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1 赛事概况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软件和工具市场快速增长,法律科技逐渐成为企业法务、律师服务、司法工作信息化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法律科技创新也成为解决法律服务领域中短板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推动算法模型指标提升的法律智能技术评测竞赛已经持续举办多年,尚缺少推动法律业务逻辑增强的法律智能产品设计竞赛。
为了促进高校学生和科技产业共同参与法律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提高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改善法律服务的准确性和可及性、节省法律程序的成本和时间、创新高效的法律研究科学分析方法和工具、完善法律数据流通利用的安全和隐私、解决法律行业的创新需求,由清华大学教务处批准立项,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THUIAIL)、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共同主办和业内专业组织协办的法律科技创新设计竞赛正式启动。本赛事旨在鼓励共同开发应对法律科技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和推广法律科技的技术创新应用,同时为广大创新者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2 赛事目标
鼓励参赛者设计创新的法律技术解决方案,挖掘法律业务逻辑的要素化、标准化深度,贯通法律业务数据流通利用思维,掌握法律科技产品原型图设计方法,以解决当前法律行业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提高法律服务的效率、准确性和可及性。
3 赛事组织
指导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法学分会、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航天科工网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蚂蚁集团、京东集团、iCourt、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幂律智能
本项竞赛设置赛事组织委员会负责为参赛者提供赛题、竞赛规则和作品提交的详细说明,并及时解答参赛者的疑问;对参赛作品进行保密管理,确保作品的知识产权安全;对获奖者进行奖金发放和颁奖仪式等后续事宜的安排;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参赛者解决技术难题和问题;提供相关的交流平台和资源,促进参赛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每个赛道设置专业指导单位协助赛事的专业解答、能力培训、作品评审等工作。
4 赛事主题
探索可计算的法律发展道路
5 赛程赛制
大赛采用“阶段性赛制”,具体赛程如下:
5.1 第一阶段(即日起至8月10日)
提交内容:注册报名并提交参赛报名表。
参赛报名表的内容包括参赛队伍成员信息和基本思路等内容。基本思路包含但不限于:产品拟解决的核心需求、市场同类产品分析说明、完成赛事的基础能力和实施方法可行性说明。
形式审查合格的即可进入下一阶段。
赛事主办方、协办方将面向成功报名的参赛队伍举行免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1)可计算法律理论与法律科技发展趋势;(2)法律科技产品经理基本思维和能力;(3)法律科技产品原型图制作教程。
5.2 第二阶段(8月10日-9月10日)
提交内容:第一版法律科技产品设计方案,包含但不限于业务流程图、功能流程图、功能设计脑图、线框图。
按时、完整提交第一版设计方案并通过合格性审查的即可进入下一阶段。
赛事主办方、协办方将在本阶段提供专业指导意见,参赛队伍具有1次根据指导意见重新提交的机会。
5.3 第三阶段(9月10日-10月10日)
提交内容,第二版法律科技产品设计方案,包含但不限于:高保真原型图、PRD文档、产品运营方案,以及第二阶段材料的修订版。
按时、完整提交第二版设计方案,根据专家打分排序确定是否进入决赛环节。
赛事主办方、协办方将在本阶段提供专业指导意见,参赛队伍具有1次根据指导意见重新提交的机会。
5.4 第四阶段(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本阶段需要现场参加演示答辩。
根据决赛评分规则确定最终名次排序和获奖名单。
6 赛道选题
参赛团队应当选择一个赛题并在提交的作品中满足相应赛题的主要目标,参赛作品的名称和具体方向自拟。参赛作品应体现法律业务知识和计算科技的融合,具体参赛作品和内容可以根据各自对行业和技术的理解以及团队的基础能力情况做细化设计。
6.1 赛道1:个人信息合规检测工具设计
