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今日目标
- 掌握 JavaScript 的基础语法
- 掌握 JavaScript 的常用对象(Array、String)
- 能根据需求灵活运用定时器及通过 js 代码进行页面跳转
- 能通过DOM 对象对标签进行常规操作
- 掌握常用的事件
- 能独立完成表单校验案例
JavaScript 是一门跨平台、面向对象的脚本语言,而Java语言也是跨平台的、面向对象的语言,只不过Java是编译语言,是需要编译成字节码文件才能运行的;JavaScript是脚本语言,不需要编译,由浏览器直接解析并执行。
JavaScript 是用来控制网页行为的,它能使网页可交互;那么它可以做什么呢?如改变页面内容、修改指定元素的属性值、对表单进行校验等,下面是这些功能的效果展示:
改变页面内容
当我点击上面左图的 点击我
按钮,按钮上面的文本就改为上面右图内容,这就是js 改变页面内容的功能。
修改指定元素的属性值
当我们点击上图的 开灯
按钮,效果就是上面右图效果;当我点击 关灯
按钮,效果就是上面左图效果。其他这个功能中有两张灯泡的图片(使用img标签进行展示),通过修改 img 标签的 src 属性值改变展示的图片来实现。
对表单进行校验
在上面左图的输入框输入用户名,如果输入的用户名是不满足规则的就展示右图(上) 的效果;如果输入的用户名是满足规则的就展示右图(下) 的效果。
JavaScript 和 Java 是完全不同的语言,不论是概念还是设计,只是名字比较像而已。但是基础语法类似,所以我们有java的学习经验,再学习JavaScript 语言就相对比较容易些。
JavaScript(简称:JS) 在 1995 年由 Brendan Eich 发明,并于 1997 年成为一部 ECMA 标准。ECMA 规定了一套标准 就叫 ECMAScript
,所有的客户端校验语言必须遵守这个标准,当然 JavaScript 也遵守了这个标准。ECMAScript 6 (简称ES6) 是最新的 JavaScript 版本(发布于 2015 年),我们的课程就是基于最新的 ES6
进行讲解。
JavaScript 引入方式就是 HTML 和 JavaScript 的结合方式。JavaScript引入方式有两种:
在 HTML 中,JavaScript 代码必须位于 <script>
与 </script>
标签之间
代码如下:
alert(数据)
是 JavaScript 的一个方法,作用是将参数数据以浏览器弹框的形式输出出来。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script>
alert("hello js1");
</script>
</body>
</html>
效果如下:
从结果可以看到 js 代码已经执行了。
提示:
在 HTML 文档中可以在任意地方,放置任意数量的
第一步:定义外部 js 文件。如定义名为 demo.js的文件
项目结构如下:
demo.js 文件内容如下:
alert("hello js");
第二步:在页面中引入外部的js文件
在页面使用 script
标签中使用 src
属性指定 js 文件的 URL 路径。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script src="../js/demo.js"></script>
</body>
</html>
注意:
外部脚本不能包含
<script>
标签在js文件中直接写 js 代码即可,不要在 js文件 中写
script
标签
<script>
标签不能自闭合在页面中引入外部js文件时,不能写成
<script src="../js/demo.js" />
。
区分大小写:与 Java 一样,变量名、函数名以及其他一切东西都是区分大小写的
每行结尾的分号可有可无
如果一行上写多个语句时,必须加分号用来区分多个语句。
注释
注意:JavaScript 没有文档注释
大括号表示代码块
下面语句大家肯定能看懂,和 java 一样 大括号表示代码块。
if (count == 3) {
alert(count);
}
js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内容的输出,只不过不同的语句输出到的位置不同
使用 window.alert() 写入警告框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script>
window.alert("hello js");//写入警告框
</script>
</body>
</html>
上面代码通过浏览器打开,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图弹框效果
使用 document.write() 写入 HTML 输出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script>
document.write("hello js 2~");//写入html页面
</script>
</body>
</html>
上面代码通过浏览器打开,我们可以在页面上看到 document.write(内容)
输出的内容
使用 console.log() 写入浏览器控制台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script>
console.log("hello js 3");//写入浏览器的控制台
</script>
</body>
</html>
上面代码通过浏览器打开,我们可以在不能页面上看到 console.log(内容)
输出的内容,它是输出在控制台了,而怎么在控制台查看输出的内容呢?在浏览器界面按 F12
就可以看到下图的控制台
JavaScript 中用 var 关键字(variable 的缩写)来声明变量。格式 var 变量名 = 数据值;
。而在JavaScript 是一门弱类型语言,变量可以存放不同类型的值;如下在定义变量时赋值为数字数据,还可以将变量的值改为字符串类型的数
var test = 20;
test = "张三";
var类型变量:
作用域:全局变量
{
var age = 20;
}
alert(age); // 在代码块中定义的age 变量,在代码块外边还可以使用
变量可以重复定义
{
var age = 20;
