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注:这里说的"就业难"是指,就业本专业职业或者理想职业。
在这个越来越卷的时代,没有背景,没有经济,普通院校学历的普通人们,怎样才能有出路,实现自己曾经的梦想,或者更具体的说,实现一个很现实的目标:经济自由。
或许有人说,每个人的满足感,每个人的抱负或有不一,你觉得实现经济自由是追求,我还觉得家庭美满,夫妻和睦,父母健康才是幸福,钱多钱少无所谓。
那这又牵扯出一个问题:处于原生家庭的90后甚至是80后们,在不靠父母的情况下,真的能够存够钱买房,买车,娶媳妇嘛?万一家里有多个孩子呢?
所以本文仅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视角,结合身边亲戚朋友的经历发表一些看法。
处于疫情时代的2022届毕业生,尤其是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们,或多或少能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吧,自己投了几百几千份简历,怎么联系自己的只有几个?大大小小的校园招聘会符合自己专业的只有寥寥无几?网投音信全无?
这里就结合我与隔壁宿舍来说:我们所学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宿舍8个人,6个人未就业,一位转行做了房地产销售(不是在贬低这个行业,是指与专业没有契合),一位确实做了本专业工作,可是他是在大3就开始找工作了,今年问他们公司还要人不,他的回复是:“早就换工作了,现在虽然还是在敲代码,但是工资只有3-4k,而且还拖欠了2个月工资,至今未发”。(这里没有夸张,我所说绝对是真实且负责的)
我们这类学校普通,成绩普通,能力也不出众的人,被社会放弃了?我们将没有选择的权力了?是这样嘛。难道我们没有努力嘛?
我在高中时,因为学习只是中等水平,结果被来单招的老师拐跑了,还记得他信誓旦旦的说:“学了我们这个专业,实习就5k一个月,工作2-3年,年薪30w!!”。~.~。后来专升本,再考研,尽管因为差8分被重庆区域某211婉拒,但是我不遗憾,我在学习阶段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我说这些是想表达表达什么呢?我们普通人也在很努力的追求自己的向往,有为达到目标做出的行动,但是在这个越来越卷的时代,社会也越来越不需要普通人。
或许有人会说,你在这满腔抱怨,总把责任推给别人,推给社会,却从来不找自己的原因。其实我发文的目的就是发出我作为一个普通人自己处境的一种抱怨和恼骚。
还记得学校有一份调查问卷,里面有一项是这样的:你觉得疫情对你找工作影响大吗?我当时毫不犹豫选择了非常大。可是当我静下心仔细想了想。疫情对我找工作真的影响大吗?或许在疫情初期,全民抗疫的阶段,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有影响。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基本战胜疫情,处于和疫情的拉锯时期,只需稍待良机,就能全面战胜的阶段。而且除了一些重点区域,我们常人已经可以正常出行,游玩。而且在疫情阶段,网络购物更加火爆了。甚至疫情冲击不改中国经济平稳运行趋势。所以就疫情来说,对找工作这方面的影响是不大的,甚至推动了带货主播,各大直播平台主播的就业渠道。
不得不说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努力最辛苦的学生,我看过一篇文章,某初中男孩子接受采访说到:“班上好多同学,已经学到高中的知识了,而他非常担心因为自己只学了初中课本上的知识,而导致不能很好的升学”。
就我自己来说,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加强学习:
