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思修学习笔记记录_勤学以增智下一句

勤学以增智下一句

1.题型与分值

        思修与法基总分约16分,考试中命制1道分析题(37题),2道单选(13,14题),计2分,2道多选(30,31题),计4分

2.知识体系

      

 备注:思想和道德是学习重点、密切关注主流媒体本年度关于道德和社会热点事件 、密切关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道德楷模英雄人物

3.绪论——了解

3.1时代新人的要求(三要四有)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只有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3.2思想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价值基础

       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4.人生青春之问

4.1人生观的主要内容(12选择)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现的。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或者,人生态度回答了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4.2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人生观的核心。

   (为什么是核心)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4.3人生价值(13,19选择)——重点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①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② 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2011分析)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4.4.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

4.5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准备分析题)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4.6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4.7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4.8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重点)

        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三统一)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贡献社会相统一。

       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自身条件出发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4.9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多选)

       首先,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

       其次,实现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

       最后,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能把个体的幸福建立在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4.10反对错误人生观

        反对拜金主义、反对享乐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共同特征:

                都属于剥削阶级的人生观;

                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私利

                它们都没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

4.11成就出彩人生

        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

        备注: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5.坚定理想信念

5.1理想的类型

时序上: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主体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内容上: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层次上: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5.2理想的特征:超越性、实践性、时代

5.3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认知情感意志的有机统一,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5.4信念的特征

       信念具有执着性

       信念具有多样性(17年已命题):高层次

5.5理想和信念的辩证关系(分析)

       理想和信念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理想是对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的未来的想象、向往和追求,理想中的“理”字就表明这种憧憬和想象是具备现实性、合理性的。

       信念是对某物信任的思想状态,信念中的“信”字的含义就是信某物为真的意思,“念‘字的含义就是精神状态或思想状态

 5.6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信念作用——18、20分析题)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5.7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对立统一关系。

     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

     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理想实现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

    备注:艰苦奋斗不等于艰苦朴素;

              艰苦奋斗是一种精神,与物质无关;

              艰苦奋斗不过时,传家宝

5.8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

        社会理想的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5.9如何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实践中实现个人理想?(易考分析)

         立志当高远

         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

         立志须躬行(实践)

5.10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的表现(易考选择)——以古文形式

         (1)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重精神轻物质)

          例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表现在中国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例如: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把仁爱和谐视为最高的道德理想。

         (3)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例如:“立德”置于“三不朽‘之首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4)对理想人格的推崇

          儒家把”君子“、”圣人’作为自己的理想人格,道家推崇逍遥于天地之间的“真人”、“至人”,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呼吁“新民‘的理想人格。

           古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5)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重精神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5.11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5.12伟大民族精神的内容

         伟大创造精神

         伟大奋斗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

         伟大梦想精神(山海经)

5.13时代精神表现

        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价值追求

        廉洁奉公、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职业品格

        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英雄情怀

5.14爱国主义的要求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传统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国家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爱自己的国家

备注: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

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的有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男女平等、尊老爱幼

5.15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社会

5.16如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增强国防意识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5.17大学生如何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树立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

                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务实创新基础

                培养创新思维

                投身创新实践 

6.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1社会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什么公民)

6.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增进社会团结和谐最大公约数

6.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6.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

6.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先进性: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

       人民性:反映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

       真实性:具有成为真切、具体、广泛现实的制度前提和制度保障(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选真实性)

6.6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大学生如何落实核心价值观)

       1.扣好人生的扣子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应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备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勤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正心,笃实以为功。

7.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纵向三德,横向四德

       三德: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中国革命道德

       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7.1道德的含义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综合。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7.2道德的起源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备注:”如果我生活在一个孤岛上,孑然一生,我的生活就没有什么罪恶和道德,我在那里既不能表现道德,也不能表现罪恶“      ——法·爱尔维修(社会关系

7.3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整方式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7.4道德的功能作用

        认识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

        备注:调节功能是道德最突出、最重要的功能;

         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的力量。

 7.5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重整体利益,强调奉献精神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7.6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本要求是:公义胜私欲

8.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8.1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灵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根红线)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关系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8.2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世价值(多选 )

        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8.3社会主义道德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8.4集体主义三个层次的道德要求

         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

          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能够达到的要求

          三是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这是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9.社会公德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更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10.职业道德

10.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

备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又是法律原则;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10.2家庭美德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10.3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尊老爱幼: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勤俭持家:勤俭是家庭兴旺的保证,也是社会富足的保证

       邻里团结

10.4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学思并重

       省察克治(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并及时对它们进行抑制和克服)

       慎独自律(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无人监督而肆意妄为)

       知行合一

       积善成德 

10.5个人品德的作用

       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10.6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其中,奉献精神是精髓。

10.7引领社会风尚

      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

11.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11.1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制定、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制定)

   二是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活动(认可)

11.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从本质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11.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 1).法律制定(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行使立法的国家机关: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我国立法的原则: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和公布

(2).法律执行(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

        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行。

       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等基本原则。

(3).法律适用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司法的基本要求: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司法的原则: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等。

(4).法律遵守

        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备注: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12.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2.1我国宪法的地位

        国家根本法,治国安邦总章程,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12.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同时是人大、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

备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市场经济体制

12.3我国实体法律部门

       宪法相关法

       民法商法

       行政法(民告官)

       经济法

       社会法(劳动法)

       刑法

12.4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1)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2)非诉讼法

        仲裁法

      人民调节法(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项伟大创举,也是我国一项特色的法律制度)

12.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前提)  ——立法

       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重点)——执法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保障)——司法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依托)——守法

       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  ——党纪严于国法

备注:严格执法的目标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12.6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道路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法治基本方式,德治重要方式;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备注: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7法治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法治思维是一种正当性思维(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指导)

        法治思维是一种规范性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

        法治思维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以法律手段和法律方法为依托)

        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12.8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法律至上

      权力制约

      公平正义

      权利保障

      正当程序

12.9培养法治思维

      学习法律知识

      掌握法律方法

      参与法律实践

      养成守法习惯

      守住法律底线

12.10法律权利的含义与特征

       法律权利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行为自由,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强调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权利的制约和决定作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和其他权力观的根本区别。

12.11法律义务的含义与特征

       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12.12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律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确立为基本原则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具体设定要平等

        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要体现平等

12.13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小小林熬夜学编程/article/detail/164513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