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夕小瑶的卖萌屋”,专业带逛互联网算法圈的神操作
关注后,回复以下口令:
回复【789】 :领取深度学习全栈手册(含NLP、CV海量综述、必刷论文解读)
回复【入群】:加入卖萌屋深度学习/NLP/CV/搜广推等方向的技术交流与内推社群(大V、顶会审稿人云集)
回复【0511】:领取算法岗面试手册(刷offer神器)
回复【0424】:领取刷论文神器(挖掘每日、每月必刷重磅论文)
众所周知,无论在CV还是NLP中,深度模型都离不开归一化技术(Normalization)。在CV中,深度网络中一般会嵌入批归一化(BatchNorm,BN)单元,比如ResNet;而NLP中,则往往向深度网络中插入层归一化(LayerNorm,LN)单元,比如Transformer。
为什么在归一化问题上会有分歧呢?一个最直接的理由就是,BN用在NLP任务里实在太差了(相比LN),此外,BN还难以直接用在RNN中,而RNN是前一个NLP时代的最流行模型。
虽然有大量的实验观测,表明NLP任务里普遍BN比LN差太多,但是迄今为止,依然没有一个非常严谨的理论来证明LN相比BN在NLP任务里的优越性。甚至,连BN自身为什么work的问题都一直存在争议。
早期对BN有效性的解释是其有助于缓解神经网络“内部协方差漂移”(Internal Covariance Shift,ICS)问题。即,后面的层的学习是基于前面层的分布来的,只有前面一层的分布是确定的,后面的层才容易学习到有效的模式,然而,由于前面的层的分布会随着batch的变化而有所变动,导致了后面的层看来“前面一直在动,我无法安心学习呀”。
而BatchNorm这类归一化技术,目的就是让每一层的分布稳定下来,让后面的层可以在前面层的基础上安心学习知识。顾名思义,BatchNorm就是通过对batch size这个维度归一化来让分布稳定下来。LayerNorm则是通过对Hidden size这个维度归一化来让某层的分布稳定。
然而,后来也有一些研究diss了这个解释,说这个解释是错误或不充分的(incorrect/incomplete)[1],近期也有一些研究[2][3]表明BN之所以有助于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是因为它可以让loss曲面变得更加平滑。Anyway,这依然是一个未完全解开的老谜。
除了BN之外,LN也有同样的“为什么work”的终极问题。研究[4]表明,LN在反向时有助于梯度的归一化。也有研究[5][6]表示LN的主要作用是在训练初期缓解梯度消失和爆炸的问题,提升稳定性。
所以说,BN和LN本身的作用机理都没有完全搞清楚,自然也很难去证明为什么BN在NLP数据上就不work,LN就更work。
不过,近期小夕无意间刷到了一篇UC Berkeley的《Rethinking Batch Normalization in Transformers》[7],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实验结论,并基于这个观测,作者提出了一种针对NLP data(确切说是Transformer)改进的新的归一化方法,叫幂归一化(PowerNorm)。
后台回复【0407】获取论文PDF噢~
作者这里做了一个实验,为BN在NLP data(Transformer)上不work提供了一个更加微观的观测证据。
首先,作者将Transformer中的LN都替换成了BN,然后在CV和NLP两个任务上观测BN中的两个统计量(即均值和方差)及其他们的梯度和在训练过程中的稳定程度。
上图中,蓝色是ResNet20在Cifar-10做图像分类的结果,橙色是Transformer+BN在IWSLT14做翻译的结果。X轴是训练时间,Y轴是基于batch的统计值和它对应的移动平均值的欧式距离。
可以看到,ResNet20在Cifar-10任务上统计量的震荡很小,而使用BN的Transformer不仅震荡剧烈,还有很极端的异常值,这会导致和的统计不准确,造成train/test不一致,预测效果下降。
基于这个有趣的观测结果,作者这里针对性的提出了两点改进,并将改进后的BN称之为幂归一化(PowerNorm,PN)。
BN强制将数据转换成均值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但在数据本身均值方差剧烈震荡的情况下,强制移动均值会起到不好的效果。因此作者提出了新的scale方式,只强制数据有unit quadratic mean:
这样针对batch的前向只需一个统计量,反向也简化成一个梯度:
对比新的(橙色)和之前的(蓝色),发现震荡明显减小:
从PN-V的改进可以看到,虽然震荡减少了很多,但还是有很多异常值。因此作者改用移动平均的方式计算:
但使用移动平均的话,在求梯度时无法对之前所有求导,因此作者用当前batch的统计量去近似,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下论文中的推导。
