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1、直接插入排序
2、选择排序
3、堆排序
希尔排序是将数据分组,将每一组进行插入排序。
每一组排成有序后,最后整体就变有序了。
上图中gap为5,说明要分成5组。
这5组分别用了五种颜色的线条连接起来了。
第1组:9、4
第2组:1、8
第3组:2、6
第4组:5、3
第5组:7、5
为什么要采取上面的分组方法呢?换一种方法可以吗?
例如:挨着的元素分为一组。
如果是上面的这种分组方式的话,排序之后会变成下面的情况。
如果是最开始的分组方法的话
如果是按照最开始的分组思想分组的话,最后会排序成
可以发现左边都是叫小的数据,右边都是较大的数据。
更方便把分成的每一个组进行插入排序。
前面gap为5的情况排序后会变成下面情况
按照gap把数据分成了两组。
当数据很大的时候,数据的间隔很大。
小的数据会往前方,大的数据会往后放。
gap会逐渐缩小,间隔也会逐渐缩小。
整体的数据会更加趋于有序,这个时候使用直接插入排序效率会更高。
gap为2的时候会排序成下面情况
此时分为了1组,再排序一次后变成下面情况
此时的数据即为有序的。
此时 gap 为2,数据此时分为了两组。第一组由红色线画出(4、2、5、8、5),第二组由蓝色线画出(1、3、9、6、7)。
i 变量指向这一组的第二个数据, j 变量指向 i - gap 的位置。
将 i 下标的值放到定义的 tmp 中,然后与 j下标 的值比较。
若 j 下标的值较大,将 j 下标的值放到 j + gap 的位置。
执行后:
j 变量向 j - gap 位置走,若这个位置的下标为负数。
则要将 tmp 的值放到 j + gap的位置。
j 变量此时在-2下标处,要将 tmp 的值放到 j + 2的位置。
这一组数据中的 2 和 4 此时为有序了。
排序下一组数据,i++ 即可,j 变量依然是在 i - gap 的位置。
后面剩下的数据类似,不在演示。
最终排序结果是:
int gap = array2.length;//为数组的长度 - 为10
while (gap > 1) {
gap /= 2;//先是分成了5组,然后是2组,再是1组
shell(array2, gap);//调用直接插入排序方法
}
for (int i = gap; i < array2.length ; i++){
}
int j = i - gap;
for (; j >= 0; j-=gap){
}
if (array2[j] > tmp) {
//j下标的值大,将j下标的值放到j变量加上一个gap的位置上
array2[j + gap] = array2[j];
}else {
//j下标的值较小,j下标的值要直接放到j变量加上一个gap的位置上
break;
}
//此时j下标的值是负数了,将tmp的值放到j变量加上一个gap的位置上
array2[j + gap] = tmp;
更加详细的直接插入排序讲解请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文章链接:http://t.csdn.cn/rBDzh
public static void shellSort(int[] array2) { int gap = array2.length;//为数组的长度 - 为10 while (gap > 1) { gap /= 2;//先是分成了5组,然后是2组,再是1组 shell(array2, gap);//调用直接插入排序方法 } } //实现直接插入排序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shell(int[] array2, int gap) { //i下标从第一组的第二个数据开始 for (int i = gap; i < array2.length ; i++) { int tmp = array2[i];//tmp存放i下标的值 int j = i - gap;//j下标为i-gap个位置 //j每次-gap个位置 for (; j >= 0; j-=gap) { if (array2[j] > tmp) { //j下标的值大,将j下标的值放到j变量加上一个gap的位置上 array2[j + gap] = array2[j]; }else { //j下标的值较小,j下标的值要直接放到j变量加上一个gap的位置上 break; } } //此时j下标的值是负数了,将tmp的值放到j变量加上一个gap的位置上 array2[j + gap] = tmp; } }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