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bugku中的web题(1、域名解析2、你必须让他停下)和Linux学习(三)_bugku 你必须停下来

bugku 你必须停下来

这次Linux学习的内容有Linux文件与目录管理和vi/vim,内容有点多,并且大多数是在菜鸟教程上复制的,不过这上面的学习内容我基本上在Linux系统里都试过了,常用的记了个差不多,不常用的用到的话在搜就行了。这次依旧会有bugku上的两道web题,这次放在最前面,容易看到。

域名解析

这道题是把 flag.bugku.com 解析到120.24.86.145 就能拿到flag,该题只提供了一句描述,没有像其他题目那样提供题目链接,那么我们按照题目提示的意思,将域名flag.bugku.com指向到ip地址120.24.86.145.

  • windows平台在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中最后一行加入120.24.86.145 flag.bugku.com
  • mac/Linux平台在/etc/hosts中加入120.24.86.145 flag.bugku.com 即可

这里演示一遍windows平台的操作步骤:

1.先进入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

 2.用记事本方式打开hosts,在最下面的一行加入123.206.87.240  flag.baidu.com,123.206.87.240 这个IP地址是会变的,根据自己做题时的IP地址来加入到hosts。

 3.网页打开flag.baidu.com就可以得到flag了。

 

 

 

 

 

你必须让他停下

这道题点进去发现页面一直在跳,停不下来,而这道题的要求就是让他停下。做这道题的方法是用Burp Suite去不停的攻击,直到出现flag为止。做题步骤是:

1.打开Burp Suite,再打开浏览器的代理服务器,然后打开题目给的链接,Burp Suite抓到包。

 2.发送到Repeater,点击Go,右边就会出现

这样的界面,我们注意到flag is here~的信息 ,然后我们就不停的点击Go直到出现这样的页面

 这样flag就出来了,运气好的话一次两次就出来了,运气差的话多点几次就能出来。

 

 

 

 

 

 

Linux 文件与目录管理

我们知道Linux的目录结构为树状结构,最顶级的目录为根目录 /。

其他目录通过挂载可以将它们添加到树中,通过解除挂载可以移除它们。

在开始本教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什么是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

  • 绝对路径:
    路径的写法,由根目录 / 写起,例如: /usr/share/doc 这个目录。
  • 相对路径:
    路径的写法,不是由 / 写起,例如由 /usr/share/doc 要到 /usr/share/man 底下时,可以写成: cd ../man 这就是相对路径的写法啦!

处理目录的常用命令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几个常见的处理目录的命令吧:

  • ls: 列出目录
  • cd:切换目录
  • pwd:显示目前的目录
  • mkdir: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 rmdir: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 cp: 复制文件或目录
  • rm: 移除文件或目录
  • mv: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你可以使用 man [命令] 来查看各个命令的使用文档,如 :man cp。

ls (列出目录)

在Linux系统当中, ls 命令可能是最常被运行的。

语法:

[root@www ~]# ls [-aAdfFhilnrRSt] 目录名称
[root@www ~]# ls [--color={never,auto,always}] 目录名称
[root@www ~]# ls [--full-time] 目录名称

选项与参数:

  • -a :全部的文件,连同隐藏档( 开头为 . 的文件) 一起列出来(常用)
  • -d :仅列出目录本身,而不是列出目录内的文件数据(常用)
  • -l :长数据串列出,包含文件的属性与权限等等数据;(常用)

将家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列出来(含属性与隐藏档)

[root@www ~]# ls -al ~

cd (切换目录)

cd是Change Directory的缩写,这是用来变换工作目录的命令。

语法:

 cd [相对路径或绝对路径]
#使用 mkdir 命令创建 runoob 目录
[root@www ~]# mkdir runoob

#使用绝对路径切换到 runoob 目录
[root@www ~]# cd /root/runoob/

#使用相对路径切换到 runoob 目录
[root@www ~]# cd ./runoob/

# 表示回到自己的家目录,亦即是 /root 这个目录
[root@www runoob]# cd ~

# 表示去到目前的上一级目录,亦即是 /root 的上一级目录的意思;
[root@www ~]# cd ..

接下来大家多操作几次应该就可以很好的理解 cd 命令的。

pwd (显示目前所在的目录)

pwd 是 Print Working Directory 的缩写,也就是显示目前所在目录的命令。

[root@www ~]# pwd [-P]

选项与参数:

  • -P :显示出确实的路径,而非使用连结 (link) 路径。

实例:单纯显示出目前的工作目录:

