923年出版的《人与文化》中提出)
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一个社会的文化内容就是各种文化特质的总和。文化特质表现为物质文化(汉字、乐器、纸墨笔)和非物质文化(儒家教条、作揖下跪等礼仪)。文化特质的特点是,每种特质都可以独自成一个单位,有它的特殊历史和特殊形式,不会与其他特质相混淆。
文化丛(文化特质丛):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点活动有关,而却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如春节的民间庆祝。
文化区域:指在地理空间上不同区域中分布的特定的文化现象。
文化模式:就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
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常发生于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如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时)。文化震惊显示的是,有着巨大差异的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时发生的冲突和碰撞现象。
文化的功能:
一、认同功能:所谓认同功能,指文化使得社会群体、社会成员有了共同的可以交流的符号基础、心理基础,他们相互认可,认定自己属于同一种文化。文化认同具有很强的持久性和稳定性,是一种深层次的认同(“心灵认同”),这种认同甚至可以超越一般的群体归属界限。
二、规范功能:文化是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影响、指导、规定着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与行为方式。第一,文化给社会提供了基础,是社会交往的前提条件;第二,文化给社会提供了范本,社会成员便有了准则;第三,文化给一个社会提供了最为原始的素材、材料,人们从事任何社会活动都只能取材于文化;第四,文化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使社会运行得以持续。
三、整合功能: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基础,这一点被称作文化的整合功能,即使社会形成一个整体。仅有了社会要素还不等于一个社会,社会要素之所以能形成社会,是靠了文化的联系作用。
四、教育与教化的功能:人是经文化的培育、教育、教化而成长起来的。关于文化对人的教化,即一个人能适应文化、接受文化,即“文化涵化”,如此一个人才能成为社会的人。
思考题:
2,什么是文化的基本特性?
答:文化的超生理性、超个人性、象征性、全括性、整体性以及传递性与变迁性(包括文化堕距)
3,怎样理解文化的构成?
答:从文化要素上看,象征符号、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物质文化四大类构成文化。
从文化分层角度看,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区域、文化模式构成文化。
5,怎样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
答:使社会成员对本民族文化产生“心灵认同”,指导、规范着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与行为方式。
第五章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基本两大类):
定量研究方法,指通过对变量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的测量,以及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或过程的方法。(从样本推论总体的研究)
定性研究方法,是指注重描述、剖析和揭示社会现象或过程的特性和本质的研究方法。(要揭示研究对象全貌和整体特征的研究)
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确定调查总体、选择抽样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汇总和录入数据、分析数据等)
二、田野调查法(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场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
三、实验法(控制某些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四、历史比较法(资料来源有政府文献资料和历史资料)
第六章 社会化与个性化
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社会化的类型:(五种)
基本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儿童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其主要任务试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预期社会化:(青年期)是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发展社会化:是相对于基本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着眼于人的完善。
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着眼于人的改造。
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每个人独特的“人格”。人格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它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人格可分为:认知、行为及情感。自我意识(对“我是谁”的看法和判断)是人格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镜中我”理论(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2.“角色扮演”理论(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自我”分为“主我”(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和“客我”(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3.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把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即口腔器(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7岁~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4.人格发展“八阶段”论(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1岁)。婴儿如果能得到父母或他人的良好照料,各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能建立起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相反,则会对他们和环境产生不信任,以致对以后各阶段的社会化产生不良影响。