1.考研的时候:我对于考研的投入是十分大了,在学习阶段放弃了学校组织的实习,放弃了好多招聘会,每天学习时间是早上7点半到晚上12点,保持了8个月,而且在大3时也保持每天背单词,但尽管这样和高三的学生比起来还是有点偷懒。可是同宿舍一起考研的同学有时候7点左右甚至有时候6点起床,每当我听到他下床,拿起牙刷的时候,就十分的不爽(想嫩死他!)。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他都起床学了,我也得起床学啊!卷就卷呗~但就是在这我自认为学习环境还行,掌握知识充足的情况下,我们俩双双落榜。他报的985,我是211。或许有人会问,报个普通院校不行吗?为啥非得硬磕好学校。由于我们的专业关系,就工作而言,其实大学的学习内容对于岗位需求已经能完美切合了,考上普通院校每天写论文其实对找工作来说没多大技术方面的增强,仅是学历上升了。而考上好学校,就学校的名气就能帮助我们很好的找工作,更别说拥有更多的教学资源。
2.考公的时候:在考研结束后,我们宿舍就马不停蹄的准备考公,除了那位报考985的室友,他很有信心~.~。而我呢是打算两手准备,我们也是没日没夜的学,分享笔记,分享网课,刷题,但就在考试前几天,通知因为疫情延期考试了,其实我很遗憾,大家都知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吧。而且在得知我报的岗位招2人,报了180多人的时候,心都凉了。
3.找工作的阶段:在在考研失利,考公无期的情况下,我就着手准备找工作的事情了;起先完善简历,投递了约有200份简历,然而回复我的只有两个,一个是c++(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的,一个是前端(大家浏览的网页就是前端技术编写的)的。然而我主要学习的内容是Java语言,虽然那两项都学过,但难免生疏,那能怎么办呢,复习呗,可是在经过复习后应对技术面试后,久久没有得到消息。总结了下是因为没有好好背诵面试题,只关心了技术的如何使用。后来又背了面试题,而且很系统很详细的巩固深化了所学知识,继续投递,直至写本文的时候。
在这个卷的大时代,无法拥有优质教学资源,本身没有一项硬核特长的普通人们,与名校真的如隔三秋吗?
说一下我舅舅吧(我妈妈的亲弟弟),由于我们老家在农村,爷爷奶奶辈基本无文化,父母大多小学文化,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舅舅却考上了清华大学,现在在北京已经结婚生子了。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其实是强调一点:寒门出贵子是有的!
而对我们这类没有能够支撑读名校的大脑的普通人来说,在这个时代,将会遭到淘汰吗,或者说是只能接触一些底层,或者与自己学了几年的技术毫不相干的工作,拿着基本工资,逐渐丧失自我,沦为毫无感情的赚钱机器,追逐一生只为买房?结婚?
这是于彼朝阳发的一段文章。与本文没有多大关系,但是里面关于创业的一些感悟引起我的共鸣。如果没有兴趣看,可下滑至体会:
我国20年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甚至在应对疫情期间经济也能稳步,甚至稍有上升。但是我细细想后发现:
国家在国际上有了更大影响力,当然这是非常非常值得每个中国人兴高采烈的事情,但是就是在这样吃全球经济红利,在国家社会日益进步发展过程中,掩盖了底层人民没有足够的诉求主动权这一事实。
最近为什么大家网上“仇富”的牢骚多了?因为富人本来就不仁啊,存量他们已经死死霸住了。老百姓之所以觉得还有奔头,是因为国家的增量一直在做大。可现在,外交形势本就严峻,疫情又突然横插一脚,国际红利上,很多本来还能维持住的杠杆接二连三断了,微操越来越难玩下去了。而且,这才是刚起了个头儿啊。
所以,国际红利没了,增量利益没了,利润增长从哪来?资本的目光很容易转移到盯着大家碗里那点存量利益去算计了。
过去二十年,我们平民百姓的满足感能维系在比较高的程度,也是因为我们社会整体经济效率一直在提升。
比如,90年代,美国沃尔玛就能像今天中国的华润超市一样,让整个采购链、供应链保持十分通畅。因为那时候,美国铁路里程、航空运输、高速公路,都是世界顶级的。互联网不发达的时候,沃尔玛甚至动用卫星在进行实时数据追踪。那个年代,美国超市都有冷藏肉品卖的吧?
