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为什么一定要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明白?_亲自经历事件对于个人满足感的影响

亲自经历事件对于个人满足感的影响

一、这世界上不存在“感同身受”

 1.  切身体验一个事件要比观望者更强烈,持续的记忆也更加长久,形成对事物的认知也更加深刻的。

我曾经有一段“仗剑走天涯”的切身体验,这段经历跨度很长,有三年,我尝试从笔记本摘抄了一部分对自己来说意义重大的文字:

2015年的秋天,我们在北京王府井邂逅了那场以为是一辈子的爱情;

2016年的春天,你说“成田分手”的缘由与《围城》中提及的“恋人婚前应该至少旅行一次”来检验爱情,于是开始了一个月的海外之旅。水土不服的你在旅途中生病了好几回,彼此相濡以沫走完了这段旅程;

2016年的夏天,我们都收到了当初在槟城写好的明信片,你的明信片写道:“傻瓜,我不会放开你的手的!”;

2016年的秋天,你给我拍了一张机场的相片,此时的香港天空朦胧好似那哭泣的眼睛泪珠在打转,脑海中浮现你在近在咫尺却看不清你的脸;

2016年的冬天,我漂洋过海去找你,我想那应该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圣诞节,最难忘的伦敦眼跨年之夜;

2017年的夏天,在熬过彼此在两座偌大而孤寂的城市独立的生活,熬过那段漫长的彼此隔着总是延迟八分之一秒的屏幕聊着天倾诉,我期待我们的再次重逢;

2017年的秋天,你冷不丁的在微信回了我一句:“我觉得我们做好朋友更合适”,我自己被突如其来的这短短十二个字吓得发抖,后来苦苦等来的微信回复几乎都是“好的”“谢谢”“不用了”的消息。

2017年的秋末,我以为自己释然了,我写了一封信给你,信的结尾是这样写道:“我还相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你最好也相信。梦想也好,爱情也好,总会有一个会改变你所有的轨迹,让你重新遇见一片新的风景,时间削骨岁月磨皮,你终究会改头换面,那个时候回头看,那深深浅浅的脚印老漂亮了。 我希望你真正去热爱你喜欢的生活,跟你喜欢的人在一起,将来有一天,路过王府井小吃街第二胡同口,你说一句,叔,来一杯豆汁。那个时候,我想这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话。那么,希望在那个时候,我还能遇到你。”

2017年的冬天,你回到了北京工作,你明确和我说留学的生活让你意识到彼此两个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没有共同的语言,责任在于你,而我爱的只是我的付出。但我还是不想放弃啊,广州南的日出到北京西的日落到底有多长,大概就是我现在和你这两颗心的距离。然而两年的感情在时间和空间上显得如此无力,竟也抵不过刚认识不久的陌生人聊得热火朝天,而对我却是冰冷的相待,要知道最大的虐待是忽视啊。我将你亲手编织的围巾扔还给你,拉上行李箱跑出了房间,你没有追出来,那时是北京晚上8点,将近零下10度的朝阳大街上行人寥寥无几,我独自拖拽着行李箱,登上回西安的高铁,那一刻让我下定决心,余生我不想再踏入你的世界里。

2018年的秋天,我在匆匆翻过《巴别塔之犬》,才真正感知到爱情的难度,两个人咫尺之间其实是隔着千里万里,因为强加,爱成了咫尺天涯。我在笔记的结尾敲上了这句话,爱是成全了彼此,感谢你带给我的“阅读"、“理财”与“跑步”的启蒙,我会努力奔跑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而不是当初那以爱为名的强加。

像阚清子说得那样,爱情(或婚姻)实际上是一个人某种程度的妥协,对待感情认真的人总是容易受伤的,因为一直在给,因为可以忍耐,就像珍珠,没有棱角,暗夜里发光。但要相信啊,经过一道又一道地打磨,终会被良人拾起,爱不释手。所以啊,每个人都要要好好珍惜那么爱你的女孩,或者依然陪在你身边的男孩啊。

 2.  即使有类似的经历,我们也无法做到同等强度感知到别人的痛苦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有相似经历的人看完《前任3》会禁不住嚎啕大哭,因为电影的某些场景或者情节形成了条件反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同身受”。我们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感同身受,但心理学实验同样也表明,自己是无法从强度上真正感同身受别人的痛苦的。《错不在我》这本书中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

