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写在最前面:前两天看到 CSDN 发布的这篇文章,感触良多,五六年前,中台技术被炒的火热,很多技术公司和互联网公司都纷纷学习,没想到这么快就落下了帷幕,我记得我们当时创业的时候,还考虑过搭建自己的中台呢?技术中台或许有利有弊啊,技术的平台化从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业务的独立性。
就想一个读者评论所说:还是太晚了,能独立作战的小集团才能正快的响应需求。大集团的CTO离一线还是太远了,每个业务部门都有KPI压力,业务部门扎堆排队等程序员的排期,是不现实的。程序员抱怨需求方SB需求多,需求方抱怨任务排期时间长。现在打散,全划到一线去。就没这些抱怨了。大家的利益绑在一起,就不要再BB了。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全文如下:
整理 | 苏宓
出品 | CSDN(ID:CSDNnews)
近日,据雪豹财经社、界面新闻等多个媒体报道,阿里内部开始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其中原先 CTO 线中的业务中台、供应链中台等核心团队并入 CDC(国内数字商业板块,包含天猫、淘宝等),其余团队少数并入各子公司,大部分团队被纳入阿里巴巴旗下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全资子公司爱橙技术。
回顾过往,「大中台,小前台」的战略贯穿了阿里 24 年发展历程中颇为重要的 8 年。据悉,随着此次架构调整的尘埃落定,意味着阿里技术大中台将彻底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进入具体业务,变成专属的小中台,而阿里集团也再无 CTO 岗位。
这也让人有些唏嘘,曾经业界流传的「整个互联网行业都缺 CTO」的抢人大战,俨然已经变成「互联网公司不再需要 CTO」的现实。
对于阿里而言,过往几任 CTO 带着阿里巴巴在技术道路上披荆斩棘,让其从最初一家简单的 B 端赋能公司,成长为 To C 的电商公司,再到创办阿里云,成为中国最早一批吃上“云计算”领域螃蟹的企业,继而随着蚂蚁集团的成立,实现以金融立信,最终通过新零售,实现线上线下消费闭环。
而阿里集团历任 CTO:吴炯、王坚、张建锋、程立、吴泽明都是从相关的业务线逐步成长,并走上了公司内部技术人岗位的最高峰。放眼行业科技大厂,能担任阿里 CTO 职位不仅仅是一种对于技术人能力的认可,也曾是无数技术人学习的楷模。
接下来,我们不妨一起简单回顾几位 CTO 对阿里集团带来的影响。
01
阿里 B2B、C2C 背后重要的技术人——吴炯
1999 年,主要经营服务小企业的 B2B 网上贸易平台“Alibaba.com”上线。
马云创业的次年,吴炯成为了阿里巴巴的天使投资人。
随后也在马云的「我需要一个技术上把关的人,我只是学英文的,对技术一点都不懂,如果你能够跟我一起创业我就更有信心了」的攻势下,吴炯加入了阿里巴巴,建立阿里巴巴在美国的研发团队,这也是阿里日后拓展国际业务的一个基础。
2001 年,吴炯从美国回来,出任阿里巴巴 CTO,先后主导开发了阿里 B2B 的网站,C2C 的淘宝网以及相关系统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设计。
在 2005 年,阿里巴巴收购雅虎的中国业务时,吴炯还负责了与搜索相关的工作。
在 2008 年,吴炯离开阿里,开始转向金融投资领域。
02
阿里云之父——王坚
在吴炯离职后,阿里巴巴的 CTO 空缺多年没有继任者。直到 2012 年,阿里宣布王坚博士担任阿里集团 CTO,全面负责规划、制定和实施集团技术发展战略。
其实在多年的发展中,阿里巴巴从一艘小船蜕变为巨轮的时候,还不乏有人经常调侃,“马云不懂技术,曾经的 CTO 王坚不写代码”。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主要是因为王坚博士并不是计算机专业背景出身,而是心理学。当然后续的种种无疑证明,表面的心理学只是“幌子”,从本科就开始旁听计算机课程的王坚,对计算、大规模数据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和理解。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曾因一句告诫的话——“如果阿里还不掌握技术,未来将不会有它的身影”,与阿里结缘。
起初在 2008 年,王坚以首席架构师的身份加入阿里。
而他在阿里最为众人所熟知的成就,便是后来成功打(忽)动(悠)马云发力云计算,每年投入 10 个亿,连续投入 10 年。