那时候中国呢?高速公路?才刚刚兴起,里程特短不说,还有一些土匪路霸,开个面包把物流大货车逼停,就地讹诈,甚至有杀人越活的现象。铁路网也不密集,而且铁路几次大提速前并不封闭,像印度一样遇上牛群过铁路红绿灯,都要停车,火车速度也慢。航空运输更不用说很落后。连海运,世界级港口都没有,货轮过个台湾海峡都有风险。我印象最深的九十年代后消失的两样事物,一个是现在没有老鹰在天上飞了,然后就是我们这条省会二级城市公路上不走马车了。那个年代,生产端也是草草起步,假冒伪劣,粗制滥造的商品到处都是。信息技术不发达,社会监管、治安都很差。电力水利都还在加紧建设,大城市动不动停水,时不时限电,都是家常便饭。所以,那个时候的中国,真真儿的是和印度肩并肩的世界最穷困的国家。那个时候的中国,规模化且高效的供应链根本建立不起来,大型超市很少,中型超市更少,连锁便利店罕见。全是小卖铺,是地摊经济最“发达”的时期。当然,买肉的话,只能到肉摊肉铺,没有超市没有冰柜,肯定是不是冷鲜肉°。
可最近这二十多年发展,我们是在方方面面提高经济效率啊。现在二线城市建成区,5km范围内一两个大型超市已经是常见的吧。经历了互联网革命,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甚至比美国还超前。而中国的物流更是发达的不像样了,现在超市里同样的东西,外卖跑腿一小时配送的价格,甚至开始压过在淘宝网上买然后等收快递了...前段时间我对比了下,一次买多点,用外卖APP买肉送到家,居然真的比去肉铺还便宜些。我们的供应链,恐怕比美国还发达了。
然而,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更大的增量盘面来源,我们的经济效率在全人类的水平,已经触顶了。
因为经济效率的不断提升,我们这里的猪肉价格,大概十五六年前,十二三块。在去年猪肉狂涨之前,实际也就十七八块。这种比较低的涨幅背后,一来,是经济效率提升带来的内需市场的扩大,比如很多以前物资不丰富的地区,逐渐打开了市场,当地人民提升了生活水平和采购量...二来,是三产的发达,极大优化了供应链,在采购、运输、加工、信息、支付等环节,都大大压低了成本。所以,这种低物价,是靠经济效率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过去的高通胀。
但现在呢?如果没有新的技术革命,已经触顶的我们又已经无法像之前那样,从先进国际经验(比如美国沃尔玛)那里不断模仿学习,那么这个持续压低物价的经济效率红利,可能已经遇到瓶颈了。随之而来的,是底层人民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这次猪肉价格暴涨后,我们这里的价格,已经回不去了...
其实,社会经济效率提升的边际效益递减,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大资本垄断。
十来年前,我还上学时,那时候同学之间聊天,说日本、韩国这些国家,连小卖铺都是大型企业垄断,自己想开家小店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初听这些,觉得不可思议。那种社会要固化到什么程度啊?开个店,这种小本创业的机会都没有...大企业不是该赚贵重商品的钱吗,怎么连铅笔橡皮这些小物件的钱也要呢?
那个年代,马云还是年轻人的精神导师,电视上、报纸上、网站上,铺天盖地的连锁加盟广告,陈安之°等各种大忽悠大行其道...说真的,那时是真的能小本创业,才有这种市场。早几年,开个小卖铺成本并不高,稍微有个左右半年的存款就够。后来想加盟个超市也不难,几万块甚至就可以有连锁公司供应商品,铺货经营了。各种这饮品店那小吃店的加盟更是泛滥。可是,现在在各种媒体平台上,这种广告都少了...原因无他,连锁店依然在,但不是年轻的个人,抱着创业梦想,就可以轻易玩得起的了。成本高的厉害了,对大众撒网式广告,已经效果不大了。
不只是开店,连卖菜的个人都快垮了。
5年前,我们这里一家菜市场,猪肉铺大概有八九家。现在,市场里只剩下两家了。因为三公里内,两家华润大型综超,一公里内四五家中型超市小型便利店,五年内营业,都卖肉。后来,中小型超市的肉也卖不下去了...
