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区块链与喊得火热的碳中和碳达峰能擦出怎样的火花?_区块链赋能“碳达峰碳中和”

区块链赋能“碳达峰碳中和”

2021年3月,小米官宣造车,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表示:“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

今年4月8日,71岁的王石再度出山,携手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究竟有何魅力,引如此多商业大佬入局?

今年3月,我国《区块链赋能“碳达峰碳中和”白皮书(2022版)》正式发布。

白皮书中引用了国家发改委的一组数据: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总投入约为 136~300 万亿元,占到 2030 年前全球实现净零排放总投资成本的1/3

我们看下一白皮书中还说了些什么。

先给出一组数据:

  • 自2005 年起,我国是碳排放量世界第一大国,2020 年我国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的30%

  • 到2060年,我国双碳目标的总投入约为 136~300 万亿元

  • 到2020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增长到 73.5%

  • 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制定碳边境调节税方案可能导致我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削减20%。 

“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碳中和”是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体系优化,调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终实现二氧化碳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内的产销平衡。

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巴黎协议》的框架下,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根本的举措。


1.为何在双碳领域投入如此之巨?

1. 大国担当——我国是碳排放量世界第一大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协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 能源安全——石油资源及其生产、运输对于我国是影响极大且不可控的因素,随时可能因为某些极端事件导致中断,影响能源供应,进而危害国家安全。

3. 化解碳关税冲突——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国,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制定碳边境调节税方案,碳边境调节税可能被异化成贸易壁垒的工具,可能导致我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削减 20%,这将是灾难性的。 

4. 能源转型——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推动低碳、零碳技术极大利好中国制造业,在新能源领域塑造全球性竞争优势,将我国从化石能源时代的能源进口国转化为“双碳”时代的能源出口国

几乎所有行业企业都需要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涉及规模以上企业37万家以上。

2017 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分行业占比


2.双碳治理线路

我国实现碳中和路径可概括为:

碳中和之路=碳定价+技术进步+社会治理

碳定价有两种执行形式:碳税和碳交易

碳税是政府通过税收直接设定一个碳价,把碳排放的长期损害折现成当下的成本。碳交易是政府创造一个交易市场,在政策设定碳排放总量限制下,由双方交易形成价格。

技术进步工具箱有碳减排技术、碳中和技术两大类。碳减排技术主要包括降低能源消费、切换到更低排放的能源技术。碳中和技术是可以实现零碳和负碳的技术。

社会治理则主要包括价格型、命令型和宣传型三类政策。

在操作层面,我国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可概括为:两个轮子驱动,两大领域发力,一个核心抓手。

“两个轮子驱动”是指政府和市场协同作用。

“两大领域发力”是指减排与消纳并举发展。

“一个核心抓手”是指以碳价格、碳交易与碳税等政策为抓手。


3.双碳治理难点

1. 数据缺失——企业数字化程度低,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备,缺少准确、及时、可信、可靠的平台和技术手段,主管部门无法精细掌握各行业、各企业、各时期的碳排放数据。没有量化数据,就无法实现有效治理。

2. 非标数据——碳排放数据来源多种多样,比如传感器、卫星成像、民众和当地社区的照片和报告等,存在信息碳排放监测计量数据不统一、信息不透明、MRV 全生命周期数据难于监测和管理。

3. 数据孤岛——碳达峰碳中和的产业生态包括多方参与者,包括政府部门、园区、排放企业、金融机构、三方核查机构以及技术/服务提供商等六方,超出了单一经济活动部门如企业、园区的边界。商业信息机密与环境信息公开存在矛盾,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可信、安全的协作机制,形成一个个的数据孤岛,无法实现从过程数据到整体聚合的治理能力。

实现双碳治理需求,需要政府、行业组织、排放企业、审核认证机构、交易市场乃至个人大规模协同系统;需要广泛、有效、有公信力的治理体系;需要具备与国外组织、机构互操作的能力。


 4.为什么是区块链?

1. 可信数据——区块链是分布式网络、加密技术、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集成的分布式账本系统,具有高可靠性、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可信数据是双碳科学治理的基础。

2. 可信协作——区块链技术可以构建信任、多方协作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有助于打破行业中的数据孤岛,通过智能合约等技术构建新型协作生产体系和产能共享平台,提高多方协作效率,推动降低社会总体的能耗水平和碳排放水平。

3. 可信交易——区块链技术可实现对高碳排放企业和节能企业的碳资产和碳排放权进行实时、透明、不可篡改的资产管理,增强碳交易市场的活跃性,促进统一碳价的市场化机制,打造碳交易主体、交易机构、政府等多方共建、灵活互动的碳资产交易模式,实现从排放权获取、交易、流通,到交易核消、统计的全流程数据上链存储与可信共享应用,让碳排放配额在“有目共睹”的情况下进行交易,实现流转过程透明化和全生命周期的追踪溯源。

