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只会“点点点”,凭什么让开发看得起你?

只会“点点点”,凭什么让开发看得起你?

众所周知,如今无论是大厂还是中小厂,自动化测试基本是标配了,毕竟像双 11、618 这种活动中庞大繁杂的系统,以及多端发布、多版本、机型发布等需求,但只会“写一些自动化脚本”很难胜任。这一点在招聘要求中就能看出来。

 

然而,现实却很难招到一个成熟的自动化测试工程师。

最近我面试了不少来自大厂的测试工程师:华为、沃尔玛、腾讯、字节……等等,每次都以为稳了,寻思在大厂应该都参加过自动化测试吧,实际却是很多工作 10 年的测试工程师,仍然在做功能测试,或是以功能测试为主。

为什么自动化测试人才稀缺?我归纳了 3 点:

  • 对自动化测试领域局限在工具和框架的使用,缺乏整体认知;

  • 对于自动化测试设计理解不深入,一些方法、套路停留在概念理解,无法灵活运用;

  • 测试工作的价值被低估,长期发展受限,被迫和开发人员一起内卷技术工具。

做性价比最高的自动化测试

先思考下,我们自动化测试的“终点或价值”是什么?

  • 是自动化跑起来吗?这个要求太初级了;

  • 是领导满意吗?有时因为换了一个领导,项目就半道中卒;

  • 是 100% 自动化吗?高度自动化也并不一定会带来高质量;

好像一时半会很难说清,自动化测试的价值是什么。直到我看到了下面这张图,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 —— 自动化测试项目的最终交付价值是它产生的效益,也就是投入回报率比 ROI。

乍一听,有点难理解,但仔细一想,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打个比方,在年终述职报告中时,用 ROI 的方式表达业绩:“老板,我做的自动化测试案例,去年一年被 n 个场景使用,重复运行 x 次,发现 bug y 个,节省手工工作量 z 人月”。

是不是很直观?要想成为高手,就必须要看到并解决更有价值的问题,对更高的结果负责。

成为自动化测试高手

比起 80% 的测试工程师熟知的从“代码能力→工具能力→架构能力”的认知路线,这种新的模型,一下子打穿了测试高手工作的本质 —— 要懂业务、懂技术、懂架构,而不是局限在工具和框架上。

比起市面上只聊工具与框架、代码等像操作说明书一样的资料不同,专栏最吸引我的,是作者独创了很多「自动化测试」在业内第一次出现的方法论(下面详细说),带你跳出工具和框架的层面,重新审视自动化测试设计。

像专栏中老师和一位同学所探讨的:

现在很多测试人员都学习应用层上面的工具,很少从底层和架构上面思考问题

就导致只能写一些自动化脚本跑,但是无法了解问题本身的原因,特别是性能问题,很多测试人员都只知道加压跑起来,却不知道系统,网络,应用之间的关系。

专栏中涉及度量数据分析、代码逻辑和 Job 建模,也对应着软件开发里的数据、算法和建模,他还在 GitHub 上创建了一个 repo 放入专栏所讲到的整体代码和相关文件,方便大家动手运行。

当然,虽然 80% 的内容在于「认知」上的拔高,但他也会列出业界主流工具和框架,以及选择策略和落地实践,并附上全栈自动化测试工具列表。但这部分只占 20% ,毕竟这些东西网上都能搜得到。

百里是谁?

其实,之前就读过百里的文章,立刻被他新鲜的角度吸引,可以感受到他对测试岗位的理解非常透彻,这也源自于他独特的经历:

  • 曾就职于摩托罗拉、甲骨文中国,历任测试经理、高级开发经理、测试总监等职位

  • 带领团队设计分布式自动框架 Automation Center,填补了甲骨文 20 多年来在视频会议系统自动化测试领域的空白;

  • 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的讲师;

日常测试人的工作中,只能接触到“造轮子”的局部,视野受限。而像百里这样的实战专家,能让你从更高层次认识测试岗位,这才是最难得的。

为什么值得推荐?

一、颠覆认知

百里在专栏中提出了不少新的方法论,而且是业界第一次出现:

  • “微测试 Job 模型”,在这个 Job 模型里,没有 TestSuite 和 TestCase 的概念,也没有具体工具和框架的依赖,而是面向测试需求和自动化测试 ROI 要求设计;它可以帮你厘清测试的场景、工作流、需要代码实现的案例原子等等;

  • “ 3KU 矩阵”,用于梳理 UI 测试、接口测试和单元测试每个截面的测试能力;3KU 测试金字塔,分层测试各层有自己的关注点,但又能在整体上实现互相配合、补偿;

  • 案例 DM 分析表,可以分析不同类型的自动化测试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 工具四维度成熟度模型,用于框架选型分析决策;

  • ......

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已经让我大开眼界、期待不已了。

二、内容体系化

百里把整个专栏拆分为了 4 个阶段:

第一模块带你重新审视自动化测试的基本概念,掌握自动化测试效益的量化思维方法——投入产出比 ROI 模型

第二模块从一个订餐系统的例子出发,从单体应用升级到微服务集群,来观察测试需求的变化,通过逐层测试来全面验证需求。

第三模块一起推演模型设计。像开发的设计模式一样,自动化测试设计也应该有自己的方法论。

第四模块会提供一些度量模型和驱动改进的流程样例,一起思考怎么让一个项目始终可观测、可控,有反馈。保证项目始终在预定轨道上推进,即使有偏离,也能第一时间发现纠正回来。

下面是专栏的具体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IT小白/article/detail/477177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