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两地三中心容灾解决方案中的“两地三中心”一般指的是一个生产中心、一个同城灾难备份中心、一个异地灾难备份中心。生产中心的数据同步地复制到同城灾难备份中心,同时,生产中心的数据异步地复制到异地灾难备份中心。
同城灾备中心通常具备与生产中心等同业务处理能力,应用可在不丢失数据的情况下切换到同城灾备中心运行,保持业务连续运行。在生产中心和同城容灾中心同时不可用时,可在异地的容灾中心实现业务的恢复,保持业务连续性。
相比仅建立同城灾难备份中心或异地灾难备份中心,“两地三中心”的方式结合两者的优点,能够适应更大范围的灾难场景,对于小范围的区域性灾难和较大范围的自然灾害,都能够通过灾难备份系统较快地响应,尽可能保全业务数据不丢失,实现更优的RPO和RTO。所以,两地三中心容灾解决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两地三中心示意图
两地三中心的容灾方式是当前容灾建设的一个重要趋势,在电信、金融、制造、高校信息化等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 通过建设近距离的数据中心(同城数据中心)获得接近于零数据丢失的数据保护,通过建设较远距离的数据中心(异地数据中心)获得远距离的数据保护,避免区域性的灾难导致业务无法恢复。
常见的两地三中心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种组网方案:
级联组网
并联组网
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比较
级联方案:
优点:对本地生产端资源消耗较小,对异地数据传输的网络带宽要求较低;
缺点:本地生产中心和同城灾备中心同时发生故障时,异地灾备机房无法实时接管业务。
并联方案:
优点:业务实时性高,本地生产中心和同城灾备中心同时发生故障时,异地灾备中心可以实时接管业务;
缺点:本地生产中心需要同时将数据实时同步到同城灾备中心和异地灾备中心,对本地生产端压力较大,对异地传输的带宽要求较高。
城域网要求:
容灾网络距离:<100km,裸光纤连接。
传输延迟:<1ms (单向)。
网络真实带宽:>业务的峰值写IO带宽。
广域网要求:
容灾网络距离:无限制。
传输延迟:<50ms (单向)。
网络真实带宽:>业务的平均写IO带宽。
灾备管理控制端:
管理工作站需要三中心间通信。
网络距离要求:无限制。
通信网络带宽要求:10Mb/s。
应用级高可用业务接管
提供针对多种应用任意距离内的高可用性服务,当应用异常或生产系统出现异常 (如服务异常停止、网络异常、硬件故障、生产系统宕机维护)而导致应用业务系统不可用时,能将相关应用立刻切换到灾备服务器上, 由灾备服务器上的应用提供服务,保证整体业务的连续和不间断。
两地三中心关键技术原理
数据实时/定时备份
连续数据备份、按需恢复服务,能简便地将生产端的数据实时或定时备份到本地或异地的灾备中心节点,并且按需快速地恢复需要的数据。并严格保证生产系统和灾备中心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可广泛应用于普通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邮件系统等实时的容灾备份保护。
在数据备份的同时,将变化的数据以字节级复制或快照的方式实时复制到灾备中心的同时,把数据的变化以日志方式记录下来。在系统故障时根据数据变化日志,快速定位需要恢复的时间点,将数据一键式恢复到异常点之前,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业务的连续性。
方案亮点
字节级增量数据捕获:以字节为数据捕捉的最小单位,而不是以传统方式上的文件或者块为单位,从而极大地缩小了需复制的数据量,不仅节省了网络带宽资源,也提高了整个灾备系统的效率;
任意时间点数据恢复:通过监控被保护数据的变化,将数据的每一次变化的部分,将其保存在CDP数据保护区中。当生产端因故障丢失数据时,可将数据恢复到任意时间点;
应用的无缝切换:通过对应用、服务器等资源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在发现应用突然异常停止或者达到需要切换的条件时,自动或手工将应用切换到灾备服务器;
平台支持:支持目前主流的Windows、Linux、虚拟化平台,与服务器无关,并且支持生产端和灾备端服务器和存储的异构;
全图形化监控和管理:所有操作都可通过图形界面完成,无需命令行操作。
转自:百度安全验证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