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来源:中国交通信息化
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印发了《上海市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导则》明确了上海智慧高速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创新提出了l1~l4的智慧高速建设等级,规范了上海智慧高速建设的整体架构。以下整理了《导则》的总体要求与技术框架等内容。
总体要求
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应实现“高效、安全、智慧、绿色”的发展目标,达到通行效率显著提升,平均车速明显增加,推进智慧养护、交通管控、出行服务、精准收费、车路协同等技术应用,加速交通基础设施与清洁能源的融合。
技术框架
上海市智慧高速公路技术架构包括云(云控平台)、边(边缘计算设施)、端(路侧设施)三个层次。
区域或路段级智慧高速的技术架构
“云”即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的路网级和区域或路段级的云控平台,包括云控平台的计算机系统设备,如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设施等,以及智慧设施、智慧管控、智慧服务和智慧决策等相关应用。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智慧设施应用包括路面病害识别、桥梁健康监测、隧道健康监测、设施运行监测、养护作业监管等;
智慧管控应用包括事件动态监管、动态车道管控、平滑限速调节、出入协同控制、重点车辆监管、应急处置管理、车路协同等;
智慧服务应用包括 ETC 联网收费、伴随信息服务、公路行车安全诱导、智慧服务区等;
智慧决策应用包括政策辅助决策和业务辅助决策等。
“边”即边缘计算设施,可用于路侧视频、微波检测器、雷达等感知设施的信息汇聚,处理,可变信息标志、RSU等设备的控制。也包括收费站系统。
“端”即路侧设施,包括感知设施、出行服务设施、收费设施等三类。感知设施用于对人、车、路、环境、设施等感知,包括视频、雷达、气象与环境监测设施、路面病害监测设施、桥梁健康监测设施、隧道监测设施、作业车辆监管设施、作业人员监管设施和“四类设施"监管设施等。出行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可变信息标志,公路行车安全诱导装置,RSU发布设施,车载终端和其他信息服务终端等。收费设施主要包括ETC门架及收费车道的各类收费设施。
智慧等级
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划分为L1~L4四个等级。
智慧高速公路等级
L1(既有设施赋能的初级智慧高速)∶监测、管控、服务和决策等采用人工主导,智能为辅的方式,部分实现智慧高速功能。利用既有机电系统进行Al赋能,具备视频智能分析的能力,具备大桥及特大桥梁、长隧道及特长隧道感知的能力,具备路侧向驾驶员、车载终端单向发布的能力。
L2(重点区段增强的中级智慧高速)∶监测、管控、服务和决策采用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方式,初步实现智慧高速功能。在L1基础上加强设施养护能力建设,加强重点区段、典型设施和重点车辆等的监测、管控、服务和决策能力建设。全线初步具备基础设施数字化能力,具备路侧及互联网等多种发布方式向驾驶员、车载终端单向发布的能力。重点区段具备全天候多要素的人、车、路、环境感知能力,具备典型设施和重点车辆的监测、管控、服务能力,具备根据感知数据进行初步自主学习和预测的能力,具备有限制范围内的自主发布决策能力。
L3(全面智慧赋能的高级智慧高速)∶监测、管控、服务和决策采用智能主导,人工为辅的方式,基本实现智慧高速功能。在L2基础上,将建设范围扩展到全线,并进一步提升管控、决策能力。全线具备全天候多要素的人、车、路、环境感知能力,大桥及特大桥梁、长隧道及特长隧道健康全面感知的能力,具备完整的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的能力,具备根据感知数据进行基本自主学习和预测的能力,具备部分范围内的自主决策的能力,具备多种服务方式与驾驶员、车载终端、车辆交互的能力。
L4(高度智能主导的未来智慧高速)∶监测、管控、服务和决策采用智能高度主导的方式,全面实现智慧高速功能。在L3基础上,全面实现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全面建成智慧设施、智慧管控、智慧服务、智慧决策功能,综合利用路侧、车辆侧感知数据和协同交互能力,进一步提升车、路协同感知、管控和决策能力,全线具备高度自主学习和自我改善的能力,具备人、车、路信息自由交互的能力,具备全要素感知、全链条服务、全时空管控、全智慧监管能力的未来智慧高速。
云控平台
云控平台的一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市高速公路云控平台按层级分为路网级云控平台和区域或路段级云控平台。
2.路网级云控平台应由市级高速公路主管部门组织建设。基础能力应满足全市高速公路智慧设施、智慧管控、智慧服务、智慧决策应用需要。
3.区域或路段级云控平台应由各路段的经营管理单位组织建设,可根据管辖路段情况合并设置区域级云控平台或单个路段级云控平台,基础能力要求应满足管辖范围内路段高速公路智慧设施、智慧管控、智慧服务、智慧决策应用需要。
4.云控平台应按"一朵分布式云"的方式建设,支撑高速公路业务应用、数据共享及跨业务协同。
5.云控平台应基于云计算、云存储、云网络技术和设施,通过云操作系统实现服务器计算资源、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资源池化以支撑各项业务应用,并支持资源的统一划分、调度、监测、管理,支持对应用的有效监控。
6.各级云控平台应按照计算、应用、存储需求合理配置云控平台的算力和存储空间,并应具备算力、存储资源的扩展能力。
7.路网级云控平台应支持PB(千万亿)级字节的大规模数据快速导入、导出及数据处理能力,路段级云控平台应支持TB(万亿)级字节的大规模数据快速导入、导出及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应具备Al计算能力,支持图像智能分析处理、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的分析应用能力。
8.各级云控平台应满足如下指标∶
服务的可用性∶服务可用率大于99%;
服务的可靠性∶年服务中断次数不大于3次,可保障业务连续性业务比例大于90%;
服务请求的响应时间∶不超过100ms。
9.云控平台宜为业务应用模块提供相对独立空间,并能进行资源管理,保证不同应用间,应用和系统之间的安全隔离。
10.各级云控平台应统一标准、统一设计,具备可拓展性和可迭代性,具备统一的权限管理体系,统一的账户体系。
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的一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边缘计算设施构筑在云控平台与终端之间,是计算能力由中心向边缘的下沉,强调通过云边的一体化、协同管理来解决集中式云计算模式下无法满足的业务需求。
边缘计算设施安装布设在道路或场站现场时,需采用工业化产品设计与实现,保持在室外各种自然物理环境下的正常运行以及相关功能的正常使用。
边缘计算设施应具备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可接入不少于两种感知设备。
应根据感知设备的处理要求按需选择边缘计算设施的算力。
智慧高速“边”的建设宜按照智慧等级及边缘处理需求按需使用。
应统筹考虑智慧高速建设的智慧等级、感知设备的布设、交通管控时效性,尤其涉及交通安全、与道路设施关联性强等场景,按要求布设边缘计算设施。
路侧设施
基础设施信息采集应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及附属土建设施(收费站、服务区、管理中心)和机电设施的建设时间、长度、等级、结构、养护时间、养护内容等属性信息,并基于GIS表达。
路侧设施的布设应遵循集约化建设原则,充分利用既有设施、合理新增设施,统筹实现道路桥梁及隧道健康状况、交通运行、道路环境等要素感知和服务设施。
智慧高速公路"端"的建设内容
来源:智能交通技术 公众号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