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创立者角度)
2.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内容角度,易考,与唯物史观区别在于唯物史观不包含自然,唯物史观是不研究自然的)
3.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目的角度)
4.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立场角度)
5.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作用和意义角度)
马克思主义的构成: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体)和科学社会主义(目的,归属)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他们有机同一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需要区别立场问题和是非问题,是非问题是考虑事情的对错,立场问题是站在哪一遍为谁说话,以谁的利益而行动,马克思主义的站在人民的立场,为人民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包含自然,社会和人类,唯物史观不包含自然)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知道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包含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如果是单选题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多选要看哪些选项中有后面六种)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者同盟(正义者同盟在发表共产党宣言之前只能是被称为一个组织,不能被称为政党,发表共产党宣言后,有了对抗资产阶级的武器,才被成为政党,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这才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共产主义宣言》的发表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社会根源: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经济社会基础)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基础)
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三个基础部分来源于这三个思想源泉,)
1.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科学的就是对的,不科学就是不对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独有的特性,别的都不对,或者不全对)
2.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彻底的批判精神是对以往的理论都批判,但不是对以往的理论的都全盘否定)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收检验,并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学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显著特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独有的特征)
4.人民性:人民之上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人民性指的是为了人民,阶级性指的是为无产阶级服务,为无产阶级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
5.发展开放性:发展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开放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不断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而不断丰富自己(真理是具有相对性的)
马克思主义鲜明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独有的特征:科学性,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的原因是: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
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当问到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时,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包含古代朴素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前两派同意的观点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会同意,但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同意的,前两派不会认同,人类历史不是一种实物,没有构成粒子,但在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看来人类历史也是物质,探人类历史得出来的理论和观点就是唯物史观,马克思的两大历史贡献:1.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唯物史观,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发现了剩余价值,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属于可知论者,不彻底的唯心主义属于不可知论者)
重要问题: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辩证法:联系,全面,发展,矛盾
形而上学:孤立,片面,静止,无矛盾的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
1.历史唯物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
1.唯物论对应这个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2.辩证法对应在唯物论的基础上,这个世界是怎样的问题
3.认识论对应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问题
4.唯物史观对应
恩格斯关于物质概念的提法: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和具体的物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提法:“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判断的依据是是是否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定义方式: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运动的概念:云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存在方式: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的)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另外,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脱离物质谈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脱离运动谈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静止的概念: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展示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相互联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夸大静止,否定运动将导致形而上学,夸大运动,否定静止将导致诡辩论
(当需要谈论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有两种:1.不可分割,你是我的谁,我是你的谁,2.对立统一,既相区别,又相统一)
时空的概念: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循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长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时空是物质运动的时空,物质运动是是时空中物质的运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空的特点: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绝对性(绝对存在),相对性(速度极限,时空变化),有限性(具体的事物),无限性(所有的事物)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社会生活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为什么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动力由多部分组成,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实践是其中的一种动力)
意识的概念: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里的自然界不是物质世界,没有人存在的物质世界就是自然界),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来源: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是人类独有的)
意识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生产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劳动为意识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另一方面,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语言出尽了意识的发展,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促进意识反战的因素劳动(实践),语言(重要影响因素),其他)
意识的本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思的作用:能动作用
主要表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重点),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物质和意识相互区别
1.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
2.物质不是意识,意识不是物质(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这是错误的,是辩证唯物主义所批判的)
3.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解释为什么画饼不能充饥,强调物质和意识的区别,意识不是物质,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物质和意识相互联系:
1.物质可以转化成(变成)意识,意识可以转化为(变成)物质(物质可以映射到脑中形成意识,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物质,转化物质,实践是意识和物质之间的唯一的桥梁)
2.意识对物质既有依赖性,又有相对独立性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还需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正确关系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在实践过程中,规律我们要尊重,能动性我们也要发挥)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前提和条件
1.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3.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两个,物质和意识,可以用这一句批判二元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是一元论,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意识)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可以批评唯心主义,因为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意识,但是不能批判旧唯物主义)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可以批评旧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单一的无差别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多样的,是有实物的,无实物的)
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联系的概念: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是以区别为前提)
联系的特点:
1.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2.普遍性: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务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每一个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或成分,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3.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4.条件性:1.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抑制作用,2.条件是可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3.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发展的内涵(概念):概括1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趋势是发展(运动等于变化大于发展)