[root@www ~]# pwd
/root   <== 显示出目录啦~

实例显示出实际的工作目录,而非连结档本身的目录名而已。

[root@www ~]# cd /var/mail   <==注意,/var/mail是一个连结档
[root@www mail]# pwd
/var/mail         <==列出目前的工作目录
[root@www mail]# pwd -P
/var/spool/mail   <==怎么回事?有没有加 -P 差很多~
[root@www mail]# ls -ld /var/mail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Sep  4 17:54 /var/mail -> spool/mail
# 看到这里应该知道为啥了吧?因为 /var/mail 是连结档,连结到 /var/spool/mail 
# 所以,加上 pwd -P 的选项后,会不以连结档的数据显示,而是显示正确的完整路径啊!

mkdir (创建新目录)

如果想要创建新的目录的话,那么就使用mkdir (make directory)吧。

语法:

mkdir [-mp] 目录名称

选项与参数:

  • -m :配置文件的权限喔!直接配置,不需要看默认权限 (umask) 的脸色~
  • -p :帮助你直接将所需要的目录(包含上一级目录)递归创建起来!

实例:请到/tmp底下尝试创建数个新目录看看:

[root@www ~]# cd /tmp
[root@www tmp]# mkdir test    <==创建一名为 test 的新目录
[root@www tmp]# mkdir test1/test2/test3/test4
mkdir: cannot create directory `test1/test2/test3/test4':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没办法直接创建此目录啊!
[root@www tmp]# mkdir -p test1/test2/test3/test4

加了这个 -p 的选项,可以自行帮你创建多层目录!

实例:创建权限为 rwx--x--x 的目录。

[root@www tmp]# mkdir -m 711 test2
[root@www tmp]# ls -l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Jul 18 12:50 test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Jul 18 12:53 test1
drwx--x--x  2 root  root 4096 Jul 18 12:54 test2

上面的权限部分,如果没有加上 -m 来强制配置属性,系统会使用默认属性。

如果我们使用 -m ,如上例我们给予 -m 711 来给予新的目录 drwx--x--x 的权限。

rmdir (删除空的目录)

语法:

 rmdir [-p] 目录名称

选项与参数:

  • -p :连同上一级『空的』目录也一起删除

删除 runoob 目录

[root@www tmp]# rmdir runoob/

将 mkdir 实例中创建的目录(/tmp 底下)删除掉!

[root@www tmp]# ls -l   <==看看有多少目录存在?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Jul 18 12:50 test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Jul 18 12:53 test1
drwx--x--x  2 root  root 4096 Jul 18 12:54 test2
[root@www tmp]# rmdir test   <==可直接删除掉,没问题
[root@www tmp]# rmdir test1  <==因为尚有内容,所以无法删除!
rmdir: `test1': Directory not empty
[root@www tmp]# rmdir -p test1/test2/test3/test4
[root@www tmp]# ls -l        <==您看看,底下的输出中test与test1不见了!
drwx--x--x  2 root  root 4096 Jul 18 12:54 test2

利用 -p 这个选项,立刻就可以将 test1/test2/test3/test4 一次删除。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 rmdir 仅能删除空的目录,你可以使用 rm 命令来删除非空目录。

cp (复制文件或目录)

cp 即拷贝文件和目录。

语法:

[root@www ~]# cp [-adfilprsu] 来源档(source) 目标档(destination)
[root@www ~]# cp [options] source1 source2 source3 .... directory

选项与参数:

  • -a:相当於 -pdr 的意思,至於 pdr 请参考下列说明;(常用)

  • -d:若来源档为连结档的属性(link file),则复制连结档属性而非文件本身;

  • -f:为强制(force)的意思,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无法开启,则移除后再尝试一次;

  • -i:若目标档(destination)已经存在时,在覆盖时会先询问动作的进行(常用)

  • -l:进行硬式连结(hard link)的连结档创建,而非复制文件本身;

  • -p:连同文件的属性一起复制过去,而非使用默认属性(备份常用);

  • -r:递归持续复制,用於目录的复制行为;(常用)

  • -s:复制成为符号连结档 (symbolic link),亦即『捷径』文件;

  • -u:若 destination 比 source 旧才升级 destination !

