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ZJ 微信公众号-「SelfImprovementLab」
本系列为 英文版「Fluent Python」和 中文版「流畅的 Python」学习笔记,仅添加个人理解,不足或有误还请指正。
环境:Python 3.6
CSDN:http://blog.csdn.net/junjun_zhao/article/details/79174764
1.Python 最好的品质之一是一致性。
2.Python 解释器碰到特殊的句法时,会使用特殊方法去激活一些基本的对象操作,这些特殊方法的名字以两个下划线开头,以两个下划线结尾(例__getitem__
)。比如 obj[key]
的背后就是 __getitem__
方法,为了能求得 my_collection[key]
的值,解释器实际上会调用 my_collection.__getitem__(key)
。
3.提到 __getitem__
这个特殊方法的时候,称为 双下-getitem
”(dunder-getitem)这种说法。
一摞Python风格的纸牌
接下来我会用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展示如何实现 __getitme__
和__len__
这两个特殊方法,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也能见识到特殊方法的强大。
"""
Chapter one :
Python Data Model
Author:
ZJ
一摞有序的纸牌
"""
import collections
# 用 collections.namedtuple 构造简单的 纸牌 类
# collections.namedtuple 用以构建只有少数属性但是没有方法的对象,比如数据库条目。
Card = collections.namedtuple('Card', ['rank', 'suit'])
class FrenchDeck:
ranks = [str(n) for n in range(2, 11)] + list('JQKA')
suits = 'spades diamonds clubs hearts'.split()
# spades : 黑桃 ,diamonds: 方片 clubs:梅花 hearts: 红桃
def __init__(self):
self._cards = [Card(rank, suit) for suit in self.suits
for rank in self.ranks]
# 长度,大小
def __len__(self):
return len(self._cards)
# position s索引位置
def __getitem__(self, position):
return self._cards[position]
用 collections.namedtuple 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类来表示一张纸牌。
自 Python 2.6 开始,namedtuple 就加入到 Python 里,用以构建只有少数属性但是没有方法的对象,比如数据库条目。如下面这个控制台会话所示,利用 namedtuple,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得到一个纸牌对象:
注意: 若在 cmd 中执行语句,则先定位到当前路径下:
D:\github\python\Fluent_Python_Note\fluent_python\01-data-model > python
在 cmd 中运行 导入 frech_deck.py 中的 FrenchDeck 类
>>> from frech_deck import FrenchDeck
当前路径下执行,可以写相对路径,否则 需要写绝对路径。
import collections
Card = collections.namedtuple('Card', ['rank', 'suit'])
beer_card = Card('7', 'diamonds')
print(beer_card)
Card(rank='7', suit='diamonds')
deck = FrenchDeck()
print(len(deck)) # len() 函数 ,牌的张数,
print(deck[0]) # 索引 0 第一张
print(deck[-1]) # -1 代表取最后一张
52
Card(rank='2', suit='spades')
Card(rank='A', suit='hearts')
'''
随机抽取纸牌 random.choice 函数
'''
from random import choice
deck1 = choice(deck)
print(deck1)
deck2 = choice(deck)
print(deck2)
Card(rank='4', suit='spades')
Card(rank='2', suit='diamonds')
总结:Python 数据模型的两个好处
因为__getitem__
方法把[]
操作交给了 self._cards
列表,所以我们的 deck 类自动支持切片(slicing)操作。下面列出了查看一摞牌最上面 3 张和只看牌面是 A 的牌的操作。其中第二种操作的具体方法是,先抽出索引是 12 的那张牌,然后每隔 13 张牌拿 1 张:
# 取前三张牌 就是 黑桃 2 3 4
print(deck[:3])
# 取索引为 12 的牌 黑桃 A ,然后每隔 13 张牌拿 1 张
print(deck[12::13])
[Card(rank='2', suit='spades'), Card(rank='3', suit='spades'), Card(rank='4', suit='spades')]
[Card(rank='A', suit='spades'), Card(rank='A', suit='diamonds'), Card(rank='A', suit='clubs'), Card(rank='A', suit='hearts')]
因为实现了 __getitem__
方法,这一摞牌就变成可迭代。
for card in deck:
print(card)
Card(rank='2', suit='spades')
Card(rank='3', suit='spades')
Card(rank='4', suit='spades')
.
.
.