发展的实质: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无可战胜的,因为:1.新事物具有新结构,适应新环境,2.新事物是旧事物的改良,吸收了旧的优点,增添了新内容,3.新事物符合群众利益,受到群众拥护(命题角度:如何区分新旧事物,新旧事物的区分是否与时间有关?无关)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前后相继即为因果)
1.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2.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关系:对立统一
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即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你可以说在一定条件或者范围下原因和结果是确定的,你不能在没有指明条件或者范围的的情况下说原因和结果是确定的)
2.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你做的好,我夸你,你就做的更好了)
3.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4.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同果,一因多果,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重点)
方法论:凡事预则立不立则费
必然和偶然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可以那样出现的趋势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他们的产生和形成原因不同,他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他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相互联系:必然寓于偶然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背后吟唱着必然,受必然的支配,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和偶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既要尊重规律,又要1懂得抓住机遇,题目中出现机遇一词应该想到必然偶然范畴)
可能和现实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可能是指事物发展中潜在的东西,是指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显示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略
相互联系:一方面,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新的可能,另一方面,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依据,一旦主观条件成熟,可能转化为现实(可能和现实既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
(可能不可能区分的根据是什么?是否在现实中是否有依据,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区分的依据是什么?现实中依据是否充分)
方法论: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可能性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通过理性的思维才能把握,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的,单纯的,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假象和错觉不是一回事(无论是真还是假都是客观的,不能说是正确或者说错误的,而错觉不是现象,可以称之为错误的,无论是真相还是假象都是表面现象,本质才是在内部)
相互联系: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是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方法论:正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有应为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要求我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内容和形式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些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关系: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形式,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生产力对于社会就是内容,生产关系对于社会就是形式)
方法论: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符的形式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矛盾分析法,他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概念: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概念: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对抗性和非对抗性(根据斗争的激烈程度划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是时而时而,而是既又)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连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相互区别: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方法论意义: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求同存异,批判地继承,事物之间会相互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2.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想着彼此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者事物发展的方向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推动双方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此消彼长,造成事物的量变
2.矛盾双发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和性质发生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方法论: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不是无差别的一致,本质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概念: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务中,存在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共性)
概念: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务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每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3.构成事物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关系:相互区别: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相互联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概念: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原理: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意义:“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抓关键,看主流
质是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务的内在规定性(是什么)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怎么样)
量的意义:1.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2.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同质的事物由于数量的不同,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是不同的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者临界点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务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相互区别:略
相互联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激变论(夸大质变,否定量变)庸俗进化论(夸大量变,否定质变),量变中的质变还是量变,质变中的量变还是质变)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批判又继承,既客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外在力量对事物进行消灭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把偶然事件当作必然事件,因为所有的事物都将灭亡,你只是消灭了一部分,肯定一切,否定一切也是形而上学的,)
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理论上的方法论:只看到回归,没有看到发展:循环论,只看到发展没看到回归:直线论
实践中的方法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挖坑:客观辩证法等同于唯物辩证法,主观辩证法等同于唯心辩证法,主客观辩证法是一种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唯物和唯心辩证法是对和错的关系)
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
错误的实践观:
1.在古代哲学中,实践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这是错误的,人与自然的改造也是实践,非道德的行为也属于实践)
2.康德:把实践看成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理性自主就是靠自己,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实践,需要一个实践的客体,道德活动同第一种错误)
3.黑格尔:把实践理解为主管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实践是物质的)
4.费尔巴哈:把实践与物质性的活动联系起来。但他说理解的实践仅限于日常生活活动,并将实践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正确的实践观: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感性的:能动的,自觉地,目的,自愿的,对象性:需要实践客体)
实践的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类独有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将“人脑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的功能
自觉能动性:实践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了主体的目的性
社会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内涵不同(在不同历史阶段含义不同的东西具有社会历史性,任何时间都相同的东西不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具有一定的主题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负担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实践主体的能力包含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含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非知识性因素主要是指情感和意志因素
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实践客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的对象,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管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题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能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
实践中介: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实践中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1.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2.语言符号工具系统,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要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日益多样化,从内容上看,时间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物质生产实践(劳动),2.社会政治实践(搞关系),3.科学文化实践(探索)
以上三种实践类型各具不同的社会功能,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
虚拟实践是伴随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而来的,其实质是主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主要活跃于网络世界,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
必须看到,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决定认识,间接经验,生理因素影响认识