用 root 身份,将 root 目录下的 .bashrc 复制到 /tmp 下,并命名为 bashrc

[root@www ~]# cp ~/.bashrc /tmp/bashrc
[root@www ~]# cp -i ~/.bashrc /tmp/bashrc
cp: overwrite `/tmp/bashrc'? n  <==n不覆盖,y为覆盖

rm (移除文件或目录)

语法:

 rm [-fir] 文件或目录

选项与参数:

  • -f :就是 force 的意思,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会出现警告信息;
  • -i :互动模式,在删除前会询问使用者是否动作
  • -r :递归删除啊!最常用在目录的删除了!这是非常危险的选项!!!
  •  

将刚刚在 cp 的实例中创建的 bashrc 删除掉!

[root@www tmp]# rm -i bashrc
rm: remove regular file `bashrc'? y

如果加上 -i 的选项就会主动询问喔,避免你删除到错误的档名!

mv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名称)

语法:

[root@www ~]# mv [-fiu] source destination
[root@www ~]# mv [options] source1 source2 source3 .... directory

选项与参数:

  • -f :force 强制的意思,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不会询问而直接覆盖;
  • -i :若目标文件 (destination) 已经存在时,就会询问是否覆盖!
  • -u :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 source 比较新,才会升级 (update)

复制一文件,创建一目录,将文件移动到目录中

[root@www ~]# cd /tmp
[root@www tmp]# cp ~/.bashrc bashrc
[root@www tmp]# mkdir mvtest
[root@www tmp]# mv bashrc mvtest

将某个文件移动到某个目录去,就是这样做!

将刚刚的目录名称更名为 mvtest2

[root@www tmp]# mv mvtest mvtest2

Linux 文件内容查看

Linux系统中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文件的内容:

  • cat  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 tac  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倒著写!
  • nl   显示的时候,顺道输出行号!
  • more 一页一页的显示文件内容
  • less 与 more 类似,但是比 more 更好的是,他可以往前翻页!
  • head 只看头几行
  • tail 只看尾巴几行

你可以使用 man [命令]来查看各个命令的使用文档,如 :man cp。

cat

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语法:

cat [-AbEnTv]

选项与参数:

  • -A :相当於 -vET 的整合选项,可列出一些特殊字符而不是空白而已;
  • -b :列出行号,仅针对非空白行做行号显示,空白行不标行号!
  • -E :将结尾的断行字节 $ 显示出来;
  • -n :列印出行号,连同空白行也会有行号,与 -b 的选项不同;
  • -T :将 [tab] 按键以 ^I 显示出来;
  • -v :列出一些看不出来的特殊字符

检看 /etc/issue 这个文件的内容:

[root@www ~]# cat /etc/issue
CentOS release 6.4 (Final)
Kernel \r on an \m

tac

tac与cat命令刚好相反,文件内容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倒着写!如:

[root@www ~]# tac /etc/issue

Kernel \r on an \m
CentOS release 6.4 (Final)

nl

显示行号

语法:

nl [-bnw] 文件

选项与参数:

  • -b :指定行号指定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b a :表示不论是否为空行,也同样列出行号(类似 cat -n);
    -b t :如果有空行,空的那一行不要列出行号(默认值);
  • -n :列出行号表示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n ln :行号在荧幕的最左方显示;
    -n rn :行号在自己栏位的最右方显示,且不加 0 ;
    -n rz :行号在自己栏位的最右方显示,且加 0 ;
  • -w :行号栏位的占用的位数。

实例一:用 nl 列出 /etc/issue 的内容

[root@www ~]# nl /etc/issue
     1  CentOS release 6.4 (Final)
     2  Kernel \r on an \m

more

一页一页翻动

[root@www ~]# more /etc/man_db.config 
#
# Generated automatically from man.conf.in by the
# configure script.
#
# man.conf from man-1.6d
....(中间省略)....
--More--(28%)  <== 重点在这一行喔!你的光标也会在这里等待你的命令

在 more 这个程序的运行过程中,你有几个按键可以按的:

  • 空白键 (space):代表向下翻一页;
  • Enter         :代表向下翻『一行』;
  • /字串         :代表在这个显示的内容当中,向下搜寻『字串』这个关键字;
  • :f            :立刻显示出档名以及目前显示的行数;
  • q             :代表立刻离开 more ,不再显示该文件内容。
  • b 或 [ctrl]-b :代表往回翻页,不过这动作只对文件有用,对管线无用。

less

一页一页翻动,以下实例输出/etc/man.config文件的内容:

[root@www ~]# less /etc/man.config
#
# Generated automatically from man.conf.in by the
# configure script.
#
# man.conf from man-1.6d
....(中间省略)....
:   <== 这里可以等待你输入命令!

