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解析TCP_tcp数据包

tcp数据包


前言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 [1] 定义。
TCP旨在适应支持多网络应用的分层协议层次结构。连接到不同但互连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主计算机中的成对进程之间依靠TCP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TCP假设它可以从较低级别的协议获得简单的,可能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原则上,TCP应该能够在从硬线连接到分组交换或电路交换网络的各种通信系统之上操作。

一、TCP协议段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源/目的端口号: 表示数据是从哪个进程来, 到哪个进程去;
  • 32位序号/32位确认号:由接收端计算机使用,重新分段的报文成最初形式。当SYN出现,序列码实际上是初始序列码,而第一个数据字节是ISN+1。这个序列号(序列码)可用来补偿传输中的不一致。
  • 4位TCP报头长度: 表示该TCP头部有多少个32位bit(有多少个4字节); 所以TCP头部最大长度是15 * 4 = 60
  • 6位标志位:
    URG: 紧急指针是否有效
    ACK: 确认号是否有效
    PSH: 提示接收端应用程序立刻从TCP缓冲区把数据读走
    RST: 对方要求重新建立连接; 我们把携带RST标识的称为复位报文段
    SYN: 请求建立连接; 我们把携带SYN标识的称为同步报文段
    FIN: 通知对方, 本端要关闭了, 我们称携带FIN标识的为结束报文段
    确认应答(ACK)
  • 16位窗口大小: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繁依Fanyi0/article/detail/293921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