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 Networks,简称CNN)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由Hubel和Wiesel在研究猫脑皮层中用于局部敏感和方向选择的神经元时发现。
CNN是目前深度学习最大的一个流派,其应用优点在于避免了对图像的复杂前期预处理,可以直接处理原始图像。CNN核心在于“卷积”,传统机器学习中LBP、HOG等特征都可以看作是卷积的一种特殊形式,“卷积”以不同的参数来描述不同的抽象程度特征,更接近于原始图像的“特征抽象”。
如上图所示,利用一个滑动窗口(卷积核)对原始图像区域进行“筛选”,将对应像素相乘,再累加( I*K),就得到了一个像素的卷积结果。可以说卷积就像一个筛子,按照一定规则(借助卷积核“乘累加”)对原始图像再加工(实际是一个积分),公式可以描述为:
来看一个典型的CNN实例,对于分辨率为28*28的图片处理过程:
其中Conv为卷积层(采用5*5的卷积核,Step为1),实现数据特征提取;Pool为池化层,也称为降采样(Sample),实现数据降维;FC为全连接层,通过一定规则的计算(也可能为卷积计算)得到结果。
我们把卷积层、池化层等中间层统一称为隐层。接下来深入了解每个层的含义来加深对CNN的理解。
• 卷积层与权值共享
按照生物学神经元数据处理机制,每个神经元需要与前一层连接,用于特征提取,如下图所示,假设神经元数量为100万,那么对于100万像素的图像将建立1012个连接,这里面的权值的数量是非常大的。
那么如何解决大量的权值计算(参数爆炸)问题呢?大开一下脑洞,我们做两个假设:
1)减少每个神经元(对应隐层像素)的作用范围,比如设为10*10,仅和局部的100个像素建立局部连接;
参数简化: 100(连接权值)*1M(神经元个数)
2)所有神经元采用同一组权值进行计算,对应CNN就是用同一个卷积核去卷积图像,这就是权值共享。
参数简化: 100(权值)
没错,我们只需要100个参数就建立了两层之间的连接,这靠谱吗?相信第一点很好理解,每个神经元是独立工作的,问题在于第二点,权值共享 这个玩笑开的确实有点大。
事实上从生物学上解释,神经元确实是分类的,有的对边缘敏感,有的对亮度敏感,还有的感应颜色,每一类神经元的参数是近似一致的。
想通了吗?关键就在于“分类”,每一类神经元对应一组权值,怕种类不够?
那就用100个卷积核来描述100种神经元。
对于上面的例子,不同的卷积核如右图所示,我们得到最终的参数个数:
参数简化: 100(权值)*100(卷积核)
我们用1万个权值的卷积计算,近似模拟了神经元的处理过程,这个数量级的参数对于计算机来讲并不算多,特别是对于卷积这种已经能够做GPU并行计算的方法,这就是卷积的魅力。
• 池化
池化(降采样)较为容易理解,获取一个区域内的典型特征,比如n*n像素范围的像素最大值或平均值,其意义在于能够对输入进行抽象描述,对特征进行降维。
一般来讲,对于输入的池化区域都是分块处理的,与卷积的区别在于块之间一般不重叠,这样就保证了信息能够更快的抽象,抽象的价值在于提取里面的“显著特征”,而忽略“细节特征”。
常用的两种池化方法:
1)最大值池化,应用最多,能够有效减少卷积层带来的均值偏差,对纹理特征的适应较好;
2)平均值池化,对卷积结果进一步平滑,纹理和边缘特征容易丢失,但能有效避免噪声。
• 激活层
神经网络真正的代表作出场了,在第一节已做过专题讲解,激活层 真正反映了神经元的工作机制,可以说是神经网络的精髓。
在CNN中被广泛采用的ReLU函数有效解决了梯度扩散问题,你可以不必太在意“稀疏”,你可以忘掉“逐层预训练”,总结一句话那就是“激活函数的一小步,深度学习的一大步”。
激活层一般添加在卷积层或者池化层之后,没有明确的位置定义,一般对于简单的网络来讲,激活层通常可以不添加。
• Dropout层
这个问题的提出源于神经网络的另一个大缺陷-“过拟合”,对应于前面导致“梯度扩散”问题的欠拟合。
常规解决“过拟合”问题的方法是模型平均,通过训练多个网络进行加权组合来进行规避,这样带来的问题是更大的计算量。
Dropout方法最早由Hinton大神提出,针对一次训练过程,网络中的神经元节点按照一定的概率进行权值更新,也就是说,神经元有可能仅保留权值参数,下一个训练过程再更新。
按照一定的随机策略,使每一次训练的神经元并不相同,也就是说神经元节点轮流工作,这种随机过程又向人脑前进了一步。
每一次的Dropout相当于对网络做了一次简化(如上图所示),仅简化后的网络节点参与权值更新,整个训练过程中多次Dropout,每个节点都参与了训练和学习,当然偶尔也“翘个班”,过程很简单,为什么能得到好的效果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1)“天天大鱼大肉,顿顿鲍鱼龙虾”,偶尔吃个方便面吧,想想都嘚瑟,这个小调剂的效果出奇的好;
2)班上一共20个学生,老师每次选择回答问题的都是那几个优秀的学生,Dropout避免了训练结果对某些节点的强依赖(权重过大);
作者倾向于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进行解释,不同的基因组合方式能提高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优胜劣汰”的进化概率更高。
3)Dropout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平均模型,区别在于,通过在多Step之间进行平均代替多个模型的组合。
不管从哪个角度进行理解,Dropout本身都是直观有效的,这里面虽然没有严谨的数学公式推导,但源于生物学的直观理解,以及大量的实验足以证明。
就好像有人问我深度学习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效果,为什么就能有效收敛?什么理论避免陷入局部最大值?我们对于某些问题的认知仅仅在这个层面上而已,有时候不需要纠结,能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至于其背后隐晦的林林种种,So What?
• 全连接层
全连接层直观理解为简化的数据计算,其意义在于求解,对于网络本身的贡献值是比较低的,大多数情况下,全连接层放在网络最后面,有时也会被省略,这里不做过多解释,大家看到的时候能知道干什么的就行了。
• 回归层
回归层理论上不属于CNN的一部分,当然也有人将其合并到网络,或者说也可以看作是全连接层的一部分,anyway,我们只是在这里将过程穿起来而已。
回归是个比较熟悉的概念,前面讲过的逻辑回归、高斯回归等都属于回归,说白了回归就是对特征进行分类,可以分两类,也可以分多类。
回归的作用也只是分类而已,你可以用最简单的SVM分类器进行分类,也可以采用复杂的多类划分,比如Softmax。Softmax是逻辑回归模型在多分类问题上的推广,本质上是将一个P维向量映射成另一个K维向量,其公式描述为:
得到对应的类别代表的概率,这个概率正是我们要的分类结果。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