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2017年,在忙碌和频繁的加班中度过。
“每天数你忙”,多少个加班后的夜晚老婆对我说“等你等的菜都凉了,好久没在一起吃晚饭了”。
“你那么忙,要不我们就不过去了吧?工作要紧”,和老爸视频的时候,老爸说。
元旦假期的第一天,我反思:
1、工作就真的那么忙吗?忙的和老婆少了沟通,夫妻间平添了不少矛盾;
2、工作就真的那么忙吗?家里的电话都不接了;
3、工作就真的那么忙吗?身体一检查:肝、胃、肾都不好了……
4、工作就真的那么忙吗?忙的都顾不上要孩子…….
我们工作的目的务实的话无非是:
1、自身成长——自己技术&管理经验的积累和成长;
2、经济富足——让家庭相对富足,不再为材米油盐省几块钱而多走几公里的路。
但,工作不能成为影响家庭团结的理由。这一点,我做的远远不够。
拼搏、努力都没有错,但毕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要有所兼顾和权衡。
不管怎样,还要要将这一年的过往梳理出来。年终总结的习惯,从2013年毕业到现在,已经坚持了第5个年头。
罗胖的罗辑思维跨年演讲要办20年。
我,不一样!
我的年终总结要写一辈子……
写了33篇Elasticsearch相关的博客。
以下是Elasticsearch大牛对我提的建议,很中肯,我虚心接受。
微信公众号成为大家接受新知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我偶然的机会也试水了一把。
经典博文与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
我没有别的爱好,算是对技术的积累、对人生的记录。
最最重要的原因是,形成正向反馈并最终提升自己。
如果说2014年,刚毕业1年被任命为项目负责人是临危受命、赶鸭子上架、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那么2017年的我,项目经历和技术积累已经和3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但,即便如此,仍然对进度保障下的高强度加班重创的身心疲惫、心力憔悴。
1)《跃迁》
2)《财富自由之路》2遍
3)《颠覆者》
4)《向着光亮那方》
5)《乖,摸摸头》
6)《白说》
7)《人性的弱点》部分章节
2017年,以傅盛为代表的企业大佬提的最多的是“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
这里的认知,我的理解就是你的格局、你的视野。
不要因为在小城市、小公司、小团队,而被磨平了棱角,禁锢了思维……
相反,越是这样,越要加强自我学习和积累,越要“胸怀天下、放眼未来”。
而技术领域外提升的唯一途径就是多经典书籍。
“朋友圈是一个被无限放大的“自我”,他将人们放置到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从表面上你可以自由地表达和真实地记录自己的生活。
人们竭尽全力地展现出一派岁月静好的场景,从而获得最多的点赞和留言。但是,人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一种压力。”——《新生大学》
检验奋斗的标准或许可以这么定义——如果不让你发朋友圈,不让你发微博,总之就是没人会知道你做了这件事,你还愿不愿意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做这件事。如果你愿意,那多半是奋斗。
或许,在家人和朋友眼里,我就是个异类。
但,干嘛要在意别人的观点呢?正如老罗的演讲里提到:当年高中辍学后很早步入社会,自己在读《鲁迅全集》,而当时的同班同学都在为总结鲁迅的某篇文章的某篇片段而绞尽脑汁。
差距在未来几年或者几十年后才能立见分晓……
我始终认为:智力平凡的我,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顾此必然会失彼。把时间放在积累、放在挖“深井”上。
正如偶像俞敏洪对琐碎和伟大的解读:“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
接受了一位老哥哥的教育:不要那么绝对,可以打开朋友圈,不喜欢的屏蔽就好了。
自己做好时间的均衡、权衡利弊,不沉沦、不沉溺。
3战(1系统,2项目),2年时间, 已拿到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证书。
证书到手那一刻才算心情舒展了,我心里素质不好,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焦急等待成绩,总感觉有什么事揪着。
现在看来 ,也就那样,权当积累,貌似“没什么用”。
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偶然中看到一个震惊的事实:蒋介石长达57年的时间坚持写日记,从1915-1972年没间断过。
只有每天在基本功上下足功夫才能得到特别高级的结果。 同样学习Elasticsearch的童鞋,有的都已经出版书了,这就是差距,更是积累的力量。
经验是阅读、经历、思考三位一体的,哪一点最差,你的水平就在哪儿,你就应该补那块。天天观察、天天琢磨、反复思考,就形成了一种能力。
李小龙曾总结说“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运用。广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
在缺乏应用场景下,费劲心思的储备知识,不见得是好的方法。结合应用场景下的实战后再学习会学的更快。
这点,我在kafka学习中深有体会,没有实践之前,对kafka的理解就是消息队列、消息流,并且对一对不负责任的博文整的“云里雾里”。
《刻意学习》的结论有如下两点,值得思考:
1)要想提高某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刻意进行练习;
