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高斯混合模型(GMM)及MATLAB代码

在基于matlab的声纹识别的训练模型的高斯混合模型,它的算法和公式是什么

之前在学习中遇到高斯混合模型,卡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里记下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们对高斯混合模型能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全文不废话,直接上重点。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问题详解高斯混合模型:

1.什么是高斯混合模型?

2.高斯混合模型的数学原理?

3.高斯混合模型在MATLAB中如何使用?

 

一、什么是高斯混合模型?

      高斯混合模型,英文全称:Gaussian mixture model,简称GMM。高斯混合模型就是用高斯概率密度函数(二维时也称为:正态分布曲线)精确的量化事物,将一个事物分解为若干基于高斯概率密度函数行程的模型。这句话看起来有些深奥,这样去理解,事物的数学表现形式就是曲线,其意思就是任何一个曲线,无论多么复杂,我们都可以用若干个高斯曲线来无限逼近它,这就是高斯混合模型的基本思想。那么下图(图1.1)表示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思想。

图1.1 任意曲线用高斯函数逼近

题外话:又由于高斯函数只要在样本数据点足够大时,可以表征任何一种事物的规律。在信号处理中常用高斯函数来代替冲击函数,用冲击函数的组合重构原始信号。所以用GMM表达任何曲线是可行的。(可能你不知道我这段话在说什么,没关系,这里只是用一个信号重构的实例来说明GMM的可行性)

      好,我们继续,对于图1.1,换一种方式理解,曲线是模拟一组数据的结果,而这些数据分布情况如图1.2所示。那么此时GMM模拟出的曲线就有了现实的意义,这时就可以用构造好的GMM模型来表达这些数据,相比于存储数据,使用GMM中的参数来表达数据要方便简单的多,并且是数学上有完整的表达式。

  图1.2  数据分布情况

      反过来思考,假如先拿到的是图1.2,知道了数据的分布情况。如何用曲线和数学表达式来逼近模拟它呢?答:用高斯混合模型来做,做出来的结果如图1.1所示,图1.1中上方的曲线是由若干个高斯函数叠加而成的。以上就是高斯混合模型的基本概念。

      增加数据维度,得到更为复杂一点的结果如图1.3所示,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GMM情况。

图1.3 高斯混合模型拟合结果

题外话:高斯混合模型也被视为一种聚类方法,是机器学习中对“无标签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的分类结果。其分类结果由概率表示,概率大者,则认为属于这一类。

 

二、高斯混合模型的数学原理

      在二维的情况下,理解起来很简单,如图1.1表示的那样,一个复杂的曲线可以用若干个组合起来的高斯函数来逼近。

      在三维的情况下,同样的理解:任何一个曲面都可以用高斯函数来逼近。

      在N维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模型都可以用高斯函数来逼近。(当然,这里用到的“高斯函数”的维度是跟着数据的变化而变化的)。好,这里重新复习了一下GMM的概念。数学原理我们从最简单的二维开始来理解,由浅入深。

2.1 二维高斯函数

      二维高斯函数的表达式、图形以及似然估计中的3sigma原则,都在图中列出,码字不易,PPT也是自己做的,为了保护版权,添加了水印,如有疑问,可以联系图中QQ在线交流。

图2.1 二维高斯函数

2.2 三维高斯函数

      三维高斯函数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其中字母代表的含义,在图2.2中给出。

图2.2 三维高斯函数  

由图2.2中的公式,进行绘图,得到如图2.3所示的结果。

图2.3 三维高斯函数绘图结果

(对于图2.3,解释一下,当时理解上出了一点小问题,把图中的二维都视为三维就好了,不影响。)

      这里对图2.2和图2.3进行说明,u1和u2是均值,均值u的物理意义就是高斯混合模型的中心,这个中心可以表示为(u1,u2),标准差sigma决定高斯函数的形状,这和二维情况是一样的。在图2.3中下方两个图可以看到,从某一个二维坐标系来看,三维高斯函数可以简化为二维高斯函数。协方差rou表示的是数据的相关性。

2.3 N维高斯函数

     N维高斯函数数学表达式由图2.4给出,其协方差的概念由图2.5给出。

图2.4 N为高斯函数
图2.5 N维高斯函数协方差

      理解了三维高斯函数中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在N维上面理解起来也就简单了。对于N维高斯函数,其数据的维度也是N维的,此时均值向量u是由N个均值u1,u2,...un组成的,其物理意义仍然是高斯函数的中心,协方差矩阵大sigma依旧表示的是高斯函数的形状,此时的大sigma是N行N列的矩阵,是如图2.5所示的由各个数据的协方差组成的矩阵。

