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速率、带宽、吞吐量、 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延、利用率、丢包率
OSI结构
物理层、表示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协议族
网络接口层、运输层、网际层(IP)、网络接口层
原理体系结构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物理层:传输信号的设置
数据链路层:识别网络中的主机和发送信息的数据和地址(分组传输)
网络层:识别网络及各主机号(IP地址)、路由转发
运输层:进程之间的通信、传输之间的误码处理
应用层:应用进程之间的交互(应用层协议;HTTP(万维网应用)不同功能的应用协议)
实体、协议(语法、语义、同步)、服务
物理层协议: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电力线
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
外同步:
内同步:
编码
调制:模拟调制
信道的极限容量
低通:2W 带宽:W
香农公式:c=W*log2(1+S/N)
封装成帧、差错检测、可靠传输
点对点接入
总线型接入(共享式局域网):以太网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CSMA/CD
交换式局域网
无线式局域网
封装成帧
给上层交付的协议数据单元添加帧头和桢尾
点对点协议
不同桢之间的区分:桢定界(BSC字符同步控制协议半双工、HDLC比特流同步控制协议全双工)、前导码(桢间间隔)
透明传输:添加转义字符
比特差错、分组丢失、分组失序、分组重复
比特差错
差错检测码
奇偶校验:奇偶性改变误码可以加检测、奇偶性不改变则不可以检测
2.循环冗余校验CRC
可靠传输:通信的双方能保证发送的数据一定能够按正确的大小,正确的顺序原样的到达另一方,如果数据不能到达或者有其他的问题,发送方一定可以及时的得到通知。
不可靠传输服务(有线链路):丢弃桢
可靠传输服务(无线链路):发桢信号
停止等待协议
确认分组(确认与否认)
数据包丢失:超时重传(重发) 发送时间>往返时延
确认分组丢失:发送分组标识(确认丢失)、确认分组标识(确认迟到)
回退N桢协议
0-7
发送窗口:1<w<8-1
累计确认
选择重传协议
WR=1
桢格式
透明传输:比特传输法、添加转义字符
差错检测:循环冗余检测
不提供可靠传输服务
MAC媒体介入控制:多个发送站点对一个共享传输的媒体的控制
静态划分信道:信道复用
频分复用: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动态控制
随机接入
载波监听多址接入/碰撞检测CSMA/CD(以太网)
争用期
争用期:不同主机之间的距离
最小帧长:不发生碰撞的最小帧长
截断二进制退避时间
CSMA/CA
分布式协调功能DCF:没有中间控制站,通过协议征用信道获取发送权,802.11默认
点协调功能PCF:接入点AP实现集中控制
IFS:持续检测新信道的一段空闲时间
帧间隔:高优先级桢>低优先级桢
短帧间间隔(SIFS):28us,任何桢
DCFS:128us,数据帧和管理帧
退避算法:
退避算法:
信道预约
RTS:发送数据帧之前,提前发送RFS,正确接收则发送CTS
虚拟载波监听:数据帧携带通信持续时间
MAC、IP、ARP协议
MAC地址:物理地址
单播:只有一个接收
广播:所有都接收
多播:按多播组接收
IP地址作用
网络编号、主机号
ARP地址解析
集线器:一个转发,多个接收
交换机:一个转发,一个接收
以太网交换机:1.多个接口,全双工 2.并行性,同时联通多接口,无碰撞3.多种速率4.工作在链路层
以太网自学习和转发桢的过程
可靠:冗余链路
问题:广播风暴、主机重复接收、交换机的桢交换表震荡
生成树协议:STP
广播风暴
路由器隔离
VALN:根据需求隔离广播区域
打标签、去标签
Access:用户计算机、只属于一个VAIN、PVID值与VAIN的ID相同
Trunk:不同交换机、路由器之间的互联、属于多个VALN、可设置端口PVID的值
Hybird:Access+Trunk
网络层:网络互连,网络之间的通信
服务: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每一台主机或者路由器分配的32比特的标识符(英特网+数字分配)
A类
B类
C类
大网中划分小网,IP分配有剩余
推算子网位数:IPV4与子网掩码与运算
默认子网
路由聚合
子网掩码定长
根据需求改变子网掩码的长度:按地址的整数块分配,多地址先分配
路由器隔离广播域
人工配置路由表
静态路由
默认路由
默认路由:0.0.0.0/0 子网掩码:0.0.0.0
特定主机:主要用于测试网络情况
静态配置可能导致的错误:路由环路(IP字段首部设有生存时间:TTL-1转发,否则丢弃)、聚合不存在的网络(添加黑洞路由,最长匹配原则)、网络故障(添加黑洞路由)
静态路由选择(小)、动态路由选择(大)
分层次路由选择协议
路由器的基本结构
RIP协议:内部网关协议
坏消息传得慢、路由环路、距离无穷计数(更新发送、水平分割)
最短路径算法(SPF):基于链路状态,不会产生路由环路
链路状态:本路由器以及级联的路由器,以及相应链路的代价(费用、距离、时延、带宽等等)由网络人员决定
OSPF中5种分组类型:
多点接入邻居关系建立
终点不可达、源点抑制、时间超过、参数设置、改变路由
回送请求和报文呢:测试目的站是否可达
回答当前日期和时间
在不同主机间的进程(端到端)之间提供通信服务
只标识本机之间的应用进程
TCP/IP(常用)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随时数据传输;单播、多播、广播;不可靠传输
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报文握手建立连接,四报文挥手释放连接;单播;可靠传输
根据缓存空间对接收窗口的调整进而完成对发送数据进行流量控制;0窗口探测报文段
判断拥塞原则:无按时接收确认报文
发送窗口=拥塞窗口
拥塞窗口<慢开始门限
慢开始算法
拥塞窗口>慢开始门限
拥塞避免算法
拥塞窗口=慢开始门限
两者都可
传输轮次结束后,传输门限按指数型增长
1.传输轮次结束后,传输门限按线性+1增长
2.重传计时器超时
慢开始门限=1/2 发送窗口
拥塞窗口=1
重新执行慢开始算法
无连接的UDP
RTO>RTTS
RFC6298:RTO=RTTS+4*RTTD
超长时延:RTO(t)=2*RTO(t-1)
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来实现可靠传输
三报文握手
四报文挥手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