2)非刻意的重复练习对于水平的提高没有显著作用。
这里强调的刻意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到10000个小时,而是在实践中深入的学习、思考、总结、反刍。
2017年岁末,中兴主管跳楼事件引起广大IT从业者的热议。以下知乎网友的观点,我非常赞同,特截取核心片段如下:
——————————————————————————————
所有公司都在用所谓的“企业文化”掩盖资本的冷血,为了让员工更死心塌地
地多付出,多奉献,日复一日地把那几个早就说烂了的口号喊一遍。
高阶一点的员工就会有专门的高管或者HR来跟他谈梦想,谈扁平化……
你加班调休,他跟你谈奉献;
你生病请假,他跟你谈责任……
从员工的角度看,既然被一家企业认可和雇佣,在对本职岗位工作尽职尽责的同时,
还要随时加强学习,积累技能,为随时可能到来的“谈话”做准备。
因为无论是升职加薪还是被迫跳槽,一个更好的自己是事业发展的基础,
要时刻记住所有事情都是为自己做的,要自己负责的。
别有点儿事儿就想不开赖公司,你老婆孩子又不是公司娶来生来的,
只有你应该对他们负责。
——————————————————————————————
李笑来也反复强调出售时间的正确方式——“大多数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你是为自己做事的话,那么你就相当于已经把你的一份时间卖了两遍。一份卖给了你的老板,另外一份卖给了你自己的成长。”
我们相信一切的努力都遵循复利效应,只要有耐心,通过积累,就可以达到之前无法想象的效果。
在一篇争论30岁程序员去向的博文末尾中看到的:“优秀的程序员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创造力和学习能力只会比年轻一代更强,虽说到了一定的年龄,可能由于家庭及自己精力不比年轻时候,导致搞技术的时间少了,但是扎实的基础以及丰富的经验足以弥补这些。”
学习如果没有足够的深度,就贪求广度,是很危险的做法。而对于基本知识有了掌握之后,再从全局上进行整合就容易得多。
单纯的解决业务问题,并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不仅仅是会编写程序,而且要具备刨根问底的精神,一步步追踪到底层的执行。
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最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新的理解。对于很复杂的道理,具备通俗易懂的解读能力是高手和屌丝选手的最大不同之一。正如几年前对于云计算的类比解读,“云计算”就像自来水,打开就能用。高手能一句话解读了高深的概念。大道至简,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业余选手和专业选手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是否掌握了“套路”。
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他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种结构就是“套路”。
当然,以上的说法有点玄乎。这里的“套路”对于开发人员来讲就是自己的技术体系。
除了Google、Stackoverflow之外,自己的成体系化的积累非常重要。
比如:同样是几年前学习kafka技术,如果你的云笔记分为:
1)kafka基础原理;
2)kafka安装与部署;
3)kafka命令行&Java API操作;
4)kafka stream原理与实践;
5)kafka connector原理与实践;
6)kafka spark实战;
7)kafka elasticsearch实践。
……
这样,冷冰冰的技术文档,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
所谓的高手,无非就是能比屌丝程序员在更短的时间解决问题,或者是同样的时间解决问题,但质量更好、性能更好、可扩展性更强、考虑场景更充分。
当你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去追求梦想,当你有一天实现了自己曾经的愿望,再回头看看那些曾经嘲笑你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已经不见了。
所谓的抱怨,只能是无能、无奈的表现而已。
林语堂说“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当你成为领导者之前,自己的成长是成功;而你当了领导者之后,帮助他人成长,才是成功。——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任CEO韦尔奇
1)中层难做
在《宁向东的清华管理课》中习得的一段话:“在任何组织里面,都是高层不断交代任务,由中层管理者去落实和执行。很多中层管理者在接到任务之后,他就会下意识的把这个任务直接交代给下属去完成。这就缺少一个“平衡点”意识。
任命你的,是高层,但是,决定你业绩的,是你管理的这些员工、这些弟兄。
如果员工这个大圆你画不圆,得罪了你的基本盘,任务就会完不成,而高层不会去责怪你下面的兄弟,首先要怪的是你。”
中层介于高层和员工中间,必须做好平衡,绝不做“传话筒”,有自己的观点。
对下要一团和气、绩效分明,凝聚团队战斗力,1+1要远远的大于2;
对上要及时汇报,让高层了解到真实的风险、进度等,绝不能存在个人感情色彩的“添油加醋”。
2)任务下发切记
当两个人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时候,重要的不是你对别人说了什么,而是别人记住了什么。
通信中的“三次握手”的确认机制,同样非常适用于任务下发的沟通环节。
3)如何使得自己变得厉害?