less运行时可以输入的命令有:

  • 空白键    :向下翻动一页;
  • [pagedown]:向下翻动一页;
  • [pageup]  :向上翻动一页;
  • /字串     :向下搜寻『字串』的功能;
  • ?字串     :向上搜寻『字串』的功能;
  • n         :重复前一个搜寻 (与 / 或 ? 有关!)
  • N         :反向的重复前一个搜寻 (与 / 或 ? 有关!)
  • q         :离开 less 这个程序;

head

取出文件前面几行

语法:

head [-n number] 文件 

选项与参数:

  • -n :后面接数字,代表显示几行的意思
[root@www ~]# head /etc/man.config

默认的情况中,显示前面 10 行!若要显示前 20 行,就得要这样:

[root@www ~]# head -n 20 /etc/man.config

tail

取出文件后面几行

语法:

tail [-n number] 文件 

选项与参数:

  • -n :后面接数字,代表显示几行的意思
  • -f :表示持续侦测后面所接的档名,要等到按下[ctrl]-c才会结束tail的侦测
[root@www ~]# tail /etc/man.config
# 默认的情况中,显示最后的十行!若要显示最后的 20 行,就得要这样:
[root@www ~]# tail -n 20 /etc/man.config

 

 

 

Linux vi/vim

所有的 Unix Like 系统都会内建 vi 文书编辑器,其他的文书编辑器则不一定会存在。

但是目前我们使用比较多的是 vim 编辑器。

vim 具有程序编辑的能力,可以主动的以字体颜色辨别语法的正确性,方便程序设计。


什么是 vim?

Vim是从 vi 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代码补完、编译及错误跳转等方便编程的功能特别丰富,在程序员中被广泛使用。

简单的来说, vi 是老式的字处理器,不过功能已经很齐全了,但是还是有可以进步的地方。 vim 则可以说是程序开发者的一项很好用的工具。

连 vim 的官方网站 (http://www.vim.org) 自己也说 vim 是一个程序开发工具而不是文字处理软件。

vim 键盘图:


vi/vim 的使用

基本上 vi/vim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输入模式(Insert mode)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 这三种模式的作用分别是:

命令模式:

用户刚刚启动 vi/vim,便进入了命令模式。

此状态下敲击键盘动作会被Vim识别为命令,而非输入字符。比如我们此时按下i,并不会输入一个字符,i被当作了一个命令。

以下是常用的几个命令:

  • i 切换到输入模式,以输入字符。
  • x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 : 切换到底线命令模式,以在最底一行输入命令。

若想要编辑文本:启动Vim,进入了命令模式,按下i,切换到输入模式。

命令模式只有一些最基本的命令,因此仍要依靠底线命令模式输入更多命令。

输入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i就进入了输入模式。

在输入模式中,可以使用以下按键:

  • 字符按键以及Shift组合,输入字符
  • ENTER,回车键,换行
  • BACK SPACE,退格键,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
  • DEL,删除键,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
  • 方向键,在文本中移动光标
  • HOME/END,移动光标到行首/行尾
  • Page Up/Page Down,上/下翻页
  • Insert,切换光标为输入/替换模式,光标将变成竖线/下划线
  • ESC,退出输入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英文冒号)就进入了底线命令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可以输入单个或多个字符的命令,可用的命令非常多。

在底线命令模式中,基本的命令有(已经省略了冒号):

  • q 退出程序
  • w 保存文件

按ESC键可随时退出底线命令模式。

简单的说,我们可以将这三个模式想成底下的图标来表示:


vi/vim 使用实例

使用 vi/vim 进入一般模式

如果你想要使用 vi 来建立一个名为 test.txt 的文件时,你可以这样做:

$ vim runoob.txt

直接输入 vi 文件名 就能够进入 vi 的一般模式了。请注意,记得 vi 后面一定要加文件名,不管该文件存在与否!

按下 i 进入输入模式(也称为编辑模式),开始编辑文字

在一般模式之中,只要按下 i, o, a 等字符就可以进入输入模式了!

在编辑模式当中,你可以发现在左下角状态栏中会出现 –INSERT- 的字样,那就是可以输入任意字符的提示。

这个时候,键盘上除了 Esc 这个按键之外,其他的按键都可以视作为一般的输入按钮了,所以你可以进行任何的编辑。

按下 ESC 按钮回到一般模式

好了,假设我已经按照上面的样式给他编辑完毕了,那么应该要如何退出呢?是的!没错!就是给他按下 Esc 这个按钮即可!马上你就会发现画面左下角的 – INSERT – 不见了!