Card(rank='10', suit='hearts')
Card(rank='J', suit='hearts')
Card(rank='Q', suit='hearts')
Card(rank='K', suit='hearts')
Card(rank='A', suit='hearts')
注意: 在 cmd 中执行
“`
for card in deck: # doctest: + ELLIPSIS
… print(card)# print(card) 前要手动输入 TAB 否则格式不正确
… # 然后再回车 就可以看到输出了
“`
反向迭代:
for card in reversed(deck):
print(card)
Card(rank='A', suit='hearts')
Card(rank='K', suit='hearts')
Card(rank='Q', suit='hearts')
Card(rank='J', suit='hearts')
.
.
.
Card(rank='9', suit='spades')
Card(rank='8', suit='spades')
Card(rank='7', suit='spades')
Card(rank='6', suit='spades')
Card(rank='5', suit='spades')
Card(rank='4', suit='spades')
Card(rank='3', suit='spades')
Card(rank='2', suit='spades')
迭代通常是隐式的,譬如说一个集合类型没有实现 __contains__
方法,那么 in
运算符就会按顺序做一次迭代搜索。于是,in
运算符可以用在我们的 FrenchDeck 类上,因为它是可迭代的:
print(Card('Q', 'hearts') in deck)
print(Card('7', 'beasts') in deck) # beasts 没有这个类型 只有 spades : 黑桃 ,diamonds: 方片 clubs:梅花 hearts: 红桃 四种类型所以是 False
True
False
定义 spades_high
函数,对这摞牌进行升序排序。
suit_values = dict(spades=3, hearts=2, diamonds=1, clubs=0)
# spades_high 黑桃最大的意思
def spades_high(card):
# Card = collections.namedtuple('Card', ['rank', 'suit']) card 有 rank, suit'两个属性 ,访问 rank 属性
rank_value = FrenchDeck.ranks.index(card.rank)
# 索引 * 4 len(suit_values) 再加上 card 对应花色 在字典中的值
return rank_value * len(suit_values) + suit_values[card.suit]
for card in sorted(deck, key=spades_high):
print(card)
# 这是从小到大排序,根据之前的规定,就是 梅花2 < 方片2 < 红桃2 < 黑桃2 < ....依次类推
Card(rank='2', suit='clubs')
Card(rank='2', suit='diamonds')
Card(rank='2', suit='hearts')
Card(rank='2', suit='spades')
Card(rank='3', suit='clubs')
Card(rank='3', suit='diamonds')
Card(rank='3', suit='hearts')
.
.
.
Card(rank='A', suit='diamonds')
Card(rank='A', suit='hearts')
Card(rank='A', suit='spades')
虽然FrenchDeck
隐式地继承了 object
类, 但功能却不是继承而来的。我们通过数据模型和一些合成来实现这些功能。通过实现 __len__
和 __getitem__
这两个特殊方法,FrenchDeck
就跟一个 Python 自有的序列数据类型一样,可以体现出 Python 的核心语言特性(例如迭代和切片)。同时这个类还可以用于标准库中诸如 random.choice、reversed
和 sorted
这些函数。另外,对合成的运用使得 __len__
和 __getitem__
的具体实现可以代理给 self._cards
这个 Python 列表(即 list 对象)。
如何洗牌 How About Shuffling?
按照目前的设计,FrenchDeck 是不能洗牌的,因为这摞牌是不可变的(immutable):卡牌和它们的位置都是固定的,除非我们破坏这个类的封装性,直接对 _cards
进行操作。第 11 章会讲到,其实只需要一行代码来实现 __setitem__
方法,洗牌功能就不是问题了。
len(my_object)
若 my_object
为自定义类的对象,那么 Python 会自己去调用其中由你实现的 __len__
方法。__init__
方法,你的代码里可能经常会用到它,目的是在你自己的子类的 __init__
方法中调用超类的构造器。一个二维向量加法的例子,Vector(2,4) + Vextor(2,1) =Vector(4,5)
'''
一个简单的二维向量类
'''
from math import hypot
class Vector:
def __init__(self, x=0, y=0):
self.x = x
self.y = y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Vector(%r, %r)' % (self.x, self.y)
def __abs__(self):
return hypot(self.x, self.y)
def __bool__(self):
return bool(abs(self))
def __add__(self, other):
x = self.x + other.x
y = self.y + other.y
return Vector(x, y)
def __mul__(self, scalar):