你想要自己变得更厉害,你就需要想法设法和比你更厉害的人同行,去学习他们是怎么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点对于提升自己管用,对于招聘更是重要。公司要发展,各级主管和中层管理者,都要招聘比自己牛B的人才是王道。
4)切莫从众
别人这样,那么我也这样是管理的大忌。要形成自己的“领导力”风格,辩证的看待别人的所谓的成功的“经验”。
越过“从众”这条鸿沟,我们需要通过思考,看清楚自己选择背后的逻辑和取舍标准。
5)小城市下的悲哀(来自宁向东教授自述)
中国的企业文化就是一种底盘文化。人不是零件,而是有个性、有关系的人。
越是在中小城市、越是在中小企业,关系越厉害。你到公司里面一问,亲戚套亲戚,朋友套朋友。
你到一些三四线城市里,没有关系,公事公办,你寸步难行。这也就是一位企业家说的精辟的话:
越是房价贵的地方,人才越多,越是不用靠关系,也越公平。
你越公平,人才越爱来,房价就越贵。
花一点时间,想象一下几年之后的你,你希望到那个时候,你自己是什么样子?
然后倒退回来,提前按照那个标准学习、工作。
2016年年终总结,说了到2023年达到进入CSDN博客排名前100+。
看今年的节奏,傲娇的说法保守估计2022年就能达成。特列表监督如下:
我知道,非常非常的难。
但,我愿意坚持,不知不觉中,我写博客已经6年了,再写7年又何妨?
这里没有写“坚持7年”,因为,对于我来说,不需要坚持,已然已经常态化。
并且,要写就是一辈子。
(1)继续Elasticsearch深入学习
1) 包括不限于搜索引擎的底层原理,《这就是搜索引擎》读完并总结完毕;
2)实战中阅读API英文文档;
3)实践中形成技术积累,JEST形成自己的开发API集,聚合后排序、父子文档、相似文章列表检索等;
4)对于ES社区的好文形成问题清单积累;
5)不仅仅局限在ES中的使用,能为实际的新业务场景形成技术解决方案。
6)将1-5形成博文。
……
(2)kafka实战中形成技术积累
(3)形成数据流处理积累
对于采集拿到的数据、本地磁盘业务数据、其他系统导入的数据,都能入ES提供高速检索API服务;
对于关联关系的文档,形成存储及检索解决方案积累。
1)《这就是搜索引擎》
2)《Lucene 原理与代码分析》部分核心章节
3)《kafka基础实战》
4)《阿里巴巴大数据之路》
5)《Java多线程编程实战》
6)《清单革命》
7)大冰《好吗、好的》等另三本
8)《跃迁》第二遍
9)《财富自由之路》第三遍
10)《我们仨》
……….
李笑来强调:“买书的钱不能省,舍不得花钱买好书,是最屌丝的行为,也是高效制造屌丝的方式。
一切有助于帮助自己成长的开销都不能省,尤其对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你的前途取决于此。 ”
不要在乎世俗的看法,坚持你的坚持。
进行大量而持续的行动,或因目标而行动,或因行动而发现目标。
在行动中产生热爱,持续质变,收获惊喜。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希望才坚持,也可能是因为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当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快放弃时,一般就是质变了。
这里的干系人主要是:老婆,我的家人以及老婆家人。
及时沟通、及时汇报、互通有无是沟通的关键,这点项目管理中适用,同样对于老婆、家人也同样适用。
进一步平衡好:老婆和父母的关系,起到“润滑剂”、桥梁的作用。
下班回头家,就尽量多陪陪老婆,正如师兄所说:“回家就打开电视,不一定要看,打开电视才有家的感觉”。
家,有你、有我才是家。
家,有说、有笑才会有幸福!
2017年,仅在暑假左右持续跑步了1个月左右,跑步100公里+。
但,这远远不够,2018年,为了身体健康和家庭和睦,要坚持加强跑步锻炼。保守估计跑步力争300公里+。
取决于明晚罗胖的演讲,再思考一下,希望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当我准备要写2017年年终总结的时候,我翻看了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自己碎片时间看过的精彩文章片段手机截屏,做了规整梳理。
这些碎片化的记忆,都是曾经震彻心扉的好“段子”,这些片段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我的思维和决定。
最后,我想漫画家 寂地的励志片段,结束我的总结。
总有一天你会破蛹而出,成长得比人们期待的还要美丽。
但这个过程会很痛,也会很苦,有时候还会觉得灰心。
面对汹涌而来的现实,觉得自己渺小无力。
但这,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做好现在你能做的,然后,一切都会好的。
我们都将孤独地长大,不要害怕。
——寂地《踮脚张望的时光》
2017.12.30 18:39 于家中床前
作者:铭毅天下
转载请标明出处,原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laoyang360/article/details/78938710
如果感觉本文对您有帮助,请点击‘顶’支持一下,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写作最大的动力,谢谢!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