在一般模式中按下 :wq 储存后离开 vi

OK,我们要存档了,存盘并离开的指令很简单,输入 :wq 即可保存离开!

OK! 这样我们就成功创建了一个 runoob.txt 的文件。


vi/vim 按键说明

除了上面简易范例的 i, Esc, :wq 之外,其实 vim 还有非常多的按键可以使用。

第一部份:一般模式可用的光标移动、复制粘贴、搜索替换等

移动光标的方法
h 或 向左箭头键(←)光标向左移动一个字符
j 或 向下箭头键(↓)光标向下移动一个字符
k 或 向上箭头键(↑)光标向上移动一个字符
l 或 向右箭头键(→)光标向右移动一个字符
如果你将右手放在键盘上的话,你会发现 hjkl 是排列在一起的,因此可以使用这四个按钮来移动光标。 如果想要进行多次移动的话,例如向下移动 30 行,可以使用 "30j" 或 "30↓" 的组合按键, 亦即加上想要进行的次数(数字)后,按下动作即可!
[Ctrl] + [f]屏幕『向下』移动一页,相当于 [Page Down]按键 (常用)
[Ctrl] + [b]屏幕『向上』移动一页,相当于 [Page Up] 按键 (常用)
[Ctrl] + [d]屏幕『向下』移动半页
[Ctrl] + [u]屏幕『向上』移动半页
+光标移动到非空格符的下一行
-光标移动到非空格符的上一行
n<space>那个 n 表示『数字』,例如 20 。按下数字后再按空格键,光标会向右移动这一行的 n 个字符。例如 20<space> 则光标会向后面移动 20 个字符距离。
0 或功能键[Home]这是数字『 0 』:移动到这一行的最前面字符处 (常用)
$ 或功能键[End]移动到这一行的最后面字符处(常用)
H光标移动到这个屏幕的最上方那一行的第一个字符
M光标移动到这个屏幕的中央那一行的第一个字符
L光标移动到这个屏幕的最下方那一行的第一个字符
G移动到这个档案的最后一行(常用)
nGn 为数字。移动到这个档案的第 n 行。例如 20G 则会移动到这个档案的第 20 行(可配合 :set nu)
gg移动到这个档案的第一行,相当于 1G 啊! (常用)
n<Enter>n 为数字。光标向下移动 n 行(常用)
搜索替换
/word向光标之下寻找一个名称为 word 的字符串。例如要在档案内搜寻 vbird 这个字符串,就输入 /vbird 即可! (常用)
?word向光标之上寻找一个字符串名称为 word 的字符串。
n这个 n 是英文按键。代表重复前一个搜寻的动作。举例来说, 如果刚刚我们执行 /vbird 去向下搜寻 vbird 这个字符串,则按下 n 后,会向下继续搜寻下一个名称为 vbird 的字符串。如果是执行 ?vbird 的话,那么按下 n 则会向上继续搜寻名称为 vbird 的字符串!
N这个 N 是英文按键。与 n 刚好相反,为『反向』进行前一个搜寻动作。 例如 /vbird 后,按下 N 则表示『向上』搜寻 vbird 。
使用 /word 配合 n 及 N 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让你重复的找到一些你搜寻的关键词!
:n1,n2s/word1/word2/gn1 与 n2 为数字。在第 n1 与 n2 行之间寻找 word1 这个字符串,并将该字符串取代为 word2 !举例来说,在 100 到 200 行之间搜寻 vbird 并取代为 VBIRD 则:
『:100,200s/vbird/VBIRD/g』。(常用)
:1,$s/word1/word2/g 或 :%s/word1/word2/g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寻找 word1 字符串,并将该字符串取代为 word2 !(常用)
:1,$s/word1/word2/gc 或 :%s/word1/word2/gc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寻找 word1 字符串,并将该字符串取代为 word2 !且在取代前显示提示字符给用户确认 (confirm) 是否需要取代!(常用)
删除、复制与贴上
x, X在一行字当中,x 为向后删除一个字符 (相当于 [del] 按键), X 为向前删除一个字符(相当于 [backspace] 亦即是退格键) (常用)
nxn 为数字,连续向后删除 n 个字符。举例来说,我要连续删除 10 个字符, 『10x』。
dd删除游标所在的那一整行(常用)
nddn 为数字。删除光标所在的向下 n 行,例如 20dd 则是删除 20 行 (常用)
d1G删除光标所在到第一行的所有数据
dG删除光标所在到最后一行的所有数据
d$删除游标所在处,到该行的最后一个字符
d0那个是数字的 0 ,删除游标所在处,到该行的最前面一个字符
yy复制游标所在的那一行(常用)
nyyn 为数字。复制光标所在的向下 n 行,例如 20yy 则是复制 20 行(常用)
y1G复制游标所在行到第一行的所有数据
yG复制游标所在行到最后一行的所有数据
y0复制光标所在的那个字符到该行行首的所有数据
y$复制光标所在的那个字符到该行行尾的所有数据
p, Pp 为将已复制的数据在光标下一行贴上,P 则为贴在游标上一行! 举例来说,我目前光标在第 20 行,且已经复制了 10 行数据。则按下 p 后, 那 10 行数据会贴在原本的 20 行之后,亦即由 21 行开始贴。但如果是按下 P 呢? 那么原本的第 20 行会被推到变成 30 行。 (常用)
J将光标所在行与下一行的数据结合成同一行
c重复删除多个数据,例如向下删除 10 行,[ 10cj ]
u复原前一个动作。(常用)
[Ctrl]+r重做上一个动作。(常用)
这个 u 与 [Ctrl]+r 是很常用的指令!一个是复原,另一个则是重做一次~ 利用这两个功能按键,你的编辑,嘿嘿!很快乐的啦!
.不要怀疑!这就是小数点!意思是重复前一个动作的意思。 如果你想要重复删除、重复贴上等等动作,按下小数点『.』就好了! (常用)

