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软考全称叫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是国家级别的一场考试,每年会在 5 月底以及 11 月中举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参加过或者准备要参加,我在机缘巧合之下,参加了 19 年年底的软考。
本来以为是十分简单的一次考试,考完之后才发现里面需要注意的细节还是十分多的,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遇到各种坑。本场 Chat 我将会结合我的软考经验,给大家讲讲软考的那些事:
说起软考,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有听说过,我也是今年下半年才开始了解到软考。机缘巧合之下,报考的了软考,进行了大概 2 个月的备考后,通过了中级软件设计师的考试。这场 chat 我会结合自身的经验来剖析一下软考。 开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软考到底是什么以及考完有什么好处。
通过考试之后,能够拿到国家颁发的软考证书,暂时来说是永久的。在一些公司和企业面试的时候,有这个证书能够相应加点分,甚至入职之后会有奖励的措施。
简单介绍完之后,我们来稍微分析一下这个:
简单介绍完软考之后,假设我们是一个准备参加软考的考生,该如何去参加软考呢,下面从软考报名开始,一步步带大家进入软考的世界。
既然是考试,第一步当然是考试报名。这里也许有很多小伙伴会说,报名还不简单吗,需要你讲?
嗯,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当我踩了无数坑之后,感觉这里还是必须讲一下。
软考资格证书很多,每个资格证书的考试大纲不一样,所以在报考前必须选择自己需要的级别和资格。
由于初级比较基础含金量不太高,高级需要写论文比较难。所以这里我建议是先考中级,如果后面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可以尝试高级。
中级里面,有以下几个资格证书:
如果大家像我一样,是一位在职程序员,我建议考软件设计师或者网络工程师。无论从考试难度还是我们对于知识点的熟悉程序而言,这两个无疑最适合我们。
软考的官网是:http://www.ruankao.org.cn/。里面有一个报名入口,选择自己所在的省份之后再进行登录注册。登录注册完,如果处于可报名的时间段,就能够选择级别以及科目进行报名了。
好戏从这里开始了
不要以为这里只是简单地填资料就可以了,这里有两个大坑,稍不注意会十分麻烦。
- 软考不同的等级和不同的资格证书会安排不同的城市举办考试,像作者我所在的广东省,广州、深圳、佛山等等都是考场。然而不一定每个人都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生活,所以报考前必须先了解好考场信息,找到最近的考点。确认了考场信息之后,在报考的地方需要考生去填写地区,这里一定清晰要填写省 + 城市,不然有可能安排到其他城市进行考试。
- 报考后,提供使支付宝支付的方式,一般中级考试就 100 多。如果大家不在意这 100 多的话,可以忽略下面的步骤。但是如果需要发票进行报销的小伙伴,接下来就要注意了!软考的发票,需要在报考时间结束后 3 天内到指定的机构进行申请,而且还是要星期一到星期五才能拿。
而公司如果能够报销考试费用的话,一般只会报销通过考试的那一次。所以如果需要发票报销,首先你要有信心这次能过,其次需要星期一到星期五请个假去拿发票。如果等到确认考试通过了再去拿发票,是不可能拿到的。
成功报名后,大家会发现只有一个成功报考的信息,很多重要的信息还没有,例如考场安排和准考证。这两个东西都会在考前的一个星期公布,准考证到时候打印出来就没问题了,但是考场我们没办法去预测。
所以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考场信息,到底自己所在的城市有没有承办这个资格证书的考试,要是到了考前一个星期才知道自己的考场在别的城市就麻烦了。
报考完成后,进入备考阶段,在备考开始前,我们需要为自己制定一下考试策略,不要盲目地备考。
目标是过 45 分,至于最终是 75 分还是 45 分关系不大,能过就行。
上午题:基础重点要掌握,其他偏门知识点选择性掌握。下午题:针对固定知识点与题型进行针对性练习。
上午题无论哪一个资格证书,知识点都十分多,75 题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考点,所以上午题也是我们备考时候花时间最多的。这里以软件设计师为例:
几乎每一个软考资格证书都会考到一个重点知识点,而软件设计师的重点就是:面向对象设计。软考中的面向对象设计跟日常打代码中使用的不太一样,太部分的知识都是靠记忆。在软件设计师中,这个考点占上午题的比重大概在 15 - 20 分左右,这意味着不对这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基本上可以回家了。
面向对象设计三大类别: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以及行为型模式。每个分类都有多个模式,每个模式有自己的特点。备考的时候,一般会根据自己日常开发的习惯,先记住几个常用的,然后再去慢慢理解其他设计模式。
