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本人机械科研dog一枚,对算法感兴趣。这是我自学算法的记录。
第一天:冒泡排序
1、从后往前依次比较相邻的元素。若是要按照升序排序,则后面的元素比前面的小,就交换这2个元素;降序则相反。
2、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第一对到最后一对。进行一轮比较交换下来,最后的元素就会是最小(或最大)的数了,这个数就不用参与后面的比较操作了。
3、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
4、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例子如下
该代码已经进过测试,稳定有效
//函数写在Algorithm这个类里面了,并且是用模板方式编写 //这是为了函数能适应各种类型的数据 template<class T1> vector<T1> Algorithm::bubblesort(vector<T1> array) { int len = array.size(); for(int i=0;i<len-1;i++)//n-1次冒泡 { for(int j = 0;j<len-1-i;j++)//每一次冒泡需要两两比较len—1-i次 { //交换两数操作 int tem = array[j+1]; if(array[j] < array[j+1])//从小到大就大于号,从大到小就小于号 { array[j+1] = array[j]; array[j] = tem; } } } return array; }
冒泡排序因为进行了两次嵌套循环,其复杂度是O(n2)。这种复杂度对于大量数据的排序所花费的时间是不能忍受的,所以用的并不多,下一节将要学习最常用的排序算法:快速排序,其平均算法复杂度为O(nlogn)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