第二部份:一般模式切换到编辑模式的可用的按钮说明

进入输入或取代的编辑模式
i, I进入输入模式(Insert mode):
i 为『从目前光标所在处输入』, I 为『在目前所在行的第一个非空格符处开始输入』。 (常用)
a, A进入输入模式(Insert mode):
a 为『从目前光标所在的下一个字符处开始输入』, A 为『从光标所在行的最后一个字符处开始输入』。(常用)
o, O进入输入模式(Insert mode):
这是英文字母 o 的大小写。o 为『在目前光标所在的下一行处输入新的一行』; O 为在目前光标所在处的上一行输入新的一行!(常用)
r, R进入取代模式(Replace mode):
r 只会取代光标所在的那一个字符一次;R会一直取代光标所在的文字,直到按下 ESC 为止;(常用)
上面这些按键中,在 vi 画面的左下角处会出现『--INSERT--』或『--REPLACE--』的字样。 由名称就知道该动作了吧!!特别注意的是,我们上面也提过了,你想要在档案里面输入字符时, 一定要在左下角处看到 INSERT 或 REPLACE 才能输入喔!
[Esc]退出编辑模式,回到一般模式中(常用)

第三部份:一般模式切换到指令行模式的可用的按钮说明

指令行的储存、离开等指令
:w将编辑的数据写入硬盘档案中(常用)
:w!若文件属性为『只读』时,强制写入该档案。不过,到底能不能写入, 还是跟你对该档案的档案权限有关啊!
:q离开 vi (常用)
:q!若曾修改过档案,又不想储存,使用 ! 为强制离开不储存档案。
注意一下啊,那个惊叹号 (!) 在 vi 当中,常常具有『强制』的意思~
:wq储存后离开,若为 :wq! 则为强制储存后离开 (常用)
ZZ这是大写的 Z 喔!若档案没有更动,则不储存离开,若档案已经被更动过,则储存后离开!
:w [filename]将编辑的数据储存成另一个档案(类似另存新档)
:r [filename]在编辑的数据中,读入另一个档案的数据。亦即将 『filename』 这个档案内容加到游标所在行后面
:n1,n2 w [filename]将 n1 到 n2 的内容储存成 filename 这个档案。
:! command暂时离开 vi 到指令行模式下执行 command 的显示结果!例如
『:! ls /home』即可在 vi 当中察看 /home 底下以 ls 输出的档案信息!
vim 环境的变更
:set nu显示行号,设定之后,会在每一行的前缀显示该行的行号
:set nonu与 set nu 相反,为取消行号!

特别注意,在 vi/vim 中,数字是很有意义的!数字通常代表重复做几次的意思! 也有可能是代表去到第几个什么什么的意思。

举例来说,要删除 50 行,则是用 『50dd』 对吧! 数字加在动作之前,如我要向下移动 20 行呢?那就是『20j』或者是『20↓』即可。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繁依Fanyi0/article/detail/197432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