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大模型中的temperature参数+随机采样策略_大模型 temperature

大模型 temperature

一、问题来源:

使用GPT-3.5的时候发现相同的输入会得不一样的结果

二、根因定位:

核心就在于采样策略,一图胜千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中语言模型 (language model) 的预测输出其实是字典中所有词的概率分布,而通常会选择生成其中概率最大的那个词。不过图中出现了一个采样策略 (sampling strategy),这意味着有时候我们可能并不想总是生成概率最大的那个词。设想一个人的行为如果总是严格遵守规律缺乏变化,容易让人觉得乏味;同样一个语言模型若总是按概率最大的生成词,那么就容易变成 XX讲话稿了

解码策略

  • greedy decoding
  • beam search decoding
  • Sampling-based decoding
  • Softmax temperatur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emperature参数

因此在生成词的过程中引入了采样策略,在最后从概率分布中选择词的过程中引入一定的随机性,这样一些本来不大可能组合在一起的词可能也会被生成,进而生成的文本有时候会变得有趣甚至富有创造性。采样的关键是引入一个temperature参数,用于控制随机性。假设 p(x)为模型输出的原始分布,则加入 temperature 后的新分布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图展示了不同的 temperature 分别得到的概率分布。temperature 越大,则新的概率分布越均匀,随机性也就越大,越容易生成一些意想不到的词。

def sample(p, temperature=1.0):  # 定义采样策略
    distribution = np.log(p) /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 np.exp(distribution)
    return distribution / np.sum(distribution)

p = [0.05, 0.2, 0.1, 0.5, 0.15]

for i, t in zip(range(4), [0.1, 0.4, 0.8, 1.5]):
    plt.subplot(2, 2, i+1)
    plt.bar(np.arange(5), sample(p, t))
    plt.title("temperature = %s" %t, size=16)
    plt.ylim(0,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op-k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op-p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s://www.cnblogs.com/massquantity/p/9511694.html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0847355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知新_RL/article/detail/519704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