(2)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3岁)。儿童在这一阶段开始学习对自己的肢体活动加以自主控制,用自己的感官去熟悉周围环境。父母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孩子的这种自主性活动,过多的指导和责怪或限制,会使儿童产生羞耻感,并对自身的能力和周围的环境产生疑虑,不利于青年期建立独立自主的个性。
(3)主动与内疚(学期事情,4~5岁)。由于儿童具有了语言的能力和从事游戏活动的能力,他开始表现出与他人交谈和一起从事游戏活动的主动性。父母如果对儿童主动的要求不予理睬或管束太多,取笑或惩罚儿童一些带有创造性甚至有点荒诞的做法,就可能是他产生内疚感,影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11岁)。在这一时期,儿童对周围事物的用途和构造的好奇心增强,乐于使用工具去进行操作活动。这时成年人应鼓励儿童积极动脑,不理解或压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活动,会造成儿童的自卑感。
(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认同。如果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自信,将不能正确地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中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
(6)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早年期)。这一阶段个人将经历求爱和建立家庭等事件。顺利完成这些活动,需要个人学会和异性交往并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这方面活动失败,会使个体陷入难以自拔的孤独感。
(7)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由于个人的社会成就已相对达到顶峰,自己的子女已逐渐长大,个人增加了对他人特别是下一代人的关心。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形成对后代关注的个人,则会沉溺于对自我、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的关注之中。
(8)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在这人生的最后阶段中,个人会经常回忆和总结自己一生的活动,力图给自己的一生做出一个使自己满意的解释,并给它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如果个人不能找到这样一种满意的解释,将陷入追悔和绝望的情绪之中。
5.生命历程理论(美国芝加哥学派关于移民问题的研究):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如一生会经历的,入学、就业、生育、退休等生命事件。社会构造与个体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生命的相关性;生命的时间安排;人的能动性。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作为生物个体的人经过社会化,能够成为具备社会知识、掌握社会规范的社会人,需要一定的生物条件,不是任何生物都可以经过社会化而成为社会人的。另一方面,社会化还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离开这些条件,即使具备了生物条件的人类个体也不能成为正常的社会人。
(一)社会化的生物及其社会条件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类特有的生物素质,社会化的活动就无法进行。接受社会化所需要的潜在能力主要表现为:1.语言能力 2.思维能力 3.学习能力 4.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二)社会化的主体
1.家庭: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
首先,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其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主要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最后,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
2.学校:社会化的社会条件之一。
首先,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学校的社会化具有系统性。其次,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学校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学生必须学习和遵守,按照规范要求去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并理解和把握这种有组织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3.同龄群体: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是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作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
4.工作单位: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首先,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其次,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5.大众传媒: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信手段。
社会化的过程与内容:
代差问题: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社会变化越大,代差越大)
对待代差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代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代差是在社会文化在“遗传”过程中的“变异”(扬弃)。另一方面,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代差双方中(老年人或年轻人)的任何一方。
社会化的内容:个人社会化的基本主要包括(独立)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角色扮演的学习和政治社会化。
个体化:个体化,概括地说,是指在当代经济活动、社会生产和劳动、就业方式及社会生活进一步开放和快速流变的条件下,个人作为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单元,作为社会行动过程中的一个实体单位,他的独立性、独特性、主体性日益充分地得到显示和表达的过程。
思考题:
4,怎样理解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
答:(1)社会化与个体化是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的理论刻画。人的社会化与人的个体化是同一现代性过程的两个侧面、两个维度,它们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持续递进和现代人不断成长的实践经历。