      好了,终于了解完一般高斯函数的形式,接下来要进入正题GMM了。 

2.4 高斯混合模型的数学原理

    前面我们首先了解了高斯混合模型是什么:用高斯函数近似表示曲线或者曲面。然后铺垫了部分数学基础:从二维到N维高斯函数的表达式及其参数的物理意义。下面由图2.6给出高斯混合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图2.6 高斯混合模型表达式

看到这个表达式是不是很高兴,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很简单的一行。这里说明一下:

(1)X是随机变量,可以理解为维度不定向量,X的维度决定了g(x)的维度,g(x)是单一高斯函数,也就是N维的高斯函数,其中N可以为任意整数,N由X的维度决定。

(2)回到之前的那个问题,用若干个高斯函数近似一个曲线或者曲面,无论这个曲线或者曲面是简单或复杂。要想实现近似,需要确定用多少个高斯函数来近似,这个高斯函数的个数用K表示,K的意义就是:GMM中单一高斯函数的个数。再专业一点,称K为GMM中成分的个数,其中成分指的就是单一高斯函数。【成分这个词在GMM中的由来是因为MATLAB中将GMM中高斯函数个数用“ComponentProportion”来表示,译为“成分”】

(3)混合权重中:每个单一高斯函数在GMM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混合权重在决定了单一高斯函数在GMM中起的作用,可以联想本文中图1.1,拟合这条曲线的每个高斯函数的高度都是不一样的。

(4)维度的问题,这个比较好理解。维度就是随机变量X的维度,也就是单一高斯函数g(x)的维度,主要是由随机变量X的维度决定的。当一个高斯混合模型维数为N、成分为K时,我们称之为:K个成分N阶的高斯混合模型。

      了解了以上概念之后,要确定一个高斯混合混合模型,要怎么做呢?关键是确定图2.6中的参数,如何确定?这里要用到EM算法【EM算法,指的是最大期望算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又译期望最大化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在统计学中被用于寻找,依赖于不可观察的隐性变量的概率模型中,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

三、高斯混合模型在MATLAB中的使用

     在较新的MATLAB版本中,我用的是MATLAB2015A,此版本将关于高斯混合模型内容都集中在一个叫做:gmdistribution的类中。可以在MATLAB中输入:help gmdistribution,查看这个类的详细介绍和帮助文档。下面是对这个类简单的介绍。

gmdistribution类的介绍:

gmdistribution对象存储高斯混合分布, 也称为高斯混合模型 (GMM), 它是由多元高斯分布分量组成的多变量分布。每个分量由其平均值和协方差定义, 混合物由混合比例向量定义。

创造: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创建gmdistribution模型对象。使用gmdistribution函数 (此处描述) 通过指定分布参数来创建gmdistribution模型对象。使用 fitgmdist 函数可以将gmdistribution模型对象与给定固定数量的组件的数据相匹配。

使用方法:

gm = gmdistribution(mu,sigma)

gm = gmdistribution(mu,sigma,p)

例子:gm = gmdistribution(mu,sigma) 创建一个gmdistribution模型对象使用指定的手段mu和方差sigma以相等的混合的比例。

gm = gmdistribution(mu,sigma,p) 指定多变量高斯分布分量的混合比例。

以上是使用指定的均值和方差构造高斯混合模型类,也就是根据给定的参数得到数据。然而我们常用的是根据数据的分布求得这些参数:均值、协方差、混合权重等,这时就要用到上文提到的fitgmdist函数了。【fitgmdist函数,只有在最新版本里才这么用,之前的版本称为:gmdistribution.fit,当然其在MATLAB里调用方式也不一样】

      在MATLAB中输入:hlep gmdistribution,或者输入:help fitgmdist函数可以查看此函数的帮助文档,并且帮助文档中会给出部分例子。下面为对这个函数的介绍:

gmdistribution.fit(高斯混合参数估计)

 

注意

fit将被删除在未来的版本。改用 fitgmdist。(MATLAB的帮助文档很温馨,特意指出了这个函数在未来的版本可能会被删除,并且给出了修改使用的建议)

语法

obj= gmdistribution.fit(X,k)obj=gmdistribution.fit(...,param1,val1,param2,val2,...)