虽然如前所述,难以说清楚在NLP data上LN比BN优越在哪里,但是是容易说清楚PN对BN的优越性的(毕竟PN的诞生就是基于BN在NLP data上的实验观测)。
那么问题来了:PN和LN哪个更有效?自然也没法直接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比较,所以作者跑了一把实验,分别尝试了机器翻译和语言模型任务:
对于上述结果,小夕也去paperwithcode网站查了一下,目前IWSLT14的SOTA是36.3,论文中的35.9可以排在第二的位置;WMT14 En-De的SOTA是35,论文中的30.1可以排在第五的位置;WikiText-103的SOTA是10.8,论文的结果排在第八名第位置。由于作者没有做其他优化,看起来总体结果还是不错的~当然,PN在其他NLP data和任务上是否有效,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由于BN和PN的统计量受batchsize的影响,作者在消融实验中也探究了不同batchsize的效果:
可以看到PN在整体上还是优于LN的。
由于深度学习的不可解释性,归一化方法在网络中真正的作用和优劣一直是个谜。本文针对BN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通过对统计量及梯度的稳定性观测,找到了BN为什么在NLP问题上不work的其中一个原因,即数据分布的震荡和异常值导致train/test不一致。基于该观测证据,作者对BN进行了对应的改进,提出了更适合NLP data的幂归一化PowerNorm,得到了优于原生BN的效果,且在部分任务上超过了LN的表现。
另外,看到这里后,相信会有很多小伙伴会关心BERT+PN的效果。燃鹅众所周知,要复现BERT的预训练过程是非常不可描述的,所以作者这里没有给出相应实验,也是合乎情理的。
所以目前结构创新都不会用BERT去验证,机器翻译和LM任务确实是常规benchmark。是否真正有用,可能需要慢慢被大家用起来才知道。
后台回复【0407】获取论文PDF噢~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夕小瑶的卖萌屋”,专业带逛互联网算法圈的神操作
关注后,回复以下口令:
回复【789】 :领取深度学习全栈手册(含NLP、CV海量综述、必刷论文解读)
回复【入群】:加入卖萌屋深度学习/NLP/CV/搜广推等方向的技术交流与内推社群(大V、顶会审稿人云集)
回复【0511】:领取算法岗面试手册(刷offer神器)
回复【0424】:领取刷论文神器(挖掘每日、每月必刷重磅论文)
夕小瑶的卖萌屋
_
关注&星标小夕,带你解锁AI秘籍
订阅号主页下方「撩一下」有惊喜哦
参考文献
[1]Ali Rahimi. Nuerips 2017 test-of-time award presentation, December 2017: https://www.zachpfeffer.com/single-post/2018/12/04/Transcript-of-Ali-Rahimi-NIPS-2017-Test-of-Time-Award-Presentation-Speech[2]How does batch normalization help optimization?: https://papers.nips.cc/paper/7515-how-does-batch-normalization-help-optimization.pdf
[3]PyHessian: Neural networks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Hessian.: https://arxiv.org/pdf/1912.07145.pdf
[4]Understanding and Improving Layer Normalization: https://arxiv.org/abs/1911.07013
[5]Improving Deep Transformer with Depth-Scaled Initialization and Merged Attention: https://arxiv.org/abs/1908.11365
[6]Fixup Initialization: Residual Learning Without Normalization: https://arxiv.org/abs/1901.09321
[7]Rethinking Batch Normalization in Transformers: https://arxiv.org/abs/2003.07845
[8]详解深度学习中的Normalization,BN/LN/WN: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173246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