题解:《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个人信息处理者设定了一系列义务,例如收集个人信息需贯彻最小不要,不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不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并规定了违反相应义务的法律责任。在个人信息合规义务加重的当下,企业、监管都面临着成本高昂的检查成本,企业为避免被处罚,需要进行合规项确认,自查是否存在违法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监管方需要对企业是否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规定进行检查,面对海量的APP、网站,需要升级检查工具,才能应对挑战。
在此背景下,国内外法律科技市场都开始出现个人信息自动化合规检测工具。例如,国外针对GDPR有自动的Cookie同意和GDPR违规检测工具,国内有专门针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纵深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进行自动化筛查的工具。然而,现有的筛查工具不能完全覆盖现行合规要求,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出现的新规则新要求需要在自动化工具中得到体现,自动化工具的推广和便捷性尚不能满足目前市场上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
请参赛者选定明确的个人信息合规行为类别,划定明确的自动化合规工具使用者和使用对象,明确其中需要的算法模型、流程模块并给出相应的数据输出输出逻辑。参赛者需要提供一份包含用户需求分析、技术原理、产品原型图、市场推广方案等内容的设计方案。
6.2 赛道2:个人信息第三方集中管理工具设计
题解:个人信息数据是承载个人信息的数据,其是一类同时具备较高风险和市场推广价值的数据资产。近年来,关于个人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管理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否能在企业的《隐私政策》中作出理性的决定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个人信息保护法》赋予了个人信息复制权和可携带权,个人可以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在条件具备的情形下转移到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这为个人委托第三方进行个人信息的管理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提出探索由受托者代表个人利益,监督市场主体对个人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加工、使用的机制。不仅政策上有所支持,实践中,国内外的数据主管部门和市场主体都在探索依托数据中介、数据经纪人、数据信托、数据合作社、Mydata等方式的个人数据流通利用机制。此外,集中管理用户对个人信息收集与处理的“同意和反对”的同意管理平台(Consent management platform)工具也倍受市场欢迎。
个人信息受托管理平台已经有相关实践可参考,但各有利弊,请参赛者选定明确的个人信息使用场景,分别从个人和市场相关方需求的角度提出具有现实可行性的个人信息数据受托管理平台设计方案,探索个人信息数据集中化与个性化并存的管理路径,实现个人可信任、使用更便捷、管理更有效,能够创造良好市场价值并对利益进行公平、可持续分配的在线管理工具。参赛者需要提供一份包含用户需求分析、技术原理、产品原型图、市场推广方案等内容的设计方案。
6.3 赛道3:公共法律服务工具设计
题解:目前的法律科技产品主要面向B端、G端提供,面向C端提供的免费、低成本公共法律服务工具较为匮乏。为了扩展面向公众法律服务的可及性,有必要设计一批专业准确性高、可持续维护成本可负担、社会推广效益好的小工具,通过相关的技术开发后面向公众免费或者低成本提供。例如,常见诉讼文书、合同文书自动生成,法律文本自动纠错,法律数额计算器,法律信息快捷查询系统……参赛者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公共法律需求,明确法律业务逻辑、完成基础数据收集和加工、进行国内外市场同类产品的检索和比较分析。参赛者需要提供一份包含可行性分析、技术原理、产品原型图、市场推广方案等内容的设计方案。
6.4 赛道4:云法庭模拟沙盘产品设计
题解:随着法治社会建设方针不断深化,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逐渐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普法工作与新兴技术如何进行结合,开辟新的赛道不仅仅在我国,在发达国家也是各大公司与学界研究的课题之一。模拟法庭作为一种法律实践的重要方式,一直以来被各大高校法学院广泛采用。通过模拟法庭,打破传统理论知识的授课模式,让学生们亲自参与到法庭审理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将理论付诸实践,有利于法律人才的培养。伴随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荐,打破模拟法庭传统的线下形式,以线上模拟的方式帮助除法学专业外的群体通过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法律文书准备、预演、开庭等环节模拟刑事、民商等不同案情的庭审全过程,以达到帮助用户掌握庭审过程中多角色的业务全流程。参赛者需要提供一份包含可行性分析、技术原理、产品原型图、市场推广方案等内容的设计方案。
