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顺序表是线性表的一种顺序存储形式(也可理解为一种高级的数组)。也就是说,线性表是逻辑结构,表示元素之间一对一的相邻关系;而顺序表是存储结构,是指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位,依次存储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从而使得逻辑相邻的两个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
设顺序表的第一个元素 a0 的存储地址为 Loc(a0) ,每个元素占 d 个存储空间,则第 i 个元素的地址为:
Loc(a0) = Loc(a0) + (i - 1) * d
顺序表在程序中通常用一维数组实现,一维数组可以是静态分配的,也可以是动态分配的。
在静态分配时,由于数组的大小和空间是固定的,一旦空间占满,就无法再新增数据,否则会导致数据溢出。
而在动态分配时,存储数组的空间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会动态调整大小,当空间占满时,可以另行开辟更大的存储空间来储存数据。
顺序表最主要的特点是可以进行 随机访问,即可以通过表头元素的地址和元素的编号(下标),在 O(1) 的时间复杂度内找到指定的元素。
顺序表的不足之处是插入和删除操作需要移动大量的元素,从而保持逻辑上和物理上的连续性。
我们熟悉的一句话:数据结构 = 结构定义 + 结构操作
顺序表的结构定义
//顺序表其实就相当于高级的数组,例如整形数组arr[20] 在顺序表中20就相当于size,只不过是多一个现有元素个数而已。
typedef struct SeqList {
int *data;
int size, length;//分别为顺序表的空间长度与现有元素个数
} SeqList;
顺序表的结构操作
构造
SeqList *init(int n) {
SeqList *list = (SeqList *)malloc(sizeof(SeqList));
list->data = (int *)malloc(sizeof(int) * n);
list->size = n;
list->length = 0;
}
插入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