面向对象设计中,图也是一个重点。一般考试的时候不会直接问你概念,会结合图进行考试。所以面向对象设计之所有占分多,是因为一个设计模式的图就能出 2 - 4 个选择题,一下子就 4 分。结合图进行备考,也是掌握面向对象设计的一个关键。
上面说到的图,其实就是 UML 图。软件设计师中,UML 图几乎贯穿了整个考试,连下午题都围绕着这个考点出题。
软件设计师中 UML 图不会单独拿出来考试,会结合其他的考点一起考,例如上面说的面向对象设计。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把 UML 图跟其他知识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得分。
考点有 cpu、内存、指令、编译器等等,这些考点都不难,但就是知识点太多,容易头晕。软件设计师中,计算机基本原理会有个 10 - 15 分左右,考的基本上都是概念性的东西。备考的方法是记忆尽量多的知识点加上大量题目练习,不需要每一个知识点都掌握十分深入,但至少要有印象。
考点有二叉树、矩阵等,占分 5 - 8 分。这些题目大部分是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特别是考二叉树,只要知道概念,做全对几乎不是问题。我建议如果考试看到树和数据结构的题目特别是有计算题,一定要做对。备考主要的方法是理解概念然后通过题目练习即可。
上午题中的算法分析大部分都是给一个描述,问这个是什么算法,占分一般在 2 - 5 分左右。算法分析的题目备考起来是有一定难度,因为算法太多,我们只能先掌握比较常考的几个算法像背包问题,以及这些算法对应的解决思路。做题的时候,需要结合题目的描述,不能死记硬背。
专业知识外的考点,每次考试固定 5 分。这个的话,虽然跟计算机没什么关系,但是每次考试固定 5 分也还是挺多的。这个备考更多是吃老本了,短时间内把英语水平提上来比较难,更多是记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专业词汇。
上午题大概就是这几个考点占分比较多,剩下的考点基本上都是 1 - 2 分。如果时间十分紧张的话可以重点复习这几个考点,不过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还是建议把所有考点都过一遍。而且由于上午题都是选择题,所以有很多题目能够用排除法、代入法等等的技巧来答题,所以有些时候还能蒙对,并不需要每个知识点都了解十分深入。
上午题刷得差不多之后,就要开始看下午题,下午题跟上午题知识点上面其实是有联系的。前三题都是看图回答问题(数据流图、实例图、对象图),就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 UML 图的知识点,只是每次的题目背景不一样,掌握一点答题技巧,15 分拿个 8 - 10 分问题不大。备考的时候,主要是针对答题技巧以及方法,一般做个 2 - 3 题就了解这些题目的做题思路了,剩下的就是阅读理解。
后面两题是算法题,给定一段代码,中间挖了几个空让你填。第四题是写 C 代码,第五第六题目一样可以用 java 或者 C++ 来回答 。这个时候就比较看运气了,如果遇到的算法自己比较熟悉,那么一般能够答对 3 个空(一共 5 个空),那就是 9 分了。但是如果不熟悉得话,那有可能会一个空都答不上。备考的方法跟上午题的算法分析类似,掌握比较常考的几个算法,可能的话记一下对应的代码实现。接下来就看临场的发挥以及日常工作中是否有接触到题目中所描述的算法了。我在考试的时候感觉最后两题只要仔细分析题干的话,基本上能够理解题干的算法,难度不算特别大。
软件设计师由于下午题有两题算法题,所以下午题的备考比上午题轻松很多,只需要重点准备前三题就可以。但是不是每一个考试下午题都是这样,需要结合报考的科目进行科学备考。
备考时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做大量的练习,建议大家下载一个软考的 app 进行练习。最好是能够分知识点,先把重点的知识点都过一遍,然后再去做其他。
到了考试前的一个星期,就可以打印准考证以及查询自己所在的考场了。需要准备的资料文具等都会在考试须知告诉我们,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要带 2B 铅笔(估计很多小伙伴高考之后就不知道 2B 铅笔长什么样了)。
考试的时候,一般上午选择题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都是涂答题卡。下午题就要注意了,像软件设计师最后一题是要选择的,是需要用 2B 铅笔涂一个选择的框。
这点要注意,软件设计师很多考生选择 java 但是没有涂,结果就变成了 c++,15 分就没了。特别到最后可能时间比较紧,要提醒一下自己有没有需要过 2B 铅笔的地方。
考完之后,一般在一个月之后会出成绩,还是上报考的网站查分。如果过了的话,是不能马上拿证的,跟四六级一样,需要再等个几个月才能拿到。这段时间里面,需要保存好自己的准考证、发票等等的资料,方便后面使用。
拿到证后,整个软考的流程也就结束了。整个软考过程带给我感受是:
以上就是本场 Chat 的全部内容,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留言给我,欢迎大家给与意见和建议~
阅读全文: http://gitbook.cn/gitchat/activity/5e1815f40efd5f3fe87ad949
您还可以下载 CSDN 旗下精品原创内容社区 GitChat App ,阅读更多 GitChat 专享技术内容哦。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