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目录
做过java开发的同学应该都知道HashMap是使用数组+链表的数据结构进行数据的存储,后来演变到jdk8之后,为了提高插入和查询效率,在插入的数据超过某个阈值之后,会将数组+链表的结构转化成数组+红黑树的数据结构,也即如下图:
最近闲来无事,准备将HashMap插入数据的过程,以及其数据结构的转化过程,再回顾一下,故写此篇文章,以是记录。
对于HashMap,在我们初始化以及插入第一条数据的时候,内部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当我们执行了如下一个初始化操作:
HashMap<String,String> map = new HashMap<String,String>();
从源代码层面看,只是对内部一个叫做loadFactor的属性进行了初始化0.75,那么这个loadFactor参数是做什么用的呢?
我们前言中说过,HashMap是用的一个数组+链表的形式进行数据的存储,那么这个数组的长度是如何决定的呢?什么时候要对数组进行扩充,什么时候又要对数组进行缩减呢?那么这个判断依据就是根据loadFactor来决定的。具体来说就是:当插入数据的个数 / 数组的长度 >= loadFactor时,我们就要对数组的长度进行扩展啦。因为当插入的数据越来越大的时候,在数组长度不变的情况下,hash冲突会越来越严重,数组节点下的数据就会越来越多,进而导致查询效率越来越差。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扩展数组的时候,数组的长度都是2^n个,在初始化的时候,数组长度是2^4 = 16,每一次扩展,都增加一倍。
当我们执行如下操作,插入第一条数据的时候,hashmap的内部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呢?
map.put("chenza","30")
第一步:先计算字符串"chenza"的hash值,作为判断插入数据哪个节点的依据。
第二步: 初始化数组表table,如上所述,第一次初始化的时候,数组表table的长度是2^4 = 16
第三步:用"chenza"的hash值 和 数组表table的长度(n - 1) 做"且"运算,判断当前数据应该插入到数组的哪个位置。(注:做且运算的原因保证插入的位置是[0,n-1]之间,不会数组越界)
第四步:size字段+1,并判断是否超阈值threshold,如果超过阈值threshold,则进行数组table的扩展,且以后每插入一条数据,都会进行阈值判断。(注:这里的threshold = 当前的数组table长度 * loadFactor,与上节描述一致)
代码执行逻辑如下:
-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 return putVal(hash(key), key, value, false, true); //计算key的hash值
- }
-
- final V putVal(int hash, 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 boolean evict) {
- Node<K,V>[] tab; Node<K,V> p; int n, i;
-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n = (tab = resize()).length; //初始化数组table,长度16
-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计算数据应该插入的位置
-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在数组第i个位置插入数据
- else {
- ....... //暂时省略
- }
-
- ++modCount;
- if (++size > threshold) //size记录插入的数据的个数,并判断是否超阈值。
- resize();
- ......
至此,我们的初始化及第一条数据插入已经完成。从上所述,我们得知,我们一共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1)、初始化参数loadFactor
(2)、完成数组table的初始化,将其长度置为2^4 = 16
(3)、将数据插入到数组table对应的节点上。
到目前位置,我们的HashMap的结构如下:
现在,在我们的HashMap中,已经有了一条数据,那么我们接下来插入第二条、第三条...第n条数据,看看HashMap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何为hash冲突,在HashMap中所说的hash冲突,指的是:i = hash(key) & (n - 1)之后,数组table在i处已经有数据,代表两个不同的key需要放到数组的同一个节点下。
当没有hash冲突时,和插入第一条数据一样,直接将数据插入到数组对应的节点即可。
无hash冲突时的代码执行逻辑:
- final V putVal(int hash, 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 boolean evict) {
- Node<K,V>[] tab; Node<K,V> p; int n, i;
-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n = (tab = resize()).length;
-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无hash冲突,直接将数据插入到数组中
- else {
- ......