(2)社会化与个体化有其各自特定的含义。社会化是每个人必然经历的基础性发展过程。经由社会化,个体从生物人转变到社会人,并从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自我、内化了社会价值标准、获得了角色技能、适应了社会生活。个体化是对当代人带有普遍意义的经历概括,个体化意味着,在当代社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了早期现代社会所没有的特征,从而提升了个人的发展指向,同事也更新了个人的现代性内涵。
(3)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传统社会化的超越。个体化不仅内含了自然的生物个体向社会人的转变,而且意味着一个社会人向更新的现代人的持续迈进。唯有在现时代,社会生活的高度开放、社会的进步、社会节奏的变快,个人的完整性、独立性和独特性以及自主选择和自我责任才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来。
第七章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定义):社会互动,也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相互作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的过程。通过社会互动或交往,自我得以形成,个体需要得以满足,社会得以持续运行。
关于社会互动,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主体(包括个体和群体)之间。社会互动是一个关系性范畴,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形成社会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离群索居的人不能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互动。
第二,社会主体之间发生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相互依赖性关系和行为是社会互动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信息交流,或者互动双方不理解,互动就无法进行。两个以上的社会主体在一起并不一定必然发生社会互动关系,只有他们互相传递信息,产生了相互影响的关系,社会互动才发生。
第三,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交往,也可以借助媒介进行。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使跨时空的信息传播成为可能,大大拓展了社会互动的时空范围和方式。人们可以通过信件、电话、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手段进行交流与互动。
第四,社会互动与特定的社会情景密切相关,并形成特定的互动模式。互动依赖于互动双方对交往情境的理解,在相同文化和社会情境中,一般都会有约定俗成的互动模式和规则。
第五,社会互动不仅会影响互动关系,而且会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产生影响。(例如,班级中,同学常一起交流,一起旅游,班级和谐,会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尽管社会互动一般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网络和社会结构中进行的,但是人们在互动的基础上,又会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复杂的社会网络。
社会互动的维度:
1,社会互动的向度。
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关系的性质。(亲近or排斥;平等or不平等;一致or冲突)
感情上的亲疏爱憎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机互动的两个最基本向度。(情感向度遵循回报性,即爱引发爱,恨引发恨;地位向度上遵循互补性,即支配引发顺从)
2,社会互动的深度。
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我们可以从互动双方利益关联的大小、感情投入的大小、互动延续的时间长短和互动规范的复杂程度等几方面来分析互动的深度。(与异性打招呼是浅层互动,恋爱那就是深度互动)
3,社会互动的广度。
广度反映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有些互动局限于特定领域,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如上课只是为了传授、学习知识;有些互动涉及很多面,互动方式灵活,如朋友家人间的互动大多是全面的)
4,社会互动的频度。
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少。互动频度的差别往往反映并影响人际关系的疏密与好坏。
社会互动的类型:
(一)二人互动、三人互动和多人互动。(三人互动中,第三者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中间人、仲裁人、从中渔利者、分裂和征服者)
(二)人机互动和群体互动。(按社会互动的主体类型划分)
(三)熟悉情境互动、社交情境互动和工作情境互动。
(四)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型互动。(按互动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性质划分)
(五)交换、合作、竞争、冲突、强制和顺从与顺应。(按照社会互动主体间利益、权力关系及其性质划分)
交换:是个人或群体旨在获得报酬或回报而发生的社会互动行为,交换遵循互惠原则,有助于通过创造持续的相互间的义务来维持交换的平等。
合作:是社会互动主体之间为达到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相互配合的互动形式。合作性互动也是群体和社会形成和维持的基础。(成功合作要具备条件:共同目标、达成目标的基本共识、行动相互配合、讲信用)
竞争:是不同于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过程。竞争目标一般具有稀缺性,竞争过程具有排他性,竞争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目标物,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者。
冲突: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等行为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冲突与竞争虽然都是人们为了一定的目标而相互排斥或反对,但相比较而言,冲突各方之间往往是更直接的反对关系,形式上更激烈,往往会破坏规则甚至法律的限制,冲突可能源于价值观念上的差距。
强制:是指个人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于其他个人或社会群体的互动过程。强制的手段可以是物质(军队、武器)的或精神的(处分、社会压力)。
顺从与顺应:是与强制相对的社会互动过程。顺从是互动中的一方自愿地或主动的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顺应的含义比顺从更广泛,除了包含顺从的含义外,还指互动的双方或各方都调整好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顺应包括和解和容忍。
社会互动的过程:
