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传统行业 IT 团队数字化转型该如何进行?_传统it企业转型

传统it企业转型

一、前言

数字化转型概念:

数字化转型是“以更加数字化的方式重新思考,重新塑造商业。是从根本上考虑交付渠道,运营,市场和销售以及顾客关注——所有的业务模块,并重新思考这些能否包装成新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所有这些都是通过数字优先的方式来实现的。”

“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彻底的新的思考方式,关注组织如何交付价值给一个由顾客,生产者,提供者和所有者构成的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带来了一种文化,挑战现状并积极寻找新的、创新的方式交付价值的机会。”

二、传统行业的经营挑战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传统产业来看,伴随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产能过剩持续以及后发国家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双重挤压,以往依靠要素驱动和依赖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转型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以创新为基本动力,以适应竞争环境、提高经济附加值水平和竞争力为目标的产业演进和变迁过程。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主线,以技术改造、进步和创新为突破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转向高值化、品牌化、服务化、平台化以及绿色化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然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仍面临着诸多问题的困扰与挑战。

一是传统产业的技术、工艺、产品、市场都已成熟,思维易固化而不易改变。不少企业经营者热衷于获取短期利润,一心想“赚快钱”,难以潜心去做核心技术的积累,在脱实向虚的大浪中渐行渐远。实际上,没有真正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观念、标准、技术和管理。

二是产业发展环境亟待进一步完善。例如,行政干预和审批形成许多“政策机会”,导致企业靠寻租而不是靠技术进步和创新获利;企业不仅税费负担重,且制度性交易成本也较为显著;传统产业在信贷市场上面临明显的“挤出效应”,并形成了事实上的“信用双轨制”。

三是共性技术供给不足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羁绊日渐凸显。许多企业在技术改造中,或者依靠靠购买设备和引进生产能力,或者不得不寻找研究机构合作研制设备,都要投入大量前期费用。由于共性技术供给的不足,企业转型升级之路非常艰难。

四是高素质人才短缺。当前,企业劳动力需求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需求重点已从一般的操作工转向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传统产业中多数企业并不在一二线城市,所在城市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较弱,人才缺乏与企业的转型升级意愿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五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够。“新产品易被仿冒”是转型升级企业普遍的困扰。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成本太低,企业打假维权成本较高,必然严重挫伤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可以说,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法律意识、商业机密意识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虽有上述困难和挑战,我国传统产业仍有相当的竞争优势,不仅包括人力资本、产业发展基础和配套能力等,更有令人羡艳、规模巨大且联系更趋紧密的内需市场。为此,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有机结合,通过改进制度安排、加强政策引导,从竞争环境、企业负担、金融支持、共性技术供给、IT人才供给、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尽快打开束缚产业转型发展的各种枷锁。

三、数字化转型对传统行业的影响

(一)组织战略

1、供应链:

  • 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 数据资产成为业务协同的关键助力,推动着供应链生态的形成。
  • 金融的介入进一步促进了供应链生态的紧密结合。

2、管理流程:

  • 流程优化是关键,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数据化和数智化的升级。
  • 数据资产的沉淀为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提升了管理效率。

3、机制与文化:

  • 阿米巴组织模式的引入,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和责任感。
  • 合伙人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团队的合作与共享。
  • 快速算账和公开激励的原则,保证了财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 办公沟通趋向扁平化,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先开枪再瞄准的策略,鼓励勇于尝试和创新。

4、走向市场战略:

  • 以客户为中心是核心,敏捷响应市场需求,提供优质服务。
  • 不断创新和优化,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

(二)产品和服务

数字化转型促使企业重新思考他们如何利用和开发技术,基于一种由外向内的,“数字化优先”的方式。

数字化平台(比如织信Informat)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的方式,举例:

  • 实时数据技术,帮助企业提供业务洞察能力、决策能力;
  • 通过局部区域的竞品、客户喜好的细化分析,设计针对性的户型,迎合客户的喜好,建造畅销产品;
  • 利用BIM技术创建虚拟化建筑,帮助企业设计管理、施工管理和运维管理;

(三)服务管理

通过数字化转型,服务管理不再只是IT的能力。由于技术无处不在,服务可以来自任何地方,因此在企业每个部门当中都应存在数字化能力和使用它们的决定。并且服务管理必须提升到整个企业级别。

  • 关注消费者体验,通过制定有效的、透明的原则,交付对客户有价值的服务;
  • 服务管理可以帮助将思维从“内向外“转变为“外向内”。

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 组织是如何制造和交付价值的?
  • 支持价值交付的组织内的供应链是什么?
  • 应该如何优化这些交付价值的供应链?

四、传统IT团队面临哪些问题?

1、历史包袱重,遗留系统多:

多数企业常常背负有非常沉重的历史包袱,这其中的遗留系统繁多且复杂,并且遗留系统大多存在技术陈旧、架构不合理等问题,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阻碍。

2、团队规划、设计能力不足:

团队常常在规划和设计方面存在欠缺,无法满足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同时缺乏前瞻性规划和创新设计理念,导致项目进展缓慢、效果不理想。

3、对市场和业务理解不够深入:

团队对市场动态和业务需求的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及时捕捉到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的趋势。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错失发展机遇。

4、信息化战略缺失,高层对信息化价值认识不足:

企业缺乏明确的信息化战略,高层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价值认识不够深刻,导致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5、IT团队和业务团队各司其职,缺少融合:

IT团队和业务团队各自专注于自己的领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业务需求与技术实现之间存在脱节,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五、传统IT团队的数字化转型战略