经济效率提升的最后阶段,不是单纯的优化供应链了,而是大鱼吃小鱼,靠规模效应,靠独占市场摊低单位成本,勉强维系低价格...可是,小生意人越来越难抵抗。去年猪肉价格爆炸了一次,现在卖猪肉的,竟然死了一大半...线下,大型企业已经占了绝对优势了。之前网络公司们,吹了好几年也起不来的o2o,现在开始真正发力了。因为线下资本有得选择了,不用受制于那两三家线上资本。实际上资本之间还是有牵连。当然,阿里也不是吃素的,天猫便利店、盒马生鲜这些早就布局好,严阵以待了。
外卖APP里的超市价格,比起网上快递的价格,说真的很低了,优惠折扣力度很大,送上门最终价格甚至比实体小店还低,如同当年狂撒钱抢占份额后,吃垄断利益的各种大佬APP一样,消费习惯正在培养,韭菜正在长高,似乎已经在最后的收尾阶段了。
十几年后,恍然间,发现自己身边,小卖铺以及小卖铺卖的东西,都在加速成为大型企业的业务...大资本,已经把年轻人的创业机会,挤干吃净了。当年,我们觉得大公司连肉都卖,不可思议,而今,居然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正在向日本韩国,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阶段,大步迈去,甚至已经是临门一脚了...
年轻人能不讨厌还在说风凉话的马云他们吗?
当年你以身作则教年轻人创业,大家敬重你。
现在你们把年轻人创业者挤得无路可走,大家怎能不牢骚?
什么是创业?十几年前,开一家小店,一年收入十几万,一年买车,三年买房,那就是创业。所以,那时候学生们张口闭口创业,大家虽然想的远,但多数年轻人都是从小着手。
可现在呢?985都吃力,必须清华北大,有校友人脉,有99%没有的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资讯渠道,然后顶级名企混多少年,把行业资源、大佬资源都积累起来,再找个好点子,开家公司,A轮B轮C轮,起手就是几千万,动辄就是几个亿...最后,大资本家觉得你还可以,把你一入股一收购,你就是稳坐垄断市场...这才叫创业?
这叫创业?这叫资本家接班人培养皿吧?基本都是那个圈子的。马云曾经说过,一年挣100万的人是最幸福的,压力没那么大,财务也已经实现自由...他当时鼓励的是淘宝上的小卖家...
可是,马云现在连淘宝小卖家都不会再鼓励了...因为,在他们的权重机制设计,也已经是赢者通吃了。除了开直播卖卖色相或名气来带货的直播,当个花哨宣传招牌,天猫超市早就把韭菜割得不亦乐乎...我都不明白,天猫超市除了粮油它不敢炒价格,其他所有东西没有一样比实体店便宜,设计一大堆足以把人搞晕的优惠券包系统,节日打最低折都比店里贵的多,到底都是什么人在消费?可它就是越做越大。不过,当然华润这些线下大佬也趁着这机会,摸索着出手甩开阿里系搞O20了。
对,有了规模化,现在社会效率是高了,就业岗位也多了。但效率收益,岗位收益,仍然是大比重集中到大资本手里了。这个趋势还在加剧。
诚然,真正的技术人才是很多的,他们在各个细分领域,仍然实践着年轻人浪漫的创业故事...但由于阻塞了销售端的小本创业,整体上创业门槛抬高了,受众面变窄了。对于没有掌握某个核心技术的,普通的无产阶级劳动者而言,大资本家们,把他们全部变成了可以随时来可以随时走的员工。普通的年轻人,开个小店的选择,都越来越少了。那些没上过大学,从偏远农村来到城市的年轻人,就是想摆个肉摊卖个猪肉,都卖不起了...
我看到的是,我们这个昔日人声鼎沸的蔬菜市场,如今肉铺只剩当初的20%,菜摊也萎缩到只有三分之一,客流寥寥...
