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接上篇博文继续探讨人脸检测的相关内容,本文会给出Opencv中自带的人脸检测的相关对比以及Opnev检测中常用的标注等相关操作。人脸检测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但是还是有一些常见的问题出现在实际使用当中:
(1)误检(把非人脸的物体当作人脸)较多,非人脸图像当作人脸送入后续算法,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
(2)漏检问题,例如戴墨镜、大胡子、逆光条件、黑种人、倾斜姿态较大的脸无法检测到。
序号 | 级联分类器的类型 | XML文件名 |
---|---|---|
1 | 人脸检测器(默认) | haarcascade_frontalface_default.xml |
2 | 人脸检测器(快速的Haar) | haarcascade_frontalface_alt2.xml |
3 | 人脸检测器(快速的LBP) | lbpcascade_frontalface.xml |
4 | 人脸检测器(Tree) | haarcascade_frontalface_alt_tree.xml |
5 | 人脸检测器(Haar_1) | haarcascade_frontalface_alt.xml |
Haar特征,毫无疑问Haar特征用在人脸检测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博主针对正面人脸分类器进行了实验,总共有4个,alt、alt2、alt_tree、default。对比下来发现alt和alt2的效果比较好,alt_tree耗时较长,default是一个轻量级的,经常出现误检测。针对alt和alt2两者,在同一个视频的对比中检测部分alt要略微好于alt2。接下来是一些具体的对比:
(1)检测时间上对比
图像 | Haar_alt | Haar_alt2 | lbp |
---|---|---|---|
复杂背景图像 | 2054 | 2309 | 948 |
简单背景图像 | 912 | 964 | 326 |
(2)检测结果上对比:
图像 | Haar_alt | Haar_alt2 | lbp |
---|---|---|---|
复杂背景图像 | 70 | 70 | 69 |
简单背景图像 | 277 | 283 | 292 |
选择最终的人脸分类器后,若想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优化,那就试试这个detectMultiScale函数。具体可以查看Opencv源码,下面给出这个函数的讲解:
void detectMultiScale(
const Mat& image,
CV_OUT vector<Rect>& objects,
double scaleFactor = 1.1,
int minNeighbors = 3,
int flags = 0,
Size minSize = Size(),
Size maxSize = Size()
);
函数介绍:
参数1:image–待检测图片,一般为灰度图像加快检测速度;
参数2:objects–被检测物体的矩形框向量组;
参数3:scaleFactor–表示在前后两次相继的扫描中,搜索窗口的比例系数。默认为1.1即每次搜索窗口依次扩大10%;
参数4:minNeighbors–表示构成检测目标的相邻矩形的最小个数(默认为3个)。 如果组成检测目标的小矩形的个数和小于 min_neighbors - 1 都会被排除。如果min_neighbors 为 0, 则函数不做任何操作就返回所有的被检候选矩形框;
参数5:flags–要么使用默认值,要么使用CV_HAAR_DO_CANNY_PRUNING,函数将会使用Canny边缘检测来排除边缘过多或过少的区域, 因为这些区域通常不会是人脸所在区域;
参数6、7:minSize和maxSize用来限制得到的目标区域的范围。如果视频中误检到很多无用的小方框,那么就把minSize的尺寸改大一些,默认的为30*30。
视频标注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画框和文字标注:
//视频画框
for (vector<Rect>::const_iterator r = faces.begin(); r != faces.end(); r++)
rectangle(img, cvPoint(r->x, r->y), cvPoint(r->x + r->width - 1, r->y + r->height - 1), Scalar(255, 0, 255), 3, 8, 0);
//文字标注
putText(imgForShow, p.first, Point(BBox.x, BBox.y), FONT_HERSHEY_PLAIN, 2, Scalar(255, 0, 0));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