要知道,在那个云计算概念对于很多工程师而言还很朦胧的年代,王坚团队里曾经有一半员工因为扛不住而选择离职,在辞职信中他们直言:“我觉得再干下去,也看不到任何希望。”
好在当时的马云给予了大力的资金和人员的支持,让王坚在阿里“去 IOE 化”过程中,带领团队从零建立起了自研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推动中国 IT 产业从 IOE 向云计算转变,这款操作系统也奠定了今天阿里云的基础。
后来,无论是 2013 年飞天云计算平台的单集群服务器规模达到了 5000 台,成为中国首次公布单集群规模达到了 5000 台的公司,还是 2017 年飞天获得中国电子学会 15 年来首个科技进步特等奖,或是最新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IaaS 和 IaaS+PaaS 市场,阿里云稳居第一,都证明了当初王坚博士的“忽悠”没有错。
03
阿里中台之父——张建锋
如果说王坚博士开创了阿里云计算新时代,那么张建锋(行癫)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三任 CTO,便是互联网公司开启中台化战略的重要推动者。
马云曾在 2017 年的云栖大会上盛赞道,“我们的 CTO(张建锋)有强大的 Business Sense,他轮岗了很多部门,纯技术忽悠他没用,纯商业忽悠他也没用”。
张建锋自 2004 年加入阿里以来,先后在多个技术岗位上干过,包括担任淘宝首席架构师,之后又相继在天猫、聚划算平台担任技术负责人。
当 2015 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启动中台战略,目标是构建符合 DT 时代的“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机制和业务机制时,张建锋被任命为事业群总裁,带领团队完成集团内部的中台建设。
所谓的“大中台、小前台”是指,前台作为一线业务,更敏捷、更快速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台则集合整个集团的数字运营能力、产品技术能力,对业务前台形成强力支撑。
彼时,CSDN 在“阿里巴巴技术 20 年 8 大战役”的分享中也曾解释过:
关于中台,有个广为流传的类比:美军的作战策略,二战时以团为单位,越战时以营为单位,到了中东战争则以几个人的班排为一线作战单位。敢把这么小的单位放到前线,是因为美军拥有强大的导弹智慧系统,强大的中后台能力可以支撑小团队做出快速判断。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策略也是一样。
2016 年,张建锋接棒王坚博士,担任阿里集团 CTO,同时还担任集团技术战略执行小组组长。除了继续带领原中台事业群团队外,技术保障部也将由他负责,以形成技术中后台的合力。
在他的带领下,阿里巴巴将核心能力以数字化形式沉淀到业务和数据两个中台,“一切数据业务化,一切业务数据化”,以数字化资产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中台架构上,“数据石油”威力显现,成功孵化钉钉、飞猪、口碑等创新业务,聚划算业务只用 7 个人花一个半月就开发了出来。外部企业需要几十人干半年的业务,在阿里内部靠几个人做几星期就能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间,张建锋带领团队 3 天开发出“健康码”,为日常出行、检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04
支付宝技术平台的重要奠基人——程立
程立(鲁肃),有着“支付宝”第一代架构师之称。
在阿里的十几年间,一路“升级打怪”,从只知道低头做技术的人,后期不断学习业务、管理等知识,从一名普通的架构师成为蚂蚁集团的 CTO,再到阿里集团的 CTO,成为普通技术人学习的楷模。
早期,他因为一个外包的项目与“淘宝网”有了关联。后来在 2005 年通过面试,正式加入支付宝,担任支付宝架构师。
2014 年,程立从首席架构师晋升为蚂蚁集团 CTO,主持了支付宝各代技术架构的规划与基础技术平台的建设,设计并实施了支付宝一系列关键业务系统。
根据其曾经的自述,「在 2018 年,蚂蚁集团发现技术确实会对某些业务起到更加关键作用,需要更强的技术背景同学进入业务。当时对技术有很强需求的是蚂蚁的国际业务,就让我做了两年蚂蚁国际业务的 COO」。
2019 年年底,程立转任阿里巴巴的 CTO。随后也兼任菜鸟 CTO。
2022 年 12 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 CEO 张勇宣布组织变化,程立将不再担任阿里巴巴 CTO,由吴泽明接任。
05
吴泽明将成为爱橙技术 CEO?