6.5 赛道5:具备可解释性的司法大语言模型系统设计
题解:当前,新一代知识图谱、大语言模型等智能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泛化、通识知识、逻辑理解力、交互能力进一步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成熟,相关技术已经达到应用级水平。大语言模型的发布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功对人工智能行业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之前许多难题(事实型问答、文本摘要事实一致性、篇章级机器翻译等)可以借助语言大模型迎刃而解,大语言模型可以作为一个工具来帮助开发、优化我们的模型、丰富我们的应用场景。但在司法领域中的大语言模型应用,大语言模型还存在必须需要突破的问题与难点,核心就是大语言模型在司法领域中要必须具备可解释性或者说是大模型的可信性验证,针对法律问题的每个回答,必须要以法律为依据,事实为准绳,要能够像判决文书中法官“说理部分”一样,对法律的解释、引用的法律条文,对案件的事实、性质以及处理结果有明晰的法律推理过程。参赛者需要明确其中需要的算法模型并给出相应的结果输出逻辑,进行国内外市场同类产品的比较分析。参赛者需要提供一份包含用户需求分析、技术原理、产品原型图、详细设计、测评报告、市场推广方案等内容的设计方案。
7 作品设计要求
所有赛道作品文件均支持中文/英文语言。
所有赛道最终提交作品的电子文档包含:(1)市场需求文档,包括目标市场与用户、同类产品分析、产品需求概况、需求的优先级等。(2)产品需求文档,包括业务流程图、功能流程图、功能清单及其说明、产品架构图等。(3)高保真原型图,包括UI图、视觉规范等。(4)产品运营方案,包括第一年运营计划和中长期运营计划。(5)技术方案,包括技术机理图、数据处理方法、算法模型选择或设计、技术测试和调优方案等。(6)ppt、视频、代码(非必须)、知识库等附件。
参赛作品的具体阶段性提交的要求请参照“赛程赛制”部分的说明。
►方案文档:支持格式:.doc(A4画幅)/.pdf/.ppt(16:9)/.jpg/.png(分辨率高于300dpi);色彩模式为RGB,每页作品请不要超过5M。
►页面原型:请展示至少2级以上页面内容,支持格式:.html/.mp/.rp/.jpg/.png/.svg/.pdf/.ppt。
►演示/讲解音视频:支持格式:.mp3/.mp4/.avi/.wmv/.mkv/.mov/.mpeg/.flv/.rmvb,请优先选择.mp4或.mkv,分辨率720P及以上。
作品电子版可包含除以上文档外的网址链接或安装包下载链接,其中安装包下载链接优先推荐百度网盘。
本赛事允许并鼓励参赛团队使用ChatGPT、Midjourney等国内外的智能辅助工具,但是需要在参赛作品的扉页注明使用了何种工具、相应工具对参赛作品的何部分产生何种贡献;如果发现显著由人工智能生成而未注明的,视为抄袭并在评审结果中予以适当扣分。
8 评审标准
赛事组委会查收参赛者提交的作品并评判参赛作品的形式合格程度,形式合格的提交专家评审;决赛将通过演示答辩形式向评委会和现场观众展示设计方案。
评审专家将根据以下标准评判提交的作品:设计方案完整性与展示效果,法律实践业务需求的理解与解决能力,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可用性与安全性,原型图设计的规范性、美观度和易用性。其中,原型图设计的规范性、美观度和易用性主要适用于赛事第三个阶段和最终决赛的演示答辩。
8.1 设计方案完整性与展示效果
设计方案结构完整度、标题和文字内容的可读性、图表的清晰度。
解决方案向评委和观众展示和交流的效果,如:演示流畅性和质量、内容视觉展示质量和解决方案优势的清晰度等。
8.2 法律实践业务需求的理解与解决能力
所提出的用户需求是否精准,设计方案能否全面解决目标需求,用户调研记录中是否体现需求挖掘技术,需求分类汇总、成因分析是否清晰。
产品的核心功能和市场定位是否明确,解决方案相比于市场同类产品是否具有创新性。
解决法律行业重大挑战的潜力,可能创造的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是否显著,公开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和市场潜力。
法律业务知识内容来源和运行成本的可负担性,已经取得的知识储备情况。
8.3 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可用性于安全性
技术人员岗位职责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分期迭代开发规划的可持续性。
分层架构和模块化布局的合理性,高内聚、低耦合和可扩展性。
业务数据预处理、输入输出逻辑和数据接口设计的易用性。
计算模型选择和设计的具体化、可用性、有效性。
系统与现有市场已有系统、流程集成运营的能力。
系统上线后持续维护运营的安全、效率和成本可控性。
8.4 原型图设计的规范性、美观度和易用性
原型图的完整性、具体化和可实施程度。
用户交互使用体验的易用性、组件工具的灵活性。
用户界面元素排列的美观度、图标规范度,视觉风格布局的一致性。
重要后端管理功能设计的便利度。
数据可视化等特色功能模块的创新度及其有用性。
9 奖项设置
9.1 参赛选手奖项