(一)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美国社会学家)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提出了一种小群体研究方法——互动过程分析。贝尔斯认为,小型群体的面对面互动包括12类互动范畴,涉及取向、评价、控制、决定、紧张和整合等六项功能性问题。贝尔斯吧社会互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定向阶段,主要解决情境辨识问题。(一个聚会是联欢派对还是工作会议)
第二阶段:评价阶段,主要解决态度确定问题。(是否积极参与)
第三阶段:控制阶段,主要解决行为选择问题。(是去表演还是找几个人聊天还是坐着)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这三个阶段并不是直线发展的,有时可能会重复某一阶段。其次,在互动的各阶段中往往伴随情绪因素,互动过程分析可能同时涉及工作任务领域和社会情绪领域。最后,在多人互动中,人们与谁互动,进行哪方面的互动都有较强的选择性。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方法,常被用来探讨诸如集体问题解决、角色发展、上下级交往等问题。
(二)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和伯吉斯对不同群体或不同文化之间互动过程的分析认为,本地社会群体与移民之间的互动过程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敌对或竞争,第二阶段是冲突,第三阶段是顺应,第四阶段是同化。主要解决城市问题,群体与群体间互动关系问题。
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影响:
1,网络互动的超时空性
2,网络互动的匿名性和符号性
3,网络互动的自由、自治性
经典社会学家对社会互动的分析:
(一)涂尔干(迪尔凯姆)的社会互动思想:社会学的奠基人涂尔干,其社会学的基本立场是强调社会的客观性和强制性,反对把社会现象还原为个体的心理现象。
(二)韦伯的社会互动思想:马克思·韦伯的贡献主要在宏观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等领域,但他也是最早强调研究社会互动的社会学家之一。韦伯认为,社会学的对象和目的是研究社会行动及其意义,并剖析其原因、过程和效用。韦伯提倡移情式理解的方法。
(三)齐美尔的社会互动思想:齐美尔被认为是欧洲最早的互动论者之一。(微观,人与人间互动)
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
(一)符号互动论: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最具代表性的社会互动理论,其研究取向是通过分析日常环境中人们相互作用的方式、机制和规律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其创始人是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此外,詹姆斯、库利、杜威等人也对此作出重要贡献。布鲁默和库恩推动其发展。(微笑代表开心,表情符号)
(二)拟剧论(戏剧论):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理论与方法。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1956)等一系列著作中提出和完善了这一理论。拟剧论认为,社会生活就像是一出戏剧,我们出生进入日常生活舞台后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和表演戏中的角色。在这种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通过印象管理(人分前台和后台,前台是粉饰后的,后台是混乱真实的)或印象整饰来管理别人对自己的印象,通过使用一些表演技巧来展示自己的形象,从而控制对方的行为。
(三)人际互动理论:社会心理学对人际互动的研究。
1.人际吸引(类似于贝尔斯的定向阶段):人际吸引是社会互动的重要推动因素,个人性格等心理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之一。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①个人魅力(性格、外貌)②人与人的相似性(人以类聚,出现于友谊)③互补性(出现于恋爱、婚姻。)
2.非语言沟通:有研究表明,在通常情况下,在互动中通过语言表达意义的,平均不到35%,65%的互动意义都是通过非语言方式(身体语言)表达的。
3.刻板印象:我们关于事物或人们是什么样子的假设及观念,即刻板印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4.人际空间: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一般都会在自己周围建起一种保护自己的“个人外泡”空间,对于关系亲密的人,会打开这层外泡,但会小心不让大多数人进入这一领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尔区分了人际互动中的四种人际距离,亲密距离(0~45cm)指有亲密关系的互动者之间的距离;私人距离(45cm~1.2m)是朋友、熟人和日常谈话的距离;社会距离(1.2~3.6m)是一种非个人或正式的关系距离;公众距离(3.6~ )是更为正式的关系,如重要人物或演讲者与一般公众要保持的距离。
(四)社会交换论: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布劳等。这一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行动者之间的资源交换关系,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
社会角色的定义: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社会角色的类型: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可以将社会角色区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先赋角色也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比如人的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就属于先赋角色。先赋角色是个人后天社会行为的基础,无法随意更改。自致角色也称成就角色、自获角色,指主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二)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划定。规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的角色,即对这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有明确规定(该做与不该做),如警察、法官、党政干部等等,这类角色的行为受到较大限制。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着可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如父母、夫妻、子女、朋友等。
(三)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根据角色所追求的目标划定。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如商人、企业家等从事生产性、经营性活动,在社会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实现效率目标。表现性角色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如学者、艺术家、警察、党政干部等,在社会中起到的主要是表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