认识的本质: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唯物主义反映论(直接反映论(旧唯物主义,机械式的),能动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主体上在实践基础上对可替代能动的反映
这种能动地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应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地,创造性的特征
一方面,然是的反应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认识的反应特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描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
另一方面,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者照镜子的原物映现
(挖坑:认为认识就是模仿,忽略了认识的能动性,造成了旧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就是创造,忽略了认识的反映,造就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认识的反应特性和创造特性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
只有坚持认识的反应性,看不到认识能动的创造性,就重复走上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错误道路,相反,只坚持认识能动的创造性,使创造性脱离反映论的前提,就会把创造变成主观随意,从而滑向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能动反映论两个突出的特点:
1.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2.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把认识堪称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地认识过程,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的关于事务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包含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他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1.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将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或经验主义错误(感性认识会导致经验主义,理性认识会导致教条主义)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研,获取十分丰富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重要性: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实现飞跃的条件: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确定实践目的,形成实践理念,指定实践方案,进行中间实验,运用科学实践方法等,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只有这样,理论才能发挥指导作用,并伴随着事件的发展而发展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作用:在它的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等
感性因素: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
作用: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
原因:从客观看,事物暴露有个过程,从主观看,主体认识能力提高有个过程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线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无线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的
方法论:实践超前于认识—冒进主义(左),实践落后认识–保守主义(右)
错误的真理观
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我们可以说真理一定有用,但不能说有用就是真理)
正确的真理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管和客观相符合的科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谓正确反映,是指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符合,一致和相接近
真理的特点:客观性,相对性,绝对性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是多个,真理的客观内容就是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而特定条件下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实际情况也是特定的唯一,认识是多元的,但真理是一元的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1.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则就不称其为真理,2.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者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规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1.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2.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
1.相互依存,所谓相互依存是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在此条件下她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无数个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真理的发展规律就是真理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者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
方法论:只看到绝对真理就会形成教条主义,只看到相对真理就会形成诡辩论(怀疑主义)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相互区别: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相互联系: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他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实践是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1.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
2.实践的本质特点是直接现实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1.唯一标准,2.不可推翻,3.即使当前不能,最终仍能裁决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1.一定时期的实践具有局限性,不能充分证明或者驳倒一切,2.不是一次完成,3.已被检验的仍需接受检验
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价值的特点: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性(主体不同,价值不同),多维性(维度不同,价值不同,维度是不同角色),社会历史性(历史时期不同,价值不同)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做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
价值评价的特点::1.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2.评价结果与主体直接相关,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的主体需要认识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必须是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
自由的概念:哲学上的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必然的概念:必然即规律性,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由是对必然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自由是有条件的:1.认识条件:认知越多,越自由,2.实践条件:自由以必然为限度,自由以不牺牲别人的自由为限度(夸大自由就会导致唯意志论,夸大实践条件,这样不行那也不行就是认命,是宿命论,两者兼具是唯物辩证法)
唯心史观缺陷:
1.只看到了历史发展背后的精神力量,而没有看到精神力量背后的物质动因
2.只看到了历史发展中少数英雄人物的力量,而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不同阶级想的一样就是非形态,想的不一样就是形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
2.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双向)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1.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2.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3.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渗透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在社会劳动中可以,在社会历史中不可以)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都是物质)包含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他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的客观依据,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但他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社会发展第一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的,它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第二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结底取决于他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形态是个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像是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首先,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地,即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者缺一不可,犹如骨骼和血肉,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的表现形态其次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最后社会形态是历史的的,有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同一性和多样性
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性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
1.取决于民族利益,2.取决于交往,3.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及其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行和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路线不是直线,而是曲折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他咋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出金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的一种重要动力,
1.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2.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唯物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成为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1.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2.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3.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4.唯物史观从人和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1.从人和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看,人的本质在于劳动(自然属性)
2.从人和人相区别的层次上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属性)