生活越来越多彩,但选择,越来越少...我一直都明白,阶层固化,不是指一个工人无法一跃成为千万富翁,不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那概率太小...但一个工人,连成为一个小店店主,一个农民,连成为一个肉摊卖肉的,一个工作了四五年的大学生,连办一个两三人合伙的小公司,可能性都没有时,我觉得是真固化了。
我并没有见过十年前的知乎。不知道那时候知乎会不会非常流行小本创业这个话题。但我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只谈offer,创业话题我被推到的很少。而知乎上认为自己可以创业,抱着创业想法的年轻人,在这里看到的更少。时代真的变了吗?也难怪,所有人都只能是打工者时,无论年薪百万,还是月薪三千,这死气沉沉的时代,大家便不再敢像昔日年轻人一样,追随着精神导师马云的指引,哪怕撞得头破血流,摔倒在地,也愿意一起仰天大笑。
现在所有人,都是被剥削的打工仔,连和老板议价的诉求主动权,都没有...劳动力市场固然供不应求,可劳动力全部成了佃农,连做自耕农的选择可能性都没了,那就必然是大资本做的孽了。
经济不行了,又让最先被冲击的他们去搞当年的地摊经济...但今天摆地摊,价格都低不过满仓库采购量的大型企业,还能卖些什么?这就是大资本创造的时代。
这篇文章引用了很多例子指在批评阿里这类大企业的垄断导致小企业无法生存,并说出了底层人民的抱怨。
这里不对文章进行褒贬评价,只是想借由阐述我和当今毕业生所面临的选择问题:
创业?
就如文章所说,如今创业难度会很大,缺乏启动资金,缺乏专业指导。而且就我对自主创业的想法在这几年的想法转变与文章竟不谋而合:
大专:这一时期我是非常渴望也做出了行动来表达自己是创业派的,我组织了几个宿舍的朋友,跟他详细说了自己的创业意图,创业方向,需要解决哪些困难,启动资金怎么解决等等问题,我们算是深刻的促膝长谈了,得出的结论就是没有结论!没有定论的东西,谁也不愿意真的参与进来。我还记得我当时的想法是,知道国外研发出了一种可以发光的丝线,而我想将其纺织成衣服,用一块芯片控制其发光,然后用手机控制就能有一款拉风的可以随时变换图形,还能发光的衣服了...
然而我的创业之路还真与衣服有关,暑假期间,我和一个朋友去朝天门批发市场进了一批衣服,晚上在观音桥夜街售卖,然而两天一件都没卖出去,我们第一次创业梦碎了,然后我去电子厂打暑假工,他去景区帮亲戚卖麻花......
本科:这个阶段,不知道为啥我的创业梦不再有当初的强盛了,尽管也和很好的朋友谈论过创业的事情,但是一想到那是孤身前往,绝无退路的事情,也就不敢再多想。只想着找个工作吧,养活自己,改善父母生活条件。
就业?
就业难吗?其实找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不难的,难的是找到合适的,自己内心所想的工作。
对于应届生来说,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就是喜讯。为什么这样说呢,根据往年比例来看,应届生工作对口比例不超过50%。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学了几年的技术然后毕业了去干一个不相干的工作。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1.所学专业社会中已经饱和或者严重饱和
2.在投递期间找到了优于本身专业且工资合适的工作
3.疫情期间就业压力大,迫于无赖,有用人单位要,就去了
4.自身专业技能掌握不充分,无法胜任本专业工作
...