即便两者实际上是一样程度的,我们自己所感受到的痛苦也总是比观望别人的痛苦要强烈得多。一个古老的笑话是这样说的:别人断了条腿没啥大不了的,我们断了根指甲就要大呼小叫了。这个笑话碰巧生动地描述了我们大脑的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英国的神经科学家们曾经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将人们配对进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实验,每对被试食指上都夹着一个夹子,实验者通过这个夹子往其中一个人的食指施加一定的压力,然后让他施加同样的压力给他的同伴。结果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公平,尽管他们很努力地试图做到,然而他们总是施加更大的力道给他们的同伴——他们心里认为这正是他们所受到的力道。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效应是我们的神经处理机制的自然副产品。这个实验有助于解释一个我们常常注意到的现象:两个人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拳,结果很快拳头的力道就会越来越重,从打闹变成了真正的打架。每一方都认为自己是在公平地还以颜色,而实际上他们却并不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是以眼还牙,结果再弹回来的时候那家伙就想卸你的腿了。

疫苗问题再次出现,主播杨光在经历过自己女儿注射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事件后,她在微博上写道:

今天无数朋友在朋友圈刷中国疫苗之殇,作为新闻工作者,我想我要以尽量克制情绪的话语来叙述我的遭遇,但我发现克制情绪真的太难太难了。我第一个孩子已经八岁,在打疫苗的过程中我一直坚信我一个医生朋友的教导:“打国产免费疫苗,因为使用者基数大,大家都不敢马虎反而安全。”这句话我一直坚信,我相信疫苗生产商是有良心的,国家相关监督管理是严厉的。进口疫苗我当然买得起,但我不买,我害怕中间有纰漏。毕竟注射进去的东西是拿不出来的。但是这种坚信,到了我小女儿这里我已经开始怀疑......

且不论主播杨光提及的卡介苗疫苗是否真实存在质量问题,有更重要的事实我们不能忽视,国家药监局权威认定长生生产的“疫苗”存在造假问题。或许我们中很多人都还没真正体验过为人父母,无法“感同身受”面对三鹿奶粉、问题疫苗面前带给中国无数家长心中的那种绞痛。如果有机会能让这群害群之马打几针自己生产的“百白破疫苗”,“感同身受”一下这是人能干出的事吗!

于是呢,我们可以知道亲身经历一个负性事件带来的情绪记忆要比看着或听说别人遭受一个同样的事件所感受到的强烈得多,形成的负性条件反射也远远更持久, 但我们仍然无法同等强度感知到别人的痛苦。

二、别人的故事都充斥着无数未知的细节

 1.  个体观念的影响产生偏见,无法客观全面的描述一个事情

我们都有这种倾向,将失败归因于外界因素,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耐。绝大多数人在演讲的过程中都会不由自主地掩盖自己的过去,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当初磕磕绊绊的样子,而是希望听众觉得自己一开始就很厉害,自己的成功都是来自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台下的听众也喜欢听成功人士上台演讲“痛苦的革命史”,这样的演讲就很快变成了一个“不由自主的共谋”的演讲,导致演讲者无法客观全面的描述一个事情的关键细节和过程。

 2.  外界环境来说,世界是复杂的,未来是不确定的

试图用单个因果来解释事情演变的过程和结果是非常不严谨的,比如说小时候老是听父母说不好好学习以后一定不会有好的前途,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初中辍学的同学成了村里的首富,再比如说吸烟就会短命,可是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说一个英国老太太每天必吸一支烟,活了一百多岁呢。我们生活在复杂的世界中,很多时候人们根本就无法确切地向你保证A方案一定比B方案好,所以我们总能听到一句貌似很负责任的话:“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另外一方面,我们的未来又是极其不确定的。人类总是天生有一种想要寻求一种控制周遭的环境的需求,以及拥有确定性的100%的安全感。我们总是希望在成功者那里攫取到成功的秘诀,希望能找到唯一的真理,适用于今天和明天,适用于所有领域......

