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喜马拉雅AI产品offer|大模型方向+双非,2轮面经+答案!_喜马拉雅b端

喜马拉雅b端

REC

一、个人背景

  • 基本背景:双非本硕+电子信息专业

  • 过往经历:0实习,1段项目经历

  • 加入时间:24年2月中,0实习&0经验加入

  • 目前收获:2段中厂offer✅,继续卷ing…

二、具体面经

1、业务一面

1.自我介绍一下

  • 第一点:学校经历,讲述研究方向,论文发表情况和获奖经历

  • 第二点:产品经历,简要概括c端项目和b端实习

  • 第三点:做产品的个人优势,有技术背景,使用java开发过后端项目,有极强的逻辑性和需求的抽象能力,可以更好的和开发部门对接,降低沟通成本。

  • _第四点:根据JD体现出自己差异化的优势,精通AIGC各模态技术原理,使用过大量AI产品,对AI产品有自己的理解,并且对AIGC方向有极大热情。(这段需要真的有优势的点,面试官一定会细问,如果不是很自信,别给自_己挖坑)

2.讲一下你实习的产品吧

  • 第一点先概括产品(让面试官先了解我们的产品是什么):产品解决什么样的用户痛点,我们的产品定位是什么。

  • 第二点详细讲述一下工作中的动作

  • 第三点讲述产品最终达到什么样的成果(用数据来支撑)

3.你觉得你做的最好的一个动作是什么?

针对产品优化的动作展开说明。这里突出了自己做优化阶段如何应用自己的技术背景,打出差异化的点。

例如:在优化阶段,我负责收集错误样本,并总结错误类型,与开发和算法去对接,优化我们的产品。

其中我应用自己的技术背景,将错误类型按照技术的思维去分类,并且将需求抽象成技术语言,大大降低了与开发部门的沟通成本。

4.你平时看直播吗,都看哪些直播?

实事求是的说,大部分只会看视频直播,例如游戏直播。

虽然我是喜马拉雅的重度用户,但是我一般都听小说或者脱口秀,对于喜马拉雅的声音直播没有实际接触过,但是会有所了解。

5.你说你平常对AIGC接触的多?都用什么产品?

分类阐述一下,大语言模型类、文生图/视频类、AI聊天类还有AI agent类。

6.我之前去做了你的功课,还去搜了一下你的论文,写的很不错。但是我是文科生,技术点看不太懂,你可以简单讲一下你的论文吗?

用产品的思维去讲述了一下我的论文,技术点稍微带过就好,因为面试官也听不懂,主要体现产品思维。

7.反问:请问我们这个产品线主要做什么业务呢

用AIGC给XX赋能,例如实时给主播提供观众用户特征或者生成用户感兴趣的话题。总体是做创新的产品业务,需要每天跟开发部门开会探讨,不断迭代功能。

2、业务二面

1.自我介绍

2.科研经历深挖:两篇论文挑一个对你帮助比较大的讲一下。包括背景和最后的产出。

我选择第二篇,基于人工智能的用户导向型语义通信吧。因为我在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是完全以产品的视角去做的。

3.你说这个性能的提升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就给面试官讲解了一下,这边是科研内容了,就不展开讲了。

4.项目经历深挖:产品项目中比较困难的点。

该项目中用户调研阶段的定性调研比较困难,由于我们项目组的成员都在校生,没有过多的资源,所以对于深度访谈用户的选取不是很方便,选择周围的同学作为调研对象,客观性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当时我们项目组成员动用线下关系链,去找到一些外校同学和社会人员,对我们不熟悉的人去做这个深度访谈,提高了访谈结果的客观性。

5.你实习是做AI产品经理,和传统的C/B端产品经理你认为有什么区别?

我认为AI产品经理不能和CB端做区分,因为他们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C/B端产品经理是以面向的用户群体来区分的,而AI产品经理是按照工作内容来区分的,AI产品经理既有C也有B。

我就内容方面讲一下相同点和区别吧,我认为相同的部分就是业务流程其实跟B端产品一样,都是从用户分析-需求调研-产品设计-竞品分析-优化产品。

不同点在于在产品优化阶段,AI产品经理可能需要更加关注大模型方面的算法能力,所以对技术背景会有要求,要做更多的算法性能优化工作。

「offer求职」补充:

“PS:大模型技术产品需要更懂技术,最好相关背景;而应用型产品经理不需要技术出身,也不需要特别懂技术,核心是场景挖掘和需求洞察)”

5.做AI产品我认为其实离不开标注,所以你了解标注吗?

了解,标注方面的工作也是我实习中工作重点。

6.你是标注人员呢,还是给标注提需求的角色呢?

我同时兼具这两个角色。

给标注提需求的角色是指,在产品优化阶段,我会收集错误数据,给标注提需求,让他们进行数据清洗。

标注人员的角色是指,我会作为产品经理去对我们的标注工具产品做一个优化,为了提高我们标注人员的工作效率。

所以我自己也会去使用我们的标注产品,成为用户才能更好的理解用户,发觉标注人员的需求。

7.什么时候可以入职。

大模型岗位需求

大模型时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了,AIGC相关岗位人才难求,薪资持续走高,AI运营薪资平均值约18457元,AI工程师薪资平均值约37336元,大模型算法薪资平均值约39607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掌握大模型技术你还能拥有更多可能性

• 成为一名全栈大模型工程师,包括Prompt,LangChain,LoRA等技术开发、运营、产品等方向全栈工程;

• 能够拥有模型二次训练和微调能力,带领大家完成智能对话、文生图等热门应用;

• 薪资上浮10%-20%,覆盖更多高薪岗位,这是一个高需求、高待遇的热门方向和领域;

• 更优质的项目可以为未来创新创业提供基石。

可能大家都想学习AI大模型技术,也想通过这项技能真正达到升职加薪,就业或是副业的目的,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始学习,因为网上的资料太多太杂乱了,如果不能系统的学习就相当于是白学。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少碰壁,这里我直接把全套AI技术和大模型入门资料、操作变现玩法都打包整理好,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到大家。

-END-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从前慢现在也慢/article/detail/809949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