据智联招聘数据显示:
这届毕业生很务实,已主动降低就业期待
55%的毕业生因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降低期望,仅有27.2%的毕业生期望升高。65%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调整受“求职竞争情况”影响,而分别有57.1%、49.4%的毕业生受“国内经济形势”、“产业发展情况”影响。
可见,对经济和就业市场面临的压力,大部分毕业生都有理性预期。
就业压力是选择毕业去向的首因
应届生选择去向时考虑的因素中,就业压力占比最高,为47.6%,其次为所学专业(36.1%)和经济形势(35.6%),院校背景(11.7%))、长辈意见(11.1%)、理想爱好(8.8%)等因素影响程度较低。可见,与个人因素相比,环境因素对毕业生的去向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
“当前国内疫情反复,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承压,感受到今年求职竞争非常激烈的应届生比例为61%,比去年高6个百分点。”该负责人说,因此更多人选择继续深造、自由职业、慢就业等方式缓解自身就业压力。
2022届求职毕业生期望月薪6295元,比去年下降约6%
2022届毕业生的平均期望月薪6295元,比去年的6711元下降约6%。
其中,4000元以下期望月薪的占比12.8%,高于2021年的8.9%;6000元以上期望月薪的占比44.6%,低于2021年的50.8%。
无论从平均值,还是分段薪酬来看,本届毕业生降低月薪期望值都具有普遍性,这也表明毕业生愿意降低薪资要求以适应就业市场。
二战考研?
我想二战的同学们,内心压力及其大,我也想过二战,可是本就处于要赚钱养家的年龄了,还要家里养自己一年,已经无法再静下心学习了。万一再没考上,那得多么煎熬啊。或许也有边工作边准备考研的同学,这种情况下得自己掂量好学习与工作的比例,基本上是没有任何休息时间了。
考公?
宇宙尽头是考公!可以感受到考公的竞争压力,但是这也是一条选择,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聊了这么久,抱怨了这么多,可是关于应届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完全没有实质的解决措施,那我们就来谈谈这个:
我们首先得知道一个硬性的知识,今年应届毕业生数量 预计1076万,数量可谓是非常庞大,本身就容易造成就业压力。毕业生人数多,用人单位的选择就多,这样应届毕业生面试成功率就会降低,自然就会影响就业。摘取于2022届毕业生就业太难。
我们这么庞大的群体即使去掉继续升学,考公,二战的人估计也得有7-800万之多那么该怎么办呢:
1.首先要确保自己所学技能能否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如若还有欠缺,立马深度学习,完善技能;
2.简历,这里不详述简历的书写,何为简历,简单清晰明了,但是内容要足够,学术经验,实习经验,工作经验等等重要的必须要写。
简历投递大致格式如下。注:尽量避免使用qq邮箱,因为有时候公司对你回复可能会被qq邮箱系统视为垃圾邮件,进行删除。
3.求职渠道:各大求职软件,线上线下双选会,校招等等。多投就是了。
1.要确保自己能够也有能力完成自己从来没有接触的工作,找到对应工作后可以先行了解清楚。
2.简历中要突出与你所求工作相近的技能,比如我投电话销售行业,那我会写上我在学生会期间深度锻炼了演讲能力,有普通话等级证书,乐观外向善于沟通等等。
这里仅是自己的一些展望,或许能够得到实现,能够缓解应届生的就业压力。
1.降低研究生门槛,对研究生体系进行细化:
现如今是有学硕和专硕,我们能不能添加一个术硕,而这个术硕就不再去着重搞学术研究,主要深化培养其技术能力,这样不管是将来其就业还是为国家培养技术人才都有一定促进作用。降低研究生门槛是指,比如原来,某院校某专业研究生复试分数是300分,我们将其降低一定分数,比如10分,那么在290到300分的同学,将询问其是否愿意读术硕,如果愿意,将会按照术硕培养。
2.增加类似于西部计划类似的组织计划:
西部计划是指学生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
如果增加一些比如增加撼东计划?固基计划?也能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大家可以发现,不管是学校的校园招聘会还是,线上线下双选会,找到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机会很小,那么能不能有一个系统可以将企业分类,比如就将一类公司分为互联网公司,那么这些公司将定点在学校的互联网相关专业地点进行招聘,这样即方便企业也方便同学。
应届生就业难这是事实,我们既然没能力去改变规则,那就改变自己,迎难而上吧!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