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场景一:入职第一天,领导给了张50M的EXCEL说:这里有100多万条客户信息,来个大数据分析下。震惊!
场景二:千辛万苦整理的数据,发现数据非常真实,75%的记录缺失,10%记录出错,5%记录不全,大坑!
场景三:好不容易整完数据,领导觉得同比环比太简单,要求搞点模型,结果太复杂,还没讲完领导就摇头,无语!
场景四:终于得到输出结果,和业务经验认知差不多时:“你做的这些我们都知道,做的意义在哪,翻白眼!
结果与业务认知相差很大时:“你做的数据不对,和我们的经验完全不同,肯定有问题,怀疑人生!
相信稍微有些经验的数据人员,都或多或少经历以上的崩溃瞬间。大部分时间沦为取数工具,一堆口径不统一,填写不规范的表让你头晕脑胀,在数据质量这条坎坷之路上辛苦排雷的同时,偶尔还要被动的接收来自管理层、业务人员的不知所云的“需求”,最后结果也只是有好处想不到你,出了问题肯定都是数据的锅。
每天都在取数,永远有着一大堆做不完的取数需求,但感觉都是些重复性的工作,即便是输出报表后,也没有多大的成就感。天天还是被领导催、被业务催,需求都很急,好像就没有不急的。
都说做数据分析要懂业务,可是自己又没干过运营,又没干过销售,怎么去了解业务?想深究业务的想法,但不知道从何入手,和业务的对话效率很低,即便自己摸索出来的感觉有价值的分析点,业务部门也觉得可有可无,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数据分析不是公司的职能部门,数据分析职责范围不明确,没有标准答案,企业领导层对数据部门的认可度,支持度低。
数据部门的构建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部门,常常在技术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对业务的提升价值见效慢,很难快速证明数据的价值。
即便从早忙到晚,需求也永远做不完,领导只觉得这是你的工作效率低下,对数据的信任度低,出了问题那也都是数据有问题,很容易陷入到恶性循环中。
那么如何能够让数据人在数据分析的这条路上少吃一点苦呢?
老李结合了自身的实际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希望能对数据人有些帮助。
接手需求时,拒绝口头提需求,先填表!建立一张完善的需求申请表,以此你才能了解业务部门要数据的目的,需求的类型、需求的轻重缓急、需求的维度和指标口径、数据的安全性,以便你能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进行资源配置。
其次,保证数据字典的完整性。数据字典主要是用来存放数据库的有关信息,在数据可设计初期就要重视数据库的重要性,以相同原则为数据使用者提供一系列的标准,以数据字典进行相应条目的解释,规范使用者的数据输入,避免了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同样一个字段在不同表里有不同的定义。
都说做数据分析必须要懂些业务,可你没做过运营,又没做过销售,怎么去懂业务?
首先你可以从公司的组织架构去了解你们公司的业务逻辑,然后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和所在行业的情况。通过以往数据了解公司的各项指标的大概水平,以此了解以及整个产品的服务流程,前期做到心中有数。
后期可以努力提高数据敏感度,多参与业务会议,查看业务资料,掌握业务流程及其产出数据的作用和归属部门,了解业务的达成目标和实际问题,并帮助业务优先考虑最有价值的计划。
当你发现一个或者相似的报表需求反复被提及时,而且这种报表需求可以汇总成一套标准流程时,你可以尝试借助BI来减轻你的工作负担。工作从被动接受需求到借助BI主动满足需求,让业务人员也拥有了制作可视化报表的能力,按照自己的需求在权限管理范围之内准备数据,做出各式各样的报表,探索数据更深层次的价值。当然仅仅是上线了BI系统还不够,你还需要定期收集BI需求,不断对其进行优化迭代,以便满足业务的变化需求。
当前大环境下,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紧随着其业务变化也增快。业务重心与方向的时常调整,业务部门的需求也自然发生变化。所以你要时刻以发展的眼光去学习,多多去了解行业的前沿技术和思路,去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
仅仅只满足于取数,终将被人所取代。你要在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通过数据去挖掘和发现需求,推动业务的成长,从报表人员成长为主题型分析师到经验分析师。
最后,愿所有数据从业的苦逼之人,还依然对数据分析保持热心之人,并打算长期从事此行业之人,能够借此有所启发,调整自己的职场思路与方向!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