return Vector(self.x * scalar, self.y * scalar)
# 向量加法 :
v1 = Vector(2, 4)
v2 = Vector(2, 1)
v1 + v2
Vector(4, 5)
abs
是一个内置函数,如果输入是整数或者浮点数,它返回的是输入值的绝对值;如果输入是复数(complex number),那么返回这个复数的模。为了保持一致性,我们的 API 在碰到 abs 函数的时候,也应该返回该向量的模:
v = Vector(3, 4)
abs(v)
5.0
标量乘法: 我们还可以利用 * 运算符来实现向量的标量乘法(即向量与数的乘法,得到的结果向量的方向与原向量一致 ,模变大):
如果向量与负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向量的方向与原向量相反。——编者注
v * 3
Vector(9, 12)
abs(v * 3)
15.0
上面提到的操作在代码里是用这些特殊方法实现的:__repr__、__abs__、__add__ 和 __mul__
。虽然代码里有 6 个特殊方法,但这些方法(除了 __init__
)并不会在这个类自身的代码中使用。即便其他程序要使用这个类的这些方法,也不会直接调用它们,就像我们在上面的控制台对话中看到的。上文也提到过,一般只有 Python 的解释器会频繁地直接调用这些方法。接下来看看每个特殊方法的实现。
Python 有一个内置的函数叫 repr,它能把一个对象用字符串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便辨认,这就是“字符串表示形式”。在老的使用 % 符号的字符串格式中,这个函数返回的结果用来代替 %r 所代表的对象;同样,str.format
函数所用到的新式字符串格式化语法也是利用了 repr,才把 !r
字段变成字符串。在 __repr__
的实现中,我们用到了 %r 来获取对象各个属性的标准字符串表示形式——这是个好习惯,它暗示了一个关键:Vector(1, 2)
和 Vector('1', '2')
是不一样的,后者在我们的定义中会报错,因为向量对象的构造函数只接受数值,不接受字符串 。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Vector(%r, %r)' % (self.x, self.y)
1.__repr__
= (represent) 所返回的字符串应该准确、无歧义,并且尽可能表达出如何用代码创建出这个被打印的对象。因此这里使用了类似调用对象构造器的表达形式(比如 Vector(3, 4) 就是个例子)。
2.__repr__
和__str__
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在 str() 函数被使用,或是在用 print 函数打印一个对象的时候才被调用的,并且它返回的字符串对终端用户更友好。
3.如果你只想实现这两个特殊方法中的一个,__repr__
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如果一个对象没有 __str__
函数,而 Python 又需要调用它的时候,解释器会用 __repr__
作为替代。
通过 __add__
和__mul__
,示例 1-2 为向量类带来了 + 和 * 这两个算术运算符。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方法的返回值都是新创建的向量对象,被操作的两个向量(self 或 other)还是原封不动,代码里只是读取了它们的值而已。
1.为了判定一个值 x 为真还是为假,Python 会调用 bool(x),这个函数只能返回 True 或者 False。任何对象都可以用于需要布尔值的上下文中(比如 if 或 while 语句,或者 and、or 和 not 运算符)
2.我们对 __bool__
的实现很简单,如果一个向量的模是 0,那么就返回 False,其他情况则返回 True。因为 __bool__
函数的返回类型应该是布尔型,所以我们通过 bool(abs(self)) 把模值变成了布尔值。 没有 __bool__
则调用 x.__len__()
0 返回 False else True。
3.让 Vector.__bool__
更高效
def __bool_(self):
return bool(self.x or self.y)
Python 语言参考手册中的“DataModel”(https://docs.python.org/3/reference/datamodel.html)
“Python之禅”(https://www.python.org/doc/humor/#the-zen-of-python)
“实用胜于纯粹。
1.背后的原因是 CPython 会直接从一个 C 结构体里读取对象的长度,完全不会调用任何方法。获取一个集合中元素的数量是一个很常见的操作,在str、list、memoryview 等类型上,这个操作必须高效。
2.换句话说,len 之所以不是一个普通方法,是为了让 Python 自带的数据结构可以走后门,abs 也是同理。但是多亏了它是特殊方法,我们也可以把 len 用于自定义数据类型。
通过实现特殊方法,自定义数据类型可以表现得跟内置类型一样,从而让我们写出更具表达力的代码——或者说,更具 Python 风格的代码。
1.对本章内容和本书主题来说,Python 语言参考手册里的“Data Model”一章(https://docs.python.org/3/reference/datamodel.html)
是最符合规范的知识来源。
2.Martelli 是 StackOverflow 上的高产贡献者https://stackoverflow.com/users/95810/alex-martelli
PS: 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SelfImprovementLab」!专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Python」。以及 「早起」,「阅读」,「运动」,「英语 」「其他」不定期建群 打卡互助活动。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