var age = 30;//JavaScript 会用 30 将之前 age 变量的 20 替换掉
}
alert(age); //打印的结果是 30
let类型变量:
针对如上的问题,ECMAScript 6 新增了 let
关键字来定义变量。它的用法类似于 var
,但是所声明的变量,只在 let
关键字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且不允许重复声明。
例如:
{
let age = 20;
let age = 30;
}
alert(age);
JavaScript 中提供了两类数据类型:原始类型 和 引用类型。
使用 typeof 运算符可以获取数据类型
alert(typeof age);
以弹框的形式将 age 变量的数据类型输出
原始数据类型:
number:数字(整数、小数、NaN(Not a Number))
var age = 20;
var price = 99.8;
alert(typeof age); // 结果是 : number
alert(typeof price);// 结果是 : number
注意: NaN是一个特殊的number类型的值,后面用到再说
string:字符、字符串,单双引皆可
var ch = 'a';
var name = '张三';
var addr = "北京";
alert(typeof ch); //结果是 string
alert(typeof name); //结果是 string
alert(typeof addr); //结果是 string
==注意:==在 js 中 双引号和单引号都表示字符串类型的数据
boolean:布尔。true,false
var flag = true;
var flag2 = false;
alert(typeof flag); //结果是 boolean
alert(typeof flag2); //结果是 boolean
null:对象为空
var obj = null;
alert(typeof obj);//结果是 object
为什么打印上面的 obj 变量的数据类型,结果是object;这个官方给出了解释,下面是从官方文档截的图
undefined:当声明的变量未初始化时,该变量的默认值是 undefined
var a ;
alert(typeof a); //结果是 undefined
JavaScript 提供了如下的运算符。大部分和 Java语言 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 JS 关系运算符中的 ==
和 ===
,一会我们只演示这两个的区别,其他运算符将不做演示
一元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三元运算符:条件表达式 ? true_value : false_value
概述:
==:
判断类型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则进行类型转换
再去比较其值
===:js 中的全等于
代码:
var age1 = 20;
var age2 = "20";
alert(age1 == age2);// true
alert(age1 === age2);// false
上述讲解 ==
运算符时,发现会进行类型转换,所以接下来我们来详细的讲解一下 JavaScript 中的类型转换。
其他类型转为number
string 转换为 number 类型:按照字符串的字面值,转为数字。如果字面值不是数字,则转为NaN
将 string 转换为 number 有两种方式:
使用 +
正号运算符:
var str = +"20";
alert(str + 1) //21
使用 parseInt()
函数(方法):
var str = "20";
alert(parseInt(str) + 1);
建议使用
parseInt()
函数进行转换。
boolean 转换为 number 类型:true 转为1,false转为0
var flag = +false;
alert(flag); // 0
其他类型转为boolean
代码如下:
// var flag = 3;
// var flag = "";
var flag = undefined;
if(flag){
alert("转为true");
}else {
alert("转为false");
}
使用场景:
在 Java 中使用字符串前,一般都会先判断字符串不是null,并且不是空字符才会做其他的一些操作,JavaScript也有类型的操作,代码如下:
var str = "abc";
//健壮性判断
if(str != null && str.length > 0){
alert("转为true");
}else {
alert("转为false");
}
但是由于 JavaScript 会自动进行类型转换,所以上述的判断可以进行简化,代码如下:
var str = "abc";
//健壮性判断
if(str){
alert("转为true");
}else {
alert("转为false");
}
JavaScript 中提供了和 Java 一样的流程控制语句,如下
var count = 3;
if (count == 3) {
alert(count);
}
var num = 3; switch (num) { case 1: alert("星期一"); break; case 2: alert("星期二"); break; case 3: alert("星期三"); break; case 4: alert("星期四"); break; case 5: alert("星期五"); break; case 6: alert("星期六"); break; case 7: alert("星期日"); break; default: alert("输入的星期有误"); break; }
var sum = 0;
for (let i = 1; i <= 100; i++) {
//建议for循环小括号中定义的变量使用let
sum += i;
}
alert(sum);
var sum = 0;
var i = 1;
while (i <= 100) {
sum += i;
i++;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