- }
此时的数据结构如下:
当Key不同,但是产生hash冲突的情况下,就会产生链表操作了。此时会顺着冲突处的数组节点的链表一个一个的去找,直到找到叶子节点位置,将新数据作为新的叶子节点挂在链表下面,如下图所示:
当然在寻找叶子节点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当前数组节点下的链表长度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就会自动将链表转化为红黑树进行存储(转化为红黑树的操作,参见第三节数组+红黑树 )。HashMap默认的链表长度不能超TREEIFY_THRESHOLD = 8.代码逻辑如下:
-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 else {
- Node<K,V> e; K k;
- if (p.hash == hash &&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 e = p;
-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 e = ((TreeNode<K,V>)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 value);
- else {
-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 if ((e = p.next) == null) { //循环找到链表的最下端,将新的数据添加到链表的最下端
- p.next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 -1 for 1st
- treeifyBin(tab, hash); //如果链表长度超过8,则将链表转化为红黑树
- break;
- }
- if (e.hash == hash &&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 break;
- p = e;
- }
- }
key相同,hash(Key)自然相同,自然也会有hash冲突。所以key相同是hash冲突的一种特殊情况。
第一种情况:新数据的key和数组table的节点key相同,则直接替换数组table节点的value值即可。
第一种情况:新数据的key和链表下某个节点的key相同,遍历链表,替换key相同处的value值即可。
代码执行逻辑:
-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 else {
- Node<K,V> e; K k;
- if (p.hash == hash &&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 e = p; // 和数组table节点的值相同,直接替换value即可,value的替换见最下面的代码e.value = value
-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 e = ((TreeNode<K,V>)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 value);
- else {
-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 if ((e = p.next) == null) { //在这里进行了e的赋值,value的替换见最下面的代码e.value = value
- p.next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 -1 for 1st
- treeifyBin(tab, hash);
- break;
- }
- if (e.hash == hash &&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 break; // 循环遍历链表,寻找key值相同的链表节点,找到直接挑出循环。
- p = e;
- }
- }
-
-
- if (e != null) { // existing mapping for key
- V oldValue = e.value;
- if (!onlyIfAbsent || oldValue == null)
- e.value = value; //替换key相同的value
- afterNodeAccess(e);
- return oldValue;
- }
至此,我们在每个数组节点下插入的数据都不超过8个,所以一直是链表的形式进行数据的存储。
在第二节中,我们也预埋了伏笔,当数组table某个节点下的链表超过8个以后,HashMap就会调用treeifyBin函数,将链表转化成红黑树的结构,本节,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转化为红黑树的,以及为什么要转化为红黑树?
链表转化为红黑树的过程,就写在treeifyBin函数中,我们先看一下这块儿代码,然后再逐个分析。
- //链表转化为红黑树的过程代码
- final void treeifyBin(Node<K,V>[] tab, int hash) {
- int n, index; Node<K,V> e;
- if (tab == null || (n = tab.length) < MIN_TREEIFY_CAPACITY)
- resize();
- else if ((e = tab[index = (n - 1) & hash]) != null) {
- TreeNode<K,V> hd = null, tl = null;
- do {
- TreeNode<K,V> p = replacementTreeNode(e, null);
- if (tl == null)
- hd = p;
- else {
- p.prev = tl;
- tl.next = p;
- }
- tl = p;
- } while ((e = e.next) != null);
- if ((tab[index] = hd) != null)
- hd.treeify(tab);
- }
- }
第一步:转化成红黑树的条件: n = (tab.length) < MIN_TREEIFY_CAPACITY(64),也就是说当数组table的长度小于64时,不会使用红黑树,只会对数组table进行扩展,重新分配数据的存放位置。
第二步:当数组table长度大于64时,才开启转化红黑树的执行逻辑。代码中有一个while循环,注意这个while循环只是把链表节点Node转化为红黑树的节点TreeNode,这个循环中并不进行生成红黑树。这就引入一个问题,他是如何把Node转化为TreeNode的呢?其实从继承关系中可以看到TreeNode是继承自Node,TreeNode和Node的结构如下,从图上看,TreeNode比Node多了几个属性:parent,left,right,prev,red
第三步:当把所有的Node节点转化为TreeNode节点之后,继续调用hd.treeify(tab),这个才是真正的把链表转化为红黑树。
(1)、从链表和红黑树的结构就可以看到,红黑树的层级更低,在进行查询时,链表的查询时间复杂度是O(n),红黑树的查询时间复杂度是O(log(n)),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显然红黑树的查询效率比链表要好的多。
(2)、我们知道,平衡二叉树的结构更加平衡,左右子树的高度差不会超过1,为什么不使用平衡二叉树呢? 原因是我们还要考虑插入数据的性能,平衡二叉树的结构的确更加均衡,但是为了维持这种均衡,在插入数据时,需要不断的进行平衡二叉树的旋转调整,插入效率相比红黑树来说,差的多。根据权威资料显示:插入操作是红黑树的优势之一,红黑树的插入操作可以在 O(log(n)) 的时间内完成,而平衡二叉树的插入操作在最坏情况下需要 O(n)的时间。
最后,我想给大家重放一下数组resize的过程,为什么呢?在我们实际使用HashMap的过程中,如果数据量很大,免不了要进行数组的resize。resize不仅仅要对数组table进行扩展,还要对数组table节点上下挂的数据进行重新分配,所以是一个非常消耗性能的过程。
有同学可能要问了,为什么要对数组table节点上下挂的数据进行重新分配,让他们安静的待在原来的节点下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翻来覆去的去折腾?对于这样的同学,送给你三个字:"要多想"