我甚至在刚进入职场的时候疯狂在找寻那些成功的职场经理人(也就是之前的导师),他们成功的职业生涯的路径是怎样的?直到有位极富职场经验的导师点醒了:“真正的职业生涯(或者说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规划出来的!”。如果非得弄个职业规划,那也得我自己来,别人最多给指导,无法从根本上帮我,因为每个行业,每个工种,每个企业环境都是千差万别的。

与我们想要的安全感和控制欲截然相反,这个世界有太多因素是不确定的,40年前下海的第一批人都攫取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但今天的中国绝不可能有40年前“遍地黄金”的机会了,但是我们相信在未来有越来越多的由互联网发展出来的新机会。我们能做的是做好准备,尽量不再错失良机。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然个人因素往往只是成功的一个既不充分又不必要的条件,但改善个人因素的确能够大大增加成功的几率。

三、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1.  认知失调与自我辩护

认知失调理论提出者费斯汀格假定,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在现实社会中,不一致的、相互矛盾的事物处处可见,但外部的不一致并不一定导致内部的不一致,因为人可以把这些不一致的事物理性化,而达到心理或认知的一致。如果说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那么如果见到某只乌鸦是白色的,则个体的认识就会产生不一致,失调就会随之产生。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或者同一个体的两种行为不一致最容易导致失调,一个人在态度上可能反对战争,这样“我反对战争”和“我参加战争”就是两种矛盾的认知,个体也就必然产生认知失调。

《谁会认错》一书中也提及“认知失调与自我辩护”:

误解、冲突、人格差异,甚至吵嘴都不是爱情的杀手,自我辩护才是真正的爱情杀手。如果双方不是只为自己辩护并责备对方,而是首先考虑对方的感受,那么弗兰克和黛伯拉与新来的那对夫妇共进晚餐后,那天晚上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相比之下,结婚多年的夫妻就知道如何最低限度地减少自我辩护。换句话说,他们在维护自己的空间之前就已经先替对方考虑了。

细细回想起来,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或是我们的所爱,或是爱我们的人,总由于出语不合而闹矛盾。说到底,可能就在于我们习惯以自己的感受为出发点。虽然自认并不是一个全然的自我中心者,事后总会反思自己。但错误已经造成了,对别人的伤害已然是覆水难收。所以这里提到的次序很重要,“首先考虑对方的感受”,而不是事后冷静下来再做,那样只能是亡羊补牢。这对于天性自私自利的人类来说,是一个挑战,所以需要后天艰苦的克己功夫,挑战自己的本能,直到习惯成自然。

 2.  人类的天性在判断与决策时优先级总是最高的

我们有很多根植在大脑中的进化选择出来的天性,由于这些天性是在远古社会选择适应的,并不适应短短几百年才发展起来的现代文明社会,所以我们总是能感觉到两个不同的“自己”在打架。

马云说一个月挣一二十亿的人其实是很难受的,这个钱已经不是你的了,你没法花了,自己最快乐的时光是当教师每个月拿91块的时候。也就是说马云跟你说了钱多的人并不更加幸福,钱与幸福感几乎不相关,你会相信他说的话吗?即使很多严谨的科学实验确实证明了“钱多与幸福感无关”,并且有足够多的科学、权威的论据加以佐证,可这依旧说服不了我们原始大脑中的天性,没钱会让你焦虑来驱动你,等你赚到钱了,就给你短暂的愉悦感,让你尝到这种有钱带来的社会荣誉与物质的满足感,紧接着迅速膨胀,逼迫你去赚取更多的钱。为什么你自己的大脑会跟你过不去呢?为什么它总是不让你开心呢?很简单,如果你总是感到满足的话,就不会去进取,在一个残酷的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你的这种不思进取的基因很快就会被淘汰。经过了漫长的筛选,如今剩下来的基因几乎都是挣钱机器。那些在疫苗中造假的人,即便知道这是泯灭人性的行为,可内心的声音可能经常是这样的:“管他呢!”

贪婪、嫉妒、短视、投机等天性让我们祖先在远古成功占据了生存繁衍的优势,但是现在文明社会的场景已经完全改变了,分享交流、合作共赢、远见卓识、以诚相见这些才是获得社会地位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品质。但由于相比于漫长的人类进化史诗,现在文明社会的建立仅过了区区数百年,我们的天性还没有为这个社会的到来做好准备。还好我们具有强大的自我反思能力,我们需要无时无刻的用理性的思考去对抗天性中不好的习惯和思维误区。

四、成长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

1. 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触类旁通,由表及里

工作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工作报告的撰写,领导已经提及不下十次报告没有提炼要点,陈述不够简洁有力。还有就是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报表的指标和维度越多越好,这样报表的功能才足够强大,为了那0.1%的可能性而增加多余的筛选功能。经过反思有所改善,抓不住事物本质,总是出现在同一跌倒多次的情况。