本届大赛评选出的优胜团队将获得以下奖励(获奖名额不提前划分到具体赛道,最终获奖由赛事组委会根据各个赛道的表现综合评选;获奖金额均为税前金额;我们鼓励每个赛队积极吸收在校学生成员以培养新人,参赛团队的在校学生成员不足2人的可以取得获奖证书而不能取得奖金):
一等奖3名:颁发获奖证书、奖金人民币1.5万元。
二等奖6名:颁发获奖证书、奖金各人民币1.0万元。
三等奖9名:颁发获奖证书、奖金各人民币0.5万元。
优秀奖若干,颁发荣誉证书。
所有完成全程赛事的参与者都将获得参赛证书,并有机会在公共活动中展示他们的设计。此外,获奖解决方案还将在行业内获得公开宣传、媒体报道以及进一步开发和实施的潜在机会,主办单位也会邀请法律科技公司将部分优秀设计方案转化为真实产品。完成全程赛事的学生将获得合作企业的校招或者实习的绿色面试通道。
9.2 指导老师奖
获奖团队指导教师均可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并在决赛颁奖典礼颁发证书或者奖杯。
10 评委会
10.1 评委会组成
评委会将由具有不同领域背景和经验的法律、技术和设计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委会将由3-7名评委组成,其中至少包括法律专业人士、技术专家和科技产品设计专家。
评委将根据其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选出,不隶属于任何参赛者。
10.2 评委资格
法律专家:在竞赛主题的相关法律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执业律师、法官或法律学者。
技术专家:技术行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在竞赛主题的相关技术领域具有专业知识。
设计专家:经验丰富的科技产品设计专家,擅长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人机交互。
11 参赛规则
11.1 参赛报名
本次竞赛欢迎高校、科研院所在读学生,各类社会组织及其员工报名参赛,不限专业、不限年龄。我们鼓励每个赛队积极吸收在校学生成员以培养新人,参赛团队的在校学生成员不足2人的可以取得获奖证书而不能取得奖金。参赛者须以团队的形式提交解决方案,鼓励具有不同背景的成员,包括技术、法律和商业,组成参赛团队,报名时应确定1名团队负责人,需明确每名成员在团队中的具体分工,并建议有一位指导老师做赛题相关辅导。
团队报名:登录赛事网站的报名入口填写并提交《参赛报名表》,报名成功后等待审核通过,通过后根据赛事相关通知提交进一步材料。
比赛以团队形式报名,每名参赛队员只能参与一个赛道,不得同时参加多个赛道。每个参赛团队成员人数为2-5名,报名时所有成员需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并承诺信息真实。
11.2 作品提交
参赛者应当根据赛事网站的说明按时、完整提交作品。设计方案应当包括封面、摘要、目录、正文、附件等内容。封面注明参赛赛道、方案的具体标题、参赛队伍名称、参赛队员姓名及其所在学校专业或者机构职务、完成日期等内容。附件包括相关研究报告、多媒体文件、设计图等内容。现场演示汇报环节需要根据组委会的通知提交打印版作品,其他前续环节均以电子版形式提交作品。
11.3 注意事项
请保留可用于媒体传播及印刷生产的作品源文件,主办方、协办方会根据需求与获奖者联系推进后续平台使用、修改完善等相关事宜。
凡报名参赛者,均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本竞赛启事的各项规定。
11.4 知识产权
参赛作品凡涉及著作、商标、名称等知识产权和法律问题由参赛团队负责处理。如出现相关纠纷,由参赛团队自行解决,与大赛主办方无关。
提交作品的团体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作品,如发生知识产权或版权等法律纠纷,由参赛者承担后果,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赛及获奖资格并追回奖金。
参赛作品(包含但不限于方案、算法、模型、系统原型、设计图纸、研究报告等)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大赛主办方有权无偿使用获奖作品用于展览展示展播,在公益性项目中拥有无偿使用、修改获奖作品的权利。
12 其他说明
12.1 组织声明
主办方保留对比赛规则进行调整修改的权利、比赛作弊行为的判定权利和处置权利、收回或拒绝授予影响组织及公平性的参赛团队奖项的权利。主办方对本届大赛保留最终解释权。
12.2 宣传推广
我们将通过指导单位、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和相关媒体渠道推广本赛事的赛事信息和参赛作品。大赛决赛后将获奖作品的相关信息公布在官方网站和相关媒体上,提高参赛作品和参赛机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今后赛事的参赛者提供参考样例。
12.3 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10-62783809
邮箱:computational_law@tsinghua.edu.cn
13 附件:报名表
参赛报名请点击阅读原文或者访问:
https://thuiail.dayone.cn/match
参赛交流QQ群:833759594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