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项目范围管理:包括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以成功完成项目的各个过程。
对项目范围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是衡量项目是否达到成功的一个必要标准,项目范围的管理不仅仅是项目整体管理的一个主要部分,同时在项目中不断地重申项目工作范围,有利于项目不偏离轨道,是项目中实施控制管理的一个主要手段。
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过程:
编制范围管理计划:是项目或项目集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了如何定义、制定、监督、控制和确认项目范围。
编制项目范围管理的工具与技术:
编制项目范围管理的输入:
编制项目范围管理的输出:
(1)范围管理计划:是项目或项目集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了如何定义、制定、监督、控制和确认项目范围。
(2)需求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了如何分析、记录和管理需求,以及阶段与阶段间的关系对管理需求的影响。
收集需求: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干系人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
(1)访谈:访谈是通过与干系人直接交流来获取信息的 正式或非正式的方法。访谈经常是一个访谈者和一个被访谈者之间的“一对一”活动,但也可以包括多个访谈者或多个被访谈者。
(2)聚焦小组:聚焦小组是召集预订的干系人和专题专家,了解他们对所讨论的产品、服务或成果的期望和态度。由一位受过训练的主持人引导大家进行互动式讨论。焦点小组往往比“一对一”的访谈更热烈。
(3)引导式研讨会:引导式研讨会把主要干系人召集在一起,通过集中讨论来定义产品需求。研讨会是快速定义跨职能需求和协调干系人差异的重要技术。由于群体互动的特点,被有效引导的研讨会有助于参与者之间建立信任、改进关系、改善沟通,从而有利于干系人达成一致意见,此外,研讨会能够比单项会议更早发现问题、更快解决问题。
(4)群体创新技术:可以组织一些群体活动来识别项目和产品需求,常用的群体创新技术有:
(5)群体决策技术:群体决策技术就是为达成某种期望结果,而对多个未来行动方案进行评估的过程。本技术用于生产产品需求,并对产品需求进行归类和优先级排序,例如:
(6)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指设计一系列书面问题,向众多受访者快速收集信息。问卷调查方法非常适用于以下情况:受众多样化,需要快速完成调查,受访者地理位置分数,并且适合开展统计分析。
(7)观察:观察是指直接察看个人在各自的环境中如何执行工作(或任务)和实施过程。
(8)原型法:原型法是指在实际制造预期产品之前,先造出该产品的实用模型,并据此征求对需求的早期反馈。原型法支持渐进明细的理念,需要经历从模型创建、用户体验、反馈收集到原型修改的反复循环过程。在经过足够的反馈循环后,就可以通过原型获得足够的需求信息,从而进入设计或制造阶段。
(9)标杆对照: 标杆对照将实际或计划的做法(如流程和操作过程)与其他可比组织的做法进行比较,以便识别最佳实践,形成改进意见,并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标杆对照所采用的可比组织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
(10)系统交互图:系统交互图是范围模型的一个例子,它是对产品范围的可视化描述,显示业务系统及其他与人和其他系统(行动者)之间的交互方式。系统交互图显示了业务系统的输入、输入提供者、业务系统的输出和输出接收者。
(11)文件分析:文件分析就是通过分析现有文档,识别与需求相关的信息,来挖掘需求。
收集需求过程的输入:
收集需求过程的输出
定义范围:从需求文件中选取最终的项目需求(由于在收集需求过程中识别出的所有需求未必都包含在项目中),然后制定出关于项目及其产品、服务或输出的详细描述。
范围定义的输入:
范围定义的输出:
(1)产品分析。产品分析旨在弄清产品范围,并把对产品的要求转化成项目目标的要求(即有形的可交付成果)。
(2)焦点小组。召集预订的干系人和主题专家(可以有6-10个被访者),了解他们对所讨论的产品、服务或成果的期望和态度。由一位受过训练的主持人引导大家进行互动式讨论。焦点小组往往比“一对一”的访谈更热烈。
(3)备选方案生成。备选方案生成是一种用来制定尽可能多的潜在可选方案的技术,用于识别执行项目工作的不同方法。许多通用的管理技术都可用于生成备选方案,如头脑风暴、横向思维、备选方案分析等。
(4)引导式研讨会:把主要干系人召集在一起,通过集中讨论来定义产品需求。研讨会是快速定义跨职能需求和协调干系人差异的重要技术。由于群体互动的特点,被有效引导的研讨会有助于参与者之间建立信任、改进关系、改善沟通,从而有利于干系人达成一致意见。此外,研讨会能够比单项会议更早发现问题,更快解决问题。
项目范围说明书:是对项目范围、主要可交付成果、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的描述。=》明确指出哪些工作不属于本项目范围
项目范围边界一定是闭合的,否则我们就不能判断某变更是对原项目范围的变更还是新添加的项目范围。
详细的范围说明书或引用的文档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虽然项目章程和项目范围说明书的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但它们的详细程序完全不同。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是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件的过程。
WBS包括的内容:WBS最低层的工作单元被称为工作包,是进行进度安排、成本估算和监控的基础。工作包对相关活动进行归类:
工作分解结构中的各要素应该是相对独立的,要尽量减少相互之间的交叉。
较常用的工作分解结构表示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其他概念:
WBS创建工作的工具与技术:
(1)分解。分解是一种把项目范围和项目可交付成果逐步划分为更小、更便于管理的单元,直到可交付物细分到足以用来支持未来的项目活动定义的工作包。
(2)专家判断:专家判断和专业知识可用来处理有关项目范围的各种技术细节,并协调各种不同的意见,以便用最好的方法对项目整体范围进行分解。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的输入: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的输出:
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1)制定并执行确认程序。
(2)项目干系人对项目范围的正式承认。在每个阶段中,有必要说明最重要的活动,但没必要过分强调涉及细节。除非项目干系人特别提到,而且要有详细讨论每个细节的准备。项目干系人进行确认范围时,一般需要检查以下6个方面的问题:
(1)检查:开展测量、审查与确认等活动,来判断工作和可交付成果是否符合需求和产品验收标准,是否满足项目干系人的要求和期望。检查有时也被称为审查、产品审查、审计和巡检等。
(2)群体决策技术:为达成某种期望结果,而对多个未来行动方案进行评估的过程。本技术用于生成产品需求,并对产品需求进行归类和优先级排序。达成群体决策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一致同意、大多数原则、相对多数原则、独裁。
项目范围确认的输入:
项目范围确认的输出:
范围控制是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
项目范围控制与项目整体变更管理的联系:
项目范围控制与用户需求变更的联系:
项目范围控制涉及所用的工具与技术:
项目范围控制的输入:
项目范围控制的输出:
补充内容:产品范围 和 项目范围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