原因很简单,数组table进行了扩展,那么数组的长度n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判断数据放在数组哪个节点之下用的是 hash(key) & (n - 1),现在数组table长度n变了,数据存放的位置自然也要发生变化,不然查询key时定位的数组节点位置不一样,无法从HashMap中查出key对应的数据。
另外在走读源码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那就是原来一个数组节点下的链表(红黑树)数据,在进行resize之后,数据会被重新分配到几个新的节点上呢?答案是两个。这个点在没看源代码之前是没有想到的,看了源代码之后,感觉这个点设计的太精妙了。原因是什么呢?待我慢慢道来。
我们知道,数组table的长度每次resize都是扩展一倍,且长度还都是2^n,也就是说数组table的长度只会是16,32,64,128,256...;而数据存放到数组哪个节点是有由hash(key) & (length - 1) 来决定的。在这两个条件下,就会发生上述一个节点数据分裂成两个节点数据的情况。我们以扩展前数组table长度是16和扩展后数组table长度是32为例,来说明具体原因。
hash(key) 是不会变的,变的只有length - 1;
当length = 16时,length - 1就是15,15的二进制是00001111,
当length = 32时,length - 1就是31,31的二进制是00011111,
看出来什么特殊之处了吗?对,就是31的二进制比15的二进制的上一位多了一个1,这就导致(hash(key) & 31) 和 (hash(key) & 15) ,要么相等(数据保留在数组原位置),要么最高位多一个1(也就是数组位置+16);
32扩展到64; 64扩展到128... 原理类似。
看到这里,真是不得不感叹二进制世界的奇妙和jdk编程人员对二进制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所以在扩展前后一个数组节点下的数据的分裂过程如下:
下面是代码层面链表一分二的过程(代码里有作者注释):(另:红黑树的分裂过程类似,也是将一个红黑树分裂成两个红黑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大家可以看((TreeNode<K,V>)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中的split函数,里面也是两个变量loHead 和 hiHead分别存放分裂后的两个红黑树)
- final Node<K,V>[] resize() {
- Node<K,V>[] oldTab = table;
- //扩展前的数组长度
- int oldCap = (oldTab == null) ? 0 : oldTab.length;
- //扩展前的插入数据的阈值(数组长度 * 0.75)
- int oldThr = threshold;
- int newCap, newThr = 0;
- if (oldCap > 0) {
- if (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 //如果数组长度已经大于1 << 32,不再进行扩展,直接返回。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 return oldTab;
- }
- // newCap = oldCap << 1,左移一位,相当于扩展一倍
- else if ((newCap = oldCap << 1) < MAXIMUM_CAPACITY &&
-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插入数据的阈值也扩展一倍。
- newThr = oldThr << 1;
- }
- else if (oldThr > 0) // initial capacity was placed in threshold
- newCap = oldThr;
- else { // zero initial threshold signifies using defaults
-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
- if (newThr == 0) {
- float 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
-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
- (int)ft : Integer.MAX_VALUE);
- }
- threshold = newThr;
- // -----上面的代码主要是对新数组的长度和数据个数的阈值进行重新计算
- // -----下面的代码主要是对数据重新分配
- @SuppressWarnings({"rawtypes","unchecked"})
- Node<K,V>[] newTab = (Node<K,V>[])new Node[newCap];
- table = newTab;
- if (oldTab != null) {
- for (int j = 0; j < oldCap; ++j) {
- Node<K,V> e;
- if ((e = oldTab[j]) != null) {
- oldTab[j] = null;
- if (e.next == null)
- newTab[e.hash & (newCap - 1)] = e;
- else if (e instanceof TreeNode)
- //如果是红黑树,则进行红黑树的分裂
- ((TreeNode<K,V>)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
- else {//如果是链表,则进行链表的分裂
- /**
- *由分析知,一个链表只可能分裂成两个链表。
- *loHead:存放的是位置不动的数据
- *hiHead:存放的是位置+16(以分析为例)的数据
- */
- Node<K,V> loHead = null, loTail = null;
- Node<K,V> hiHead = null, hiTail = null;
- Node<K,V> next;
- do {
- next = e.next;
- if ((e.hash & oldCap) == 0) {
- if (loTail == null)
- loHead = e;
- else
- loTail.next = e;
- loTail = e;
- }
- else {
- if (hiTail == null)
- hiHead = e;
- else
- hiTail.next = e;
- hiTail = e;
- }
- } while ((e = next) != null);
- if (loTail != null) {
- loTail.next = null;
- //j不动,loHead还存放在原来的数组位置
- newTab[j] = loHead;
- }
- if (hiTail != null) {
- hiTail.next = null;
- //j + 16(以分析为例),hiHead存放在j + 16位置
-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 }
- }
- }
- }
- }
- return newTab;
- }
断断续续写了好久,一边走读源码,一边画图,一边写文章,终于把HashMap的内部结构分析完了。相对其他java数据结构来说,HashMap结构算是稍微比较复杂的,但是HashMap并不是多线程安全的,在多线程使用的情况下,要注意线程安全问题。
了解了HashMap之后,其实也就了解了HashSet,因为HashSet就是内部构建了一个HashMap对象,使用了HashMap的key不会重复的特性来进行数据的去重。
另外本篇文章旨在探究HashMap的结构,对其中的红黑树并没有过多着墨进行进一步深究,因为红黑树的生成条件、插入数据时节点的旋转、红黑节点的变化等等,还是比较复杂的,如果写在这篇文章中,有点鸠占鹊巢的意思。所以,红黑树的内容完全可以单独抽离一篇文章进行探究,就不在HashMap文章中进行赘述了,后面有时间,我会再学习一下红黑树,再来跟大家唠叨唠叨。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