4. 可信监管——区块链技术在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碳排放报告与核查等管理和监管应用中可以增强信息透明度、时效性,降低信息管理和监督成本,构建各环节、全流程可追溯的交易监管环境,提升政府碳排放监管和社会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5.区块链双碳解决方案

确立“以区块链技术和平台作为数据存证和信任流转核心,以数字化方式升级传统的“服务器+存储+业务系统”IT 建设模式,逐步建成支撑企业-机构—区域-行业-国家等多维度、高可信的碳排可信数据流转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整体建设原则。

▲区块链赋能双碳解决方案

1. 基础设施层——重点实现与碳排企业的数据对接,可采用物联网设备 IoT 对接、业务系统接口对接、手动录入等实现手段。

2. 区块链平台层——为双碳系统的数据控制提供底层基础,是整个架构的核心,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整合治理,并完成与上层应用的技术衔接。

3. 通用功能层——通过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智能合约等实现手段完成对应用层的支撑。

4. 专题应用层——主要从用户的所在行业、行业监管要求、企业商务模式等维度进行专题归集,以多元化功能+用户自定义的形式充分满足应用场景的需求。预设三类场景,即:企业主体碳排数据管理、园区绿色节能业务创新、政府监管数据匹配。

支持单一设备级、业务条线级、企业级等多角度的排放活动统计分析;

支持企业级、园区级、地区级、行业级的多级结构;

支持跨链等技术,满足同质区块链跨链、异质区块链跨链等不同需求;

采用国密算法,硬件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国产化硬件;

支持区块链节点、智能合约等动态升级。


6.区块链赋能的双碳技术改造

企业或机构根据自身信息化能力及所处行业等维度逐步建立、完善、优化碳排数据管理系统,白皮书建议的通用路径如下:

1.碳盘查:企业应遵循定边界-确定排放源-确定基准年和量化方法-碳排放核算-汇总校验的路径完成碳盘查的工作推进。

双碳管理驾驶舱:构建企业内部碳达峰碳中和的绩效管理指标,实现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费总量、能耗强度等信息的汇总及可视化展示。

可信数字化碳核查:做到数据源头真实准确地采集和汇报数据,三方机构及监管部门可以便捷地查看和验证数据,以数字化形式为碳核查工作提升保真提效。

产品碳足迹: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的所涉及的生产要素,如用水、用电、用气、用煤等,形成清晰直观的碳足迹路线。在确保企业数据管理精细化的同时,完成数据间的交叉校验,提升数据真实性。

2.碳规划:企业应考虑匹配外部的监管要求及地区性碳排规划,确保自身发展与区域相结合,发挥更大能效比。

企业碳排发展预测:结合精细化的碳排放数据管理、碳排放预测模型管理,企业可实时关注碳耗全流程统计,并预测自身基准年碳排总量,及时预警并调整运营策略。

企业减排发展规划:企业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绿色能源占比、发展生态碳汇等手段,加强能源管理降耗减碳,并以数据为分析基础,不断优化企业减排方案。

3.碳赋能:企业通过业务创新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完善碳排业务优化,并在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政策扶植、金融优化等市场机制扶植。

政策补贴及基金:在双碳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部分地区存在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及碳基金等市场调节机制,企业通过对自身运营情况的公开,在确保数据真实有效的基础上,可以获取更多的发展投资,用于进一步优化自身的生产研发技术与减排工艺优化。

碳交易服务能力:发挥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优势,系统可协助企业加快建立完善碳交易管理机制,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专业碳交易管理机构,对接全国或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开发碳汇项目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

碳金融服务能力:利用区块链金融属性,可对接外部金融机构便捷获取相关服务,协同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拓展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业务范围,积极探索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业务。

4.碳引领:致力于全面实现碳中和目标,通过对政府碳中和数字化的政策支撑及行业数字化平台融合建设,推动生态协作创新,引领整个产业实现低碳转型,构建全新的绿色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

绿色供应链:通过双碳业务的不断深化以及企业内部的不断技术创新,将有利于碳减排成多元化发展、规模效应,如企业运营相关的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等,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伙伴可达成实现环境成本合理分担、环境风险整体防控,从而获得更为稳定、长久、可持续的市场竞争力。

碳中和达标管理:通过以可信的数据分析模型为科学指导手段,结合林业碳汇等传统降碳模式,并不断赋能绿色能源建设等低碳前沿技术,有利于通过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的发展路径,维护企业经济产业的稳定建设,达到生态协同、行业引领的碳中和最终目标。


最后

碳达峰碳中和治理工作是一项大规模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园区、排放企业、三方机构等多方参与者,需要构建普适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及基于区块链的新型信任体系。

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革命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对经济转型和低碳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30·60”双碳目标践诺过程中,将会创造巨大的绿色投融资需求,将会催生百万亿级新增市场投资。

随着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的多维、交叉需求为区块链赋能碳达峰碳中和和创造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区块链技术与行业的嵌入融合也为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创新化发展提供了新驱动力及技术手段。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凡人多烦事01/article/detail/550017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