  • 思想转变:“交付思维”“成果思维”,以客户为中心;
  • 组织定位:业务战略推动器,多产业发展“粘合剂”;
  • 转型途径:重构流程,重构用户体验,重构产品和服务,重构商业模式;
  • 架构升级:场景化的平台,实现业务数字化闭环,打通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流程;中台架构,构建灵活的业务能力、数据能力;云平台、移动互联;
  • 管理升级:关注需求的建设交付关注业务、流程和数字化产品,敏捷式的管理;
  • 组织升级:产品化的组织,深度参与业务设计,不断快速优化及颠覆业务;多引入“数字原住民”加入产品团队;
  • 服务升级:企业提供一体化的服务管理,实现企业内多部门共同服务。

为方便大家理解,下面基于每个战略重点具体讲解:

(一)思想转变:“交付思维”“成果思维”,以客户为中心

1、产出 V.S 成果:

  • 产出是关于最终交付的产出物;
  • 成果,是关于消费者、用户通过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综合体验;

2、客户&消费者&用户:

  • 大多数情况下,客户=消费者=用户;
  • 对IT团队来讲,客户=消费者,用户=企业员工;以客户为中心,既包含服务消费者/客户为最终目标,也包含赋能企业内部员工、应用系统获得良好用户体验。

这里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促使企业内部(包括IT团队内部)多个相关部门同时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协作,流程如何设计?激励和考核如何设计?

(二)组织定位:业务战略推动器,生态发展的“粘合剂”

  • 支持、驱动业务创新的组织——赋能;
  • 多专业有效协同、信息共享——高效运营;
  • 新技术应用研究、试点——创新;
  • 生态组织运营“粘合剂”——连接;

(三)转型途径:重构流程,重构客户体验,重构产品和服务,重构商业模式

  • 重构流程,实现数据资产化、数据流动化;
  • 场景化应用建设,增强客户体验、内部用户体验;
  • 以客户为中心,建设生态链,重构产品和服务;
  • 数据化价值再利用,创造新业务模式;

(四)架构升级:场景化的平台,实现业务数字化闭环,打通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流程;中台架构,构建灵活的业务能力、数据能力;云平台、移动互联

  • 一体化架构;
  • 互联网、大数据架构;
  • 中台应用架构;
  • 数据治理架构;

(五)管理升级:关注需求的建设交付关注业务、流程和数字化产品,敏捷式的管理;

1、根据需求的建设交付,关注业务、流程和数字化产品;

2、关注IT运维管理关注团队管理、变革管理、沟通管理、关系管理、组织行为管理;

  • 产品化管理,敏捷管理;
  • 变革管理;
  • 沟通管理、关系管理;
  • 组织行为管理;

(六)组织升级:产品化的组织,深度参与业务设计,不断快速优化及颠覆业务,联合业务部门共同建立“一个团队”

1、成功的团队特征:

  • 了解团队的目标,并致力于实现目标;
  • 开放、诚实和礼貌地沟通,鼓励个人表达和倾听;
  • 团队具有多样性的成员;
  • 团队共同制定决策;

2、团队文化:

  • 合作和协同
  • 不责备文化

(七)服务升级:企业提供一体化的服务管理,实现企业内多部门共同服务

1、服务文化:

  • 适应性/灵活性
  • 重视产品质量的同时关注服务质量
  • 理解客户预期
  • 以消费者为中心

2、服务文化驱动增长:

六、构建数字化的服务管理——织信低代码管理实践

价值驱动,持续演进,及时响应,集成整合,服务管理。

1、平台简介:

织信低代码由深圳基石协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公司成立于 2019 年,团队 99 人,注册资本 2000 万,开发程序语言是 Java + Vue ,简单易上手,界面友好舒适,内置流程、表单、仪表盘、自动化、脚本、AI助手,能力边界强大性能好,支持上亿级别数据的处理能力,主做私有化部署模式,扩展性/灵活性/集成性都很出色。

作为一款企业级低代码产品,其专注私有化部署模式,面向的用户群体主要是企业IT部门和产品经理。支持用户从“零代码配置——表达式函数编写——JS/Java代码引入”从零代码到高代码提供一个渐进式的开发模式。能够实现企业全流程复杂业务场景(OA、ERP、MES、SRM、PLM等)的一站式支持。能够覆盖“后端业务逻辑和前端页面设计的”全栈式低代码平台。

2、服务管理定义:

是一个组织应用,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为客户交付价值,也是一种研发管理方法;

贯穿整个企业层面的服务管理流程和技术应用;

3、平台管理模型:

  • 整个组织能力组合作为服务提供者;
  • 集消费者需求、企业战略、产品和服务定义/生产/输出、消费者互动、服务改进为一体的运营管理模型。

3、产品价值:

  • 始于用户,终于用户;
  • 是一套高度灵活,可拓展,可量身定制的企业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

4、数字化管理网格:

从四个维度入手,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价值。

  • 内部资源:预算、人员、能力、时间和资产;
  • 外部环境:竞争对手、政治和经济环境、组织文化、服务水平衡量;
  • 管理实践:包含目前IT管理各种最新实践,CMMI、ITIL、PMP、Togaf、敏捷、DevOps等;
  • 新技术:AI、机械学习、3D打印、云计算、BI和大数据等等一切新兴技术。

合理有效地运用数字化工具,不仅可以让企业业务高效地运行,还能最大程度保证团队目标的达成。织信Informat低代码平台基于数据模型优先的设计理念,提供大量标准化的组件,内置AI助手、组件设计器、自动化(图形化编程)、脚本、工作流引擎(BPMN2.0)、自定义API、表单设计器、权限、仪表盘等功能,能帮助企业构建高度复杂核心的数字化系统。如ERP、MES、CRM、PLM、SCM、WMS、OA、项目、企业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全面助力企业落地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转载请注明出处:【wpsshop博客】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