(四)自觉的角色和不自觉的角色: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划定。自觉角色指人们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不自觉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角色失调与角色调适:
(一)角色距离: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间不相匹配的情况为角色距离。
(二)角色冲突:一个人承担的多种角色之间的矛盾一般称之为角色冲突。另外,人们也往往把不同的人所扮演的相对角色之间的矛盾称为角色冲突(丈夫与妻子、领导与群众)此外,还有一种角色冲突,是一个人承担同一角色时存在的矛盾,一般称之为角色紧张。
(三)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社会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
(四)角色中断:角色中断是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其发生时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随着年龄变化而承担不同的角色,如青少年—学生,成年—劳动者,老年—退休人员。
第八章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社会网络与群体有着某种相似性,其成员之间都有一定的交往,共享某种程度的认同感和团结感,有某种共同目标和期望。但相对而言,群体成员的同质性更强,群体更具凝聚力,而社会网络联系则较局限与松散;个体所属的群体往往是有限的,个体所属的网络则是多重的,如同学网络、朋友网络、亲戚网络等。
按照网络的结构模式,可以分为团体格局网络与差序格局网络:
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的社会,有若干人组成的一个个的团体,就像一捆一捆扎在一起的柴,柴与柴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中国社会结构和西方不同,我们的社会结构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是差序格局的社会,其社会关系是以“己”为中心,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范围的大小是根据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
你怎么看:很多人办事不遵守正常规则,而是要托关系、“走后门”,你怎么看?
答:中国社会结构是差序结构,团体格局里人们争的是权利,在差序格局里人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中国社会关系是以“己”为中心,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范围的大小是根据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所以中国的的社会结构决定了我们的交往方式。
社会网络的功能:(积极功能)1,社会资源获取功能;2,组织管理辅助功能;3,日常生活联系功能。(消极功能)1,社会网络有局限性,限制人们获得信息的其他机会与渠道,因为社会网络排斥圈外人;2,从宏观层面看,由于社会网络嵌入于社会结构中,各类社会组织通过社会关系网寻求社会资源,若干社会网络的强势关系可能形成利益集团和联盟,导致对社会资源的垄断,从而扩大分裂,造成冲突,带来社会整合问题。
社会群体的定义:社会群体又称社会团体,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的存在,不仅个人自己能够意识到,而却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也就是说,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认同以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
社会群体的共同特征:
第一,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军队,学校)第二,有持续的相互交往。第三,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第四,有一定的分工协作。第五,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社会群体的类型:
(一)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按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区分。
所谓初级群体,又称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互相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
所谓次级群体,又称次属群体,是指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如军营、学校、大工厂。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初级社会群体趋向衰落,初级关系淡化,次级群体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要群体形式。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依据群体正规化程度及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划分。
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
第一,成员有限。初级群体一般指2~30人的小群体。因为小群体利于人们间比较深入的交往,建立比较密切的感情联系。人数过多,就必然发生次级关系。
第二,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初级群体的形成于维持,还有赖于成员互动的经常性。短暂的接触很难形成初级关系。
第三,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
第四,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第五,成员难以代替。
第六,群体整合程度高。个别成员的偏离、背叛,会招致严厉的制裁。
第七,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主要靠习惯、风俗、伦理道德、群体意识等非正式手段来控制维持。
初级群体的功能:
(一)初级群体的正功能:
第一,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第二,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第三,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初级群体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
(二)初级群体的负功能:
在特定条件下,初级群体由于其自身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而在社会生活中产生负面影响。
第一,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会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第二,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中的裙带关系、帮派集团)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有什么功能?