描述

obj = gmdistribution.fit(X,k) 使用期望最大化 (EM) 算法构造包含最大似然的 gmdistribution 类的对象obj高斯混合模型中的参数的估计与k分量的数据在n-m矩阵X, 其中n是观察的数量和m是数据的维度。gmdistributionNaN值视为缺少的数据。包含NaN值的X行被排除在合适的范围内。

obj = gmdistribution.fit(...,param1,val1,param2,val2,...) 提供对迭代 EM 算法的控制。由于博客排版会乱,下面截图表示,图3.1为gmdistribution.fit函数的参数及其意义。看不清没关系,可以在MATLAB帮助文档里查找到。

图3.1 gmdistribution.fit函数参数意义

在某些情况下, gmdistribution可能收敛到一个或多个元件具有病态或奇异协方差矩阵的解。

下面的问题可能导致病态的协方差矩阵:

(1)数据的维数相对较高, 没有足够的观测。

(2)数据的某些功能 (变量) 是高度相关的。

(3)部分或全部功能是离散的。

(4)您试图将数据与太多组件相匹配。

通常, 通过使用下列预防措施之一, 可以避免获得病态的协方差矩阵:

(1)预处理数据以删除相关功能。

(2)将'SharedCov'设置为true可对每个组件使用相等的协方差矩阵。

(3)将'CovType' " 设置为'diagonal'.

(4)使用'Regularize'将一个非常小的正数添加到每个协方差矩阵的对角线上。

(5)请尝试另一组初始值。

在其他情况下, gmdistribution可能通过中间步骤, 其中一个或多个组件具有病态的协方差矩阵。尝试另一组初始值可能会避免此问题, 而不会更改数据或模型。

仔细看的话,会发现MATLAB帮助文档真的很给力,不仅给出了一系列的温馨提示,而且预知了一些在使用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比如上面给出导致协方差矩阵病态的原因以及怎么预防。

当然,使用新版本的我们要使用的函数是fitgmdist。来看一下这个函数:

fitgmdist(拟合高斯混合模型数据)

语法

GMModel = fitgmdist(X,k)

GMModel = fitgmdist(X,k,Name,Value)

描述

例子

GMModel = fitgmdist(X,k) 返回一个高斯混合分布模型 (GMModel), 其中k个成分适合数据 (X).

例子

GMModel = fitgmdist(X,k,Name,Value) 返回一个具有指定附加选项的高斯混合分布模型由一个或多个Name,Value对参数。例如, 可以指定正则值或协方差类型。

这里注意:虽然给出了两种函数,但是其使用方法都是一样的。使用起来也很简单,给出了两种调用方式,一种是简单的只要给定输入的随机变量,成分个数。另一种是可以指定具体参数如:协方差矩阵是否为对角等。

我们来运行一下MATLAB帮助文档给出的例子,看一看得到的结果里是什么情况。例子如图3.2所示,是MATLAB帮助文档给出的一个简单使用。

图3.2 fitgmdist使用例子

图可能看不清,代码再次列出(代码换了一种颜色,以免混淆):

mu1 = [1 2];

Sigma1 = [2 0; 0 0.5];

mu2 = [-3 -5];

Sigma2 = [1 0;0 1];

rng(1); % For reproducibility

X = [mvnrnd(mu1,Sigma1,1000);mvnrnd(mu2,Sigma2,1000)];

%适合高斯混合模型。指定有两个组件。

GMModel = fitgmdist(X,2);

%在拟合的高斯混合模型轮廓上绘制数据。

figure

y = [zeros(1000,1);ones(1000,1)];

h = gscatter(X(:,1),X(:,2),y);

hold on

ezcontour(@(x1,x2)pdf(GMModel,[x1 x2]),get(gca,{'XLim','YLim'}))

title('{\bf Scatter Plot and Fitted Gaussian Mixture Contours}')

legend(h,'Model 0','Model1')

hold off

将以上这段代码复制到MATLAB中运行,我们就成功使用了一次高斯混合模型,那么得到的结果图是什么意思呢。先来看下结果图3.3

图3.3 GMM例子结果图

这个图的表达的是,有两堆数据,可以用2个成分的高斯混合模型来描述。当然也可以用3个成分的或者4个成分或者任意自己想用的成分来描述,这里可以自己尝试,只要修改fitgmdist(X,K)中K的值就可以了。结果图是得到了,那么拟合后我们得到了什么呢?由于程序中这一句GMModel = fitgmdist(X,2);把结果存在GMModel变量中,可以在MATLAB工作区中查看GMModel。查看GMModel中的内容见图3.4。

