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1.框架介绍
MVT&MVC
知道了框架的意义,那么就很好阐述我们接下来要讲的Django,这个框架的设计模式,Django主要采用MVT模式
M-model:模型,操作数据库功能部分
V-View:视图,处理业务逻辑的位置,提取数据、获取用户数据等等操作都在这里
T-Template:模版,用来展示视图操作后的数据,也可以在模版中为用户提供表单,让用户可以提交数据
在其他语言框架中,还有另外一种盛行的模式,叫做MVC,类似与Django的MVT
M-model:模型,和MVT的 m 是一样的,同样用来操作数据库
V-view:视图,和MVT的 T 是一样的,用来进行数据的可视化
C-Controller:控制器,相当于MVT中的 V,用来进行数据的逻辑操作
MVT | MVC |
---|---|
M-model | M-model |
V-View | C-Controller |
T-Template | V-view |
状态码 | 状态码英文标示 | 意义 |
---|---|---|
100 | Continue | HTTP/1.1 中新增状态码,表示客户端可以继续请求 HTTP 服务器 |
101 | Switching Protocols | 服务端切换请求协议,切换到 HTTP 协议新版本 |
200 | OK | 客户端的请求服务端正常完成 |
301 | Moved Permanently | 客户端请求的资源已被永久移动到新的 URL |
302 | Found | 客户顿请求的资源被临时移动,客户端继续使用原有 URL;常用于三方登录之后的跳转 |
304 | Not Modified | 请求的资源未被修改,可以继续访问原 URL 常用于使用缓存的情况下 |
400 | Bad Request | 客户端的请求语法错误,或无法解析请求 |
401 | Unauthorized | 请求需要经过身份验证 |
402 | Payment Required | 保留状态码,为以后使用做准备的呢 |
403 | Forbidden | 服务端直接拒绝客户端的请求 |
404 | Not Found | 客户端请求的资源找不到 |
405 | Method Not Allowed | 客户端请求的方式不被允许 |
406 | Not Acceptable | 客户端请求的内容无法正常完成 |
499 | Client has closed Connection | 服务端处理该请求花费了太长的时间 |
500 | Internal Server Error | 服务端内部错误; 可能是因为 Web 服务配置文件读取错误 也可能是因为用户权限等等问题导致 |
502 | Bad Geteway | 服务端内部错误,服务端错误的网关 |
503 | Service Unavailable | 服务端无法响应客户端的请求; |
504 | Gateway Time-out | 服务端处理请求超时,或者可能是访问的网管超时 |
505 | HTTP Version not Supported | 客户端请求的 HTTP 协议版本无法被服务端支持, 可能是你的浏览器太古老了 |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