答:①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②社会资源获取功能;组织管理辅助功能;日常生活联系功能。
2,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①社会群体又称社会团体,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的存在,不仅个人自己能够意识到,而却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也就是说,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认同以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
②成员有限;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成员难以代替;群体整合程度高;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6,试分析现代社会初级群体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原因:第一,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儿童从小就在幼儿园、学校等次级群体里接受教育;生产劳动从农业、手工业生产转到工厂机关,人们身份主要为次级群体成员)。第二,初级关系日趋松懈。(社会流动加速,大众传媒发展,人们交往日趋短暂性、间接性和功利性)。第三,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如“邻居“)
影响:积极方面。第一,初级群体衰落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第二,初级群体的衰落,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因初级群体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妨碍社会的充分一体化)。第三,初级群体的衰落与初级关系的淡化,标志着人们更多地依靠正是分工及规章制度等次级关系来处理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消极方面。第一,初级群体的衰落削弱了社会支持网络(社会保障不完善,农产青壮年转向城市工作,导致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第二,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原本支配家庭、社区等群体正常运行的价值观和规则受到工具理性的挑战和冲击)。第三,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人们的情感等精神需要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已成为现代社会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
第九章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完全可以分别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但是三者实际上又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存在。引申社会学关于初级群体的基本概念,可以把它视为人类“初级生活圈”
婚姻家庭社会学:
家庭:作为生活实体,其定义可以概括为“实体婚姻+子女+生活共同体”。美国社会学家默多克于1949年首先提出一套划分家庭类型的概念,近年来被我国社会学界较多地运用。
核心家庭,又称夫妇家庭,指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
主干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
联合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包括子女已成家却不分家。主干家庭与联合家庭又合称扩展家庭。
作为社会设置,家庭的定义强调的是:血缘+供养+继承,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
性别角色与社会性别:
(一)从性别角色到社会性别:20世纪70年代之前,社会学界一般都认为性别角色是一种“先赋角色”,当时理论倾向是强调性别的生物属性,强调个体对性别角色的遵从。那些脱离或违反了性别角色的行为,被看作“性别角色混淆”或“倒错”,是一种不良状态。
后来,在女权主义思潮的推动下,性别角色概念被基本否定,被“社会性别”代之,且不断前进。
(二)性别概念的重构:
性别划分的层次为,染色体性别、第一性征(生殖系统和性系统的差异)、第二性征(体型体貌的差异)、第三性征(性格、气质、举止等差异)。还有人提出第四性征(性取向)、第五性征(思维方式)等。
重构的基本理论取向:“性别”是社会结构一部分而且是社会所造成的,是多元的可变的。第一,社会性别不是从染色体性别开始依次决定后面的各个层次;第二,各个层次之间并不必然应该统一;第三,社会性别不是一个固定的范畴,而是可以而且容易变化的。
(三)社会的性别定轨:女权主义。女性主义(20世纪90年代中国译)主张,首先应该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并且只有依靠社会进步,才能逐渐解决这个问题(“进化主义”流派)。另一种(“构建主义”流派)则认为,首先应该通过人们的自我努力来打破这个定轨,而且只有在这样的努力之中,社会的整体才能发展。
(四)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基本是引进的,造成其传播范围主要局限在高层的女性中,且缺乏针对中国具体情况的研究和探究。对于中国社会学整体而言,首先需要承认和重视,然后需要在各种社会学研究中大力引进“女性视角”。
第十章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次级群体的表现形式,社会是由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构成的。
社会组织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一种是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以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
(二)社会组织的特征:社会组织与初级社会群体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前者会取代后者。与之相应,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也就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线,组织内部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用以协调组织的多样化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现代组织活动与传统人类活动相比具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征:第一,现代组织非人格化特征。第二,现代组织的整体和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第三,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的两重性特征。
(三)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
非正式群体的定义:非正式群体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个人(通常规模比较小)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群体。非正式群体内部有确定的结构,他们通常有自己的领导、一系列群体目标、一套用以规范群体成员行动的价值和规范,但其开始和延续初期并没有自觉的目标或方向。从范围上说,其实组织的中下级职员联合体,且一般易于产生在组织规划不够严密的地方。
第十一章 社区