图3.4 GMModel中的内容

由图可知,GMModel是gmdistribution类的一个数据,其中包含了许多类成员:如成分个数、分部名称、均值向量、协方差矩阵、协方差矩阵类型、是否正则化等等,具体列出关于确定这个高斯混合模型的所有参数以及参数的内容。

看到这里,恭喜你终于看完了高斯混合模型,是否对高斯混合模型有了初步的概念呢,如果还没有的话,可以把文档多看几遍、里面的代码自己敲一敲、函数的帮助文档自己查看一番。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加图片水印中的QQ与我交流。【由于博文访问量变大,QQ消息也越来越多,有疑问的小伙伴可以整理好问题,发到我的邮箱:1140780455@qq.com,我看到后会逐一回复。】

 

一个例子回顾总结高斯混合模型

最后,用一个例子回顾并且总结一下高斯混合模型:

米饭的例子

最后用一个例子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高斯混合模型,这个例子是我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突然想起的。

假如现在在食堂吃饭,找了张桌子,我打了一碗饭,往这里一坐,碗放在桌上。以俯视的角度从上往下看,此时把桌子看做坐标轴,米饭为数据点,这是在二维平面上,那么数据点是由二维坐标确定的。那么碗就可以看做GMM模型二维聚类俯视图的圈,聚类的中心点自然就是在碗里。此时的桌子、碗、米饭组成的整体,就可以称之为二维平面上的一成分高斯混合模型。

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个同学,也正好端着一碗米饭,在我对面坐下了,也把碗往桌上这么一放。此时平面上就有两堆数据点了,这就可以看做是两个成分的高斯混合模型。此时的桌子、碗、米饭组成的整体,就可以称之为二维平面上的二成分高斯混合模型。如果这个时候,我发现桌上有一粒米饭,我就想啊,这粒米饭到时是你碗里的呢,还是我碗里的呢,诶,这时就需要用到高斯混合模型估计了。步骤如下:1.根据两堆数据点确定高斯混合模型的参数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矩阵,确定参数可以使用EM期望最大算法;这里最终得到描述两碗米饭的两个GMM。2.将桌上的这粒米饭以二维坐标表示,输入到我们计算好的两个高斯混合模型。得出在每个GMM下概率,一般情况下,哪个概率大,就认为属于哪一堆数据。一般的看来,会认为,这里米饭离谁近就是谁的,没错确实是这样。但是也有这样的可能,米饭是离我比较近,但是我打的是三毛的米饭,而你打的是两块的米饭,我的少,你的多,这个时候就不一定了,那么这就关系到GMM权重的设置了。

同样的,把食堂看做一个平面,把一个桌子上的碗装着的米饭,看做一堆数据。假设食堂有N张桌子,那么就有N堆数据,这时如果地上有一粒米饭,就需要对这N堆数据建模,然后根据此米饭的坐标确定大概是属于哪张桌子掉下来的。那么此时的模型就成为二维N成分高斯混合模型。

类似的,假设描述每粒米饭的参数不止是2个信息,还有其他像重量啊、米饭多长、多宽等N个参数,那么再来对刚刚讲的数据进行建模,此时就是N维空间中N个成分的高斯混合模型了。

以上我们假设碗是圆的,也就是高斯模型的协方差矩阵是对角化后的;假设用的是椭圆的盘子,椭圆时盘子不同的摆法就不一样了,情况复杂很多,此时就是协方差矩阵没对角化的情况。为什么呢,之前介绍过,因为任何一个非奇异矩阵,都可以对他进行分解,分解为一个对角阵乘以一个一般矩阵,这就是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此时这个一般矩阵又可以称为旋转因子,因为图像的旋转几何运算都可以用矩阵的乘法来表示,换句话说,一副二维平面上的图像乘以一个矩阵,可以看做是把这个图形进行旋转了,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右特征向量是偏离原点最历害的方向。这只是针对这一种情况,当然还有平移因子,缩放因子等等,不同的变换因子矩阵形式是不一样的。

最后的最后,总结一下本篇博文遗留下来的问题:

1.高斯混合模型是否为全局最优?

2.如果数据不充分高斯混合模型的使用意义在哪?

3.面对维数灾难时,高斯混合模型该何去何从?

这些问题我也还没有弄清楚,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摘自《许涛文集 学习笔记》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jins-note/p/11342498.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码创造者/article/detail/920136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