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人形机器人狂潮来袭

人形机器人狂潮来袭

奔跑、咖啡拉花、搬箱子、叠衣、分拣物品、吸尘清洁……曾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人形机器人,正加速走进人类社会。

去年以来,伴随着AI大模型浪潮,被视为AI最佳载体的人形机器人似乎驶入了一条快车道,科技巨头纷纷入局,产品迭代迅速。 

继前不久机器人行业的排头兵波士顿动力公司,推出新一代电动Atlas人形机器人后,4月27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 

在资本和技术的推动下,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破晓时刻”好像也更近了。近期,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今年底就有可能在工厂中执行任务,最早可能在明年年底上市。

2024年人形机器人行业或将进入小批量量产元年,在不久的将来会成长为一个千亿规模的市场,未来会超过汽车行业,最终走进千家万户。

热潮

最早的人形机器人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但在其发展的上百年间,由于技术、成本高企、商业化等难题,一直未掀起投资热潮。

在AI大模型的支撑下,如今人形机器人赛道越来越火热。

2024年2月24日,英伟达宣布成立新的研究部门—“GEAR”,加码机器人赛道;2月29日, Figure宣布,已从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英伟达、OpenAl和微软等公司筹集了约6.75亿美元资金,使其公司估值达到26亿美元。

投完生成式AI公司后,华尔街的风投们开始疯狂给AI机器人初创公司砸钱。尤其是OpenAI,频频出手,除了投资Figure外,今年年初还和红杉资本一起跟投了Skild的主要竞争对手Physical Intelligence,又和老虎环球基金联手投资了1X Technologies。 

国内也有机器人业内人士感叹:“现在人形机器人会议非常多,‘三天一个会’在全国来看也不夸张。”

Figur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rett Adcock 认为,现在是做人形机器人的最好时机,先进的电池电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支持,让他在短短1年时间里就推出了人形机器人。

3月13日,Figure最新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机器人Figure 01在OpenAl大模型的支持下,已能够与人类对话,理解并执行人类的指令和任务。

人形机器人今年来更新频出,且向商业化迈进。

4月17日,波士顿动力宣布告别研发了十年的液压驱动机器人Atlas,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电动Atlas,不再受限于液压系统的笨重、嘈杂、高昂成本,取而代之的是电力驱动的灵活、安静。 

随着电动版Atlas的推出,波士顿动力表示,新款Atlas将最早于明年进入现代汽车集团的工厂进行技术测试证明,未来将持续解决各行业最严峻的挑战。

目光转移到国内,4月26日,星尘智能宣布已自研出AI机器人Astribot S1,S1通过模仿学习,可媲美成年人的敏捷、灵活和丝滑度。S1机器人已接入大模型测试,并预计在2024年内完成商业化。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6人核心团队均出自腾讯RobticsX。

一日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能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稳定奔跑。这也是其自主研发的第一代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可开放给行业使用。

动力方面,“天工”采用了成本更低的纯电驱技术。这与波士顿动力的新选择的技术路线一致。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是国内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其股东包括京城机电、小米机器人、优必选科技、亦庄机器人四家行业领军企业。成立之初,其目标便是打造全球首个通用人形机器人“硬件母平台”,首个大模型+开源运控系统“软件母平台”。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表示,后续首要目标是基于“天工”母平台在内的各种构型机器人,构建人形机器人规模最大、信息最稠密、最通用的高质量具身智能数据集。并以此数据集为基础不断训练和迭代人形机器人具身大模型。

光大证券分析师付天姿指出,人形机器人是AI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AI大模型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关键。

爆发

人形机器人行业在全球呈现出一个积极繁荣走向未来的趋势。

浙商证券分析师指出,人工智能、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工业机器人等领域龙头厂商加持,预计2024年人形机器人行业或将进入小批量量产元年,产业化落地进度有望超预期。

在全球AI浪潮下,科技巨头通过产业联盟形式走向合作,形成优势互补。ChatGPT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丰富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以预见,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已进入黄金时期,市场规模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约27.6亿元,到2029年达到750亿元,将占世界总量的32.7%,比例位居世界第一,到2035年有望达到3000亿元规模。

高盛的预测相对保守,不过市场空间也不小,其认为未来十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80亿美元,并预计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将达到140万台。

不少行业大佬对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倍加看好。马斯克曾在2023年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说道,他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将超过新能源车,甚至是传统燃油车。

英伟达人形机器人负责人Jim Fan同样看好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并表示:“未来十年,人形机器人将超过iPhone的供应量。先是逐渐,然后是突然。”

星尘智能相信,AI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还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而现在正是实现这一愿景的关键时刻。

当然,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还处于早期萌芽阶段。

高工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从各家厂商应用规划来看,中短期内,人形机器人将主要集中应用于工业制造、仓储物流、民生服务及特种应用领域;中长期内,人形机器人的目标将是走进千家万户,为家庭场景提供相关服务。

对于未来的市场格局,浙商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邱世梁认为,在人形机器人前期技术解决阶段,以特斯拉为首的欧美厂商可能会保持领先,但一旦开始大规模商业化,中国厂商将有望实现后来者居上。未来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发展中,大部分的供应将来自中国厂商。

要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除解决技术问题的之外,高成本也是最大挑战。 

国元证券表示,从各大厂商demo机目前进度来看,人形机器人硬件方案对各核心零部件的要求基本定型,主要硬件均存在市场对应商业产品,痛点在于降本,后续有望通过大规模量产实现。

人形机器人行业已经迎来了的蓬勃发展的好时代。未来已来,或许斯皮尔伯格电影《人工智能》终会成真,一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却也暗藏危机。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盐析白兔/article/detail/650251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