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学家常把它作为研究大社会的起点,实地调查也往往以社区为单位来进行。因此,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区的定义: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社区与社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社区是社会的具体化,是一个特定的地域聚落。
区别:第一,社区十分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等,社会并不强调“共同”
第二,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
第三,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的关系更紧密。
第四,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征。
西方社区研究的理论:社区研究可追溯至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1877年出版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他第一次对社区做了较为系统的描述。
虚拟社区的特征:
(1)交往具有超时空性。
(2)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
(3)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
(4)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
第十二章 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的定义: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也译作社会设置)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动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互相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
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1)价值观与价值判断;(2)行为规则与奖惩体系;(3)组织设置;(4)权力体系。
在人类社会制度中,较常见的制度有习俗、道德、规章、纪律、法律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等形式。在这些社会制度系统中,行为规则和奖惩体系是其中核心构成。首先,习俗或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最初的、最基本的制度之一。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制度?制度是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的?
答:①社会制度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动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互相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②价值观与价值判断;行为规则与奖惩体系;组织设置;权力体系。
2,制度规范有哪些功能?制度又是如何发挥其功能的?
答:①第一,规范告诉人们应该与不应该做什么;第二,规范告诉人们哪些行为可以选择与哪些行为不可以选择;第三,规范告诉人们大多数人会选择或不选择哪些行为;第四,规范通过对行动者行动权利的控制,来制约和控制行为的选择范围和选择方式。②取决于内化机制与外部管制机制两种机制。制度规则中所包含的价值如果能被人们所接纳,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那么行动者就会自觉地按照制度规定来进行选择。这样,制度就达到了规范、调节人们行为的目的。制度外部管制机制是通过实施和执行制度的实践,来对行动者的行为选择进行外部干预,促使行动者按照制度规则行动的(如奖惩等执法过程)。
第十三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的定义: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不平等。
社会地位的定义: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通俗来说,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
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
(健康的社会制度,可以通过努力而跨层;层级间的流动困难)
帕累托的精英循环论: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是开创西方社会学分层研究的另一位先驱,他以说明社会不平等现象的精英循环论在西方社会学界也深具代表性和影响力。
该论认为,社会流动可以将稳定性不平等变为暂时性不平等,从而构成社会稳定的平衡机制。
可借鉴之处:第一,西方分层理论是维护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行为目的的,他们所指导的一些社会政策或措施却是对社会运行起到某种协调作用(作为社会系统,中西方总有着共同的结构特征以及共同的运行规律)。第二,西方分层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不平等(西方分层理论缩小不平等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的一些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我国毕竟还存在着阶级差别)。第三,西方分层理论创造了一整套研究方法,用以把握各社会层次之间的差异、它们的动态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分层结构对社会运行的影响,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社会分层的方法:社会学的分层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即主观法、声誉法、客观法。
社会流动的类型:
(1)根据流动的方向,可把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社会阶层内部流动和各阶层之间的流动)。
水平流动:指的是人们在同一个社会垂直分化阶层内部的位置转移。有时起因于社会职业的结构性变化(例如第一二产业转向服务业)。大规模的水平流动往往是由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的。
垂直流动:是指人们在一个分层结构层面中的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
(2)根据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可把社会流动分为一生中流动(同代流动)和代际流动(异代流动)。
一生中流动:指个人一生中地位的升降变化,如士兵当上将军。参照基点一般是自己的最初职业。
代际流动:是通过同上一代人进行比较而确定的地位变化状态,例如子女和父母进行比较。代际流动的参考基点是父母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者其他地位。
(3)根据流动原因,又可以将代际流动分为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结构性流动:指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社会结构改变了,从而造成的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化(科技发展使农业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加)。结构性流动是由外在原因推动的。
自由流动:是由于个人原因所造成的地位变化,又叫非结构性流动。从此可了解到各层次之间是否开放及开放程度,人们的流动意向,以及人们在选择、获取社会地位方面有没有平等的竞争机会。
思考题:
3,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对社会分层有哪些影响?