出生于 1980 年的吴泽明(花名范禹),是阿里集团首位 80 后 CTO。
他在 2004 年加入淘宝。2015 年 12 月,张勇彼时发布内部信,提出建立大中台的战略之际,还一口气选拔了 7 位 80 后管理者进入阿里核心业务的管理层,其中就包含了时任天猫产品技术部研究员的吴泽明。
那时的他是阿里电商体系业务架构的主要参与者与负责人,也是 2016 年双十一的总技术负责人。
2017 年 2 月 24 日,吴泽明成为阿里合伙人之一。
2018 年 11 月 26 日,吴泽明升任阿里零售技术事业群总裁。
2020 年 12 月,吴泽明兼任阿里本地生活 CTO。
2022 年,吴泽明接棒集团 CTO 一职同时继续兼任本地生活业务的 CTO。在最新的架构调整中,有知情人士称,吴泽明将出任爱橙技术 CEO,继续向集团 CEO 张勇汇报。
CSDN 向阿里进行了求证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截至目前,尚未回应。
06
取消 CTO 意味着什么?
在很多技术人的心中,阿里巴巴在技术架构变迁的途中,实际上早已成从一家电商公司成功转变为一家技术公司,如果网传的取消 CTO 岗位属实,又会对这家「要活 102 年」的企业带来哪些影响?亦或者说为什么 CTO 岗位已经不适合这家巨头企业了?
实际上,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不再设立 CTO 岗位已经并非稀奇的事情,近些年间,腾讯、京东、美团等公司都在没有 CTO 岗位的情况下前行。
而阿里如今传出的举措实则也早有预兆。在今年 3 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曾发布过全员信,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
“1”是指阿里巴巴集团,将从过去对旗下业务人、财、事全面管理的统管模式,全面转向控股模式,以股东身份参与旗下各业务集团、业务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确保遵从上市公司的各项合规要求。
“6”是指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
“N”是指多家业务公司,包括盒马、银泰商业等,以及阿里巴巴集团未来可能新创设或投资的公司。
进而,分别建立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的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 CEO 负责制。
其中,网传吴泽明将出任爱橙技术 CEO 的新公司,便是阿里巴巴旗下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全资子公司,法人是程立。便是指之前“1+6+N”组织变革的 N。
此举被外界解读为,阿里自 2015 年以来建立的“大中台、小前台”能力已经逐渐变为大前台了,多个业务可以出去独当一面了。正如张勇在此前公开信中所述,「孩子大了,还是要走出去,去独立面对市场。阿里巴巴集团会更像一个大底座,来给他们做好支撑。」
简单来看,阿里集团想要取消 CTO 的根本原因,似乎是为了业务更好地发展。
构建中台、设立 CTO,对于小公司而言,可以让整个技术团队力气往一处,加快公司技术与业务的发展。
然而,当公司版图越来越大,张勇曾在内网直言,“中台过于臃肿和僵化,阻碍了业务的快速发展和颠覆性创新”。
而且对于 CTO 的职责,张建锋(行癫)曾在接受 CSDN 采访时表示:
CTO 可能是最不用懂技术的人,作为 CTO,更多的是对未来需求、技术趋势的看法,两者能不能做有效的结合,最重要的是判断未来业务会变成什么样。
面对庞大的公司,要以行业内老生常谈的灵魂一问——你的公司是以“技术为驱动”还是“以业务为驱动”的,估计其应该很难回答。为此,当没有集团 CTO 岗位,而是以每个业务板块为单位,或许就没有这种纠结了。为此,也是时候放弃中台、取消 CTO 线了,至于这种做法究竟是对还是错,还需要交给市场去验证。
那么,倘若在取消 CTO 后,阿里这个庞大的组织要通过什么方式来协作技术创新呢?我们带着问题,咨询了阿里通义千问,其回答道:
最后,你觉得互联网公司到底需不需要 CTO 来掌舵?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参考:
https://mp.weixin.qq.com/s/w4TopYX2TeiLaMuqPkdUXQ
http://www.21jingji.com/article/20230328/herald/6f9262714f3f7e633f3e91a193ef916c.html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10-01/doc-iivhuipp7544452.shtml
文 / 转自:CSDN 公众号
点击下方公众号卡片,关注我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字 “1024”
免费领取副业赚钱实操教程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