人的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相统一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根本制约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复杂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来,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人物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人物的解决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途径有两个: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资本原始积累的概念: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进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1.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2.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1.社会分工的存在,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应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不经过劳动而存在的东西没有价值,价值等于劳动)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外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缺一不可
卖东西的付出使用价值,得到价值,买东西的得到使用价值,付出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两要素):抽象劳动(价值),具体劳动(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对立统一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统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使用价值量与生产的快慢没有关系,生产力提高,单位时间内使用价值量提高
影响劳动生产率1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社会分工),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者多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中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
金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有五种基本的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
1.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可以衡量其他的商品的价值
2.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1.必须是可流通的货币
2.可以不足值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
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者支付赋税,租金,工资
世界货币: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产生使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
1.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2.货币,它只代表商品的价值
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价值规律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1.可能导致垄断,阻碍技术的发展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老大那个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
劳动二重性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
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
4.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需品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因的素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而劳动又是普通商品价值的源泉,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的商品,能够增殖,货币也就是转化为了资本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从资本的方面来看:
全部与预支100元
1.购买面粉的80元,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最终商品中,不会增殖,称之为不变资本(C)
2.购买工人的20元,由工人的劳动在创造出来,并且能够增殖,称之为可变资本(V),并且能够带来剩余价值(M)
3.剩余价值率=M/V,衡量剥削程度
从时间方面来看:
全天工作八小时
1.前四个小时,为自己劳动,创造劳动力价值,称之为必要劳动时间
2.后四个小时,为资本家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劳动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确定差额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生于劳动仍然使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不存在绝对无人,转移剥削)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在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级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C:V)
这种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产用C:V构成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人口过剩(失业理论)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资本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相对人口过剩(失业)导致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导致资本主义灭亡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
1.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2.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3.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产业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1.资本周转时间,2.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生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这种强制性地恢复平衡,是以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价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利润的本质: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尖锐化: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具体表现和周期性
1.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2.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
1.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2.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的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的特点: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是资本阶级进行政府统治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民主制度: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自由,平等,博爱
法制: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核心,她所依据的基本原则:私有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
国家政权:分权制衡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使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1.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控下的民主,实际是资本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2.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平等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直奔主义社会条件下的1观念上的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愈来愈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垄断形成的原因:
1.获得高额的利润,2.避免两败俱伤,3.形成竞争限制
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他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价格,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条件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不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社会生产的绝对垄断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2.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
3.竞争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金融资本使由工业垄断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金融寡头控制社会的方式: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经济上:参与制来实现的,政治上:个人联合,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
垄断利润的概念: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加深,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3.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也需要国家垄断1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形式有五种: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4.宏观调节(目标是: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5.微观规制(目标是: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有三种手段:反托拉斯法,公告事业规制,社会经济规制)
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只是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础矛盾
全球化表现:1.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2.贸易全球化,3.经济全球化,4.企业经营全球化
从十六世纪初期星期的社会主义思潮算起,社会主义到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两次飞跃),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也经历了从苏东剧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兴起的过程
19实际初期以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代表人物)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2.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3.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两大贡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量大贡献: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
1.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2.坚持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和完全平等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意义
1.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3.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4.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动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1.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
2.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取消商品货币关系)
3.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
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提升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