另一方面,我们总是先入为主地不想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很容易欺骗自己:“你说的没错,但是并不适用于我这里的情况”,然而多数情况下自己哪些情况不一样,为什么不适用,还是自己排他不想被适用,我们就没有深入去思考这些问题了。另一方面,即使经过了思考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却无法“活学活用”,这就是为什么听了一堆的道理,结果在自己生活中一点用处都没派上。而所谓的聪明人,就是那些善于抓住知识本质,触类旁通,将道理外推到表面不相似但本质一样的问题领域之中的人。

《解决问题的心理学》一书中举的例子非常鲜明:

先让被试(皆为大学生)阅读一段军事材料,这个材料是说一小撮军队如何通过同时从几个不同方向小规模攻击来击溃一个防守严实的军事堡垒的。事实上这个例子的本质是对一个点的同时的弱攻击能够集聚成强大的力量。然后被试被要求解决一个问题:一个医生想要用X射线杀死一个恶性肿瘤,这个肿瘤只可以通过高强度的X射线杀死,然而那样的话就会伤及周围的良好组织。医生应该怎么办呢?在没有给出先前的军队的例子的被试中只有10%想到答案,这是控制基线。然后,在先前学习了军队例子的被试中,这个比例也仅仅只增加到30%,也就是说只有额外20%的人“自动”地将知识进行了转移(自己就能触类旁通)。最后一组是在提醒之下做的,达到了75%,即比“自动”转移组增加了45%之多(需要别人提醒)。这个例子说明,知识的表象细节会迷惑我们的眼睛,阻碍我们对知识的转移运用,在这个例子中,两个问题领域表面上是不相似的,但本质上是一样的。然而就是因为表面上不相似,而我们的记忆提取又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些表象上的线索来提取的,因此这些表面不相似性便阻碍了我们在问题之间进行的类比,阻碍了我们将在一个情境下掌握的道理运用到另一个情境下。

还有一个例子印象深刻,因为有过Excel的学习经验,基本99%的技能类问题都能通过搜索引擎解决,但是工作中依旧会出现把这种“低级”的小问题抛给别人,寻求帮助解决,这就是典型的“知识经验跨情境转移失败”,表面不相似性阻碍了知识的迁移运用。因此,我们常说那些善于穿透现象看到本质,触类旁通的人往往都是聪明人,并且极富“悟性”。

 2.  寻找机会获得足够多的体验,哪怕是失败

向一个善无投资经验的人讲解投资原则,通常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主要是因为在于学习者暂时没有足够的“体验”来支撑自己的理解。这就好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一代人无论耗费多大的力气,也无法让所有的小朋友“不伤悲”。现在想想当初父母亲说得话多么正确啊,自己真正有机会体验到教育的重要性,它如同一双眼镜,让我看到了更加清晰的世界和视界。如果当初因为周围环境影响而辍学,现在可能就开始“徒伤悲了”,只有悔恨的份了。更加让人感到无奈的事实是:当初的“小朋友”的孩子和当初的“小朋友”一模一样,根本听不进家长哪怕一点点说教!

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在撞南墙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这个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失败揭露出的信息一点也不比成功事件少,当你经历过失败后,再次去做相似的事情时,情绪上已经有一种“正确感”,因此你会非常自信的感觉到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成长大于成功”的体验式教育要远远胜于“填鸭式”的理论教育的原因。

 3.  多领悟,多反思,多记录,把它变成一个习惯

我属于那种悟性差的人,往往需要别人提醒好多次我才真正悟透其中的道理,甚至在“痛心疾首”中才悟出来的道理,结果下次又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了几次,幸好身边的人还愿意孜孜不倦地指导我。直到后来我体验到记录和书写带给我“另外一个世界”的感觉,我就慢慢养成了将工作生活中值得思考的事件全部记录下来,然后不断进行反思、总结,在大脑了形成清晰、准确的概念,并在每个概念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逐渐形成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原则。书写(写文章)同样也是一项“健脑”项目,是为了更好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我在书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总是在想,应不应该去回忆那些负面的东西?应不应该写出来?应不应该发表出来?负面情绪的创作让我低落了好多天。”我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是7月31号的凌晨两点二十七分。而现在我也决定接下来的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里,少写这方面的文章,多写产品专业性方向的文章,因为我现在脚力不够,无法去驾驭这类型的文章,毕竟,情绪和认知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能够悟出到这个道理,应该也是书写带给我的一种新认知吧。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小小林熬夜学编程/article/detail/669879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