答:第一,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劳动分工体系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推动着原有职业结构的不断改变。第二,新兴职业要求自获性成就,因而更加依赖于教育和训练。类似的职业将获得大体相同的报酬。社会经济综合地位(SES)构成社会分层的基本指标。第三,职业结构的改变,有可能催生出一个日益庞大的中间阶层,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从而最终缓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稳定。第四,职业体系日趋开放,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扩大,从而能够依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教育系统成为重要的职业分配机制,整个社会的职业一般会出现结构性向上流动趋势。
5,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
答:合理的社会流动使得人们有可能通过改变自身地位来改善切身利益同社会总目标的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封闭式分层社会中地位差异抑制人的积极性这一弊端。具体地说,合理的社会流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协调,其表现为,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以取代封闭、固定式的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合理流动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社会整合;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社会变迁的定义:“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社会现代化的含义:
(一)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二)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主要是因为:
(1)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现代化起步时的起点不同,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不同。
(2)社会性质不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同资本主义现代化存在本质的区别)。
(3)外部环境条件的不同(早在19世纪末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建立以它们为核心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
(三)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
“传统”与“现代化”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四)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
·现代化过程的实际上就是工业化过程,是经济增长过程。(片面)
·经济的增长,可以为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可以保证社会政治制度的相对稳定。
·社会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满足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整合:一个社会进入现代化发展过程,其最重要的社会基础之一,即是社会结构更高程度的分化和整合。
(二)理性化:按韦伯解释的理性主义,至少包含这样几个要点,1.明确意识到行动的目的;2.预测并计算后来权衡行动的必要性,考虑目的与效果之间的关系,对效果负责;3.根据目的选择手段,并对各种手段进行比较和选择,已付出最小而受益最大为选择标准;4.在行动中表现出严格的首尾一贯性。
(三)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1.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结构;3.现代科学技术的挑战。
(四)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1.经济持续而迅速地增长;2.经济结构的改变;3.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相互促进;4.第三产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5.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也是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五)城市化:城市化的发展取决于,1.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2.社会文化条件。
(六)人的现代化:现代制度和现代人是一个社会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方面。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英克尔斯最早(20世纪60年代初)较为系统的研究了人的现代化问题。
(七)全球化
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
第十七章 社会问题
思考题:
1,构成社会问题的要素是什么?
答:(1)社会性、絮乱性和破坏性
(2)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情况;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主义;这种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中国社会学家)
2,为什么说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
答:社会问题无所不在是空间上普遍性的表现,即社会问题在任何社会、任何民族、任何国家或地区里都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无时不有是时间上普遍性的表现,即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时起,社会问题就始终伴随社会的运行与发展,一刻也没有消失过。
4,试从“文化堕距”概念和理论的角度分析相关社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①社会变迁是社会在一种发明打破旧均衡状态后做出调节以寻求新的均衡的过程。由于调节并不是迅即发生的,因此常常会产生文化失调现象。②文化失调理论认为,现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我们的道德观念不能与我们的技术发展相适应引起的,这种文化严重失调现象是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
第十八章 社会控制
1901年罗斯在《社会控制》一书中首次提出“社会控制”的概念。
社会越轨的含义: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由于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复杂性,社会成员自身的素质及阶级地位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社会越轨的类型:(1)违法行为(触犯刑律而受倒刑罚处罚的行为);(2)违警行为(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安秩序的规则、规定、条例的行为);(3)违规行为(一切不按常规办事的行为)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